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一▪P10

  ..续本文上一页释曰:此颂有八证”,这个颂里边有八个证明,来说无表色是有的。哪八个?一“三色证”,说三色故,有三个色来证明,说无漏色故证明,说福增长故证明,说非作成业故证明,说法处色(这个是等里边含的),法处色故一个证明,说八道支,就八圣道一个证明,说别解脱戒来一个证明,最后戒为堤塘也是一个证明,这都是经上的话。

  

  说三无漏色者,此举二证,一说三色证,二说无漏色证。增非作等故者,增谓第三福增长证,非作是第四非作成业证,余四证等字收。

  “说三无漏色”,这个一句话就是二证,这个两个证,我们今天可以讲完它。两个证明,是经上有这么两个证明,“说三色证”,“说无漏色证”,“增非作等故”,里边这是有六个证明。第三,福德增长是增。非作第四,就是说非作成业,第四,“第四非作成业证”。“余四证等”,就是法处色证,八道支证,别解脱戒证,戒为堤塘证,这四个证,用等字来代替了,“等字收”,等字一个字就收那个四个。

  

  第一说三色证者,以契经说色有三种,此三为处,摄一切色,一者有色有见有对色处是也;二者有色无见有对眼等五根,声香味触;三者有色无见无对无表色也;此经既说有无见无对色,明知实有无表也。 

  “第一说三色证者”,第一个三色证,“以契经说”,这个说不是其他人说的,是佛说的,经里说的,色有三种,经里说色有三种,这个我们也讲过的,不晓得你们记不记得?哪三种?有见有对、无见有对、无见无对,这个大概都还记得吧。经里说,色有三种,“此三为处,摄一切色”,这三种就包含一切的色法,这个前面界品都讲过。那么哪三种呢?

  第一种有色,“一者有色,有见有对”,一种色叫有见有对的,它是眼根能看到的,又说有碍的,碰到手与手,手与石,两个对碰了要阻碍的。这是第一种,有见有对的色。

  第二种,“无见有对”的,看是看不到,但是有质碍,那么是五根,净色根,我们看不到,肉眼看不到,但是东西是有的,有极微,声香味触,看不到的,但是有对碍。

  第三种,有种色,叫“无见无对”,就是无表色,既然经里也说,有无见无对色,那么一定指的无表色,除了无表色之外,还有哪一种色是无见无对呢?既然经里说有无见无对色的,那么肯定是有无表色的,这是第一个证明。

  

  第二,无漏色证者,如契经说,无漏法云何?谓于过去未来现在诸所有色,不起爱恚,乃至识亦然,是名无漏法。此经既言,有无漏色,明知无表体必实有,除无表外,更无有色名无漏也。

  第二个,“无漏色证”,经里边说,什么叫无漏法?他有一个话,“谓于过去、未来、现在诸所有色,不起爱恚,乃至识亦然”,他说过去的色、未来的色、现在的色,所有的色,不起贪瞋的,不起烦恼的,这就叫无漏色。那么受也是,过去受、未来受、现在受,乃至想行识。五蕴来说,都有过去、未来,不起爱恚的,这叫无漏法。那么,“此经既言有无漏色,明知无表,体必实有。除无表外,更无有色名无漏也”,既然经里说有无漏的色,不是说无漏法就是受想行识,色法里边也有无漏的。那么你说除了这个无表色之外,哪些色是无漏的呢?我们前面讲过,色法,前十五个界,唯有漏,前十五界都是有漏的,那么色是前十五界包的了。那么哪一个无漏的呢?就除了无表色,没有办法了,只能是无表色了。

  从这两个经上的话,明明地指无表色是有的,除了无表以外,哪一个色叫无漏色的呢?没有的。所以说他从无见无对,你找不出一个色叫无见无对的。现在我们眼睛看到的色境,就是有见有对,那么根,五根跟那个声香味触,那是无见有对,那么这个是客观的东西都摆完了,无见无对的色在哪里?没有的,除了无表色之外,哪还有呢?所以说决定有无表色。第二个无漏色,前面说的,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乃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前十五个界,都是有漏(界品里有,不晓你们记不记得?这一定要抓住的),那么你说这些都是有漏的,那么一个无漏色是什么?经上明明说有无漏色,过去、将来、现在的,不生爱恚的那个,就是叫无漏。色也好,受也好,想也好,行也好,识也好,这五蕴里边,不起爱恚的,都是无漏法。那么色这个无漏法,前面说过的,十八界里边,十五界都是有漏的,那你什么色是无漏的呢?决定只有无表色。所以基于这两个证明,无表色是决定有。

  这是开头两个证明,下边还有六个,我们明天再说。

  

  

  第七十讲(第200页上第10行-第202页上第11行)

  

  《俱舍论颂疏》。昨天我们讲了身表业、语表业,有部的主张,正量部的主张,跟经部的主张,中间有部跟正量部的辩论,最后又是经部跟有部的辩论,那么把语表业、身表业两个讲好了。后来又讲无表业,有部说无表业是色法,经部说不是色法。那么这个两个里边又有辩论,经部说的无表色是没有实在的,不是有实体的,而有部证明是有实体,他又举了八个论证。

  昨天我们讲了两个:一个是三色,一个是无漏色。三色就是说经上有这么说法,经上说色有三种:有见有对,无见有对,无见无对。有见有对的色法——色处,就是我们眼睛看的对象;那无见有对的色法,那是眼等五根——净色根,跟声香味触处,这个是极微所成,有对碍的,但是眼睛看不到;第三种,无见无对,既是看不到,又是没有质碍,这个色法,除了无表色,那就没有其它的色了。所以说有部认为这个无见无对的色,就是指的无表色。经上既然说有无见无对,那么肯定是有无表色,这是第一个论证。

  第二个,无漏色。经上说的,于过去、末来、现在的色、受、想、行、识,不起爱恚的。这个昨天有人问,色本身当然不会起爱恚的,我们说有漏就是烦恼随增,随增有两种,所缘随增跟相应随增,这个色法它是一个所缘的境,你缘它不起爱恚、烦恼,不随增烦恼的,那就是无漏色。所以说这个色里边有不起烦恼的,乃至受、想、行、识里边,也有不起烦恼的,这些都叫无漏法。那就是说无漏法里边,五蕴都有,这个五蕴里边,凡是不随增烦恼的,都叫无漏法。既然色法里边也有无漏法,那么我们说,以前界品讲过,前十五界(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乃至眼识、耳识、鼻识、身识、身识)都是有漏的,那么这个无漏的色是什么呢?肯定是指的是无表色,这是有部就把经上的所谓无漏的那个色,除了无表色之外,就没有其它的了。无表色当然,无漏的道共无表,那是无漏的。所以说从这个第二个证明,说有无漏色,也是证明决定有无表色这个有实体的东西。因为除了无表色之外,其它没有无漏的色法,前十五是有漏法。

  

  第三,福增长证者,如契经言,诸有净信,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成就有依七福业事,若行若住,若寐若觉,恒时相续,福业续起,无依亦尔。此经既言福业增长,福业增长,即是无表,谓彼施主,行施已后,或起恶心及无记心,或无心时,若无无表,依何法说福业增长?故知无表,实有体也。

  第三个论证,“福增长证”,福德能够增长。那么他是怎么说呢?也是引经。“如契经言,诸有净信,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成就有依七福业事,若行若住,若寐若觉,恒时相续,福业续起,无依亦尔”,经上有这么一段文,他是先引经,然后解释,通释它里边,证明有无表色。经上怎么说?他说,诸有净信的那些,假使有些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就是信佛的那些男子、女人,他“成就有依七福业事”,他做了七个事情有福德的业,有依的,还有无依的。什么叫有依?什么叫无依?下边会说。那么这七个有福的事情,他做了之后,他住也好、行也好、睡也好、觉也好,他的福德,恒时相续,不会断掉。这个福气,在他的身心上相续,“福业续起”。这个福业,它在身上不会断掉的,不断地在增长,继续生起来。那么有依如此,无依也是同样。那么先说有依,后说无依。先讲了有部,引了这一部经之后,他然后说,“此经既言福业增长,福业增长即是无表,谓彼施主,行施已后,或起恶心及无记心,或无心时,若无无表,依何法说福业增长?故知无表,实有体也”,他就是证明,经里边说的有无表色,这个是有实体的,因为经里说了,善男子、善女人他们做了七样好事情以后,不管行也好、坐也好、睡觉也好、醒了也好,这个福业,总是相续而生起的;既然是福业相续生长,那么这个,决定就是无表色,为什么?因为这个施主(这个七福业什么都是布施的事情了),他做了布施以后,他可能起恶心。布施是善心,他或者起恶心,他不可能做了善事之后,永远起善心,不可能,因为凡夫,有的时候起恶心,发脾气,或者是什么,或者起无记心,平时一般的心,或者是无心——睡觉,睡得最熟的时候,那是什么心,第六意识完全休息了,那就是无心。那么这个时候,假使没有无表色的话,这个福业怎么会增长呢?它依靠什么增长呢?心早就改变掉了。有的时候是起恶心,无记心,跟它相反的,有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心,睡熟了什么都不知道,而这个福业,它依靠什么来增长?如果没有无表色的话,那是无所依了,它这个增长不了。所以说,从这里边说,既然经上说,他做了好事以后,不管你睡觉也好、行也好、坐也好,福业不断地相续生起增长,那肯定有无表色在,这无表色有这么一个实在的东西,福业寄托它那里,可以继续增长。因为无表色,我们前面讲过,“乱心无心等”,善心,他做善事是善心,乱心就是不善心,跟那个无记心,有心,他是做善事有心,也可以在无心中,睡熟的时候,沉睡的时候没有心,这个无表色都能够相继相续存在,所以决定是有这个无表色的。没有无表色,乱心的时候,无心的时候,造善的心早就没有了,这个福业还会增长呢?这个就不可思…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