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P73

  ..续本文上一页四个又是两个,禅定、般若。那么这个样子,六波罗蜜多,在这个四位,“一二又一二”,这样子的,挨了次第都圆满,“如次修圆满”。

  

  

  

  

  释曰:但由悲普施者,明施也。若时菩萨普施一切,乃至眼髓而无吝惜,但由悲心,非求胜生人天生也,齐此布施波罗蜜多,修习圆满。

  

  “释曰:但由悲普施者”,“普施”,纯粹地从悲心出发,没有一点点其它的杂念,这是明布施。“若时菩萨”,那个时候菩萨普施一切,对一切都布施,“乃至眼髓而无吝惜”,眼睛、头目脑髓,一切只要众生需要,都布施,一点点没有吝惜的心。但是由悲心,也不求胜生。有的人他布施,求什么求什么。我们现在现世的是看到最多的,供养了一点点,就是香、蜡一点点,求的是很多,要求升官,要求发财,又要做什么。一大堆的要求,就是两枝蜡烛一柱香,这样子要求。这个是现在人的贪心了。但是你说好不好?也好,他总算是来求佛,没有求外道了,也没有去偷了抢了,还是从正规地去求来的,这个也好,但是进门的了,是比较低阶的。那高阶的布施,他就是不会求胜生,连人天的增上生都不求了。只是悲心,一心为的求众生离苦,以这样子的心来布施的话,这个时候,布施波罗蜜多圆满,“齐此布施波罗蜜多,修习圆满”。

  

  那么在以前,海公上师经常讲这个公案,就是释迦牟尼佛布施波罗蜜多圆满的一个公案。那时候释迦牟尼佛是一个国王的太子,他就是什么都要布施,就是他因为修行已经到那个阶段了,是已经布施波罗蜜多快圆满了。所以说他,生在国王家里,非常富有,他也是尽他的财产,哪个要什么就给什么。他从来没有一点自己的私心杂念,只要对方需要,什么都给。

  

  他们这个国家很富强,富强的最大的原因,他们国家里有一个象宝,这个大象是国防武器。其它的国家来侵犯他的话,这个象宝拿出去,象军冲锋的话,什么敌人都摧毁的。那么邻国的国王,就是因为这个国家很富强想征服它,但是又怕它的象宝。(104B)那么这个时候,有一个邻国的大臣对国王献计了。他说,现在我们有一个好机会,什么呢?这个太子他什么肯布施的,国王你派几个人去跟他要,要什么?要大象。这个东西,他说,怎么要得到啊?他说,你试试看,太子会布施的。那么他们就派了几个人去跟太子要求:太子啊,你是布施圆满,到底是不是圆满?外边都说你布施好,心很大了,到底是不是?恐怕不一定了什么什么。太子说你要什么,我可以完全给你了。他说,我说出来恐怕你不一定给了,你的布施总是恐怕不一定圆满了。太子说你只要说出来,我一定给你。他说好的我说,我要你国家的大象。这个太子听了惊呆了,这个大象是父亲的宝贝,我怎么好随便给。但是他们说,我知道你这个布施到底不行,这样子一句话。太子说,好、好,我就给你开个门,把象牵给他。他们几个派了几个人,就把象牵起走了。后来他们管象的那个官着急了,他马上告诉国王去,他说不得了了,这个太子把我们唯一的国防的大象送给邻国去,以后我们的国家就没有办法了,邻国拿大象侵略我们的话,那就完蛋了。那么国王听了很生气,他把太子喊来,你到底怎么回事?他说确实有那回事情。那么他的大臣有些对太子不满意的,趁这个机会对国王说,这个太子不好,你该把他处理掉算了。这个太子因为平时确实好的,国王说,好好,你做了这个事情,我们国家不能容纳你了,死就免了你了,把他充军,送到远处去。

  

  太子就带了他的王妃,他的夫人,跟他的两个孩子,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就跑到很远的深山里边去生活了。因为这个太子是修行人了,那么他在深山里边还是生活得很好。他们在里边采些野果,自己种点东西吃,没有什么,还是很愉快地过生活。

  

  这时候,在那哪个地方,就在太子住的附近,有一个婆罗门,经上说他是十八怪,十八个丑,总是丑得不堪言了,塌鼻子、三角眼等等,总是这是世间上最怪的一个婆罗门。那么他有点钱,他的女人却是非常年轻、非常端正。这个婆罗门每天要他的女人去外边的河里边舀水。那么这个女人天天去舀水,很重的水罐子一桶一桶地、一罐罐地拉回去。那些看到的这些年轻男人说:你这个女人长得那么漂亮,怎么天天在这里做这么粗的活,太是伤你的身体了,好象划不来了。那么这个女人回到婆罗门家,听得多了,婆罗门那里她就说了,她说:你天天叫我去背那么多水,人家都说我怎么怎么的,我都不好意思去背了,我以后不干了。这个婆罗门说了,不干了怎么办呢?我们总要用水了。他们有人就告诉他了,他说:这里山上附近有个太子,他有两个孩子,长得非常好,你把他要回来做奴隶,来背水。婆罗门说好,这个倒好,那个女人可以不要去背了。他就跑到太子山上来了:你这个布施太子,他说你这个布施心很大,到处都有名,我现在跟你要求一个东西,希望你也满我的愿。太子说:你只要说出来,我总是可以满愿的。那时候,他的夫人不在,那么婆罗门就说了,他说要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听到了很害怕,躲起来了,太子就把他们拉出来,把他手脚给婆罗门牵住,拿个绳子牵着。他说,你跟他走好了。婆罗门说他的母亲来了,怎么样?他说没有关系,我答应了,你拉起走好了。结果,那个婆罗门就把两个孩子拉起走了。

  

  他的母亲后来回来之后,一看孩子不见了,他都布施掉了,唉呀,这个母亲很难受。很难受,但是他们就是以前发过愿的,她是生生世世跟着太子,什么样子的布施她都愿意的,那么现在也不能后悔了。她就发了三个愿,这三个愿我们看怎么的?第一个是希望这个她的孩子到那边去能够不受苦;第二希望他们能够早一点见到他们的祖父,就是见到国王去;第三,她说我们在这里也过了那么多时间,什么都布施完了,最好能够早早地也回去算了,发了三个愿。

  

  那么这个婆罗门把两个孩子牵起走了,太子也是无所谓,反正没有了孩子,自己辛苦一点了,有些事情自己做也可以,这个夫人也就算了。结果,后来天上的帝释天他来试验,看太子到底是不是布施心圆满。他就化了一个老头跑来。他说:太子,你的布施的名气很大,到处都说你是满一切众生愿的,现在我来跟你要一个东西,看你能不能满愿。他说,你要什么就给什么。什么也说了很多。他说:我要你的妻子。这个东西太子当然说拿去拿去,妻子也是不大愿意。哎,太子说:你不是以前发了愿的吗?你跟我,我布施什么你都不反对的。你还是拿去。结果他把妻子交给那个老人,老人牵了他的女人,走了七步,就回过来,化了帝释天的样子。他说:这是我试试您的,当然你一切布施很好,但是以后妻子就不要布施了。那么这样子,他布施波罗蜜多圆满了。

  

  那么他的夫人发了三个愿。那个婆罗门把这两个孩子买回去之后,本来要他们担水的。后来有人说:你把这两个孩子担水,太可惜了,他们长得那么好,你把他卖掉,你卖些钱来,那个钱拿去你买几十个奴隶也买得起了,你会发大财了。你把他们担水,搞瘦了,将来卖不出价了,你划不来了。那婆罗门就想,对啊,把他们卖钱,将来好发财了。他也把他吃得好好的,养得好好的。第一个愿满了,没有受苦。

  

  那么养了之后,养胖了,养得好好的,结果就去卖了。婆罗门骑在一匹毛驴之上,拿个绳子牵了两个孩子,后边拖着走。走到一半,有人路上看到了:唉,两个孩子牵起干啥?他说:我去卖的啊。哎呀,他说你个婆罗门,你笨蛋啊,你把孩子牵起走,孩子走瘦了,你还卖得出价吗?你下来,叫孩子坐着,让它驮起走。婆罗门一想,对啊,弄瘦了,卖不出价了,我要卖高价,还是只好委屈一点,自己走路算了。那么两个孩子又坐在驴子上,他在后边跟着跑。不吃苦,这个愿满了。

  

  后来他就是一路要卖了,一路卖,标价,一路标,越抬越高,越抬越高,抬得来婆罗门不舍得卖了,总是一个出价比一个高,一个一个高。他是往那个城市去了,越走越高,越走越高,走到后来,走到国王的那个首都去了。大家在街上争价了,多少钱多少钱在吵。国王听到了声音,就问什么事情?他说一个婆罗门,一个怪婆罗门了,丑得不得了,婆罗门卖两个孩子,漂亮得不得了。国王说,那两个孩子我来看看,我来买好了。他因为他的孩子孙子都跑掉了,他很孤单,他说两个孩子,我来看一看。结果一看,就是他的孙子孙女。那么他心里很感动,他说,我来买,这个我来出价了,你卖好多价,国王问婆罗门好多价。婆罗门说,这个价是路上越抬越高了,他说我不好说了,你问孩子自己。他就问那个女孩子,她说,一千斤金子,好象贵得不了了。国王说,一千斤就一千斤,买了一个。婆罗门高兴得很,这个女的一千金,这个男的不晓得多少了。再去问卖男的那个,他说你好多钱。他说你也问他自己了。就问那个男孩子,男孩子他说我这个只值半分钱。这个国王奇怪了,怎么只值半分钱呢?这个孩子很聪明,他说:女孩子长大了,嫁给国王了,邻国其他国王作王妃,那个高贵得很,当然一千斤金子。男孩子做了太子那么大,犯一点点错误,就充军充掉了,那个又不值钱的。这个一说,国王大大感动,他说我这个孩子(他的太子),那么好多年了,跑到外边不晓得怎么样了?赶快派人找回来。这个孩子嘛也买下来了,婆罗门也可以了,他拿了一千多两金子也够了,回去了。他就把那个太子找回来,这么他夫人的三个愿满了。第一孩子不受苦,能很快地见到他的父王,最后他们自己也回到国家去了。

  

  这个公案,海公上师经常摆的。因为这是布施波罗蜜多圆满的,那就是纯粹悲心,即使那么怪的要求,他也不吝啬。那么这是布施波罗蜜多圆满的。

  

  

  

  被折身无忿者,明戒、忍二也。若时菩萨被折身支,心无少忿,…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