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若已起者,此贪瞋慢于所系事,过去已生未断,现在已生,能系此事。以贪瞋慢是自相惑,非诸有情,定遍三世诸事起故,不名遍行。现在已生,不标未断者,体现在前,必然未断,义必有之,故不标也。
那么它的关系,“过现若已起者”,这个贪瞋慢要分过去、未来、现在了,于所系的事情上,过去的已经生了,还未断。现在的,也是已经生了,当然也没有断了。现在,假使断了,现在不会起作用了;过去的,可能是起了作用,可以断了,他标一个未断,现在不必要叫未断了,假使断的话,现在不能系了。“现在已生”,现在的,当然已经生出来了,过去的已经生了,现在的也生了,没有生的是未来。“能系此事”,那么过去它未断,能够系,现在已经生的,也能系。
“以贪瞋慢是自相惑,非诸有情定遍三世诸事起故,不名遍行”,贪瞋慢是自相惑,就是它缘各别各别的事情的,那些有情,它不一定能够三世的一切事情都缘完,既然不缘完,不叫遍行。这个遍行,我们要注意,不是前面的遍行烦恼的遍行,它就是三世都能够系缚的叫遍行。那么三世的事情,它不能够系缚完,那么它不叫遍行。
“现在已生,不标未断者”,过去是未断,现在不是未断,什么原因?“体现在前,必然未断”,既然体现前了,当然没有断了,“义必有之”,决定有“未断”两个字的意思的。所以不必再标了,标了就重复了。
应知遍行,须具二义:一者世遍,缚三世故;二者事遍,能缚一切自所缘故。过现意识贪瞋慢三,虽于世遍,阙于事遍,谓有缘此境,不缘余境故。
“应知遍行,须具二义”,这是普光的解释,有人反对这个解释,但是我们还是依据普光的来讲。他说什么叫遍行?两个意思。“遍”,一个是世遍,三世的事情都能系缚;第二个事遍,在三世里边,一切事情是其所缘的,都能遍。就是能缘的能遍,时间又能遍,这叫遍行,不是我们前面的遍行惑。遍行惑是能在自地五部都能起作用的,叫遍行惑。这个不是这个意思,这是遍三世,遍一切自己所缘的境。
那么从这两个意义来看,那些烦恼是遍行,还是不遍行?
“过现意识贪瞋慢三,虽于世遍,阙于事遍,谓有缘此境,不缘余境”,过去现在的意识,这是第六意识,我们说有五识、六识的分别,先说第六意识。这个第六意识,它这个缘的境,能缘过去,能缘未来,能缘现在,三世的境都能缘。那么过去现在的第六意识,它们里边起的贪瞋慢三个烦恼,“世遍”,因为它是意识相应的,能缘三世,时间上是遍的,但是“事遍”没有。“谓有缘此境,不缘余境”,因为贪瞋慢是自相惑,缘了这个,贪这个,就不贪那个,瞋这个,就不瞋那个,对一切事情,所缘的事,不能全部缘完,所以说,虽然是三世的遍有了,事上的遍没有,不叫遍行。
未来意遍行者,未来意识贪瞋慢三,遍于三世,乃至未断,皆能系缚。以未来意识,缚三世境,及一切事故,能遍系名遍行也。谓未来意识,境流三世,故名世遍。又此意识,种类无边,于所缘事,必能遍缚,亦名事遍。
“未来意遍行”,过去现在的意识讲完了,未来的意识遍行。过去现在的意识不叫遍行,因为它世遍,事不遍,而未来的,就是还没有生的这个意识,它是遍三世了。“未来意识贪瞋慢三,遍于三世”,这个是没有话说,“乃至未断”,只要它没有断,“皆能系缚”,这个三世跟事,它都能系缚,都能够有系缚的能力了。不一定把它是缘了,就是有能系的能力是有的,因为它是烦恼了,它有这个能力系缚它的境。
“以未来意识,缚三世境及一切事故,能遍系名遍行也。谓未来意识,境流三世,故名世遍。又此意识,种类无边,于所缘事,必能遍缚,亦名事遍”,这个未来意识,就是跟前面过去现在的有一个不一样的。一样的就是意识都能缘三世,这是世遍,假使这个意识因为没有生,没有生的意识就多得不得了,每一个意识相应贪等,它缘一个境,那么多意识,总的加起来,所有的事就能遍了。所以说,既有世遍,又有事遍,这个叫遍行。
那么这个我们先回过来看表,你们抄的表看一看。先说自相惑,讲贪瞋慢三个,讲意识,我们意识里边有两个。过现的已起未断,过去现在的意识相应的贪瞋慢,已经起来了,还没有断,它三世是有遍的,但是不能遍一切事,所以只系三世,不系所有的事情。所以说,它的箭头后头是“非遍行系”,它不是遍行,只有世遍,没有事遍,不是遍行。遍行,要既能遍三世,又能遍所有的一切事。那么未来不生未断,这是意识了。未来的意识,还在未来,没有生起来,没有生的意识,就无量无边的多,它固然遍三世,因为数字太多了,所有的境都有可能性缘,所以说,它既遍世,又遍事,遍行摄,属于遍行的,后头箭头属于遍行。
这是意识讲完了,讲前五识。因为前五识跟意识不一样,前五识只能缘现量境,只能缘当前的那个境,不能缘三世的,意识能缘三世,所以说意识跟五识要分开讲。学过《百法》的,尤其是《八识规矩颂》的,就可以知道,“性境现量”,这个五识缘的是性境,缘的是现量,不能够缘过去未来,所以五识跟意识要分开讲。下边讲五识。
五可生自世者,未来五识相应贪瞋,若未断可生者,唯系自世,在未来世,唯系未来,若流至现,唯系现在,若落谢过去,唯于过去,谓境必俱故。不生亦遍行者,未来五识相应贪瞋,若未断不生,亦遍系三世,及一切自所缘事。谓所缘境,或在未来,或流至现在,或谢过去,识虽未来,缘阙不生,由未断故,性能系彼三世境也。或有同时参差三世,如有眼识,定缘青黄赤色三境而起,随阙一境,识即不生。其所阙境,或一未来,或一现在,或一过去,故说五识遍缚三世。言事遍者,谓不生五识,种类无边,于自所缘,必能遍缚。
“五可生自世”,“五”,就是这五识,“可生”,就是说这个五识虽在未来(还在未来世),但是有希望能生的,不是缘缺不生的。那么它可以生的,只缘自己那一世,因为五识是现量境。未来五识相应的贪瞋,假使它没有断,可生的,“唯系自世,在未来世,唯系未来,若流至现,唯系现在,若落谢过去,唯于过去”,因为它只能缘当世的,假使缘在现在,就缘现在的,在过去就缘过去的,在未来就缘未来的,因为它当下一念,不能缘很多的境。因为五识,只是现量境,所以说只有一世,不能通三世。“唯系自世”,不是遍行。
“不生亦遍行”,但是不生……,这个不生就是缘缺不生。你们在复习前头的,无为法有三种,一种是择灭无为,一种是虚空无为,一种是非择灭无为。什么叫非择灭无为?那就是缘缺不生,因缘不够,它生不起来了,这是永远不生了。本来该生的,因为因缘不够没有生,那么以后也不能生了。这跟前面的可生不一样了,可生就是说,因缘条件等在那里,将来能出现的,它会生,这个缘缺不生的,已经失去机会了,不能再生了。那么这个不可再生的,在有部说它的体还是有的了,那么它从它的能系的境来看,能系的事情来看,那就是遍行了。为什么遍行呢?下边要讲。
“未来五识相应贪瞋,若未断不生,亦遍系三世,及一切自所缘事。谓所缘境,或在未来,或流至现在,或谢过去,识虽未来,缘阙不生。由未断故,性能系彼三世境也。或有同时参差三世,如有眼识,定缘青黄赤色三境而起,随阙一境,识即不生。其所缺境,或一未来,或一现在,或一过去,故说五识遍缚三世”,五识不生的,它是遍行。遍行有两个条件,一个是遍三世,一个是遍一切事。那么先说遍三世,他说五识,它假使不生,缘缺不生的,那么它能“遍系三世,及一切自所缘事”,这是先是肯定下来,它是遍行的。为什么原因?下边说。
“谓所缘境,或在未来”,它这个意识的所缘境,或者在未来,或者在现在,或者过去,识虽然在未来,没有生起来了,缘缺不生了,不能生了,永远在未来世。“由未断故”,但是这个识,这个烦恼没有断掉它,这个惑,就是贪瞋慢这个惑,因为没有断的缘故,它能系的力量还有的了。
“性能系彼三世境也”,因为它没有断,它的功能,它有这个性能,能够系缚三世的境。系跟缘不一样,缘一定要因缘和合了,缘那个境,系就是说,有这个可能性,就可以叫系。怎么缘三世境呢?他就是这么说了,假使一个眼识,它在同时可以看到青黄赤这三个境的,但是因为这个颜色的缘缺了一个;当时,青黄赤三个境,它能看的了,因为缺一个缘,没有生起来。那么这个境呢,青黄赤,它客观的境可以留在三世里边了,或者一个是在现在,一个在未来,一个在过去,这个三世,但是它都能系。所以说五识能遍系三世,因为客观的境,它可以无常地变化了,一个或者是在未来,一个在现在,一个在过去,这是可能性,不是一定这样子。那么就是说,它有可能系三世的,这是世遍。
“言事遍者,谓不生五识,种类无边,于自所缘,必能遍缚”,那么这个事遍也不是某一个五识的贪瞋慢,能缘很多的事,只因为没有生的五识,它的种类是多得不得了。在未来世,它就是还没生的,没有生的种类,它不能生的,多得很;那么多的识所缘的境,那么当然可能把一切都缘完。所以说事也遍。世遍,这个事也遍,叫遍行了。
这个我们也看表,五识里边,未来的可以生的,因为它既然能生,就系在当下的那一世,不管你是过去也好,过去的缘过去,现在的缘现在,未来的缘未来那一刹那,这是不能遍的。“唯系自世”,不是遍行,这个后的。未来永不生,就是缘缺不生的,因为它缘缺不生,种类无边,它缘的境也可迁流三世,世遍、事遍,所以说遍行三世,属于遍行系。
这个把自相惑讲完了,自相惑就是贪瞋慢了,它分意识跟五识两种。意识的,过去现在的,已经起来没有断的,只有三世,不…
《俱舍论颂疏讲记 随眠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