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一▪P4

  ..续本文上一页引起的,因为思心所发动了就引起这样、这样子的身的形状。什么身形呢?他下边举个例,“形谓形色”,形就是形色。形色是什么,你们记不记得啊?形色有几种?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这都是形色。

  这个念过的,学过的,考过的,不要丢了。猴子掰玉米,上师经常说的,这个是看一田玉米都好,这个手,一大把,看看那边更好,跑过去,又一把,第二把一抓,第一把早丢完了,第三把,又看到这里更好,又去抓,第三把一抓,第二把又没有了,结果把一亩地全部抓完了,手里拿到的是一把,全部都,前面都丢完了,这一把再过两步路,什么都没有了。我们的学生也是这样子,学的时候,学了后头,忘了前头,毕业之后,毕业考试一考,什么都没有了,跑出去,就是一个光光的,毕业证书还有一个,拿出去,毕业证书我有了,什么什么佛学院毕业了,问问你,什么都不知道。由思的力量,产生各式各样的身形。那么形色的样子,就是长短方圆这些。

  

  犹如合掌,杀缚等形,形即是表,表善恶故。表即是业,有造作故。此之形色,依身起故,名身表业。

  那么什么形色呢?“犹如合掌,杀缚等形”,合掌的样子,杀的样子,把它捆起来,绳子捆起来的样子,这就是形。形色即是表,这个形色,有部说,就是表业,就是身表业,杀人的样子,合掌的样子,各式各样的形状,就是它的身表业。“表善恶故”,这是表示它是善的,是恶的,杀就是恶的,合掌等等是善的,能够有表于他,使人家,表示给大家看,这是善事,恶事。“表即是业”,这个表,身表就是形色,就是业。“有造作故”。本身这个形是表,一层一层下来了,为什么叫表呢?它可以表给人家看,这是善,这是恶;而这个表,本身又是业,有造作的,是杀,或者是合掌,都是在造作。

  “此之形色,依身起故”,那么形色是业,你叫形色好了,怎么叫身业呢?这个形色怎么来的啊?依身而起的,合掌靠两个手,杀要靠两个手,要缚,也靠身体,要把他压住,把他用绳子捆起来,都靠身体是在做。这个形状,这个形色,都根据身体而起来的,那么从所依的身来说,叫身表业。那么这是有部的说法。有部的主张,身表业就是形色。

  

  非行动为体者,正量部说,动名身表,为破此故,说非行动。

  那么下边要辩论,他说“非行动为体”,正量部里边,他说你单是一个合掌,呆板的动作,好象是影片里边一个镜头,怎么叫是造业?造业有动作的,假使杀,你拿把刀把它刺进去,刺它的心脏里边,它就一命呜呼,这就是杀业了。你拿一把刀,不动的,怎么叫杀呢?那个形色,没有动作的,他说这个不是业。业是要有动作的,行动,有行动才是叫业。正量部说,“动名身表”,那么正量部行动是身表,那么有部是反对的,要破这个正量部的说法,他说表业不是行动。

  

  正量部计,有为法中,心心所法,及音声光明等,许剎那灭,定无行动。

  “正量部计,有为法中,心心所法,及音声光明”,这个我们前面讲印度佛学都讲过了,正量部里边,他们的主张,有为法里边,有的是剎那灭,有的不是剎那灭。那么有为法里边心王心所剎那灭,哪一个心所法、心王,大家可以把它按着不动的?你试试看,你不去注意,不静坐,你不知道,你只要坐一下好了,那个心不晓得翻腾得多么厉害!叫它安也安不住,不要说它不动,剎那剎那剎那在跳,这是剎那灭,这个哪个都知道,只要一体会就知道。声音,你说这个声的时候,音说出来了,声就不见了,说音的时候,下面的话,马上一停的话,这个音也不见了,所以说这个是剎那灭,随发随灭。光明也是这样子,你打雷,打雷的闪电,这样子一晃的话,再看,没有了。这个声音也好,光明也好,这是剎那灭。火焰,这个烛火,以前烛火,很可以表示无常,一滴油升上去,发一个光,这个光明过了之后,没有了,第二滴油跟着接上去,再一个光明,油不断地上去,光明不断地一个一个地接上去,看看蜡烛好象在不断地放光明,实际上光明是剎那剎那剎那的变化。我们交流电也是这样子的,一个电过去了,翻过来了,我们的眼睛看不清楚,眼睛是迟钝得很,只看电灯泡亮,亮那里,你交流电一来一去,一来一去,快得很,它里边,不断地在往来的。所以说这个正量部是这样说,它说是,声音、光明,这些东西,心所法是剎那灭的,这个是客观存在,你强辩也不可强辩了,是剎那灭的。“定无行动”,那没有行动的,不能说,从一个剎那到那一个剎那连续下去,不可能。

  

  身表业色,许有动故,非剎那灭,如礼佛等,身动转时,事若未终,此之动色,无剎那灭,此身动时,表善恶故,故身表业,行动为体。

  “身表业色,许有动故”,但是身表业这个色,这个色法,可以有动的,不是剎那灭的。杀人,从你刀拿起来,跑过去,把它心里刺下去,这个动作连续的,不是剎那灭的,不能刀拿起来没有了,刺过去没有了,不是那回事,那就是可以连续下去的,不是剎那灭的,这是世间的常识,都认为这样子。

  但是真正的有部是分析得细一点,他是怎么破?他说这个是不剎那灭。

  “如礼佛等”,拜佛,从你合掌,身体弯下去,这个手翻过来,头低下,磕了头,然后再站起来等等,连续的动作。“身动转时,事若未终,此之动色无剎那灭”,你磕头开始,下去到站起来,最后问讯,中间,磕头,从头到底没有停的时候,这个动作不是剎那灭的。这是连续下去的,礼三拜,拜好之后问讯,然后再走了,那个中间是没有剎那灭。他们说,“此身动时,表善恶故”,这个身体的动作,就表你善的,恶的,你是拜佛,恭恭敬敬地下去,磕头,那就是善事;如果你刀拿起来,跑过去,就把它心里一刀刺下去,那就是恶事,这个动作表善恶,那就是身表业。“故身表业行动为体”,所以说身表业是行动为它的体,这是正量部的主张。

  我们先说了有部的主张,以形色为体,再说正量部的主张,以行动为体,我们先不要看下边,大家心里想想看,你赞成哪一个。哪一个对,哪一个不对?这个不能说,我欢喜这个,这个不能欢不欢喜的,要有依据的,要客观的理论证明的,或者以圣教量,或者是以喻来证明,这个是合理,那个不合理。那么他下边就是辩论开始。

  

  以诸有为法,有剎那尽故者,立理正破。以诸有为有剎那故,定无行动,何以得知皆有剎那?以有尽故,既后有尽,知前有灭,故知有为法,皆剎那灭。故颂尽故二字,释上有剎那故也。颂中故字,两度言之,有剎那故,尽故。

  “以诸有为法,有剎那尽故者”,这是有部破正量部的话,“立理正破”,这是立一个道理,这是立一个量了,立个因明的量来破他。“以诸有为法,有剎那灭故”,并无行动,一切有为法,都是剎那灭的,不能有行动的,剎那灭,这一剎那这个样子过了,第二剎那就没有了,怎么行动呢?连不下去了。我们以前说,入胎如灯焰,他说从这里死了,可以到那里投生,他可以行动,他是这么说的,论是这么说的,入胎如灯焰,灯焰剎那灭,可以自此到彼,这个时间到那个时间,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这个中有也一样,同样是剎那灭,但是可以从这里死掉,到那里投生。

  所以说,我们讲道理,都是有一定的体系的。有部以剎那灭这样子一个原则性,来解释一切现象,中间没有矛盾的,如果你是乱套的话,自己自相矛盾。所以说,学一个部派的,不论学哪一个宗,总要把它的体系抓到,这才是这个派你才学到了。如果你抓了皮,这里说两句,那里凑两句,结果你凑的不知所云,人家不懂佛法的人,听听你头头是道,懂佛法的人,说你东凑西凑,这个是不成体系,那就是没有依据的话,都是空话。那个简单的话,一个机器,你什么零件都配起来,配的样子蛮好看的,你把电插上去,什么都没有,声音也没有,这个电视机的屏幕上像也没有,什么都没有,连声音也没有,为什么?你根本里边的线路一塌糊涂,这个样子好看没有用,不起作用。

  那么他的辩论,他说,一切有为法都是有剎那的,“定无行动”,不能有行动的。“何以得知”,那你这个话是,你说的吗,你怎么知道是这样子呢,皆有剎那呢?“以有尽故”,尽故是一切法有剎那的因,它的道理是有,因为有这个因,一切有为法都有尽,都要最后要消灭的。“既后有尽,知前有灭”,既然后面要消灭,要尽的,那么知道前面一定也有灭。“故知有为法,皆剎那灭”,所以说,以“有尽故”这个因来成立一切有为法,都是剎那灭。这个量已经立出来了。恐怕我们还搞不清楚,下面还要解释。

  “故颂尽故二字,释上有剎那故也”,尽故就这个因了,解释为什么有剎那,尽故。“颂中故字,两度言之,有剎那故”,有剎那也是一个因,先是有剎那,不能有行动。为什么有剎那?“尽故”,它尽也是一个因,有尽故,是证明有剎那,有剎那故,是证明没有行动。所以说它一层一层的,有两个量在里边,那么下边就立量了。

  

  此应立量,身表业色,是有法,定无行动,是宗法,因云,有剎那故,同喻云,如心所等。

  “此应立量”,因明的量应这样立,“身表业色是有法”,身表业是有法。宗里边有法与法两个东西。“定无行动”,这是法,宗法,就是宗旨,他立个宗,是身表业色决定没有行动的,身表业法定无行动。我们前面讲过的,身表业色是主词,谓语就是定无行动,这谓语就是它的一个predicate。他的谓语是定无行动,这是他的宗。他的因,就立个因,“有剎那故”。“有剎那故”,是成立一切有法,没有行动的。然后,后边“尽故”,又成立一切有为法是剎那的,所以这是两层的。“同喻”,那么宗因喻,还要立个喻,“如心所等”,心所法,是剎那剎那灭的。所以说,心所法是有剎那的,它是没有行动的,…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