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取,谓以贪为体性。贪缘五欲境起,名为欲取;贪缘六十二见起,名为见取;贪缘戒禁起,名戒禁取;贪缘三界我语起,名我语取。故彼四取,以贪为体。
“若依经部,四取谓以贪为体性”,假使以经部来说,四个取都以贪为体。
“贪缘五欲境起,名为欲取”,这个贪,缘了五欲的境,色、声、香、味、触,财、色、名、食、睡,这个境起来的贪,叫欲取。
“贪缘六十二见起”,有六十二种不正的见,对这六十二不正见起欢喜心,执着认为这是无上清净的道,那么叫见取。
“贪缘戒禁起,名戒禁取”,对了那些自己自饿、自苦其身的,或者是不究竟的认为是究竟的,这个贪执着它、欢喜它,这叫戒禁取。
“贪缘三界我语起,名我语取”,这个贪缘了三界的我语,三界的身就是内身了,缘三界内身而起的贪,就叫我语取。
所以总的来说,这四个取都是贪,而贪的对象不同,就分了四个取。这是经部的说法。“故彼四取,以贪为体”,所以四个取,以贪为它的体。
这样就把经上所说的漏、瀑流、轭、跟取,到底是什么东西讲清楚了。下边要解释名字了。什么叫随眠?什么叫漏?什么叫瀑流?什么叫轭?什么叫取?这个名字要解释一下。
丁二 释名
从此第二,释名。论云:此随眠等,名有何义?颂曰:
微细二随增 随逐与随缚 住流漂合执 是随眠等义
“从此第二,释名。论云:此随眠等,名有何义?”我们前面一开始随眠品里边,说根本烦恼叫随眠。“等”,等现在的漏,瀑流等等。它什么意思?就是这些随眠也好,瀑流也好,漏也好,它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
“颂曰:微细二随增,随逐与随缚”,这是解释随眠有几个意思。随眠的行相微细,就是难知,这是随眠,随眠就是很微细的。第二个是随增,烦恼随增的,相应随增,所缘随增,两种随增的,这是随眠的一个解释;那么第二随逐,随逐有情;第三是随缚,把有情缚起来的,这三个意思都是随眠的意思。
“住流漂合执”,住流是漏的意思,漏有住的意思、流的意思;瀑流是漂的意思;轭是合的意思;取就是执着的意思。“是随眠等义”,这些就是随眠、漏、瀑流、轭、取的意思。
释曰:微细者,释随眠义也。根本烦恼,行相难知,故名微细,犹如眠也。
那么下面有分说。“释曰:微细者,释随眠义也”,根本烦恼,它的行相很微细,难知,故说微细,好象睡一样。我们睡觉了之后,睡着了,你自己看看你什么时候睡着的,你自己不知道的,这个行相很微细,怎么一来睡着了,自己糊里糊涂。你怎么醒的时候,倒是可以知道的,在梦醒了。你什么时候睡着的?这个是很难觉到的,我们在听经,或者是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打瞌睡了,一下子怎么睡着了,还不知道。那就是睡眠的行相很微细。这个烦恼呢?也是很微细,跟睡眠一样,叫随眠。
二随增已下,三义释随。且第一二随增者,所缘随增,相应随增,能随烦恼,于所缘境,及所相应,增昏滞故。随逐者,第二释随义。烦恼起得,此烦恼得,随逐有情,常为过患也。随缚者,第三释随义,烦恼现行,随缚有情。
那么他解释睡眠还有三个意思,“二随增已下,三义释随”。随眠,是行相微细叫随眠,解释好了。但是随,这个随什么意思?眠,是行相微细,好象睡眠一样,睡觉一样,叫眠,眠的意思有了。
那么随的意思什么?随有三个意思,第一是“二随增”,这个烦恼要增长的。增长的方式两个,我们讲过的,一个是所缘随增,跟所缘的境滋长烦恼,就是前面说境界,境界来了,顺了贪的就生贪,顺了瞋的就生瞋,那是所缘随增。还有一个相应随增,与心所法相应,就把心王、心所都染污了,成了一个烦恼,心王、心所反过来又推动烦恼,力量更大,这叫相应随增。那么有两种随增,所以叫随,这是第一个随的意思。“能随烦恼,于所缘境,及所相应,增昏滞故”,能够随了烦恼与所缘的境相应随增,所相应的心王心所,相应随增,增加这个昏滞,搞不清楚,糊里糊涂,那么这是随的第一个意思。
第二是随逐。“第二释随义。烦恼起得,此烦恼得,随逐有情,常为过患也”,烦恼起一个得,假使有这个得的话,这个烦恼得就跟了我们有情跑的,你升天下地,都一个得,烦恼跟了你也。这个烦恼得,我们前面讲过了,烦恼得断了,烦恼就断掉了,烦恼没有断的话,得还在,得在的话生过患,跟了你有情造罪的。你跑到天上也好,到了地狱也好,有这个烦恼得在你身边,都要造罪,碰到一定的条件就是烦恼,境起来了,不正作意起了,就要造罪,造了罪之后要受苦,这是使有情受大过患的,跟了你跑的,叫随的意思,第二个随逐,跟了有情跑的。
第三是随缚。“随缚者,第三释随义,烦恼现行,随缚有情”,烦恼现行的时候,它把有情就捆住了,不自在,有了烦恼的人不自在。我们看到青年的人,他对他的对象着迷了之后,简直是失去理智了,疯狂了一样了,如果对象失掉了之后,他会发狂,自杀,甚至于杀人放火都会干。这就是把有情捆住的,不能得到解放,在烦恼的势力之下,做那些愚痴的造罪的事情。
我们说随逐,在《光记》(普光的注解)里边还有一个意思,还有两层更深的意思。他说这个烦恼,随着我们众生,你不要加行的,你说我们要做一个好事情,你要用功,把它提起来,假使我们修行要得到一个好处的话,你不用功,根本就得不到,味道都没有,用了很多的功,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一点气味。这个烦恼却不要,你不要动念头,不要指示它起来,它自己会起来,即使你用了功夫把它压下去,压不住,还要起来。
我听了很多人,他知道我烦恼重,我自己尽对治,尽忏悔,还不行,还是烦恼要起来,这就是厉害。如果认到烦恼厉害的话,那你好好地,正确地对待烦恼了,不要随着烦恼转了,烦恼一起来的时候,马上要对治它,即使对治不了,《广论》里边说的,“在下切齿”,就是对它,虽然暂时烦恼的势力大,你还在它下边,被它征服了,你咬牙切齿次说,总有一天要胜过你,这个心生起来之后,总有一天,烦恼会给你降伏。如果你烦恼胜过你了,“哎呀,没有办法了,只好随烦恼跟着跑了”,那就完了,你没有志气,永远断不了烦恼了。所以《广论》里边,“在下切齿”,这个东西你们要好好地思惟。他就是说一般的凡夫呢,要胜过烦恼是困难的,烦恼常常要把你征服的,但是征服之后,不要就此这个做奴隶了,就听了烦恼话了,不行的,在下边,要切齿,咬牙切齿的要痛恨这个事情,总有一天要把烦恼胜过,这样子你才有翻身的日子,不然就不会有胜过烦恼的时候了。
那么这三个随,随增、随逐、随缚,是介绍随眠的,随的意思,眠就是行相微细,跟睡眠一样。那么随眠的意思讲完了。
住流漂合执者,释上漏等名也。住者,能令众生久住生死。流者,能令有情三界流转,于六根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漂者,极漂善品,故名瀑流。合者,和合有情,受种种苦,故名为轭。执者,为有漏依,执取生死,故名为取。
下面是漏。“住流漂合执者,释上漏等名也。住者,能令众生久住生死”,前面讲过了,在使众生在生死里边住,长久地住,不是一下子住,就是漏的意思。你不把这个漏除掉,你永远在生死里边,超不出去,这很厉害。我们是说要出生死的话,就要把三个漏除掉的,那么这是令众生长住生死的叫漏。
另外一个,“流者,能令有情三界流转”,使得有情在三界里边流转,也是漏的意思。漏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住生死,一个是流转生死。
“于六根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这是总结两个意思里边,为什么要产生这个生死,流转生死呢?在六根门头,眼、耳、鼻、舌、身、意,能泄过无穷。
我们说在靠海住的地方,尤其是荷兰,他们海水的水平线超过陆地的,他一要筑堤坝,这个堤坝把水挡住,然后土地才能够保证安全,否则堤坝破了,这个水淹进来了,就不得了,就把这个整个的房屋,人民财产,生命财产,完全都是一片大水里边,都淹没了。
那么这个烦恼也是这样子,我们的六根,如果你不提起正念的话,就产生烦恼,漏,就像堤,这个堤水漏进来一样,那就把你整个的法身慧命就漏掉了,就流转生死去了,产生很多的过失。你六根门头,眼睛看到好看的,起贪心,耳朵听到好听的声音,起贪心,那这个六根,鼻子什么等等,眼、耳、鼻、舌、身、意,都能够产生很多的烦恼,就像这个堤坝里漏水一样,这个烦恼漏出来之后,就会把你淹死。所以说,这个漏的意思就是这个,把你在流转生死,生死里边安住,不能出来。为什么原因?就是漏,泄露无穷的过失。
“漂者,极漂善品,故名瀑流”,瀑流,这些烦恼把你善品全部冲掉了,我们大水瀑,冲下来的时候,把人啦,房屋啦,家畜啦,东西全部冲走了。那么我们修行的善品,好容易修了一点点善法,你给它这个瀑流,四个烦恼一起的话,四个瀑流一冲,冲得光光的,什么都没有,这是烦恼的危害性。这些名词都包含了这个,我们要断烦恼的一些意思在里边。
“合”。轭是什么呢?轭就是一个车子,假使马车,套在马上的那架子,两个棍子,车子跟马连起来的那个棍子,套在马身上,马就跑不开,只能拉起车子跑。那么这个也有,“和合有情,受种种苦”,这些烦恼套在身上,叫你受很多的苦,烦恼指挥你造业,造了业之后,受报,受地狱、饿鬼、畜生的报,生死轮回的苦,你都要受,就把你跟车子的轭套在马身上一样,跑不脱了,这叫轭。
“执”就是取的意思,“为有漏依,执取生死,故名为取”,有漏的,所以有漏能够依靠什么?就是靠,这个取了能够执着生死,…
《俱舍论颂疏讲记 随眠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