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业,就是恶业了。见道的、修道的恶业,就在这十二个思心所所断。那么这是交待了,并不是一切无漏业都能断前面的三种业,纯黑业是用这十二个无漏思断的。
那么另外还有一个欲界的第九个无间道没有交待,这下边要说。
离欲四静虑,第九无间思者,一离欲第九无间道思,二离四静虑第九无间道思也。一尽杂纯黑者,取前离欲第九无间道一无漏思,能尽杂业及纯黑业。此时总断欲界善故,能尽杂业,亦断第九不善业故,能尽纯黑。
“离欲四静虑,第九无间思也,一尽杂纯黑,四令纯白尽”,它们的作用。离开欲界的烦恼,还有第九品,那个第九个无间道,断第九品烦恼的那个道,俱行的思,跟它一起生起的思心所,这个断什么?断的第九品的烦恼,纯黑的;那么还有能够断所有欲界的善法,这是杂业。所以说,第九品的无间道,一方面断第九品的黑业,另一方面,把整个欲界的善业都断掉,杂业也断了。所以说第九无间道,它有两种的断,前面八个无间道只断纯黑业,就是每一个道断一品烦恼,都是黑的,不善业。那么到第九品的时候,它本身也断一品(第九品烦恼),这是黑的;但是它断了第九品烦恼之后,欲界的烦恼没有,那么这些善业也解放了,本来的善业被烦恼所缘,被烦恼捆起来的,现在所有的烦恼断完了,那善业就没有烦恼捆它了,这个善业也算断了。这个断叫什么断?缘缚断。
我们前面讲过,自性断,本身自己体已经断掉了;缘缚断,能缘它的烦恼断了,就是它本身解除了那些烦恼的系缚,这叫缘缚断。善法是不能断除的,它的本体是善的嘛,用不着断的,但是它在欲界的烦恼把它系缚的时候,它在系于欲界烦恼的捆缚之下,那么如何断除它的烦恼呢?这叫是断善业了,善业叫缘缚断,能够缘它的烦恼断掉,这个善业也说解放了,也说断掉了,那欲界的事情都了了。所以这个善业的断,只有第九品才能断。前面八品虽然断了一些烦恼,但是还有其它的烦恼把它系住,第九品烦恼没有断之前,虽然只有一品了,这一品烦恼还把欲界的善业系住,没有解放。当第九品烦恼断了之后,一方面断第九品烦恼是纯黑业,一方面欲界的善业也缘缚断断掉了,是杂业,所以说第九品的无间思,它是一方面断纯黑业,又一方面断杂业,这是第九个无间道断的,所以欲界里边,四个法忍、九个无间道,作用不一样。
那么这是欲界的讲完了,讲色界的了。
四令纯白尽者,谓取前离四静虑,一一地中第九无间思。此有四思,令纯白尽,谓各能永断当地善法故。
“四令纯白尽”,色界的每一个地(三界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个地),每一个地的烦恼分九品,那么九个无间道断九品烦恼,色界的善业,由第九个无间道把它们断除。因为白业是不能断的,只有缘它的烦恼断掉,这个白业也说就断掉,所以这也是缘缚断。
“四令纯白尽者,谓取前离四静虑,一一地中第九无间思”,四静虑四个地,每一个地里边有九品烦恼,每一品烦恼由一个无间道来断,第九品的无间道的同时生起的思心所,那么一共四个。初静虑,一个第九无间道的思,二静虑,也一个第九无间道的思,三静虑也有一个第九无间道的思,乃至四静虑,也有第九无间道的思,一共四个思。这四个思心所,“令纯白尽”,断白业的,这也是缘缚断。
“谓各能永断当地善法故”,它们每一个思都能够断当地的善法,假使初禅的九个无间道,就把初禅的善法断完。这是缘缚断,不要说善法没有了,善法是在,能缘它的烦恼断了,叫缘缚断。二地的九个无间道,就把二地的善法断除,乃至四地第九无间道,把四地的善法断除,所以说这四个思能使每一个地的善法(就是白业)“尽”,断除。
论云:何缘诸地有漏善法,唯最后道能断非余?以诸善法,非自性断,断已有容,现在前故,然由缘彼烦恼尽时,方说名为断彼善法,善法尔时得离系故。由此乃至缘彼烦恼余一品在,断义不成,善法尔时未离系故。
“论云:何缘诸地有漏善法,唯最后道能断非余”,这个提一个问题,为什么有漏法的善法只有最后的无间道能断?前面八个不能断,“非余”,简此八个,就是前面八个。
这一段难是不难,但是牵涉到很多的原则性问题。这些原则性问题,我们前面都讲过的。如果前面的没有听,听这个呢,那是云里翻筋斗,摸不着方向的。如果前面听过的,感到这个一点也不难,就是把前面的原则应用一下就完了。但是要记住,前面学过了,你说猴子摘玉米,这个手拿一捆,那个手拿了又把前面丢了,那也没有用。学过了又忘掉了,白白的,学到后来,忘了前面的,那你这后头还懂不了。《俱舍》是科学,没有前面的就没有后头的,加法不会,乘法也会不了,减法不会,除法更做不了,所以说你不能脱离前面的基础。
学法如此,修行同样如此。没有前面的加行,没有前面的正修,后边的高深的东西你是得不到的。所以现在有些人,都是眼睛望着天,却不知道地下有坑,你望了天走路,掉了坑里去了,就是淹死了也不知道。你如果山上走路更危险,你朝天走的话,一脚踩到山下去了,那粉身碎骨都会的。那么修行也是这回事情了。你不要不学教,什么都不知道,一味地勇进,自己拼命地修,那是出魔障的不少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强调要学,再再地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一定要学的。世间上的不论哪一个职业,最高深的科学乃至种地,如果没有人教你,你去蛮干的话,气力再用得多,效果并不好。种地当然了,效果不好,最多是收不了稻谷,没有危险性,只是饿肚子就完了。如果你飞上天的那些飞船之类的,你要是没有学好,不要说没有学,就是学得差一点点,出了一个岔子的话,粉身碎骨,掉下来就粉身碎骨了,尸体也找不到了。太空里掉下来,你尸体在哪里,哪里去找呢?早就没有了,所以说这个不能盲目的。
那么我们这里说学法也不能跳级,从头学起,如果你《俱舍》前面没有学的,那把前面有关的,关于见道、修道,见断的烦恼如何断,八十八使,八忍八智等,九九八十一品烦恼,这个两个表,向前面学过的人去看一看,然后再学这个,才有一条路,否则的话,你听得头痛,没有办法,我讲得也吃力。
下边我们接下去。这个他是提一个问题,为什么有漏的善法只有最后的第九个无间道能断,“非余”,前面八个断不了?
下边回答。“以诸善法,非自性断,断已有容现在前故”,善法不是自性断,不是把善法的体断掉了,断了之后,还可以现前的,体还在嘛,还可以现行的。断是什么叫断呢?“然由缘彼烦恼尽时,方说名为断”,这个就叫缘缚断了,能够缘它的烦恼没有了、断完了,善法也就断掉了。这个断不是把善法的体断了,是能缘它的烦恼没有了。那么善法叫什么断呢?叫缘缚断。缘就是因缘的缘,缚就是绳子缚起来这个缚,断就是断掉,本来烦恼把它缚起的,现在这个能缘它的烦恼断掉了,这个缘缚就断掉了。
自性断、缘缚断,这个把它搞清楚。如果这两个搞不清楚,这一章你就不要想懂,你再去把它背下来也不懂了。因为是缘缚断,既然缘缚断,有一品烦恼把它系住,它就断不了,那么一定要第九品,把第九品的烦恼断掉了,才能够把所有缘它的烦恼断除,所以说,非第九品不可。前面八品虽然也断烦恼,善法不能断,因为还有后头的烦恼把善法系住的。这下面还要讲。
“善法尔时得离系故”,把能缘的烦恼断掉,善法这是离系了,没有烦恼把它捆起来嘛,就是离系了,解脱了。“由此乃至缘彼,烦恼余一品在,断义不成,善法尔时未离系故”,所以说只要缘它的烦恼还剩一品,我们说九根绳子,解了八根,最后一根没有解除,它还是捆起在那里,动不了的。为什么?还有一根绳子把它捆起的。那么最后一根绳子把它解掉了,第九无间道把它最后的一品烦恼除掉了,那就是解放了,再没有绳子把它捆住了。那就是缘缚断,没有能缘的烦恼,它本身就是离系,再不为烦恼所捆起来了。
所以说,只要有一品烦恼没有断,这个善法的断是断不了的。“善法尔时未离系故”,为什么善法断不了呢?这个时候善法还没有离系,还有烦恼把它捆住,没有离系。这是《俱舍论》的原文,下边圆晖法师恐怕大家不懂,再解释一下。
解云:缘缚断者,有漏善法,被烦恼缚,断此能缘九品惑尽,善法离系,名缘缚断。断已不行,名自性断,善法断已,容现行故,非自性断。断善法者,不断善体,但断善上能缘烦恼,成就善故,故得现行。言容行者,谓善忧根,断已不行,所缘善法,断已皆行故,致容言也。
“解云:缘缚断者”,这里他强调一下什么叫缘缚断。这里再学过了,前面缘缚断出现过,但是没有讲得那么仔细,这里是把缘缚断的特征全部说明了,到此为止,缘缚断应当搞清楚了;如果今天的学了,缘缚断还不知所云的话,那你以后学起来就困难了。
什么叫缘缚断?这是圆晖法师的慈悲,他给你解释一下。“缘缚断者,有漏善法,被烦恼缚,断此能缘九品惑尽,善法离系,名缘缚断”,这个你们可以划个记号,什么叫缘缚断呢?有漏的善法,它本来是烦恼把它捆住的,你要把能捆住的烦恼九品断完,这个时候,“善法离系”,没有再烦恼把它系住,叫缘缚断。所谓缘缚断,不是把善法断掉,能缘它的烦恼没有了,它离系了、解放了,这叫缘缚断。断的是能缘的烦恼,不是把善法断除,这个一定要搞清楚;不要说缘缚断,把善法断完了,这个善法不要断的。
“断已不行,名自性断”,那么什么叫自性断呢?本体自己断掉,再也生不起来了,叫自性断。
那么这两个断法不一样了。“善…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