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P14

  ..续本文上一页处也”,这是什么地方有狂乱。“欲界五趣,皆容有狂”,欲界的五趣,天、人、地狱、饿鬼、畜生,都有狂乱的现象。

  

  “地狱恒狂”,地狱里边总是狂的,因为地狱的苦太厉害了,逼得他发狂了。(91B)那么“余趣容有”,除了地狱以外,其他地方,可能有,不一定都有。北俱卢洲没有。

  

  “欲界圣中”,那么欲界的圣人有没有?圣者里边,“佛无有狂”,佛没有狂的。“自余诸圣,大种乖违,容有心狂”,那么除了佛以外,其他的圣者,假使四大种乖违,四大种不调的话,也有狂的可能。

  

  “无异熟生”,那个异熟果感的狂是没有的,“由得圣故”,既然证了圣道,没有惊怖,天人来害怕他,他也不会害怕,也不会惊怖的,狂也没有。“超五畏故”,什么叫五畏?“不活畏”,就怕生活没有。“恶名畏”,他怕这个名,不好的名称流布,也害怕。“大众畏”,在大庭广众之间,有畏惧心。“死畏”,恐惧,怕死。还有一个“恶趣畏”,怕死了以后投恶趣的恐怖。这个里边,这五种畏惧,都是使人的心能够不自在的。那么他五种怖畏都没有了,没有这五种畏,那么决定也没有惊怖的狂了。

  

  “亦无伤害”,那么第三种,非人损害,损害支节的狂有没有?圣者,非人都恭敬的,不会伤害他,这个因素也没有。

  

  “亦无愁忧”,圣者不会愁忧了,因为证了法性的缘故,一切法的空性证到了,再也不会愁了,那么这样子的人,他愁忧的狂也没有。

  

  这五种因素里边,除了佛以外,其他的圣者,四大乖违的、四大不调的狂可能会有,但是其它因素的狂不会有。实际上,圣者一般狂的是不大有的,但是这里说可能性,不是绝对没有,也可能有。假使有的话,四大乖违,四大不调的狂也可能有,其它的因素,是不可能的,因为是圣者,那些因素都排除掉了。

  

  假使有以前造的要狂的异熟业,那么他决定把那个业报受了之后才能证到圣者。如果你那个业没有受掉,圣者也证不到,有业在里边,你要证圣者是不容易的,要把这个业受掉之后,才能证到圣者。

  

  我们经常以前小孩子看小说的时候,一个人去到京城考试,在考试的考房,一个人一个房间,经常有妖魔鬼怪来出现。你要发迹,那些冤鬼就是要找你的。那么现实的说,要登苾刍坛的时候,如果有业报的话,也会有障。登苾刍坛不能害病的,眼睛红都不能登的,假使红眼睛登了苾刍坛的话,三羯磨不得戒的。所以说一切病要排除,才能登苾刍坛。

  

  我们以前五薹山受戒的时候,一个戒兄,他在登坛之前忽然眼睛红了。眼睛红了,因为这个人很聪明,才十九岁,算一个沙弥头,那么想尽办法,给他每天把它热水洗,想把火气引下去,结果没有用。眼睛不但是红了,红得而且是,眼睛成了个煮熟的蛋白一样的东西,眼睛都瞪起来,不会动了,简直可怕至极了。那是决定不能受戒了。是什么原因呢?他自己说的,他自己以前是针灸医生,曾经把一个人的眼睛搞坏了。搞坏了之后,就在他出毛病之前,他就眼睛一晃,就看到那个人在他身旁一晃,看他一晃之后,眼睛就起毛病。那么就是他要阻碍你,因为你把他的眼睛搞坏了,那是针灸失误了,把他眼睛损坏了,那么他要障碍你登苾刍坛了。结果他赶快修忏悔法,就在赶了升苾刍坛之前,到下边一个什么出家人那边,也给他针灸了一下,一下子好了,业障消了,总算是没有障住,后来还是登了坛了。

  

  但是毕竟不行,后来北京佛学院开了,他就到北京去。因为他是沙弥头,很聪明。这个人很聪明,他是在戒堂里边把戒本背下,什么《苾刍日诵》等等全部都背下,就在三月里边,我们是四月十五受的菩萨戒,受了戒就安居。在安居三个月里边,全部背完,不但背完,后来又在这一年里边,把《辨识阿含》通本背完。这人很聪明,后来北京招生了,就保送他去了。送了去之后,没有几年,信心退了。后来,他就回到他本乡去了,做干部去了,那么人很聪明了。

  

  那么这就是说,有业障。当时是没有障住,他苾刍坛是受了,但毕竟还是障住了。这当然是业障、烦恼障都有因素。但这里,就是说什么呢?就是说,假使他有这个障的话,那么圣者的果是证不到的。他决定要把这个业障还了,这个报受了之后,才能证到圣者的地位。所以说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忏悔法呢?你想证果证道,有的人就是来不及,眼睛朝天,想得神通、生圆次第,最好是即身成佛,马上就成佛。你要希望那么高的果,你业障满身怎么能证得到呢?那第一个,就是把你的业障先洗洗干净再说了。要得到果位的话,业障没有洗掉,怎么得的到呢?我们凡夫无始以来造的业有多少,那说也说不完了,不修忏悔法怎么行呢?

  

  所以说这个忏悔法是,什么人修行,不管显宗、密宗、净土宗什么宗,都必须的。那个说,“我不要修忏悔的法,带业往生”,带业往生是可以,但是毕竟很危险。在上海有个居士,她很用功,亲手写《法华经》写了好几部,亲自手写的。她是个寡妇,很年轻她的丈夫就没有了。临终的前一个月,她就看到她的丈夫,坐了很高的、很好的楼房、洋楼什么东西,环境很好。看见他,心生欢喜心。这样子的话,要生西方就困难了。这些东西,这个娑婆世界的烦恼把她勾住了,到底往生了没有,我是不知道,他们有人传给我听了。她在临终之前,就看到那些现象。看到那些现象对她说是不利的。如果她有坚强的心,决定往生净土,这些不顾它的,那么她可以往生。如果对这些起了贪恋心,那就是障住了。

  

  所以说业障的事情,还有业缘,对他有缘的,那些……。在佛教里边,对那些女人,对你有缘的女人叫冤家的。你修行没有碰到冤家,什么情况打得过去;冤家来了,这个人即使长得很难看,脾气很怪,你会在她面前一无抵抗力,全都没有了,会服服帖帖地跟起跑的。这就是过去的很多世的因缘。在这些人面前,自己要有坚强,在这样子的人面前有坚强心,顶得过去的话,那问题就解决了。所以说没有碰到冤家,你这个再吹自己是怎么样怎么样,经过多少考验,没有用的。冤家来了,你就是像一团泥巴一样,碰到水全部化光了。没有证到三果以前,不要说狠话,三果才把欲界的烦恼断完,这时候也不吹了。三果的人自己不吹的,凡是自己要吹的人都靠不住。所以说断了烦恼,不要嘴里说,自己说自己什么了不得,那就不可靠。好,今天就到这里。

  

  

  

  

  

  第八十三讲(第237页下第10行-第241页上第6行)

  

  

  

  《俱舍论颂疏》。昨天我们讲到心狂,心狂在哪一个识,什么因,什么处,基本都讲完了。下边我们接下去。

  

  

  

   乙六 明曲秽浊

  

  从此第六,明曲秽浊。论云:又经中说,业有三种,谓曲秽浊,其相云何?颂曰:

  

  说曲秽浊业  依谄瞋贪生

  

  释曰:说者,经说也。依谄生三业名曲,依瞋生三业名秽,依贪生三业名浊也。

  

  “从此第六,明曲秽浊”,还有三个业,曲、秽、浊三业,这是经上的。对三业讲了很多,这里又是一个三业。这个三业,一个是曲,一个秽,一个浊。“论云:又经中说业有三种,谓曲秽浊,其相云何”,凡是经上所出现的三业,业的三、四、五,乃至八,全部都总结的,在这里都讲。那么这里另外还有三业,这是另外一个三业,这是什么情况呢?“颂曰:说曲秽浊业,依谄瞋贪生。”

  

  “释曰:说者,经说也”,经里边所说的三业,曲、秽、浊这三个业,是根据三个烦恼来称的。依谄曲的烦恼生的三业,身口意三业,这个叫曲;依瞋心起的身口意三业,叫秽;依贪起的身口意三业叫浊。因为这三个有特别的作用,所以特别又把它立了三个业。谄曲,就是不直,这个里边很多坏事,就是不直产生的。直心是道场,你曲了之后,就不能入道,也容易入邪。瞋当然是最不好的,是脏的,所以瞋生的三业叫秽。以贪生的三业是不干净的,是浊。那么这个三业,又是一种,经上出现的,又一种三业。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六

  

  分别业品第四之四

  

  

  

   乙七 明黑黑等

  

  从此第七,明黑黑等。就中:一、明四业,二、明无漏断,三、明异说。

  

  “从此第七,明黑黑等”,经里边讲业,也有黑黑业、白白业、黑白黑白业,还有非黑非白业,这一类的业,也要把它解释清楚。“就中:一、明四业”,那么第一个,四业,就是黑黑业这四种。第二种是无漏断,无漏的道能够断哪一些。那么第三,“明异说”,另外一些说法。

  

  

  

   丙一 明四业

  

  此下第一,明四业。论云:又经中说,业有四种,谓或有业黑黑异熟,或复有业白白异熟,或复有业黑白黑白异熟,或复有业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其相云何?颂曰:

  

  依黑黑等殊  所说四种业 恶色欲界善  能尽彼无漏

  

  应知如次第  名黑白俱非

  

  “此下第一”,先明四业。“论云:又经中说,业有四种”,也是根据经上来的,经里边说的业有分四种的,这个不是前面说的顺现受、顺后受、顺生受、不定受,不是这个四业,这是另外一个四业。“谓或有业黑黑异熟,或复有业白白异熟,或复有业黑白黑白异熟,或复有业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这样子,经里边把业又分了四种。“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这是无漏法。它自己不感异熟果,但是能够净诸业,把其它的业可以除掉、断掉,那么这就是无漏的,非黑非白。黑黑,白白,乃至黑白黑白都是有漏,那么这又是分四种业。“其相云何”,它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颂里边解释,“依黑黑等殊,所说四种业”,在经上根据黑黑、黑白黑白,还有白白、非黑非…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