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贤圣品▪P51

  ..续本文上一页”。这个问题解决了。

  

  

  

  

  问:何缘此名,不目第八?答:要具三义,得预流名。一、具得果向无漏道故,二、具得见修无漏道故,三、于现观十六心,流遍至得故。第八三义俱阙,故预流名,不目第八。

  

  “问:何缘此名,不目第八?”他还要问,为什么苦法忍,这个第八不能叫预流呢?你为什么一定要果上安呢?我们说无漏道第一次得到的,初入无漏,第八,苦法忍,你为什么把苦法忍就排掉,不要它呢?

  

  “答:要具三义,得预流名”,你要得预流的名字,不是那么简单,第一次碰到无漏道算了;还有三层意义的。“一、具得果向无漏道果故”,要得果,得向的无漏道,不但是得向的无漏道,还有得果的无漏道,第八就没有。“二、具得见修无漏道故”,你要得到见道的无漏道,还要得到修道的无漏道,苦法忍没有。“三、于现观十六心,流遍至得故”,这个四谛十六行观,全部搞完的,那么苦法忍只搞第一个,不但没有搞完,才开始,十六刹那里边占了十六分之一,差得很远。所以说,从三个条件来说,苦法忍,一个都沾不到边。那么当然了,他不能叫预流。“第八三义俱阙”,第八个来说,就是苦法忍来说,这三个意义,它一个都没有,沾不到。“故预流名,不目第八”,所以说,预流这个名字,决定不能说是苦法忍,不是第八。

  

  这个就是说,预流果,不是二、三果,因为它们不决定是初得,而预流,初果决定是初得。

  

  那么为什么初得的无漏道是第八,为什么不说第八呢?因为得到预流果,不是说初得无漏道就算了,是还有三层意义:要得到果向的道;无漏道,要得见修的无漏道;要十六刹那遍至得,十六刹那全部经过的。那么这当然,苦法忍是不行了。所以说,苦法忍也不能叫预流。

  

  

  

  

  言七生者,人中七生,中有、生有,名为七生,天中亦然,中、生各七,总二十八生,皆七等故,说极七生。

  

  下面再说七生,这个七生,就跟中阴的四十九天一样的。民间,经常是把中阴认为非四十九天不可,打七,也是七七四十九天。实际上中阴身,最多是保持四十九天,少的话,这刹那他死了,第二刹那就投生了,都可能的。在无间地狱,你这里死掉了,第二刹那马上无间,一个间隔也没有,一个刹那的间隔也没有,下地狱去了,哪有四十九天超度的?早就生无间地狱受苦了。所以这个四十九天也是最充其量四十九天。那么这个世间的孝子,他又没有神通,他总希望超度他的父母,那么尽四十九天都给他超度,这当然也是可以。实际上,不一定四十九天,可能是早就投生了。要超度,中阴的时候超度最有效。到了投生,你再超度他,他漠而忽之了。假使说,你们自己投了人了,你前辈子的子孙在超度你,你感不感到?你知不知道?有的时候梦里边,或者有一点感觉,或者有的人这一天肚子特别饱,好象东西不吃也蛮饱的,这个可能是人家在供你了,但是你是不知道的。那么畜生更不知道了。这个超度不超度就是中阴的时候最有效。

  

  那么这里说七生,预流七生,也是最充其量是七次。这个七生,我们说不是投七次生;就是人中七生,人间一个,天上一次,再到人间来,再天上去,这往来一共七次,所以七返生死。“人中七生,中有,生有,名为七生”,这个一生,包含中有,生有。如果你拆开的话,中有也是七生,那么生有也是七次,那十四生。那么天上也要去七次,天上也有中有,也有生有,也是各七,那么又是十四个,总的来说,要二十八生了。那么你给人家说预流果二十八生,人家跟你吵起来了,明明经上是七生,你说二十八生,你胡说八道。不胡说八道的,你说我有道理的,人间七生,中有、生有,天上七生,中有、生有,不是二十八是什么?这个就是辩论了。

  

  辩论,没有依据,你不好乱说的。如果你是把依据拿出来,他也哑掉了,就是那么回事。因为都是七。故说极七生,最多是七生,广开说,二十八生的,那就包括中有。那么这个七次。我们再说一道,人间生一次,天上一次,再人间生一次,天上一次,再人间生一次,天上一次,这么是天上、人间各七次,每一次都有中有、生有,所以说二十八次。

  

  

  

  

  问:何缘彼无受第八生?答:谓相续身,齐此七生,所有圣道,必成就故,圣道种类,法应如是。如七步蛇,第四日疟,法应尔故。至第七生,逢无佛法,虽在居家,得阿罗汉,既得果已,必不住家,法尔自得,苾刍形相。

  

  (136B)那么为什么极七生呢?为什么最多是七生呢?“问:何缘彼无受第八生?”我们前面说的第八有,第八有就是说七生之后,再受一生,会不会?不会了。那么为什么没有呢?这个还要问一下了,有的人就是随信行,预流果最多七生,“啊,七生对了,七生,预流果七生,七生,经上说的”。为什么?“经上说的,什么为什么?”这个话你讲不出了。那你利根的就要说:为什么七生?经上有解释,你去看好了。“问:何缘彼无受第八生?”为什么不受第八生呢?

  

  “答:谓相续身,齐此七生,所有圣道,必成就故”,这个相续就是有情,他这七生投了之后,他的圣道决定成熟了,就是最多七生,圣道成就了,要证阿罗汉果了,第八生不会有了。“法应如是”,这个法决定,法尔如此的。法尔如此,没有解释吗?有,后边还要讲。欲界的九品烦恼,第一品、第二品投几生?第三品、第四品投几生?这都有定数的,那么你既然是预流果,还留下最多这么多,他能够感的生就是七生,这个后边马上要来的。我们说这七生,不是没有依据的,这是法尔如此呢?他就是因为后边还没讲,就告诉你说,这个自然界的规律,也是我们现代化的自然辩证法,就是这样子的,最多七次。下边举两个喻。

  

  “如七步蛇,第四日疟,法应尔故”,这个七步蛇,第四日疟,它决定如此了。怎么叫七步蛇呢?有一种蛇很毒,你给它咬了之后,最多走七步路,马上就倒下来了。如果你身抵抗力弱的,走两步路,就倒下来了。如果最差的小孩子、老人,一咬就死了,爬也爬不起来了,一步也走不到的。那就是最多是七步。你再强健,就是青壮年,身体又好,什么病都没有,是运动员,最多七步,七步之后,你第八步,你走不动了,决定死掉了,所以叫七步蛇。印度的地方热,很多蛇,有一种叫七步蛇,很毒啊!就是你给它咬了之后,你身体再好,跑不过七步,都要倒下来的,那么差的不到七步了。

  

  第四日虐,这个虐就是疟疾,就是这个四川叫打摆子,这个病,它有各式各样的,有的是隔一天发一次,有的是隔两天发一次,这个是隔四天发一次,这一天发了,中间三天没有事一样,到第四天,又发起来了,这个东西,法尔如此,这是它的疾病的规律,这个自然界的规律如此。

  

  那么七次的投生,也是这么规律。“至第七生,逢无佛法,虽在居家,得阿罗汉,既得果已,必不住家,法尔自得,苾刍形相”,就是说,你再条件差,到第七生的时候,即使你“逢无佛法”,没有碰到佛,这个地方没有佛法的,也是在家,没有出家,没能修行,但是他还会得阿罗汉果。得了阿罗汉之后,必定不会再住在家里做白衣,决定要出家,自然得比丘形相,“法尔自得,苾刍形相”,自然的,自己会得比丘相,不要剃的。我们现在剃头要拿刀剃,不剃你头发长在头上,掉不下来的。佛在世的那个善来比丘,他是善根成熟了,佛说一次善来比丘,他马上须发自落,袈裟着身,行动威仪如二十年老比丘。他这个自己来了,他因为过去的很纯熟,他见了佛之后,佛跟他说了善来比丘,一说,不要剃的,头发、胡须自己都掉完了;袈裟也不要做的,穿在身上了;威仪,我们说大师父教了,教不好的打香板。他不要教,他行动威仪好象二十年的老比丘,在比丘僧团里经过二十年的上座,那么这威仪。这个就是说,他早就熏习成熟,这个机缘一发,马上就来了。那么这个预流果一样的,到第七生,再怎么条件差,碰到没有佛法的时候,也没有出家,但是他决定要得阿罗汉果;得了果之后,决定不会在家里,决定自己显比丘相。

  

  

  

  

  问:预流既未断不善修惑,云何经说,预流名为无退堕法不退堕三恶趣也?答:此有五义,一、以不生长退堕业故,二、违彼生长业与果故,三、强盛善根镇彼身故,四、加行意乐俱清净故,五、诸有决定堕恶趣业,尚不起忍,况得预流?

  

  “问:预流既未断不善修惑,云何经说,预流名为无退堕法?”这个又提了一个问题,预流果,既然没有断,“未断不善修惑”,修所断的烦恼是不善法,你还没有断。俱嘛,他欲界九品烦恼一品也没有断,就可以得预流果。那么既然这个修断的烦恼——不善的法,一品也没有断,为什么经上说,预流是无退堕,不会退的?经上有预流不退堕。这个不退,他注解是不退恶道,恶趣不会去。“答:此有五义”,这个话经上说不退,有五个意义:

  

  第一“以不生长退堕业故”,退堕的、退恶道的业再也不会造了。得了预流果之后,你还造三恶道的业啊?不造了,预流果法尔不会犯五戒。你就是没有受五戒,没有碰到佛世,天然地五戒他是不会犯的。你叫他杀生,坚决不杀;你叫他偷盗,他绝对不偷,杀他的头也不偷东西;要邪行更不行了,他情愿命终,也不做邪行;那么乃至饮酒也如此,这五戒他不会犯的。五戒都不犯,那堕三恶道的业怎么会有呢?不会生长的。

  

  “二、违背生长业与果故”,他增长三恶道的业与果是相背的,他两个是相背而行,背道而弛的。

  

  “三、强盛善根镇彼身故”,有一个强烈的善根在他身上坐镇,等于说部队,一个强烈的部队坐在那里,土匪不敢进来的。这个强烈的善根什么?无漏善根,见道的那些善根,八忍八智,无漏的道在他身…

《俱舍论颂疏讲记 贤圣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