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P68

  ..续本文上一页,也可以转的,那么就可以离染,也能得果。

  

  

  

   丁五 明罪重大果

  

  从此第五,明罪重大果。论云:于诸恶行无间业中,何罪最重?于诸妙行世善业中,何最大果?颂曰:

  

   破僧虚诳语  于罪中最大 感第一有思  世善中大果

  

  “从此第五,明罪重大果”,“罪重大果”,哪个罪最重,哪个果最大?记得什么佛学院考试的时候,考的题目:中国的佛像哪一尊佛像最大什么的,就考这些。我们这里是讲的,哪一个罪是最大,哪一个果是最大。考这个,这个才真正是佛教的教义。“论云:于诸恶行无间业中,何罪最重?于诸妙行世善业中,何最大果?”最大的罪是无间罪,但无间罪有五个,这五个无间罪里边,哪一个最重?这是最坏的一方面。最好的一方面,“诸妙行”,一切的妙行,都是世间的好事情,于“世善业”中,有漏的世间的善,哪一个果最大,就是哪个是最高的、最大的善业?

  

  “颂曰:破僧虚诳语,于罪中最大”,这是说最坏的,破僧的虚诳语,这是一切罪里边最大的,五个无间罪里边,这个罪最大。那么其它的罪,都比无间罪小、轻,这个是一切罪中最大。那么反过来,世间上善法最大的,得到最大的果报的,感“第一有”的思,思就是意业。你能够感到第一有,就是非想非非想天,能够造了非想非非想天的业,这个思,就是意业。因为这是定中的事情,非想非非想不是你造的、培了福出来的,是要入了定,得到非想非非想定,这是全部定中的事情,定中意业是思心所。所以说,能够感到第一有(就是有顶天)的思,这个意业,这是世间的善法当中得到最大的果,世间上没有超过非想非非想天,三有的顶,再高没有了。那么在世间上,善业最大的果就是三有顶,造的业就是思心所。

  

  

  

  释曰:破僧罪大者,提婆达多,知法非法,为欲破僧,而起虚诳语,为最大罪。由此伤毁佛法身故。障世生天解脱道故,谓僧已破,乃至未和,一切世闻、入道、得果、离染、漏尽,皆悉被遮;习定、温诵、思等业息;大千世界,*轮不转;天人龙等,身心扰乱。故招无间一劫异熟。余四无间,第五次重,第三次重,第一次轻,第二最轻,恩等少故。

  

  “释曰:破僧罪大者,提婆达多,知法非法,为欲破僧,而起虚诳语,为最大罪”,破僧的罪最大,一切罪当中,破僧的罪最大。就是说,“提婆达多知法非法”,他知道哪些是法,哪些是非法,他心里是明白的,但是为了要破僧的关系,故意起虚诳语,就是骗五邪是正的,佛的八正道是不对的,这样子故意起的虚诳语,目的是为破僧。为了达到破僧的目的,而起这样的虚诳语,是一切罪当中最大的罪。破僧的罪大,那么我们回想一下,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前面,一开端就说谤法的罪也是最大,破僧把非法说了法,是法的说了非法,这个罪就大。那么谤法的时候,同样,也把非法说成是法,是法的说成非法,但是就没有破僧,那么当然了,从这个地方看,固然比破僧的罪要轻一点,但是同样是谤法,这个罪还是很重的。

  

  为什么它罪最大呢?“由此伤毁佛法身故”,这是把佛的法身损坏了。佛有法的身,损坏了,那是最厉害的。佛的身所以可贵,也就因为他证到了这个法——无学法,佛身才可贵的。把佛的法身破坏了,那这个罪就大得不得了。

  

  这个佛的法身一破坏,有什么坏的果呢?“障世生天解脱道故”,一切世间上的“生天”,就是人天的那个道;跟“解脱道”,出离的道,成佛、成阿罗汉的道全部障住了。“谓僧已破,乃至未和”,只要僧破掉了,还没有和合之间。中间“一切世间,入道、得果、离染、漏尽,皆悉被遮”,僧破了,没有和合之中间,一切世间上能够入道的,能得果的,能够离染的,能够漏尽的(就是证阿罗汉的),全部遮止了,都停下来了,搞不成了。乃至“习定、温诵、思等业息”,“习定”,修定的事情也停下来了,“温”,温习、念诵都停下来,“思”,闻思修等等,这些好的事情全部息下来了,那就是*轮都不转了。“大千世界,*轮不转”,一佛说法的三千大千世界,它的*轮全部停下来,不转了。“天人龙等,身心扰乱”,因为*轮不转,天、人、龙,他心里感到不舒服了。所以,这个后果极大。“故招无间一劫异熟”,它受的苦是最大的,无间地狱,一劫的时间的长的异熟果。

  

  “余四无间”,其它四个无间罪,哪些罪重,哪些罪轻呢?这个下子,他还是比较一下。“第五次重”,第五个就是出佛身血,第二个重,次就是挨第二。出佛身血,这个第五个无间罪是第二个重。“第三次重”,再按下去,其次的就是杀阿罗汉。再按下去,“第一次轻”,杀母的,再轻一点。“第二最轻”,杀父的最轻。这个我们也看得出来,圣者阿罗汉,当然是要比父母重。父母里边,母亲的恩要大一些,所以说杀母比杀父要更重一点。那在五无间里边,五个里边最轻的是杀父。但是在其它的罪里边,杀父的罪却是非常重的,只不过是五个罪比较,它是罪轻一点。“恩等少故”,因为父母恩来说,父的恩要比母的恩少;“等”就是说他的功德来说,阿罗汉的功德要比佛的功德要小。这样子,它的罪的轻重也是按了这个次第。

  

  这里边五个无间罪来排次第,哪个最重,哪个最轻。开始说的是破僧的虚诳语是最重的。那么既然是最重的,第二个重的什么呢?出佛身血。第三个重的,杀阿罗汉。这是德田,德田里边佛是最重,阿罗汉其次。所以说“出佛身血”,虽然没有杀死,但是出了血,这个德田大,罪重。阿罗汉即使杀掉了,但是功德比起来比佛小,所以说罪要轻,比出佛身血要轻。父母,是恩田,母亲的恩大于父亲的恩,所以杀母又比杀父要重,“恩等少故”。

  

  

  

  感第一有思,世善中大果者,思是业也,谓感第一有顶业思。于世间善中,为最大果,感八万大劫故。约异熟果,有顶业胜;据离系果,金刚喻定相应思者,能得大果。一切结断,为此果故。为简此故,说世善言。

  

  “感第一有思”,这是说善业方面,这是有漏善,无漏善当然不是这样子说了。有漏的善,世间上的善,就是有漏善,那么感到第一有,感到有顶天的那个思心所第一,是最大的果,是善里边最大的。“思是业也”,就是意业。“谓感第一有顶业思”,能够感到第一有顶(就是非想非非想天)这个业的思心所。“于世间善中,为最大果”,在世间一切善法里边,它感最大的果。

  

  它的果怎么大呢?“感八万大劫”,八万四千大劫在有顶天,享受他的定乐。“约异熟果,有顶业胜;据离系果”,下边是比较,异熟果来说,有顶的业就是非想非非想的业,是最世间上最殊胜的。(103B)

  

  要从出离的无漏的来说,离系果来说,金刚喻定相应的思心所,是最大的果。就说金刚喻定证无学之前,佛成佛的那个定叫金刚喻定。这个时候的思心所,他是要成佛的,那是最大的果,佛果是最大的。那么一个是世间的善,一个是出世善,现在我们是说世间善。“一切结断,为此果故”,一切的烦恼断了,就是这个金刚喻定以后得到的果。为了简别金刚喻定的果是比一切果都大,那么这里说是世间的善,金刚喻定是出世善。世间的善的果最大的,就是有顶天。这是从第一重跟第一的大善的果来比较,这样子的,我们其它书上没有讲起的,那么现在我们这个得到之后,你可以考考人家了。世间上的罪,最重大的罪感的果是哪一个?世间上的善业最大的是哪一个?这个你可以心里有数了。

  

  

  

   丁六 明无间同类

  

  从此第六,明无间同类。论云:为唯无间罪,定生地狱问也。诸无间同类,亦定生彼。有余师说,非无间生。解云:答也。无间同类,非第二生,即堕地狱,名非无间生,谓通顺后受也。同类者何?颂曰:

  

  污母无学尼  杀住定菩萨  及有学圣者  夺僧和合缘

  

  破坏率堵婆  是无间同类

  

  “从此第六,明无间同类”,五无间罪是讲完了,还有些罪是无间罪的同类的罪,也是极大,虽然不是正规的无间罪,但是,也是决定要生地狱的重罪。下边第六,“明无间同类”,有的罪跟无间是同类的。“论云:为唯无间罪,定生地狱?诸无间同类,亦定生彼”,他先问了个问题:是不是只有无间罪一定生地狱的呢?他无间下地狱的,中间没有间开的。他这样问:是不是一定无间罪才生地狱呢,决定生地狱?不是。他回答,“诸无间同类,亦定生彼”,有些罪是跟无间罪相同的,那些罪也决定生地狱的。

  

  “有余师说,非无间生”,也有其他的论师说,不是无间生。生是要生地狱,不是像无间罪一样,马上就生,就是无间的,这一辈子眼睛一闭,马上就投生了,不是这个,那么无间的意思没有。“解云:答也”,这里是回答了。“无间同类,非第二生即堕地狱,名非无间生”,就是第二个论师,他说无间同类的罪,不像无间罪一样,生报就是第二生决定堕地狱的,他可能隔生,所以叫“非无间生”。“谓通顺后受也”,他也可以顺后受,就是说第二生以后再受。

  

  什么叫无间同类?“同类者何?”“颂曰:污母无学尼,杀住定菩萨,及有学圣者,夺僧和合缘,破坏率堵婆,是无间同类”,这里边,“污母无学尼”,污母是杀母的同类,污无学尼是杀母的同类;杀住定菩萨是杀父亲的同类;杀有学圣者是杀阿罗汉的同类;夺僧和合缘,这是破僧的同类;“破坏率堵婆”,就是破坏佛塔,破坏佛塔的跟出佛身血是同类。

  

  

  

  释曰:污母及污无学尼者,杀母罪同类。杀住定菩萨,百劫修相菩萨杀父罪同类。杀有学圣者,杀罗汉罪同类。夺僧和合缘僧资具等,破僧罪同类。破坏率堵婆此云高显也,出佛身血罪同类。

  

  “释曰:污母及污无学尼者,杀…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