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会随人转。如果你这些都没有得到的话,今天听这个,相信这个,明天那个人说得天花乱坠,又会相信那个,自己没有主宰。碰到好的善知识,固然是走了正路,碰到恶的知识,那很快就会到邪道上去。而末法时期,众生的根机偏偏要跟那些邪的相应,总是欢喜稀奇的,欢喜那个很快的,要求速成,这个正好中了那些邪的计,他给你吹一套东西,又快、功劳又大,这么一吹的话,你马上跟着去了,不管你是佛教什么教,他都会去。有些地方,什么一贯道了什么什么教了,只要说是神通的东西,装模作样地搞一套,或者鬼神的那些,鬼神、江神也是有的了,看了一些稀奇的现象,马上就是狂热,这个宗教狂热引起来了,那什么一切不顾的,信仰那个东西去了,不经过理智的分析,是佛教不是佛教就不管了,认为有神通就是至高无上,这样子的人最容易受骗。
“愚夫含此二义”,一个是见道以下的,一个是没有得到忍的,这两种意思叫愚夫。
忍异师道时名破者,忍言谓信,信师异佛,信异佛说,于此时中,名破*轮。谓提婆达多,作如是言:我是大师,非沙门乔答摩;我所说五法是道,非乔答摩所说八支是道,愚痴苾刍信提婆达多是我大师,信彼五法是出离道,正起此信,即*轮破。言五法者,正理云:一、不应受用乳等,等取酪生苏熟苏醍醐也二、断肉,三、断盐,四、应被不截衣服,五、应居聚落边寺。婆沙云:一、尽形着粪扫衣,二、尽形常乞食,三、尽形一坐食,四、尽寿常居迥露,五、尽寿不食一切肉味、盐、苏、乳等。
“忍异师道时,名破”,什么时候叫破僧呢?“忍异师”,承认,“忍”者,“忍言谓信”,信就是信任,承认了。相信“师异佛”,除了佛以外,另外有个大师,相信佛说的八正道以外另外还有修道的法,这个时候叫破*轮。所以破*轮僧跟破羯磨僧不一样,破*轮僧只有在佛世才有,因为那时候有佛,他要在佛以外另外立个大师;在佛制的八正道以外另外立一个他的道,这样子,那些人相信他,承认他的道理是对的,那就是破僧。那么佛不在世的时候,你跟哪个去顶呢?没有地方去顶了。
“谓提婆达多作如是言:我是大师,非沙门乔答摩,我所说五法是道,非乔答摩所说八支是道”,那么这是指什么一回事呢?就是提婆达多他自己这么说:“我是大师”,我是最高无上的,“非沙门乔达摩”,不是释迦牟尼佛,他是真正的大师。“我所说五法是道”,我说的五个法,就是以前那些说的,那个五条是真正能得道的一个道,能够得到成佛的道,不是乔达摩(释迦牟尼佛)说的八正道,“八支是道”就是八正道。
“愚痴苾刍信提婆达多是我大师,信彼五法是出离道,正起此信,即*轮破”,那些愚痴的比丘,就看了提婆达多那个样子,提婆达多三十一相,他长得又高大,也是长得非常庄严。他过去还因为修苦行,也练出神通来的。那么他又是见行人,意志很坚强,说话具有自信,所以说他那个样子,很容易使一般愚痴的人信服。那么那些愚痴比丘听了他话之后,就相信这个提婆达多是他们的大师,背叛了释迦牟尼佛;相信提婆达多说的五个法是出离的、修行的道,不承认释迦牟尼佛的八正道。这样子这个信心一起来,就是破*轮,*轮就破了。
那么什么五个法?我们前面讲的是根据四分律的。这里根据《顺正理论》的,五个法,第一,“不应饮用受用乳等”,这个差不多的,乳、酪、酥油、醍醐等等,凡是乳制品的东西不能吃,这个是佛没有制订的。第二,“断肉”,不能吃肉,这个佛也鼓励,但是不是绝对的。在某些地方,西藏这些地方,没有蔬菜的,也是准开许,但是他就是说绝对不准。第三,“断盐”,这个佛也没有制,不能吃盐的,从来没有制这一条的,提婆达多他因为要故意装得苦行超过佛,才立这五条。第四,“应被不截衣服”,不要穿割截衣。佛教的出家人,五条去掉,二十五条,或者十九条,要把它割开来,重新再缝的,他认为不要穿那些,就是穿缦衣好了。割截衣,就是费线费功夫,缦衣拿到就可以,不需要搞那些啰嗦事情。那么这是他不懂佛的意思了,佛的福田衣是田相,给众生培福的,这是形象性的,这是福田。而他不知道这个事情,只图方便,不要穿割截衣,不割截的衣服。第五,“应居聚落边寺”,要住在聚落寺边,乞食方便,可以利益那些施主,这是他的五条。那么跟《四分律》大同小异,《四分律》是露地住,尽形寿露地住,它是住在聚落边的寺,就是不太远的,在聚落边边上,离开聚落不太远,那么这样子,乞食又方便,居士培福也方便。这是《顺正理论》的五法。
《大毗婆沙》里说的,“一、尽形着粪扫衣”,这个跟《四分律》一样。“尽形常乞食”,这个也一样。“尽形一坐食”,我们《四分律》,露地住,它是一坐食,吃饭的时候,一顿饭你坐在那里吃,吃好了站起来之后不能再吃了。“尽形寿常居迥露”,一辈子坐在露天,不住房子。“尽寿不食一切肉味、盐、酥、乳等”,尽形寿,一切肉、盐、酥、乳这些全部不准吃。这个就是故意装得比佛还严格,这样子以博取那些愚痴的人的信心,那么这五条就是五个邪法了。
当这个愚痴比丘信了他的邪法之后,也承认提婆达多是佛,不承认释迦牟尼是佛,这样子叫破*轮。提婆达多确实厉害,我们说现代的什么外道,什么气功师,什么什么道,他总是要把佛带在头上,他还不敢另外立一个法,说自己比佛还高,不承认佛,提婆达多比他们凶得多。他又自己说他是佛,释迦牟尼不是佛,这样子的人,现在还不多见。这个就是说,现在的人,毕竟他的道还是差了,总是要把佛的帽子戴上去,尽管他说的不是佛教,总是要把佛戴上去。什么什么气功的,这是佛教气功,哪个给你说佛教教气功的?释迦牟尼佛说了那么多经典,我没看到一个修气功的,没有,这是哪里找出来的呢?
不经宿者,此夜必和,不经宿住,谓日暮时破,至夜三更和。如是名曰破*轮僧,能障圣道轮,名破*轮也;坏僧和合,名为破僧也。
“不经宿”,破多少时候呢?不经一夜。“此夜必和”,当夜就必定要和合的,“不经宿住”,不会经过一夜,分别众而住。“谓日暮时破”,这个就是在日暮的时候破,僧就破了,“至夜三更和”,到三更的时候又和合了,这个叫破*轮僧。
“能障圣道轮”,什么叫*轮僧呢?“能障圣道轮”,*轮一破的时候,一切圣道都停下来,什么要见道的,要念诵的,那些等等全部破掉了。这个所以说*轮僧的影响极大。破羯磨僧,也没有那么大的厉害,所以破*轮僧是五逆里边最重的一个。
“坏僧和合,名为破僧”,其它两个事情,一个是坏僧和合是破僧,另一个是障圣道轮,佛的正道给他障住了,叫破*轮,那么这个叫破*轮僧。另外一个叫破羯磨僧,下边还要讲。我们说五无间罪里边的,主要的指的是破*轮僧。
戊四 明破二僧别
从此第四,明破二僧别。论云:何洲人几破*轮僧?何洲人几破羯磨僧?颂曰:
赡部洲九等 方破*轮僧 唯破羯磨僧 通三洲八等
“从此第四,明破二僧别”,下边就讲,什么叫破*轮僧,什么叫破羯磨僧。“论云:何洲人几破*轮僧?何洲人几破羯磨僧”,破*轮僧要什么洲人?就是四大洲了,哪些人能够破,要几个人能破?那么同样,哪一洲的人要几个,能够破羯磨僧的事情?
“颂曰:赡部洲九等,方破*轮僧,唯破羯磨僧,通三洲八等”,破*轮僧决定在南赡部,因为佛出在南赡部,离开了佛,就没有破*轮僧,因为要跟佛顶起来干的。那么破羯磨僧却不一定,三洲都有,北俱卢洲没有佛法,当然没有什么羯磨僧,也无所谓破。要破*轮僧九个人,破羯磨僧要八个。
释曰:赡部洲者,唯赡部洲,能破*轮,以有佛故。九等者,要须九人。谓八苾刍,分为二众,以为所破。四为正众,四是邪众,能破第九,故众极少,由须九人。等言为明多少亦无限。通三洲八等者,唯破羯磨,通在三洲,有圣法故。极少八人,多亦无限。谓一界中,僧分二部,别作羯磨,故须八人,过此无遮,故言八等。
“释曰:赡部洲者,唯赡部洲能破*轮,以有佛故”,因为南赡部洲,佛总是出在南赡部洲的,要当了佛在的时候才叫破*轮僧。
“九等者,要须九人,谓八苾刍,分为二众,以为所破,四为正众,四是邪众,能破第九,故众极少,由须九人”,破*轮僧一定要九个人。两边,别众就是两边每一边四个,满四个人叫僧了,一边正的是四个,邪的又是四个人,那就是都成僧了。那么能破的,能够把它破成两边的一个人,一共是九个人,所以说破*轮僧最少要九个人。如果多当然不限了,每一边的僧众可以有四个、五个、六个,乃至上万,乃至十万、百万、亿万都可以。但是最少不能少于四个,四个以下就不成僧了,那不叫破僧,两边都是成僧才叫破僧。
还有一个,我跟你们没有仔细说,因为你们也没有这个情况,《罗汉仪轨》不能两边念,就是说假使这个殿上,四个人以上在念,你找四个人另外念,这是不行的,就是不和合了,罗汉要和合的,所以说《罗汉仪轨》一定要和合念。假使你实在有病,个人念,不成僧,问题还不大。如果两边都四个人以上,那就是破僧了,那这样子念了就会有极大的坏处,要破僧的这个预兆,所以说《罗汉仪轨》一定要合起念。
“等言为明多少亦无限”,“九等”这个“等”,它的意思,说多也无限,多没有关系的,少不能少于九个人,最少是九个人,多没有关系。
“通三洲八等”,这是破羯磨僧,假使单是破羯磨僧不破*轮僧的话,那么三洲都有,因为不一定对佛顶起来干,所以说…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