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P54

  ..续本文上一页。善业以不善法为二果,谓士用、增上。因善引生,是士用果;善法不障,是增上果。善业以无记为三果,除等流及离系。性不同故,除等流果;非择灭故,除离系果。

  

  “初有四二三”,“初”就是善业,善业感的果,有三种,一种是善法为果,一种是不善法为果,一种是无记法为果,那么这三种果都可以有。但是这三类的果里边,有几种?那就是数字不一样。善业感的善法的果有四种,它就是五个果除了异熟果。

  

  这五个果,一定要把它记住,我们说六因、四缘、五果,应当是记得很熟的,考也考得很多了,但是没有学的人不知道。我们说等流果、士用果、异熟果、离系果,还有个增上果,这五个果,一定把名字记到,你们讨论的时候,就是要每一个人把这五果都记住,五个果记住之后,然后可以除这个,除那个。你要是五个果都不知道,除了半天,还余下什么的也不知道。所以这个讨论的时候,希望你们把五个果叫每一个人都把它记住。那么可以多问几下:五个果你说说看,是哪五个果?那么再略略地把五个果的大概的意思稍微讲一下,有了初步概念,这个下边就好搞了。

  

  善业,“以善法为四果”,善的业,当它以善法为果的时候,有四种果可以有,就是异熟果没有,等流果什么果都可以有。异熟果为什么没有呢?因为善法,本身是有记的,异熟果决定是无记的。因有善恶,果为无记,叫异熟果,因果相异的。所以说,既然以善法为果的话,异熟果就不能有,因为异熟果是无记的,那不能讲。所以说以善法为果的时候,只能有四个果。

  

  假使以不善法为果的话,那就更少了,等流果也不能有了,只有士用果跟增上果。增上果一切有为法都可以有,只要是不在它前的,那么可以有。士用果什么呢?士用果就是说,你前一念的善法,后面一念引出一个不善法来了,动了个念头,不善业就起来了,这个就是它的士用果,它是引它出来的,就是等无间缘引出来的果,也属于士用果,这是无间士用果。

  

  所以说,善法对不善法的果,可以两种。一种增上果是最广泛,绝对没有问题。士用果就是它,“因善引生,是士用果”,善法引出来的,前一念头是善的,后来动了个不好的念头。我们在念经,听见外边唱歌,贪着声音了,这好念头差了一个,这个就是它的士用果。

  

  “善法不障,是增上果”,你恶法生出来,善法不障你,这个恶法是增上果,善法是它的能作因。增上果,是最广泛的。

  

  “善业以无记法,为三果”,那么不善的法做果的讲好了,只有两个果,无记法有三个。除了等流果,因为善的跟善的是等流果,善的跟无记不是等流;及离系果,因为它既然是无记法,它不是属于离系的,离系的择灭是善的。

  

  “性不同故,除等流果”,等流果也没有。“非择灭故,除离系果”。“性不同故,除等流果”,因为善法跟无记法两个不是同类的,同类因生等流果是同类的,善的生善的,染污的生染污的,无记生无记的,这是同类因,等流果。现在因是善,果是无记,那不是同类的,所以等流果要除掉。为什么要除离系果?因为它不是择灭,它本身是无记法,是有为法,有为法不是择灭无为,要无为法才是择灭了。所以说它既然是以无记法,有为的无记法为果,它不是择灭无为,所以不是离系果。

  

  那么善的对善的,善的对不善的,善的对无记的讲完了。

  

  

  

  中有二三四者,中谓不善。在善无记中间,故名中也。不善业,以善法为二果,以不善法为三果,以无记法为四果。言二果者,谓士用、增上。言三果者,除异熟及离系。言四果者,唯除离系。

  

  第二种,就是不善的对善的,不善对不善的,不善对无记的,这是第二类。这个颂里边“中”就是指的不善。善、不善、无记,“中”,就是在中间的是不善,因为写颂子,不能写个“不善”,写个“不善”,那又多一个字了。

  

  “中有二三四”,“中”,不善的法为业,它感的果,善的有两果,不善的有三果,无记的有四个果。“在善、无记中间,故名中”,不善法夹在中间,就叫它“中”。所以这个中有很多,前面我们说处中律仪也是中。善、不善、无记,这个不善又是中,就看中用在哪里。这个中要把它死板板拿起来,你说前面说的那个是中,那好了,你这个中又配不上去了。这个中是不善法,“故名中也”,因为在善、无记中间。

  

  那么不善法它感的果,以善法为果的有两种,以不善法为果的有三种,以无记法为果的有四个果。

  

  两个果,第一是增上果,那最容易了,一切有为法都是增上果。第二是士用果,不善的法,也可以无间引生善法。你正在起坏念头,忽然以前想起来了,你是皈依三宝的,不能想这样的事情,一个正念一提起来,那就是无间士用果。所以说它士用果可以有,增上果也可以有。那么只有两个果,其它的就不能有。

  

  不善的业对不善的法有三个果,就加个等流果。因为不善跟不善是同类的,可以加等流果。那么异熟果因为是无记的,既然不善法是有记的,不是异熟果。不善法是有为法,不是离系果,所以要除的。这两个除掉,也就是把前面善法的两果之中加一个等流果,因为不善跟不善是有等流果的。

  

  不善的法对无记法有几个果?有四个果,就除了离系果。无记法,有异熟法,异熟果是无记的,所以可以加一个无记(异熟)果,三个,再加个等流果,一共四个果。离系果不能有,因为离系果是无为法,这里我们讲的都是有为法。那么就是没有离系果,一共有四个果。

  

  

  

  问:无记与不善,如何为等流?答:谓遍行不善,及见苦所断余不善业,为同类因。以身边见有覆无记,为等流果。

  

  但是问题出来了,怎么有等流果的?因是不善,果是无记,怎么等流呢?“问:无记与不善,如何为等流”,无记是无记,不善是不善,怎么是叫等流呢?

  

  “答:谓遍行不善,及见苦所断,余不善业,为同类因,以身边见有覆无记,为等流果”,好了,这个话够干了。这个话要讲的话,起码你要知道什么叫遍行因。那么遍行里边,是见苦所断的下面有几个,见集所断的又有几个,遍行本身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叫遍行?这个知道了之后,才能讲这句话。那么就是要把前面的六因五果里边的遍行因要把它讲起来了。那个遍行因很长,不是现在讲的时候,只能略略地讲一下。

  

  那么遍行因一共有十一个,遍行因十一个里边,这个身见、边见是无记的,那要除掉。那么遍行的不善,那就有九个。遍行的不善法,它跟见苦所断的余不善法,我们说八十八使,见苦谛所断的烦恼,有多少?那么其中有遍行的不善法。再加上所断的其它的不善法,这一些法能够引生什么?引生身见、边见,可以产生身见、边见。这个身见、边见是它的等流果,身见、边见是无记的,但是是有覆无记。有覆无记是染污性的,不善法也是染污的,因为同是染污的,可以有等流果。

  

  所以说我们现在,在前面讲同类因、等流果的时候,谓“同类因相似”,善的生善的果,染污的生染污的果,无记的生无记的果,这都是同类因、等流果。那么现在前面的不善法是染污的,感的果(身见、边见)虽然是无记,有覆无记,有覆无记也是染污的,那么可以做等流果的。所以说它是同类因生等流果,是可以的。所以说这个在不善法里边加一个等流果,因为有覆无记的身见、边见,可以从这些法生出来的。哪些法生出来?遍行的不善,见苦所断的其它的不善法。这个就是有点麻烦了。遍行的不善法,苦谛下的邪见、见取、戒禁取,这三个,还有疑、无明,那么这些就是遍行的不善法,还有集谛下的邪见、见取,这个你们把遍行的十一个法查一查就可以。把身见、边见是有覆无记的除掉,一共十一个,除了两个(身见、边见),那就是九个,这九个是不善法。不善法里边再加上苦谛所断的法,苦谛所断的其它的法,把那些遍行的除掉,还有贪、瞋、慢等等,这个就是苦谛所断的法。我们苦谛所断的法具足十个,贪、瞋、痴、慢、疑,加上身见、边见、戒禁取、见取,还有邪见。这十个法里边有一部分是遍行法,还有其它不是遍行法。那就是说遍行的不善,加上见苦下的其余的不善,它们感的果,可以感身见、边见,那么这是同类因,感等流果,都是染污法。反正掌握这一点,都是染污法可以作同类因,等流果。

  

  

  

  后二三三果者,后谓无记,善恶后故。此无记业,以善法为二果,以不善法为三果,以无记法,亦无三果。以善法为二果者,谓士用、增上。以不善法为三果者,除异熟及离系。问:云何不善与无记为等流?答:身边无记,为同类因。以诸不善,为等流果。以无记法为三果者,除异熟及离系。

  

  无记的业感三种果。“后二三三果”,“后”就是无记的业,无记业感的善、不善、无记的法的果,两个、三个、三个,是这么的。“后为无记”,无记在最后,“善、恶后故”,在善、恶的最后,三个里边最后叫无记。

  

  “此无记业以善法为二果”,那么这个分呢,对善法来说有两个果,以不善法是三个果,以无记法是三个果。

  

  善法哪两个果?增上、士用果,这是最容易的。增上果最普遍的,只要不障碍它,都是增上果。那么另外,士用果,无记的心无间可以生出善法来,士用果是有的,无间士用果,就是等无间缘。

  

  “以不善法为三果”,除了前面的士用果、增上果之外,它还加上一个等流果,也是一样的,等流果就是加上身见、边见,它也可以产生那些不善法。染污法,染污的身见、边见也可以产生染污的其它的不善法,所以还有等流果,这个前面的反过来就是了。所以五个果里边,异熟果没有,离系果没有,因为不是断道,不是无为法,没有离系果;既然它是不善…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