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个:一、全超,二、半超,三、遍没。全超是一种,最好的;半超是第二等;遍没是第三等。余就是不杂修的,乐定的,那么他这个五不还天去不了的,那只能往无色界去,一直到有顶,这个余,就是说不杂修的,乐定的那些行者。
就杂修中,复有三种:一全超,二半超,三遍没。今依色界,十六天中,辨此三种。
那么这里,先把杂修的里边,要分全超、半超、遍没,那就得要讲一下什么叫全超。“就杂修中,复有三种”,杂修静虑的,有三种,全超、半超、遍没。这个七种不还果,你们自己去画一个表,这个表,根据文懂了,就画得出来;但是画表画出之后,看文的时候,就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看了,自己一个表一看,自己都懂,就有这个好处。那么我本来有个表的,就没有给你们写下来,看你们自己画,画了之后,你们讨论之后,把它总结一下,拿几张表。当然每个人画的不一样了,把那些同类的凑拢来,把几种不同的,拿给我看看,我来看哪一个比较好一些,那么然后,假使都不好,把标准的拿给你们看看,如果可以了,那就用你们自己的也可以。这个本来不是固定的,注解也好,什么也好,都是后面人,自己从自己思想里出来的。当然了,有修有证的,他的思想精密,他写得也好一点。无修无证的,他写东西那差得远。但是这个表,我们说不是注解,根据注解里边,把它总结一下,这个不要很大智慧,只要把注解看懂就能写了,所以说,你们就试试看。至于今天讨论,就把这个七种不还,自己画一表。然后,组长就把他们总结一下,拿几个类型的,交上来,我看一看,同样的就不要拿上来了,同样的,你拿个十几张来,我没时间看了。
那么现在下边,三个超,全超、半超、遍没。不晓得你们,演培法师有没有表?我是没看,如果有的话,不要去看他的,自己写了之后,再去对照。你把它一看的话,把你自己智慧都盖掉了,你自己不要动脑筋了。
全超,什么叫全超?现在我们说色界,根据有部十六个天,不要忘记掉,色界十六个天,这十六个天,就是把大梵天,跟那个无想天除掉了,一共十六个天。那么“辨此三种”,就十六个天里边,来辨全超、半超、遍没,这个我们说色界天,有十六、十七、十八,有三种,21我们先就有部的十六天来说。
言全超者,谓在欲界,于四静虑,已具杂修,遇缘退失上三静虑,唯味初禅,从此命终,生梵众天,由先习力,复能杂修第四静虑,从梵众没,生色究竟,顿越中间,故名全超。
那么这三种,全超、半超、遍没是怎么回事呢?先说全超,全超的人,就是“在欲界,于四静虑,已具杂修”,这都是杂修静虑过的,欲界的那些不还果,他欲界证了不还果之后,这四个静虑就有杂修过的。怎么杂修?就是先修有漏,后修无漏,无漏之后,又修有漏,这样子交杂地修,这个后面马上就要讲的。那么杂修静虑修过之后,“遇缘退失”,但是他碰到一些缘退掉了。本来杂修静虑成功,生五不还天去。因为他退了之后,还是生到上三静虑,生到一般的静虑去了。“唯味初禅,从此命终,生梵众天”,三种静虑里边,他只是耽着初禅。第四静虑的杂修退掉,三个静虑,又是独独地欢喜初禅,“唯味初禅”,那么当然味着初禅嘛,生到梵众天,初禅天,所以,“从此命终,生梵众天”。生了梵众天之后,但是过去修的不是白修了,我们说福不唐捐了,他虽然在欲界是退掉了,但是生到梵众天之后,“由先习力,复能杂修第四静虑”,他因为过去修的力量还在,他又再修起来,第四静虑杂修静虑又修起来了。那么从梵众天死了之后——“没”,生色究竟天。他因为杂修静虑修好的人,决定生五不还天的,这是修最高的,就直接生色究竟天。“顿越中间,故名全超”,中间十四个天,全部超了。第一个是梵众天生了,然后生到最高的,直接生最高的色究竟天,中间十四个天,全部超越过去,叫全超。“顿越中间”,中间那么多天,一个也不去了,从最低的梵众天,一直生到最高的色究竟天去了,这是最快的,超得最多的,叫全超,中间全部超了。
言半超者,从梵众没,生色究竟,中间有十四天,渐次受生,或越一天,后生色究竟,或越二天,后生色究竟,乃至或越十三天处,后生究竟,皆名半超。超非全故,名为半超。越一天者,受十五生,越二天者,受十四生,乃至越十三天者,唯受三生。由此半超,极多十五生,极少唯三生,中间多少,如理思之。圣必不生大梵天处,谓大梵言,我生世间,是戒禁取,僻见处故。言遍没者,于十六天,尽遍受生,故名遍没。
第二种,半超。半超,不是超一半。不是全部超,叫半超。他也是同样,过去修过杂修静虑,但是退掉了;他也是味着初禅,生到梵众天了;从梵众天没,他因为杂修静虑的,生色究竟天。但是中间十四个天里边,不是超过去的,“渐次受生”,他挨着挨着受,但不是全部受。或者是越一天,或者是越一个天跳过去的,或者是跳两个天的,或者跳三个天,乃至十三个天全部跳,不是十四个天全部跳完了,十四天,是全超,只要在中间再受一生,乃至十三生的,都叫半超。那么一个也不漏的,叫遍没。所以半超的范围广,中间反正跳一个天以上,乃至跳十三天的,都叫半超,就是超得不完全,不是超了一半,超得不完全叫半超。所以说,“超非全故”,它从梵众天,生色究竟天,他渐次受生,慢慢,慢慢受生,受生当中,或者有一个天是跳过去的,再生色究竟天;或者跳两个天,再生色究竟天;乃至或越十三天,甚至于跳过十三个天,色究竟天。跟全超不一样,全超,十四个天全部超,他最多超十三天,中间总是还要受一次生。那么从梵众天死了之后,再中间十四天里边至少受一次生,然后再生色究竟天的,这都是半超。一次也不受的,直接生色究竟天的,那是全超。为什么叫半超?不是超一半,“超非全故”,超是超了,不是全部超,跳一生,乃至十三生,超一个天,乃至十三个天,是超得不完全了,超是超的,不完全超,那么名为半超。
“越一天者,受十五生”,超一个天的,要十五个生。十六个天,一个天不受生了,还有十五个天要受生。超两个天的,“越二天者,受十四生”,假使两个天不受生的,那要受十四个地方的生。“乃至越十三天”的,那么要受三生,最少的受三生,梵众天一生,中间一生,最后色究竟的一生。最多的,受十五生,中间那么十六个天,只超了一个天,其余的十五个地方,全部去过,那么毕竟,他还是超了一点,叫半超。
“由此半超,极多十五生,极少唯三生,中间多少,如理思之”,所以说,这个半超,里边的范围就很宽了,最多的半超要生十五生,最少的半超,只有三生,跟全超只差一生。中间多少?十五生到三生中间,十四、十三、十二、十一,乃至五、四,这些生,“如理思之”,你自己想一想,就想起来了,不要啰里八嗦说了。
“圣必不生,大梵天处”,圣者决定不生大梵天这个地方,就是中间禅那个地方。我们说初禅天,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色界就是每一地都有三个天。在初禅里边的梵众天、梵辅天,圣者可以去,大梵天决定不去。为什么?大梵天,见不正,不是圣者住的地方。“谓大梵言,我生世间,是戒禁取”,大梵天王说的,这个世间是我生的,因为他最早生了,从光音天下来,他先生,这时世界上还没有东西,还没有有情,他说:哎呀!这个世界很寂寞,最好这个世界上人多起来。这么一想,人下来了,这么他以为这是他生的了,所以说有戒禁取。“僻见处故”,因为这是不正见的地方,那么圣者是不生的。这十六天里边根本就没有大梵天,不要以为大梵天是十六天里边的,大梵天加进去,十七天了。
“言遍没者”,第三种遍没,遍没就是比全超当然不如,比半超还要差,这十六个天,每一个天都要生一次。“于十六天,尽遍受生”,在十六天里边,挨个挨个生上去,叫遍没。
那么十六个天里边,会不会一个天生两次呢?会不会?你们说会不会?那就不是十六次,十七、八次也有了,不会。这跟第八有一样的,第八有是欲界不能生八次。七次,七返生死,决定是要般涅槃的。那么等,那个第八有等,等什么呢?生了色界天之后,每一个天只能生一次,不会生两次的,这个前面已经讲过了。所以说,十六天,每一个天生一次,那么一共十六生,叫遍没。一个天不会生两次的,遍没是最差的,再差也是十六次,不会十七、十八次的。
无杂修者,遍生色界,唯不能往五净居天。广果天没,往生三无色,后生有顶,方般涅槃。故色界中,下十一天,乐定、乐慧,俱得受生。于广果天,便分二路:若乐慧者,生五净居;若乐定者,生无色界。此五名为行色界者,乐定那含,虽生无色,经色生故,是色界摄。
这是有杂修的,生到色究竟天为止的。那么没有杂修的,就是乐定的,他杂修没有修,那么这个五不还天,他就没有份了。五不还天就是决定是杂修静虑的人才能生,没有杂修静虑的人,生不进去的,就是他没有那个堪能性,他生不到那个地方。那么不欲杂修的,他生哪里呢?“遍生色界,唯不能往五净居天”,他色界里边都可以生,十六天里边除了五净居天都能生,但是五净居天,他生不进去。“广果天没”,四禅天的广果天死了之后,不生五净居天,他直接往三无色。三无色再往上,有顶,非想非非想天,“方般涅槃”,就在顶上,有顶生涅槃的,这个是叫不杂修静虑的,这个都是往色界生的。
“故色界中,下十一天,乐定、乐慧,俱得受生”,这是总结了。就是说,凡是前面说的不还果,不还果有乐定的不杂修的,乐慧的杂修的;那么在色界的十六天里边,…
《俱舍论颂疏讲记 贤圣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