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P42

  ..续本文上一页一个一,“谓离所余七恶色业,贪等三中,随一现起,贪瞋邪见,必不俱生。故随一起,与思俱转”,贪、瞋、邪见行相不同,各是各的行相,不可能一剎那都起来,起贪就不起瞋,起邪见也不起贪瞋,因为它们行相是不相同的。它们起的时候要么就起一个,不会两个同时起,三个也不会起。那么前面的恶业,就是身三口四又不起,前面又没有起来,只是意里边起一个。那么这样子就一个业道跟思心所俱转,这是第一种。“故随一起,与思俱转”,这是第一种一。

  

  第二个一,“谓先加行,遣使杀人,造六恶业,不染心时,于前六中,随一究竟。善无记心,名为不染,染心究竟,成二俱转,故言不染,谓简染心成二俱转也”,这里另外一个业道,跟当时的思心所同时生起的。假使先在加行的时候遣使,叫人家去杀、盗,除了淫,妄语、绮语、恶口等等,做这六个恶业。他去做的时候,遣他去做的时候,当然是染污心,有杀心、有偷盗心。但是,那个使者他在杀的时候,那个时候,这个遣杀的人不一定是染污心。假使他不是染污心的时候,前面六个业道一个究竟,就是成了业道,假使杀人杀死了,这个时候,他本身起的心是善心,或者是无记心,这个时候就是不染污的,那么只有成了一个业道,因为就是杀了。假使是杀的话,那边命断了,他虽然是遣使,他还是业道成就,但是他没有起染污心,那么他其它的业道没有成就,所以只有一个跟思心所同时生起的,当然思心所是有的。所以说跟思俱转的,只成就一个业道。

  

  这是两种,一种是意里边起一个贪、瞋、邪见,随起一种;一个是意里边没有不染心,贪、瞋、邪见没有,那么只有一个遣使做的业道。因为自己干的时候,究竟的时候,杀必定是瞋心,盗必定是贪心,决定要起一个念头。他遣使去干的,那么这个业道究竟的时候,他本人可以起的是善心,或者是无记心,那么心里边就没有其它的业道,只有单单一个,假使杀,就是一个杀业道。那么这样子就是一个业道跟思心所俱转。这是两个。

  

  

  

  二俱转者,谓以瞋心,究竟杀业;若起贪位,成不与取;或复起贪,成欲邪行;或时起贪,成杂秽语。此上四类,名二业道,与思俱转。

  

  “二俱转者,谓以瞋心,究竟杀业;若起贪位,成不与取;或复起贪,成欲邪行,或时起贪,成杂秽语。此上四类,名二业道,与思俱转”,这四种都是两个业道,就是说杀的时候,最后是瞋心究竟这个杀业,就是断命的时候,他起的是瞋心。这个前面讲过的,杀的动机可能是贪,可能是瞋,也可能是痴,但是杀下去决定是瞋心。那么究竟业道的时候是瞋心。这一个瞋心,就是意业道;一个杀,那就是身业道,两个业道俱转。

  

  去偷盗,完成的时候决定是贪心,以贪心完成不与取。那么也是两个业道,一个是贪的意业道,一个是不与取的身业道。或者以贪成欲邪行,欲邪行是一个身业道,那么贪心是意业道,两个业道同时跟思心所生起。“或时起贪,成杂秽语”,你起贪心,讲那些下流话,那么这个时候也是两个业道同时生起。

  

  这举四个例,这四种都是两种业道与思俱起同转。那么一有两种,二有四种。

  

  

  

  三俱转者,谓以瞋心,于属他生,盗离本处,断其命根,俱时杀盗。瞋杀盗三,与思俱转。又先加行,遣使杀等,造恶色业。贪瞋邪见,一正起时,于前杀等,随二究竟。既贪等一,杀等随二,故三俱转。

  

  “三俱转者,谓以瞋心,于属他生,盗离本处,断其命根,俱时杀盗,瞋杀盗三,与思俱转”,这是一种。“若以瞋心,于属他生”,属于人家的东西,但是有生命的,“盗离本处”,把它偷到其它地方去,离开原来的地方。离开之后,又把他命根断掉了。那么这个时候,杀的业道跟盗的业道同时成就,心里边起的是瞋心。这是三个业道同时生起。这个瞋心起了,把属于他所有的,假使一个鸡,他因为是对那个人恨,或者是对这个鸡,他心里讨厌它叫,扰乱他。他把它拿过来,抓到他自己那里,这个偷盗,离本处就是偷盗了;那么再把它杀掉,又是偷,又是杀,再加上心里一个瞋心,三个业道同时生起,与思俱转。

  

  再一种,“又先加行,遣使杀等,造恶色业,贪瞋邪见,一正起时,于前杀等,随二究竟,既贪等一,杀等随二,故三俱转”,前面说的,你派人去做那五个业道,派人去杀偷等等,那么这里六个当中,他成就两个,在一个时间里边两个业道完成。而他自己心里边,又不是不染心,他自己又起那个贪心,或者起瞋心,或者起一个邪见心,那这是意业道有一个,那么前面叫人家去干的两个业道完成,那么就是三个业道同时俱转。

  

  这是各种各样的情况,三业道的这么说了两种。

  

  

  

  四俱转者,此有三类:第一四者,谓欲坏他,说虚诳语,意业道一,语业道三。以坏他故,是离间语;说虚诳故,复成诳语;此是染言,必兼杂秽。故语业三。第二四者,又欲坏他,说粗恶语,意业道一,语业道三。以坏他故,是离间语;说粗恶故,复成粗语;此是染言,必兼杂秽。故语业三。第三四者,若先加行,遣使杀等,造恶色业。贪等现前,于前杀等,随三究竟。既贪等一,杀等随三,故四俱转。

  

  四个俱转的,“此有三类”,四个业道同时生起的,有三种情况。

  

  第一个四,“谓欲坏他,说虚诳语”,要破坏他的和合,说虚诳语。“意业道一,语业道三,以坏他故,是离间语”,你坏他的要求,说的话又是离间人家的离间语;但是这个离间语又是骗人的、假的,那么又是虚诳语;那么本身是染污心说的,就是杂秽语,语业道有三个了,他自己意业道里边再加一个,一共是四业道。意业道,总是贪、瞋、邪见,随便起一个。

  

  第二个四,“又欲坏他,说粗恶语”,前面是坏他说虚诳语,现在是粗恶语的方式来坏他。那么语业道也是三个,因为既然是染污心发的,决定是杂秽语,又是粗恶语,又是坏他的离间语,那么三个语业道。所以说我们看起来造罪很容易,说一句话就三个业道成功,再加上心里边的一个业道,那么一共也是四个。心里边,当你起一个贪心也好,瞋心也好,邪见也好,反正说话的时候,心里这么三个心随便起哪一个都属于一个业道,这样子,语业道三个,心里意业道一个,一共四个,四个同时生起,“与思俱转”。这个时候,剎那等起,思心所跟这四个业道同时生起的。

  

  第三个四,“若先加行,遣使杀等,造恶色业,贪等现前,于前杀等,随三究竟,既贪等一,杀等随三,故四俱转”,你前面叫人家去做六个坏事情了,假使这六个事情当中,在一剎那有三个成功了,又是断命了,又是偷盗了,或者又是什么虚诳语说了,粗恶语说了,这样子业道成了三个;而自己心里边有一个贪心,或者是瞋心,或者是邪见,那么这样子染污心一现前的时候,一个意业道成就,前面三个业道同时成就,一共四个业道俱转。

  

  

  

  五俱转者,谓先加行,造恶色业。贪等现前,随四究竟。

  

  第五个俱转,“谓先加行,造恶色业,贪等现前,随四究竟”,那么前面三个成就,四个业道俱转。四个成就,五个业道俱转,那个很简单了。自己心里边起个贪、瞋、邪见,随便起一个;派人做的事情有四个成就了,同时成就。自己做,要同时成就四个不容易,派人做可以派几个人,在这一剎那成就四个。那么总的来说有五个成就,五个业道可以俱转。

  

  

  

  六俱转者,贪等现前,随五究竟。

  

  “六俱转者,贪等现前,随五究竟”,那么还是前面那个例子,一下叫人家做那些坏事,业道成就五个,在一剎那成就五个成就,他自己心里边有个贪、瞋、邪见,一个意业道,一共加起来是六个。

  

  

  

  七俱转者,贪等现前,随六究竟,准上应知。

  

  七业道,也可以同样再类推了,加一个好了,当你心里边贪、瞋、邪见,随一现前的时候,你派人去做六个坏事,六个坏事同时成功了,那么六个业道成就,加你心里边意业道一个,一共是七个业道。那么这样子七个俱转,同时生起。

  

  

  

  八俱转者,于加行位,遣使杀等,造六恶业,自行邪行,此七业道,一时究竟。行邪欲故,必有贪心,成八俱转。

  

  “八俱转者,于加行位,遣使杀等,造六恶业,自行邪行,此七业道,一时究竟,行邪欲故,必有贪心,成八俱转”,那么这个八个业道俱转,就是说先是派人,加行位业道还没有成就之前,自己派人去做六个坏事。这个邪行不能派人做的,前面讲过的。邪行,派人家做,自己不受乐,效果没有达到嘛,所以说不会派人,他是自己干。那么他自己干邪淫,叫人家做六个业道,当起邪淫的时候,决定有贪心,这样子意里一个贪心,有一个邪淫业道成就,同时派人家做的六个业道都成就,就在这一个时间,“八俱转”,八个业道同时生起。

  

  

  

  贪瞋邪见,自力现前,必不俱行,故无九、十,与思俱转各当头起名为自力。

  

  “贪瞋邪见,自力现前,必不俱行,故无九、十,与思俱转”,那么第九个、第十个一起生能不能呢?七个业道,身三口四同时已经满了;意业道里边,它只能生起一个,最多就是八。因为贪、瞋、邪见,“自力现前”,它自己的力量显出来的,不是任运的,它跟小烦恼一样的,它们是一个个各别生的,不会同时现前的。自力的烦恼都是不同时生起的,各了各的。一个生起,两个就不起,所以说同时生起九个不可能。七个,身三口四同时做了,意三里边不能同时生的,两个一起生、三个一起生都不可能,只能是一个。所以说不善业道里边,最多的是八。

  

  从一个乃至到八个,每一个里边又分几个支分,这一个里边可以有,这个情况成就两个俱转,那个情况也可以两个俱转,等等。这样…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