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会,我们古代中国的所谓大同世界,也是我们所谓乌托邦,海外的乌托邦,这些都是属于最理想的社会,轮王就是那样的情况。那时候,老百姓全部行十善的,所以这个时候的贪、瞋、邪见这些心,都是很轻的,这些不能算在业道里边。那么这是恶行讲完了。
“身妙行中,加行后起善,及离饮酒,施供养等”,这个是轻的,身妙行里边加行善、后起善,没有到根本的,它的加行,或者根本以后的后起,跟着后边做下去的,这些属于轻的,不摄于业道里边。那么离饮酒,不饮酒,这不是重点,遮罪了,遮罪不是性罪,所以那些也不摄在业道里边。供养、布施等等,这些都是妙行,但不是最重大的,也不摄在业道里边。这是身。
“语妙行中,谓爱语等,皆非粗显”,爱语等,等就是说爱语、和合语、如实语等等,这不是最粗显的,也不摄在业道里边。当然了,这个里边,加行、后起,它没有说,也不包括在业道之中,要根本的才是业道。
“意妙行中,谓诸善思,是业非道,故亦非业道”,那么意善妙行里边的,“善思”,就是善的意业,跟前面一样,思本身是业,业就不能做道,思又是业又是道,那就是矛盾的。业在那里通过,这个道才叫是道,那么它本身就是业,不能做道,所以说意的妙行的善思也不能叫业道。
那么什么叫业道呢?无贪、无瞋、正见,这是三业道里边的意三,反正十恶业道的对立面就是十善业道。把它体讲了一下,具体的哪一些东西也讲了,哪些属于业道里边,哪些简别不属于粗显的,不在业道里边的,基本上也讲过了。
丁二 明业道差别
戊一 明表无表
己一 约根本明
从此第二,明业道差别。就中:一、明表无表,二、明三根,三、明依处,四、问答分别,五、明业道相。就明表无表中,分二此处广化本无:一、约根本明,二、约前后辨。且初约根本明者,论云:十业道中,前七业道,为皆定有表无表耶?不尔。云何?颂曰:
恶六定无表 彼自作淫二 善七受生二 定生唯无表
业道差别,里边又分好多科。“明表无表”,表色、无表色;“三根”、“依处”、“问答分别”、“业道相成”,这个后面都会讲。
先说表无表,“一、约根本明,二、约前后辨。且初约根本明者”,第一科。“论云:十业道中,前七业道,为皆定有表无表耶”,问题就是说,十个业道里边,前七个业道(就是身三口四),身三口四,它是不是一定有表业,也有无表业的?“不尔”,回答是不是的。那么“云何”,到底怎么回事?
“颂曰:恶六定无表,彼自作淫二,善七受生二,定生唯无表”,这一个颂四句,把这个问题全部解决。“恶六定无表”,恶的,恶业道有六个,决定是有无表色的。“彼自作淫二”,假使这个十恶业道,他是叫人家干的,无表色有,表色不一定有。但是自己干的,那就是二,表、无表都有,所以彼自作二。下边“淫二”,邪淫决定是两个,表、无表都有,邪淫不能叫人家代做了。那么善的业道里边,“七受生二”,七个善业道,身三口四,假使受别解脱戒,从受而生的,那就是两个,表、无表都有。我们受戒的时候,问答、羯磨,那些是表业,产生的戒体就是无表业,无表色,这个表、无表都有。受生的有二个,简别不是受生的,那就是处中的无表,那就是不一定两个都有。“定生唯无表”,定共戒只有无表色,在定里没有表业的,定中不能说话,也不能做事情,那么只有无表,没有表。那么这几话就把身三口四的一些善的、恶的,乃至定中的都讲了:无表有没有,表有没有。这个颂子是很精练。
,
释曰:恶六定无表者,谓杀生、不与取、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如是六种,定有无表。表有无不定,若遣他为根本成时,自表无故,唯有无表。
“释曰:恶六定无表者”,六个恶行,就是身三口四,不包括邪淫,邪淫必定要自己做的,所以两个都有。这六个可以叫人家做,叫人家做就不一定自己有表业,但是无表色却是有的。“谓杀生、不与取、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身三里边没有一个邪淫,因为邪淫不能叫人家代了。那么语业里边,四个全的,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这个六种的业道,“定有无表”,无表色决定有,因为它是重的、粗显的,有无表色。
“表有无不定”,表色有没有,不一定。怎么样子不一定呢?“若遣他为根本成时,自表无故”,没有无表。假使叫人家做,假使叫人家去杀人,或者叫人家去偷,或者叫人去打诳语,教人家去骂人,这一类,当他骂的时候,对方理解了,根本成了,而他自己没有骂,那个时候表业没有,无表色有。责任逃不了,自作教他,这个罪都有的,无表的罪有,但是表业,他没有做。不管你做不做,反正你无表是有的,因为你教人家做了,你教他做,一样的有罪。所以这六个,表业不一定有,而无表色决定有。在什么情况之下没有表业?教人家做,根本业道成的时候,自己没有表业,自己也没有骂,自己也没有拿刀去,所以说这个表业是没有,但是无表有。这就是说,只有无表没有表业的,就是这六种。恶的业道里边,这六种业,叫人家做的时候,只有无表业,没有表业。
彼自作淫二者,一彼自作二也,二淫二也。彼自作二者,彼六恶业,自作有二,谓表无表,正起表时,彼便死等。论云:后方死等,与遣使同,根本成时,唯无表故解云:持刀杀怨,正下刀时,是身表业,起表之时,怨命未终,起表已后,怨命方终,名后死等,唯有无表,表已无故也。淫二者,邪淫必有表无表也,谓要自作方受乐故,非遣他为,如自生喜
那么另外,假使自作,“彼自作二”,假使这六个东西,他自己做的,那么自己杀的,拿刀去杀,对方命断了,无表业也有,表业也有,这是二。那么盗、虚诳语、离间语等等同样。这六个叫人家做,祗有无表,没有表;假使自己做的话,表、无表都有。那么这是第二句的“彼自作二”。另外一个,“淫二”,它是分两个,这一句里边,自作跟淫是两回事情。彼自作,讲前面这六个自己做,那么表无表两个都有;邪淫是两个都有,所以说他这里分两个:一、彼自作二,二、淫二也,这一句话要分两句看。
先说“彼自作二者,彼六恶业,自作有二”,这六个恶业,假使自己干的话,那有两种,表色、无表色都有。“正起表时,彼便死等”,正在你起表业,刀砍下去的时候,他命终了,那个时候无表色起了,而你表业有,你拿刀砍过去,这是表色。那么偷盗、恶口、诳语,这些同样。
“释曰:后方死等,与遣使同,根本成时,唯无表故”,假使刀砍下去,他不死,他重伤,到医院里之后,过了一两天死了,那么是不是表、无表都有呢?不是,跟教人家做一样。因为你根本罪,对方命终的时候,你并没有动刀,这个时候,表业没有,无表业是有的。反正重点在无表上了,表业你做不做?跟遣使一样的,教叫人家杀,你自己好象没有动刀,但是你一样的有罪,无表业是有的。所以说,我们看到很多信佛的一些老太太了,她知道杀生是有罪的,她也不敢杀,但是她口里又馋,又想吃,她就买了,叫人家给杀一下。这个是自作教他都有罪,白白的,你以为叫人家杀了就没有罪了,不但有罪,叫人家杀还多了一个罪,这个就是划不来了。假使他后来死的,跟叫人家杀同样的,只有无表业,没有表业。
“解云”,什么叫后死呢?“持刀杀怨,正下刀时,是身表业”,你拿了刀去杀怨家,当然要杀的是怨家,不见得把亲人杀掉,没有那么呆的人,除非神经病了。正下刀的时候,身表业有。“起表之时,怨命未终”,但是表业起了,对方,并不是一下砍死了,还没死。“起表已后,怨命方终”,表业做完了,已经跑掉了,那个时候,怨家才死。“名后死等,唯有无表”,他死在表业的后头,杀的时候没有死,杀完了之后,不杀了,他死了,那么这个时候表业没有,他死的时候,你没有拿刀了,没有砍下去,只有无表业。那么总的来说,罪在无表上,不在表上。这是“自作二”讲完了。
淫,表业、无表业都有。邪淫必有表无表业。反正前面这个身三口四,六个是前面一类,这个邪淫是另外一类。邪淫要么不做,要做的话,必定表、无表业都有。“谓要自作方受乐故,非遣他为如自生喜”,邪淫的话,自己做才受那个淫乐,教人家做,自己根本感不到,所以说邪淫决定是有表业、无表业。假使教人家去做,那么这个无表色有没有?这个你们去考虑。没有取乐,因为这个事情没有取乐,话就说到这里,你们去考虑,或者去看参考。
善七受生二者,七善业道,若从受生,必具表无表二,受生尸罗,必依表故。
“善七受生二”,善的受生,就是别解脱戒,要受的。七善业道,身三口四,这个七你们一定要记住,就是身三口四,“若从受生,必具表无表”,从他人受得来的,必定有表业、无表业。
什么叫受生呢?“受生尸罗,必依表故”,就是受戒,你从师面前受的戒,必定有表业的。你在师面前要顶礼、磕头,自己要说,要作羯磨,那么表业是必定有。那么无表色也会生起来了,两个都有。所以善七受生,七个善,假使从受生的,那就是两种都有。那么就是说,不是受生的善的事情,就不一定两个都有。
定生唯无表者,谓定道戒,俱依定生,此唯无表,但依心力而得生故,无有表也。
“定生唯无表者,谓定道戒”,定共戒、道共戒,都是从定中生的,这两个是一类的。他们因为在定中,在定中没有表业了,既不说话又不动作,入定了,当然不动了,也不说话了。那么无表色是生起的,道共戒…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