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P48

  ..续本文上一页。你说信了佛,吃了素了,修了行了,怎么还会人家诽谤你呢?正因为你信佛吃素了,你过去大的重报给你轻受,诽谤一下就完了,不要去埋怨了。所以有些事情,用道上慧,从道上把这个因果学通了之后,很多事情自己解决了,不要去埋怨了,问人家了什么,一想就想通了,就解决了。

  

  那妻不贞良了;或者是穷了,做生意总是发不了财,甚至破产了,这也自己想一想,过去决定有不与取,好好忏悔,这一辈子报受完,以后不受就完了。你要去怨天尤人的,那是因果还没有信够了。我们说要信因果的话,什么事情不埋怨人的,一切我们都是自作自受的,什么因感什么果,一分都不差,你不会受冤枉的,这个客观的自然的辩证法,就是客观的规律了,是绝对没有偏见的,什么人都是公平的。那么你不要埋怨了,真正懂了佛教的因果律的话,你碰到什么的遭遇,再倒霉,不会怨人,这是过去造的罪,只有好好地忏悔,自己感惭愧,自己做了坏事了,这辈子受报,那不要去想其它的了,不要去斗争了,或者想办法了,穷了,去偷了什么,罪越造越大,那永远出不了。

  

  离间语的,“亲友乖穆”,假使你做了离间语的,你恶道的苦受了之后,还要到人间之后,“亲友乖穆”,亲友跟你总是讲不拢。那么这也不要怨人,你过去造离间语的,那自己好好的忏悔,以后再也不要做,也劝人不要做就对了。

  

  假使粗恶语的,“常闻恶声”,欢喜骂人的,造了这种业道的,即使到了人间,经常听到不好的声音,总是听了刺耳难过的声音。

  

  杂秽语的,“言不威肃”,假使你要讲那些杂秽语的,那你做了人之后,三恶道的报受了之后,讲的话不威肃,没有威信,人家不听你的。所以说,我们有的人做领导也好,做什么也好,他感到自己没有威信,非常气愤。气什么愤呢?你过去肯定是杂秽语,那么现在你杂秽语不要做好了,你说的话就有威信。

  

  “贪者贪盛”,这是真的等流果。贪心,本来是你起贪业道的,那么贪心更增长,贪心盛。瞋恨心的,造了瞋恨的业道之后,瞋恨心更加增长。乃至邪见的,邪见更增长。这是等流,真正的等流果,前面的都是增上果跟那个异熟果的,跟因相似,有相似之处,安立的等流果。

  

  

  

  增上果者,所有资具由杀生故,光泽鲜少;不与取故,多遭霜雹;欲邪行故,多诸尘埃;虚诳语故,多诸臭秽;离间语故,所居险曲;粗恶语故,田多荆棘,硗确咸卤;杂秽语故,时候变改;贪故果少;瞋故果辣;邪见故果少,或无也。

  

  增上果,就是外缘,就是依报。“所有资具,由杀生故”,他的环境,他的客观的那些依报、外缘,因为造杀生业道的,“光泽鲜少”,你坏他的威仪,杀了他,他的脸色本来是光润的,给他弄得灰土土的死掉了、烂掉了,那你自己感的依报,也是什么东西都是不好的,光色都不好。

  

  假使偷东西的,感的依报,“多遭霜雹”,好容易谷子、麦子长得快收了,一阵冰雹把你全部打掉了,或者来下一次霜,都缩下去了,收成就不好。这也不要怪人,碰到那些收成不好的,也是过去不与取的报,余报。

  

  欲邪行的,“多诸尘埃”,因为邪行是不净的,你住的地方都是很脏。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上的染污很多,空气的染污、水的染污等等,这个什么原因?我们想想看,自己一想也知道了,总是过去的欲邪行做得多了,你现在受的余报了,到处染污得不得了。过去的人,染污没有那么多,他们的报要好一些,就是现在五浊恶世越来越重,染污也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都有。

  

  “虚诳语故,多诸臭秽”,因为你打诳语,你环境都是臭的、脏的东西很多。

  

  “离间语故,所居险曲”,因为离间语,你住的地方都是走路不容易走,这个路都是很险的路,很曲的路,不直,不通达的,往来就困难。本来你把人家离间了,这样子,你客观环境就把你离间了,你亲友来望你,这个路太险了,就不来了,这就是离间,离间的客观的那些报。

  

  你要粗恶语的话,“田多荆棘”,(99A)你粗恶语伤人家的心,你这样子后来感的依报,田里边都长的有刺的东西。“硗确咸卤”,这个地,长得不但是荆棘多,要伤人的手,伤人的脚,因为你过去伤人了,那么现在还有那个田是盐碱田,长不出东西来的。

  

  “杂秽语故,时候变改”,假使欢喜说杂秽语的,他的依报就是,“时候变改”,就是无常,一会儿热,一会儿冷。杂秽语本身就是一个染污的心说的那些俏皮话,你感到的报,这个客观就是“时候变改”,我们现在的气候就是一会儿热得不得了,一会儿又冷起来了,最容易感冒,那也是杂秽语,这个我们知道因就不奇怪了。

  

  “贪故果少,瞋故果辣,邪见故果少,或无也”,贪心大的,那么你客观的依报就是种的地产的谷很少,做生意赚的钱很少,总是你果实是很少的。瞋恚的缘故,“果辣”,因为你瞋恨是心辣的,因为你瞋恨心,你感到客观的环境都是辣的,长出来的果子是辣的,那么你碰到事情就是辣手的,做生意会辣手的事情碰上,这都是瞋恚心的增上果。邪见的人,果少或轻,因为邪见感的果不会丰的,都是很少,或者是没有果。

  

  这就是把十恶业道的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都讲完了。那么下边提问。

  

  

  

  问:何缘此十,各招三果?答:此令他受苦,断命坏威故。且初杀生,令他受苦,受异熟果;断他命故,受等流果;令他失威,受增上果。余恶业道,如理应思。由此准知,善业三果。离杀生等,生于天中,受异熟果;来生人中,受等流果,谓离杀者,得寿命长。余上相违,如理应说。

  

  “问:何缘此十,各招三果”,为什么这十个业道都招三种果呢?“答:此令他受苦,断命坏威故”,因为这个十恶业道,都能够使他受损害,三种不同的损害,所以感的三种不同的果。那么这里以杀生来说,第一是杀下去,使他受极大的痛苦;第二是杀了之后断命,本来命还是能够生存的,他把他断掉了;第三是坏威,本来是人有一定威仪的,长得很好,行动也很如法的,或者看上去很美妙的,但是你把他一杀,躺在地下,直枪枪的,那是不好看了,威仪都坏掉了。所以就感三种报,就是以杀生来作比喻。

  

  “且初杀生,令他受苦,受异熟果”,在地狱里受苦。“断他命故,受等流果”,把他的命断掉了,自己受短命的果,这个短命跟以前的断命是相似的,所以安立一个等流果。实际上,你使他受苦,自己感到自己地狱苦,也不是相似的。下边,“令他失威”,本来他是活的,假使长得很好,或者是威仪很优美的,你把他杀了,那个样子就不好看了,使他失去威仪,增上果就是那些,杀生感到的光泽少了。

  

  那么这就是说,因为你在造业的时候,有三种不同性质的罪,损害人家了,反正你感的果,也要受三种不同的果。因果是最合理的,所以说我们整个客观的宇宙规律就是因果。因果决定不卖人情的,不说你跟它要好,它跟你好。一般都推到阎罗王身上去,或者推到什么上帝什么,这都是不了解因果的那些见地。固然阎罗王他有一定权力可以判决你的罪,但是这个罪还决定于你自己的业报,你没有业报,他抓也抓你不去,他把你送地狱,送不进去的。那么天神一样,固然有些神,因为他有他的威德,过去培的福报了,他可以赏赐你一点福,或者是使你少点祸害,但是你没有福报的话,他赐给你的福也受不到,他要害你也害不了。以前我们讲的,财神菩萨,因为财神娘娘讲了,把一个金元宝放在地上,送给他一个元宝,这个穷人就是没有看到,他的眼睛闭了就推车推过去了,把元宝滚到沟里去了,什么都没有知道。所以说你真正的不是在天,也不是在阎罗王,在你自己了。你自己福报大的,自然会得发财了,你自己没有做坏事的,地狱抓你不去的,所以这个就决定于自己。那么这是受增上果,是坏威。

  

  “余恶业道,如理应知”,那么杀生如此,其它的十个业道,你按了道理可以去想,前面都讲过了,“如理”,照这个道理可以去思惟。

  

  “由此准知,善业三果。离杀生等,生于天中,受异熟果;来生人中,受等流果,谓离杀者,得寿命长。余上相违,如理应说”,那么十恶业道讲完,十善业道那就反过来就是了。他举一个例,第一个离杀生,不杀生的,那么他感的果,第一,异熟果就是人天,生了天上,最好的,我们说福报最大就是天,你离了杀生,这个大的善事做了,将来生天,受异熟果,到天上去享受。假使你天上的福气享完了,又生到人间来了,你受的受用——等流果——长寿。因为你过去不杀生,这一辈子寿命就长。我们经常看到世间上的人,他再怎么保养,再怎么吃补品,再怎么讲卫生——短命。有的人,农村里的什么都不懂,根本不知道营养,也不知道卫生,他却是长寿。

  

  我们记得过去一个报导里边看到,那是俄国沙皇时代,一个牧羊人,牧羊的,活到一百七十几岁,还是跟年青人一样,每天上山牧羊,甚至于他们说,他对男女的事情也可以,没有衰退,身体非常好,一百七十多了。那么这个沙皇听到了,很希奇,长寿的人都欢喜了,就把他请到沙皇的皇宫里来,那么因为他长寿了,给他优待,每天给他吃好的,吃了几个月死掉了。那就是说,你营养好了,什么东西好,并不一定使人长寿,他福报没有了,他牧羊人的福报就是那么一点点。他在过去,因为他牧羊的生活很艰苦,他的福气用得少,钱呢,存款是不多了,但是很节约,可以用很长时间,一百几十年用,福报还有。你把他皇宫里,大大地享受,一下子存款都用完了,死掉了,没有了。所以说都是自己造的业了。你自己好好地培福的话,将来不会受苦。

  

  那么培福是不是一定要过去培的福,现在来不及了?我们不是前面讲过,现法受的业,当下立刻受的业都…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