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随着你所想的,决定的事情,要做了,做了,要发动身口,那么下命令,叫身去做,叫语去说,这个叫思已业,考虑之后,再发的、推动的业叫思已业。这是经部的思业,思已业,就是这么安的。
我们前面说的是有部的思业、思已业。有部思业就是意业,思已业就是身语业。那么经部说法都是思心所:由审虑、决定思,思惟之后,决定之后,然后推动身语,还是思心所,动身思,就是叫身做事情,发语思,叫语说话。这个都是思:一个是思业,审虑思、决定思,意业;一个是思已业——动身思、发语思,决定之后推动身、语去做事情的。所以说我们开始说两个业——思业、思已业,经部的说法来说,就是:思业就是审虑思、决定思;那么思已业,就是发动身语的动身思、发语思,都是思心所。
那么这是有部跟经部,跟正量部辩论了一大套。先说有部的,然后以正量部的跟有部辩论,有部把正量部辩输了。有部胜了之后,经部又跟有部辩论,结果有部输了。那么最后什么结论呢?世亲菩萨很善巧,有部的说法,身表业是形色,有部这么说的;实际上,他就是赞叹经部的。
语表许言声者,此明语业,谓即言声,为语表业。此身语业,皆有无表,如前界品已分别竟。
那么有部的语业什么呢?“语表许言声”,有部说的语业是声音。“此明语业,即是言声”,说话的声音,“为语表业”。“此身语业,皆有无表,如前界品已分别竟”,这个身表业也好,语表业也好,它都有无表,就是无表色,前面界品讲过了,后边还要广讲。这是有部是这么说。有部说,身业是形色,语业是言声,那么它们都有表业、无表业。
这一段已经把有部的形色是身业驳掉了,那么把语业是音声也驳掉了,它的身业是动身思,思心所,语业是发语思,思心所,这是经部的说法。那么据世亲论主,是同意于经部的说法。但是,他讲的时候呢,把有部的还是讲了一下,根据有部的法是这样子。
那么下边,有部是有身表业、身无表业、语表业、语无表业,前面说过,无表讲过的。那么这个无表要成立它,有没有无表?下边一段是举了很多证明,证明有无表色。
戊三 证有无表
从此第三,证有无表。如前界品,以经部宗,不许无表是实有故。彼说无表,但是思种,谓审决动发,四现行思,于色心上,熏成种子。此思种上,防非止过,假立无表,但不作恶,即名无表,更无实体。
有部前面说的,有无表、有表。表业这里讲了,无表色前面界品讲过了。那么经部就反对它,经部说无表色是假的,没有的。什么东西?是思心所。那么为了对付经部的这个驳斥,有部就证明无表色是有的。
那么经部怎么说的呢?“以经部宗,不许无表是实有故”,经部里边,认为无表色是假的,也不是实在有的。
我们从这里也看到,经部是第一个层次的空,有部讲一切法有。我们学空,我们早就讲过了:先要学有,你要知道它有,才能知道它空,你有都没有,你怎么知空呢?就是我们消灭敌人,你先要认得敌人,你把敌人认清了,再去分析,然后可以消灭它。那么一切法,你从有部学了,知道它怎么有的,然后把它破掉,空。那么破的层次,一般说,起码要三个层次。西藏学法就是要经过这么三个层次达到最高的空。先是要学有,一切法如何有的缘起知道。然后经部的空,我们这里就看出来了,经部破了有部的很多东西——形色等是假的,无表色也是假的,很多东西经部认为是假的。那就是空了,把它空掉了。然后经部的空学好之后,再学唯识的空,唯识把一切外境都空完了,只留下一个内心,那就是空得更彻底了,但是内心毕竟还在。中观又把这个东西扫掉了,阿赖耶识也不要了。这个曾经很惊异的,很多人……,我们那一次倡印《入中论》的书的时候,一个老居士——我托他去印的,“哎呀!这个怎么可以印出来啊,你好考虑考虑啊,阿赖耶识是假的,都驳掉了,这个事情会不会成问题啊?”我说不成问题的。阿赖耶识是假的?是假的。等于《金刚经》说筏喻者,对那些人,佛是方便说法,你要过河的,河还没有过,你要这个船。如果过了河了,你把这个阿赖耶识再抓住了,那就不需要了。
在《入中论》里边就把这个道理讲得清楚。阿赖耶识不是了义法,对某一些人,你必须要用阿赖耶识给他讲,他可以把他其它的执着放掉。那么对真正的学中观,你要再进一层,阿赖耶识这个东西也要放掉。就是百尺竿头,再上一步,爬到竹竿的顶上,再上去,没有了,怎么爬上去?哎,就是爬上去,不爬上去,你开不了悟,上去了,就是开悟了。阿赖耶识要放掉,那才是真正中观得到了。
那么这里说经部就是空了很多。他说无表色也是空的,无表色没有这么一个东西的,不是实在有的,是假有的。无表色是什么?就是思心所的种子,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造业的那个身语意三业的审虑思、决定思、动身思、发语思,四个思心所,现行的思心所,它在色心上熏的种子,种子就是它的习气,就是它的功能了。它现行之后,它的功能还熏在我们的色心上面。
经部为什么要立色心呢?因为有些入了无心定的人,他的种子还在,它就熏在色上了,他身体还在了。那无色界的人,他种子不是没有了?他色已没有了,但是心里边也可以熏,就是色心都能熏种子。这是经部学说的观点。
那么他的色心上面熏成了种子,这个色心种子有什么功能?“防非止过”,能够预防做坏事,把过失止住。这个功能,思心所的功能,假立一个名字,叫无表。“但不作恶,即名无表”,所谓无表,就是不做坏事。不做坏事,并不是有个东西不做坏事,叫不做坏事。不做坏事,坏事不做就完了,并不是实在有个东西的,没有实体的。
故论云:经部亦说,此非实有,由先誓限,唯不作故;彼亦依过去大种施设,然过去大种,体非有故;又诸无表无色相故。
“故论云:经部亦说,此非实有”,所以说,《俱舍论》里边说,有部说的表业(身表业、语表业)驳掉了,不是那个东西,不是形色,不是声音,那是思心所,动身思、发语思。有部又说,有身无表业,语无表业。经部也说没有的,这是假的,不是实在有的。
“由先誓限,唯不作故;彼亦依过去大种施设,然过去大种,体非有故;又诸无表无色相故”,这个就是说经部的论师,他证明这个无表色不是实在有的,有三个理由。
第一个,“由先誓限,唯不作故”,是你以前发了誓,就是受了戒也好,永远不杀,这辈子尽形寿不杀生。发了这个誓之后,不杀生了,不杀生,就是不做坏事就完了,不是有个东西叫不杀生。所以说,这个无表色,说受戒的无表色也好,其他的无表色也好,并不是有个东西的,仅是坏事不做,那么这是无体的。
第二个,“彼亦依过去大种施设,然过去大种,体非有故”,这是经部也承认的,无表色就是过去的大种,四大种,安立的。这个过去大种,假使受戒的时候,戒堂里边三羯磨,这个四大种就产生一个无表色,这无表色是根据受戒的时候的四大种建立起来的。你现在受戒,不晓得好久了,这个大种早就过去了,作用还在,那就是假的。过去大种都成了过去了,没有体了,那么大种所造的无表色,怎么还留在那里呢?那就是也证明它不是实在有的。
第三个,“又诸无表,无色相故”,既然无表色看也看不到的,又是一个色,又是看不到的,哪什么东西呢?不是实在有的东西。
这是三个理由证明有部的无表不是实在有的。
解云:一由不作,即名无表。二无表依过去大种,大种尚非有,无表岂得有。三又无色相,由此三因,故无表无实也。
“解云:一由不作,即名无表”,不做坏事就叫无表,不做有啥东西呢?不作没有东西的,坏事不做就完了吗,就是一个消极的一个话,不是有一个东西拿得出来的。第二,“无表依过去大种,大种尚非有,无表岂得有?”无表色是过去的大种所造的,过去大种早就过去了,都没有了(过去法是没有了,只有有部说过去的法,现在法,末来法,三世一切有。经部的说法呢,过去的,末来的都没有的,假安立的,现在法才是真的有的。所以说,这是经部跟有部,有、空的问题,牵涉得很多),这是经部的说法,过去大种,本身已经是过去了,是没有了,你那时造一个无表色,现在还能有呢?当然不是实在有的。第三个理由,“又无色相”,无表色是这个色,它,色的一些特征没有的,那怎么叫色呢?前面无表色,是不是色法,一个大辩论,不晓得你们记不记住?此明无表色是不是色法?色是变碍为性,无表色又不变,又不碍,怎么叫色法?这是前面有一个大辩论的。在界品里边,不晓得你们影子有没有了?可能考过了就没有了,才来的,更不要说了,没有那个东西,那么这些都是要回顾一下。到底无表色是什么东西呢?前面早就辩论过。那么这是经部就根据这些理由,说无表色没有实在体的。
故此已下,萨婆多宗,以八义证无表实有。颂曰:
说三无漏色 增非作等故
释曰:此颂有八证:一、说三色证,二、说无漏色证,三、说福增长证,四、说非作成业证,五、法处色证,六、八道支证,七、别解脱戒证,八、戒为堤塘证。
“故此已下,萨婆多宗,以八义证无表实有”,因为这样子,经部是说无表色是假安立的,不是实在有的;有部就不服气,他举了八个理由来证明无表色是实在有的。那么这个颂,两句话,就是包含了八个理由。“说三无漏色 增非作等故”,这个“故”要通很多。说三色故,第一个理由;说无漏色故,第二个理由;说增故,第三个理由;说非作故,第四个理由;等五六七八,这四个用等字代替了。那么有八个过,所以说无表色是实在有的,因为是八个原因。那么今天我们可以讲上两个。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