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随眠品▪P34

  ..续本文上一页时候的法。过去相合,就叫过去法,现在相合就叫现在法,……。它与这个(过去)相合,其它的现在、未来并不是没有,只是没有显出来。

  

  尊者世友,说位不同,三世有异。未作用位,名为未来;正作用位,名为现在;作用谢位,名为过去。至位位中,作异异说。如运一筹,置一位名一,置百位名百,置千位名千,历位有别,筹体无异。 

  这个下边第三位尊者。第三位是世友尊者,这个我们在开始《俱舍论》的时候,一开始,世友尊者就见过面的。他说三世的不同,由位的不同,它处在什么位,“三世有异”。没有作用的那个阶位,叫未来,正在作用的那个部位,叫现在,作用谢了之后,叫过去。

  “至位位中,作异异说”,你摆在哪一个位置,就作那个位置的说法,调一个位置,就调一个位置的说法。“如运一筹,置一位名一,置百位名百,置千位名千,历位有别,筹体无异”,这个筹,我们拿算盘来说好了,算盘的那个算盘珠子,你放一的那个地方就当一,你放在十的地方就是十,放在一百就算一百,放在一千就算一千,算盘珠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圆圆的一个,但是摆的地方不一样,它的数字的体数,也不一样了。那么这个也是一样,法的体是一样的,就看你放在什么部位,正在作用的那个位置呢,说它是现在,作用谢掉了,那就是过去,作用还没起来,是未来,这是世友尊者的安立三世的不同。

  

  尊者觉天,说待不同,三世有异。待谓观待,前观于后,名为过去,后观于前,名为未来,观待前后,名为现在。如一女人,名女、名母,观母名女,观女名母。 

  “尊者觉天,说待不同,三世有异”。那么最后是觉天尊者,他说是待不同,三世有异。待,什么叫待?观待。“前观于后,名为过去”,观待,我们知道了,它下边有,“前观于后,名为过去”,前面的法对后头的法来说(后面还来的法来说),那么这个是过去,后面的对前面的来说,它叫未来。那么“观待前后”,对前对后来看,就是对过去、对未来来看,中间的那一个法叫作现在。这样子说法好象不太明显了,打个比喻就好说。假使一个女人,她可以叫女儿,也可以叫母亲,就看观待什么,对她的母亲来说,她是女儿,对她的女儿来说,她是母亲,所以说同样一个人,她可以叫母亲,也可以叫女儿,也可以叫祖母,她的那个孙女儿来对她说,她就是祖母了,也可以做孙女,对她的祖母来说,她就叫孙女了。这观待来说,是对前对后来看,过去的法,对它后来要生起的法来说,它是过去了;那么未来的法,它就是前面已经生的法,对它后来还没有生的法来说,这个没有来生的就是未来;那么对过去、对未来夹在中间的那个,就叫现在。这个就是觉天尊者的安立这个三世的不同。

  总的一个原则就是法的体是不变的,就是有那么个体,三世法都是实在有的。既然实在有的,那都是成现在了?不是。因为它的类不同,它的相不同,它的位不同,或者它的观待不同,它成了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这是有部的四位尊者,他们解释有部承认三世的法都有实体,而有三世的变化,是这么安立的。

  

  论主评云:法救执法有转变故,应置数论外道朋中,以数论执法有转变故也。妙音所立,世相杂乱,三世皆有三世相故。觉天所立,世还杂乱,三世法中,应有三世,谓过去世,有多剎那,前后剎那,应名去来,中名现在,未来现在,类亦应然。故此四中,第三世友,立世最善,以约作用位,立世差别故。 

  那么这个四大论师的说法,世亲菩萨采取哪一个呢?认为哪一个比较好呢?“论主评云:法救执法有转变故,应置数论外道朋中,以数论执法有转变故也”,这个世亲论主,他就评论了,评论他的法。第一位,法救尊者他说法有转变的,类可以变的,那就有转变了。那么转变,这样子的思想应当属于数论外道的,“朋”就是他一类的里边去了。因为数论外道说法有转变,这个我们在讲序品的时候就讲过了。数论外道,二十五谛,有自性、有变易,就变了很多东西,就是有变易这个法,变易,可以各式各样变出来,那么你现在说,一个法体是实在有的,它可以变易,变成现在类、过去类、未来类,那不是跟数论的思想有相同之处嘛?那属于数论外道的一个思想范畴了。所以说这个不能承认,不好,就是这样子说他不好。这是世亲论主的评论。

  “妙音所立,世相杂乱,三世皆有三世相故”,妙音尊者说的,还是有毛病,就是三世的相要混杂,因为三世都有三世,你说过去,你说是过去相,但是过去里边不是一个剎那,在过去里边有很多剎那,这个剎那前的对后边来说,前面是过去,它已经生过了,后边的,……。这个我们打个比喻,昨天都是过去了,昨天一点钟对十二点钟说,它是未来,昨天的十一点钟对十二点钟来说,它是过去,那么十二点钟,对过去、未来来说,它是现在。那就是过去法里边,也有过去、未来、现在,未来的法里边也有过去、未来、现在,现在的法对过去说,它可以说是现在了,对未来说,它可以是现在,那是对的。但是就过去来说,它也是可以说是未来,因为过去的法正现的时候,现在的法还没生,所以它对过去法来说,它是未来,对未来法说,它已经生出来了,对未来法说,它是过去了,这个现在的法也有过去、未来、现在。那这样子,你说过去、未来、现在,三世都有三世,你这个思想就混乱了。你说过去相合,过去里边有过去、未来、现在,现在相合,现在相里边,有过去、未来、现在,到底跟哪个相合?还是搞不清楚,所以说妙音尊者的说法,世亲菩萨认为还是有毛病。

  那么最后,“觉天所立,世还杂乱”,觉天尊者的说法,对待的来说,对待过去叫现在,对待未来叫过去,这样子说法,也有三世杂乱的毛病,这跟第二个的一样的了,因为过去、未来、现在都有三世,那么你这个样子对待的说,还是免不了三世的混杂。“三世法中,应有三世”,这是解释这个妙音尊者,跟那个觉天尊者里边的,都有这个毛病,因为三世法里边都有三世。“谓过去世,有多剎那”,过去世有很多的剎那了,“前后剎那,应名去来”,前面那个剎那过去了,后面那个剎那还没到,叫未来,中间那个剎那叫现在,就是过去世有过去、未来、现在,未来世里边,也有很多剎那,也有现在、过去、未来,那么现在世,我们刚才说的,现在对过去说是未来,对未来说,它是过去,它本身自己说是现在,那么这个东西就是说,过去、现在、未来,都有过去、未来、现在,那这样子安立的话,还是混淆,不能明确地标出。

  那么哪一个最好呢?“故此四中,第三世友,立世最善”,所以说这个四个说法,第三位尊者——世友尊者,他安立这个三世的差别是最善巧。

  “以约作用位,立世差别故”,以作用的地位来说,来安立三世。这个我们想想,也很好理解,作用没有起,这个时候就叫它未来,作用正起来的时候,叫现在,作用已经谢掉了,叫过去。

  这个好象很合理,那么是不是……。我们前面的讲序品里边,就说到此为止,就是说有部的体是三世实有,而三世实有怎么安立三世的差别呢?那就是说用这个四个解释。这个四个解释里边,一般说,世亲论主认为是世友尊者的说得最好,前面到这里就没有了。那么这里,却是引出后边的辩论,经部它又破这个世友尊者的说法,因为经部跟有部的根本的差别点,就是经部认为过去、未来是没有体的,现在是有实在体的,而有部,说三世都有实体的。那么你要破有部的三世实有,那么从最好的那个说法,世友尊者的说法来破,前面三个是根本他们有毛病,不要破了,把世友尊者的最完善的那个论点把它破掉之后,那有部的三世实有就根本就垮了。

  那么我们前面讲过,有部说三世有,就是前面经上说的,过去法有故,未来法有故,这个有怎么有?就是说,过去是曾有,曾经有故,现在没有了,体是没有了,但是不能说它没有,曾经是有的,假使昨天你做了那个事情,这个事情不能说抹杀它没有了,曾经有的,但是现在来说,这个事情,已经是过去了。那么未来是当有,未来是有,这个经上也说,未来法有故,所以比丘要断那个欣求。那么未来法,是怎么叫有呢?是当有,未来法将来会有,现在还没有生出来。那么经部的,对佛经里的三世有的解释,是现在是实有,真正有,是实在的有——现在,过去、未来是曾有、当有,没有体的,不能说它没有,但是没有体的。那么这是有部、经部的差异了。那么有部、经部里边,其它的差异还多。有部认为,三世一切法,不管有为无为,有漏无漏,都是有实体的;而经部里边却是,第一个三世里边给你减掉两世,过去、未来没有,没有体,空,那么无为法没有实体,再加上一个,蕴处界三科,五蕴、十二处没有实体,只有十八界有体。那么就是说,经部、有部的比较来说,经部已经把它空了很多了。

  (115b)所以说藏地的学空,一定要有层次地学,要学空,先要学有。缘起跟性空,两个是一个东西,缘起都不认识,你怎么空呢?我们说照见五蕴皆空,先照见五蕴,五蕴什么东西,然而把它空掉。你五蕴都认不得,你空,空什么东西?糊里糊涂叫……,他们说鼠即鸟空,这个以前人有这个话。六即不晓得你哪个即,唧、唧、唧,好象老鼠叫一样,没有意义了;鸟空,鸟在天上飞,嗡嗡,空的声音,你说那个空,你糊里糊涂空,也是鼠即鸟空。这就是说,你经典的意思不明确涵义,自己随自己的主观的作解,那是错误的了,也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你这个空,就是说,你真正要达到这实际的空,必定要有次第。我们讲一切法,没有次第是不行的。你说你超越,超越还得要次第,你飞机从上海到北京,你中间,你说我超越去了,中间你那几省不经过了吗?还是经过的,不过快一点就是了。古代的比喻就是裁纸,一张…

《俱舍论颂疏讲记 随眠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