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是说不动法的阿罗汉,利根阿罗汉,他无生智生了之后,或者是等流果再生无生智,或者就起无学正见。这个他也可以起的。这个差别,就是说钝根的不能生无生智,其它的都一样的,无学正见都有的。
庚四 明道果
辛一 明沙门性果
从此第四,便明道果。就中五:一、明沙门性果,二、明立四果因缘,三、别明中二果,四、明沙门果异名,五、明沙门果依身。从此下第一,明沙门性果者。论云:何谓沙门性一问?此果体是何二问?果位差别总有几种三问?颂曰:
净道沙门性 有为无为果 此有八十九 解脱道及灭
“从此第四,便明道果”,道的果,里边分五科。沙门性,什么叫沙门性?我们说沙门是修道的人。什么叫“沙门性”呢?真正的沙门是什么东西呢?这个很重要,这个颂一定要背下来!
“二、明立四果因缘”,为什么要安四个果,五个果行不行?六个果行不行?三个果行不行?不行!一定要四个果。
“三、别明中二果”,四个果里边,特别说中间两个果。
“四、明沙门果异名”,沙门果,在经里边还有其它的不同的名字。
“五、明沙门果依身”,沙门果,他依所依的身是什么一回事?
那么下边一共分五科讲。“从此下第一,明沙门性果者”,沙门性的果是什么?
“论云:何谓沙门性?”这是两个问题了,一个是什么叫沙门性,一个是沙门果。那么就先问:什么叫沙门性?“此果体是何?”沙门的果如何?“果位差别总有几种?”这个果有多少差别?一共有多少差别?这是三个问题,连串的。
“颂曰:净道沙门性”,一句话。净道,无漏道。我们说净慧、净道,这个净都是无漏的。那么净道就是无漏道。所谓沙门性,什么叫沙门?沙门的体就是说,沙门的性,就是无漏道。
无漏道是沙门性,我们算不算沙门啊?我们有没有无漏道?没有啊。那么能不能算沙门呢?当然了,严格地说不能算。但是,我们向着沙门的道走,也算一个沙门。这个沙门是很勉强、勉强的,跟应供一样的,我们不是阿罗汉,根本没有资格吃檀越的供养,但是我们是阿罗汉的因,也沾了一点光,居士供养也吃下去了,这个吃下去的话,自己要注意了,吃得不好,要毒死的,要胀死的。所以说修道的人不能贪饮食,也是这个意思,你贪了这个味道的话,你根本就没有福气享受,你道上进不去的话,这个应供是不该受的了。
佛的一些根本乘的经讲这些东西的很多。或者偷盗,或者贪了常住的一点点东西,哪怕一个盐巴,会有很大苦。我记得有一个什么公案,有一个出家人,他吃饭时候,大概常住里自己拿了一把盐吃,吃一把盐是很小的事情了,但是他有一次害病了,不知怎么的,梦里边看见一个什么,一个大的盐巴的山压下来,不得了。他后来想起来,就是以前盗用了常住一点盐,这个盐,连本带利的,越滚越大,跟一座大山那么一块盐,那就是要将来要受报的。开始拿的不多,但是时间长了,这个因果把它决定下来却是很大的因果,不得了的!所以说常住的东西,在真正的沙门,你是吃了要办道用的,千万不要随便去侵损常住,也不要贪着那个味道。
我们经常要想这个,一部车,就是过去的独轮车,或者是板车,它这个木头,这个轴的地方,铁的轴毛了,它推不动了,要加点油,这个油不一定要什么香油、花油什么东西的,只要是油,它滑了就可以了,跟吃饭一样的,吃下去,只要能修道就行了,不一定要吃得怎么好。营养要不要?营养当然要,但是你不要去执着那个营养,你天天说营养不够、不够,你看你,几个月下来,你就黄皮瓜瘦的,你心里想着营养不够,再好东西吃下去还是不够的了。你想到够了之后,有的时候心理作用还蛮强的,就会红光满面。
我们说五台山你想想吃什么东西了?现在怎么样我不知道,以前我们天天咸菜,夏天是灰子白,就是苞菜,冬天就是灰子白的外边的这个硬瓣瓣,咸菜,豆腐不大见面的。什么营养呢?就是盐巴,油也不大有见面的,但是五台山,那个清凉桥的人,你去看一看好了,脸都是红苹果一样的,都是红的,他营养好得不得了。有一个叫智明师,他也是上海金刚道场去的,他六十岁出家的,是个老木匠。他在金刚道场的时候害胃病,也是黄皮瓜瘦的。到了清凉桥去了,胃病一般人执着说要多餐少吃,要吃好几顿,每一顿不能吃得太饱,到了清凉桥,你这个新戒,什么多餐少食了?两顿饭,吃得饱就饱,吃不饱你自己饿去。他这样子搞了一年,一个脸就跟苹果一样了,你这个营养哪里来的了?他说这个生活场合下,一般说生胃病的受不了的,他胃病好了,就这样子练好的。所以有些事情不要太执着,他一直到文革,那个脸还是红的,七十多岁了,快八十了,红彤彤的,因为是木匠,劳动人民出生,七八十岁了还拿着个锯子在刨木头,所以说不要执着得太厉害。
我们说心理作用是很大的,我上一次讲过的,云南那个小孩子,可以用心去把几米以外的,好几米以外,几十米以外的树枝或者花朵把它摘下来,你看心的力量多强。你天天说营养不够,营养不够,好了,你这个力量,自己把自己折磨了,你就会营养不够的。我看到就是日常法师讲广论讲过的,他一个犯人,他把他眼睛蒙住,在他手上,这个静脉里边割开一个眼眼,把他血抽了,医生在旁边说,你现在血已经出来了,一升了,已经出了两升了,实际上,根本皮也没破,但是搞了几下子,“你血已经差不多了”,他就死掉了。这个东西,好象受骗似的,他根本血没有出来,就是给他说你现在血出了多少了,再过一会儿,又出了多少了,你现在血身上没有多少了,这么这么他就死掉了。这个心理作用是那么强。这个是事实嘛,日常法师讲的,他们那边是有这么一回事情的。所以说你不要太心虚了。所以说有的年轻人,一天到晚想自己什么病什么病,那个病、那个病。你这个人天天在病的话,你看你身体会不会好吗?你什么都忘掉了,农村里什么知识没有的,营养也不懂的,卫生也不讲的,你看看他身体倒蛮好的,还蛮多的了。所以不要太执着,当然我们说卫生设施要有,但是太执着,反而做了障碍。
释曰:初句答第一问,第二句答第二问,下两句答第三问。净道沙门性者,谓诸无漏道,名为净道。此之净道,是沙门性,怀此道者,名为沙门。沙门此云勤息,谓无漏道,以能勤劳息烦恼故。有为无为果者,谓有为、无为,是沙门果体。有为果者,解脱道也,无为果者,是择灭也。
沙门性就是净道,无漏道是净道,这个净道就是沙门性。所谓沙门,有净道的就叫沙门。“怀此道者,名为沙门”,有这个无漏道的叫沙门。沙门叫什么?勤息。“谓无漏道,以能勤劳息烦恼故”,很精进地断烦恼。所以归根到底——断烦恼,离开断烦恼的,就不是佛教。我们听说现在外边很多,神通广大,又什么他又可以治病,又可以对治你的鬼神病,有的神通可以把你锁住,什么东西,搞了很多,就是不说断烦恼。这是什么道?有人就写信问我,这个道,这个人,你认不认识,到底是不是佛教?我就是好说了,我这个人认不到,我也没看过,他是不是佛教你就看他断不断烦恼。如果他教你断烦恼的就是佛教,他不给你说断烦恼的,那当然不是佛教。当然佛教的简别很多,我们前面说过的,三法印是最标准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这样子的世界观的,决定是佛教,如果离开这个的,不是佛教。那么浅一点的,皈依三宝的,一切天魔外道不皈依的,佛教徒;反过来,非佛教徒。那么各式各样的简别自己去看了。我们说发菩提心的,一切法是无我的,这是佛教。不观空的,有我的,不发菩提心的,这些不是佛教。断烦恼的是佛教,不断烦恼的不是佛教。这个我们学了很多,都可以自己的拿来用。
这里无漏道是干啥的?勤劳地、精进地断烦恼的,无漏道。我们花了那么多气力求无漏道,就是断烦恼,如果你不要断烦恼,你求无漏道干啥呢?所以外道他不断烦恼,无漏道他也不要了,你给他他也不要,你叫他皈依三宝,有无漏道,将来断烦恼,他不要。他烦恼要的,有了烦恼好享受,没有烦恼不享受。“你看你们没有烦恼,你们一天到晚清苦得很”,他要五欲的,五欲就是烦恼了。
“有为无为果者”,那么沙门的性说了,就是无漏道;沙门的果呢?有两种,有为的、无为的,是他的果。“谓有为、无为,是沙门果体”,那么什么叫有为果呢?解脱道就是他的有为的果,解脱道是有为法。什么叫无为果呢?择灭。这两个是一套,得了解脱道,证择灭。从无为果那方面说,是所证的择灭,从有为的方面来说,无间道之后的解脱道,就是它的果。
此有八十九,解脱道及灭者,列数也。此有八十九解脱道,为有为果;八十九品所证择灭,为无为果。谓断见惑,有八无间、八解脱道八忍八智是也,断九地修惑,有八十一无间道、八十一解脱道。见修合论,有八十九无间道,唯沙门性。八十九解脱道,亦名沙门果,亦名沙门性。息恶义边,名沙门性。与无间道为等流果边,名沙门果。一一择灭,唯是无为。沙门果体,谓无间解脱道,是沙门性,择灭是彼证,名沙门果,即名离系士用果不生士用。应知无间道,唯沙门性;若是择灭,唯沙门果;若解脱道,亦沙门性,亦沙门果。
那么这个沙门果有多少?(140B)“此有八十九,解脱道及灭”,我们修行,你看见道之后有多少的解脱道?就是无漏的解脱道有多少?那么有多少的解脱道就有多少的有为果。反过来,有多少解脱道,证了多少的择灭,那就是他的无为果。那么一共有八十九。怎么八十九呢?九九八十一,一个地是九品,九九八十一品,怎…
《俱舍论颂疏讲记 贤圣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