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母罪同类”,他跟母亲或者是无学尼做不净行的,罪是跟杀母同类的,跟杀母的罪相仿的,也是决定下地狱的。
“杀住定菩萨”,住定菩萨后边跟着就要讲。我们说修行,大乘修道,三大阿僧祗劫修好之后,福德智慧资粮圆满了,还要修一百大劫,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要成佛,要相好圆满。所以说把一切功德完成之后,还要修一百劫的相好。就在修一百劫相好的时候,叫住定菩萨,这样子的菩萨叫住定菩萨。那么你假使把这样的菩萨杀掉之后,跟杀父的罪同样。
“杀有学圣者”,就是说不是阿罗汉,是初果、二果、三果,那些跟杀阿罗汉是同类的罪。
“夺僧和合缘”,僧里边的和合缘,就是说资具,就是僧里边的生活用具,你把它夺过来,使僧团不能生活,破散了,那跟破和合僧是同类的罪。
“破坏率堵婆”,率堵婆是佛塔,把佛塔破坏了,那当然也包括大佛像,这都是出佛身血的同类罪。
那么不要说五无间罪是决定下地狱,这些跟无间罪相同的那些罪,虽然不是正规的无间罪,但是也是决定下地狱的,非常重的罪。
乙五 明三时障
从此第五,明三时障。论云:有异熟业于三时中,极能为障。言三时者,颂曰:
将得忍不还 无学业为障
下边一个很重要,有的人他思想一个疙瘩,不理解,这个障你学了之后,会打开你的疙瘩。所以说有的人对佛教的因果不明白,就是这些东西不懂,你懂了这些,没有什么想不通的事情。
“从此第五,明三时障”,三个时候,决定有障。“论云:有异熟业于三时中,极能为障”,凡是异熟业,在三个时候,它为障是极厉害的,决定要障的。什么三个时候?“言三时者,颂曰:将得忍不还,无学业为障”,将要得忍位的时候,就是要登忍位,或者要得不还果的时候,要证无学的时候,这三个时候,所有的异熟果,它们三类中间的异熟果,一定要障你的。
将得忍,是个关口,得了忍位之后三恶趣不去了,三恶趣永远不走了。那么你要证忍的时候,一切感恶趣的业都要障你,把这个障受完,才能证到忍的果。所以说有的人,他好象修行怎么碰到障了?从这一点看,修行怎么没有障呢?你要出去,一切债主都要跟你要债来了,你不出去,他们不管你,总归你逃不了了。要得忍的菩萨,他就是要永远恶趣不去了,一切恶趣里的障都要找他。
得不还果,欲界不来了,那么一切欲界里的异熟果都要找他,你这一去不回来,以后不能还债了。
得阿罗汉果,三界不来了,那这个三界的罪必定把他勾住,要障他,一定把这些罪偿清了,才能证阿罗汉果。
所以说要证果不是容易的。不要说证果,登比丘坛也是有障的。你要登比丘坛了,是阿罗汉的因,将来阿罗汉的果就在手中,那么你这样子因要得到的话,那就是一些东西要障你的,业障也好,冤家也好,都要障你,使你不得戒。
所以修行的人,他经常说这个话,不修行,疲疲塌塌的,倒蛮好,也不害病,什么都没有。你真正修行了,认真搞起来了,这个病也来了,那个障也来了,好象是不顺得很,还是不修好一些。你完全不懂因果了。你看看,这个你知道之后,以此类推,修行起的障有什么稀奇呢?是必定的,你要前进道路想一帆风顺的话,没有那么容易的。
海公上师经常说这个话,走路,两个脚走路没有感到什么风;蹬个自行车,就有点风了;如果坐部汽车的话,风相当大,哗哗哗把你吹得很厉害,如果乘飞机的话,这个风要是没有顶蓬的话,把你吹到不知哪里去了。所以说你要修行,越是往前走,你的阻力就会大,这个不稀奇。不要认为,起个颠倒见,修行反而有障,不修行还好,还是不要修行好,这是邪见。假使你理解这个障是怎么一回事,这三个障就可以说明这些问题。
释曰:若从顶位将得忍位,感恶趣业皆极为障,以忍超彼异熟地故地狱果是。如人将离本所居国,一切债主皆极为障。若有将得不还果时,欲界系业,皆极为障,唯除随顺现法受业以不还果受欲现业故除也。若有将得无学果时,色无色业,皆极为障,亦除顺,二喻如前。
“释曰:若从顶位将得忍位”,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从顶位的时候要进入忍位的时候。“感恶趣业皆极为障”,这个时候,你要证忍位的时候,一切感恶趣的业都来障你的。“以忍超彼异熟地故地狱果是”,因为忍位,三恶趣都不去了,不但是地狱,三恶趣都不去了,登了忍位的人,他再也不堕恶道了。那么这样子的人,你要证忍位,那些恶道的业就要障你了。因为这些业还没有还,你要证忍位,想跑了,不行的,债主把你拖住,要你还了债才能走,这个时候就会起障。
“如人将离本所居国,一切债主皆极为障”,这个就打个比喻,假使这个人要出国了,离开他的国家,假使我们说这个人要到海外去,护照拿好了要走了,你要登飞机了。不行了,那些债主一下子都来了,把你抓住:不能走的,你走了之后,我们以后这个债问哪个去要啊?没有地方要了,决定把你拖住。这个恶趣的障一样的,你要证忍位了,证了忍位之后恶趣再也不来了,那这个债哪个来还呢?决定把你拖住,把你障住,不给你证,跟债主一样的,你要登飞机,不给你登的,你把债还清了才能登飞机。
“若有将得不还果时,欲界系业,皆极为障,唯除随顺现法受业”,假使你要证不还果,不还果一证的话欲界再也不来了,这一辈子死掉以后就是上色界、无色界去了,那么你欲界的业,它一定要障你的,因为你欲界的业没有偿清,它决定要障。“唯除随顺现法受业”,“现法受业”,欲界该受的业,这辈子受的,这辈子受掉了,那么他可以这一辈子受掉,可以不障你,其它不是这一辈子受的业要障的。那么前面为什么证忍的时候没有“现法受业”呢?证忍的时候是恶趣受的业,你现在怎么受呢?现在你不能受的,要投了恶趣才能受,所以说那个时候一切都来障你。这个时候,证不还果,现法受的业可以不障你,为什么?把你现在受了再说。那么其它的,就是要障你的。
“若有将得无学果时,色无色业,皆极为障,亦除顺现,二喻如前”,那么假使要证阿罗汉、无学果的时候,一切色界、无色界,欲界的业已经得不还果的时候偿清了,不还果得到已经还掉了,那么色界、无色界的业,把他拖住了,以后三界再也不来了,这个时候色、无色的业把他障住,决定要把你偿清了才能出去。“亦除顺现”,顺现受业可以先受,那个不一定障他,受掉了就可以证。“二喻如前”,它两个比喻,就是跟前面一样,等于说一个人,他欠了人家债的,他要离国之时,决定债主都要把他拖住。
所以这一档明白之后,大障如此,三个关口。小障的情况也一样。你要修行,你想一点障也不起来,那是太天真了。要准备的,起障该怎么冲过去了,这样子的心是要有的。
反正海公上师经常跟我们说,障是决定有的,小的障就是冲过去,不去管它,勇往直前冲过去。大的障,不能盲目拼火,你不会游水,你水里跳,你不会打老虎,你跟老虎拼,那就非死不可,那就是没有智慧。那你大的障,要有点智慧,绕过去,你不要直接冲。你须弥山顶在面前,你冲,你冲把你头碰破了,你还冲不过去的。那你绕,转个弯,找个弯过去,还是绕到后头,绕过去,也就过去了。反正目的是要过去的,方向不动的,方式是可以改变的。轻的冲过去,不要犹豫,大的不能冲。
所以说,有的人他出家,父母不同意,啪,冲出去了,父母发神经病什么了。你这个不对,犯了极大的错误。这个不能冲的,要绕,你要做工作什么什么,把父母说得心静下来、软下来了,那么允许了,或者是即使你去也不会那么的痛苦,这个时候再说出家。所以这个方式自己一定要善巧,这个善巧什么?就是智慧。佛教什么都离不开智慧。你说这个修行是好事情,我就是要冲,管你父母什么东西,工作单位也不管它,拿了个包,一下子走掉了,你走得掉吗?你走了几天就拉回去了,你跑不掉的,你这个事情白白的,你就没有智慧,说了半天,没有智慧。你什么人都不通过,单位里边也没有办手续什么东西,你想走了?这个走不了的。所以这种事情,假使你要做个大事情,必须要有准备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先要准备工作充足了之后,做事情决定一举成功,事前没有准备,事情来了,就是手忙脚乱、乱七八糟,失败。我们以前接待两个外宾,都准备了不晓得多少天,总算是成功了,大的差错没有,小的还是不够的,还是有。那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事情都要预先把准备工作做好,不用盲目地干。
那么修行一样的,自己没有学好,什么道理、教理都不懂,两个腿盘起来,眼睛闭起来,得定、开悟,你能不能开悟呢?你修行的什么东西不知道,什么境界来了,是好的坏的都不知道,那就危险得不得了。所以说这些人发狂的,不晓得多少。用功很用功,不能说他不好,他也是想成佛,也是想度众生,也想很快开悟,都是好心,他多修定也不是坏事,就是没有方法,就是没有智慧,不学。所以说有的人,他认为,“只要我心好了,我决定得好果”。心好,不一定得好果。心好,你方法不对,好心做坏事都有的。心好,你是信耶稣教的,你劝他也信耶稣教,信其它教去了,你说这个后果好不好?我们说耶稣教还比较文明一点了,有些很野蛮的教,杀了人去祭天的。你说你心好,就劝他去信那个教,你说好不好?所以这个心好,好的标准你还没有搞清楚。
所以说我们这里又重复一下:什么叫善?能够感乐报的叫善,你先要把这个搞清楚。你心好不好,你这个心将来是不是能顺了感乐报的走的?如果你把这个搞清楚了,这又是智慧了;没有智慧…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