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世间品▪P52

  ..续本文上一页就相应立。

  “问:何故名是意识长境”?你说名是意识的长境,意识的特殊的一个境,缘的境,什么意思?

  “答:谓如眼识但能了青,不了青名,意识了青,亦了青名,故青上名称之为长,长者余长也”,他打个比喻,那什么叫长境呢?它很简单,打个比喻告诉你,他说,我们看,假使是睛天的时候,天上碧蓝的一个蓝天,什么云彩都没有,我们眼睛看着它,知道是一个这么的一个境。但是你必须缘这个境,不晓得它的境叫青呢,青是我们安上去的,因为海外就不叫青了,中国人呢,历史上大家传统下来,这个颜色叫青。所以眼识缘境呢,祗缘青的那个本质,青的名字是没有,就是意识,透过意识了,才安上去这个叫青;那么我们说英国人叫BLUE,那不是叫青呢,那是另外一个名字了,那这个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说这个青呢是意识的境。那么我们说你要缘境呢,缘名呢,是意识上才有这个功能,所以呢,它是长境,它的特长,它的长处。

  “增语是境,触是能缘,缘增语故,名增语触”,增语是个缘的境,名,增语就是名,啊,这里不要忘记啊,增语就是名,触嘛是能缘的心所,能够缘增语的,叫增语触。这个触是缘增语的,叫增语触。“增语之触”,“依主释”,这个,这里要复习我们六离合释啊,这是依主释,缘增语的触,叫增语触。

  “故论云:增语触名就所缘立”,增语触这个名词,以所缘的境来安立的,因为的所缘境是增语,就叫增语触。好了,这是一个解释,第六意识的触,叫增语触,就是这么的意思,那么下边还有解释。

  “有说意识名为增语”,这个增语呢,不是说名了,意识叫增语,“以此意识,语为增上,方于境转。五识不然,是故意识,独名增语”,我们说意识缘境要带名言的,语为增上缘,各式各样的语为增上,这个意思才晓得,这是叫什么、什么,才能分别那个境,五识是直觉的,现量的直觉,那么意识是要带名言的,语增上,才能够缘境,五识不要的,所以说意识叫增语。

  意识本来叫意识,现在因为缘境的时候,要语的增上,才能于境转,意识叫增语。这个叫什么释,这是什么释?有财释,它的名字拿过来做自己名字了。增语是增语,那么它现在意识叫增语,那就是有财释,把它的名字当自己名字了。

  “ 触与增语意识相应,名增语触”,触与增语都是意识相应的,这个触,是意识相应的触,增语也是意识相应的所缘的境。那么这两个都相应的,这个触就叫增语触。这是什么释?它又不是缘增语,它是因为相应而叫增语触,这是邻近释。两个很密切关系的自己名字,用它的名字安上来,增语触。

  所以这里呢,六离合释,举两个例,这个例在前面讲没有用的。前面讲不晓得你说啥东西,讲了一个,举一个例子,反而不懂了,不举例还懂一些,这里,讲到这里可以举了。增语触,是邻近释,触与增语都意识相应的,它们两个是有密切关系,而触把增语的东西,名字安过来,邻近释。

  “故论云:增语触名就相应立”,这是从相应来安立的,邻近释。前面用所缘的境来立的,依主释。

  我们现在,今天是讲了触呢,讲了六触,二触,这个都是要费点脑筋的,希望大家回去讨论的时候多下点功夫,好,今天讲这里。

  

  第五十九讲

  (第159页上第7行至第162页下第8行)

  《俱舍颂疏》。昨天讲到第十卷,开头的几个颂讲过了,讲到触啊,六触跟二触,六触容易,眼耳鼻舌身相应的触,眼耳鼻舌身意相应的触,它们六个识相应的六个触就是六触。

  那么后边二触呢,比较困难一些。五个前五识相应的有对触,这个不难,因为前五根是有对的,有质碍的,那么它的触根据它的根,所依的根来说,有对。第六个增语触,就比较困难一些。增语触这里有两个解释。

  第六个意识它相应的触叫增语触,为什么原因?我们说增语是名,这里的第一个解释,增语是名,就是名句文身的那个名,它能表达意义的。语是声音,我们说话的语言是声音。这个声音一定要有名加进去,才能表达意义,所以说,这个名就是能够使语增上,能够使它有所意义,所可以表达出来的,叫增语。彼语,语言的音声能够增上,是表达出意义来的是名的效果,所以说名呢,叫增语。那么意处,所缘的境,它能缘名,前五识,我们说过了,不缘名。眼睛看到青,祗看到青的刺激,不晓得它这个名字叫青,那么第六识看过去了知道,这个颜色叫青颜色,这比量而知了,不是现量的。那么第六识就是比度来的,噢有这个特长,叫长境。缘名的祗有是第六意识能缘,那么叫,所以说呢,这个触呢,能缘这个增语的触叫增语触,这是第一解释。

  那么另外一个解释,意识叫增语。前面名是增语了,意识叫增语,这个意识为什么叫增语?意识它语言为增上,随着境转,就是第六意识都带名言的,缘境是带名缘的,要语言的增上,才能缘境。前五识不要,所以说呢,意识就叫增语,因为什么原因?语为增上,才于境转的,所以意识叫它增语,那么这个样子呢,这个触对增语跟意识相应的,这三个,意识跟触,跟增语,是密切相应。增语是缘的境,触是能缘的心所法,意识是心王,这三个法相应,而且关系密切相应,这个是邻近释,这个触也安增语的名字,因为这个触跟增语是有密切关系的,那么叫增语触,这是邻近释。

  那么这增语触的意思有两种。前面的是有对的,这个好说,前五识所相应的触,叫有对触。第六意识的叫增语触,有两个解释。

  

  壬三 明八触

  从此第三,明八触。论云:即前六触,随别相应,复成八种。颂曰

  明无明非二  无漏染污余  爱恚二相应  乐等顺三受

  释曰:明无明非二者,此有三触:一、明触,二、无明触,三、非明非无明触。颂言非二者,是第三触也。

  那么今天我们要讲“第三,明八触”。这个触很多,六触、二触,还有八触。

  “明无明非二”,这是三个,“明触”、“无明触”、“非明非无明触”,三类,这个三类是什么意思呢?明触就是“无漏”的;无明触是“染污”的;那么非明非无明触,就是“余”下的所有的有漏善了。就是说,一个是明是无漏的,一个有漏里边分两个,一个是染污的,一个是善的。无明是有漏里染污的,那么非明非无明呢,那就是有漏的善, 这是三种。

  “爱恚二相应”,还有跟爱相应的触,就是贪了,恚就是瞋心了,跟恚相应的触,这是又两种,三个二个就是五个,再加乐等顺三受,顺乐受,顺苦受,顺 舍受的有三种,那么一共是八个触。

  “释曰:明无明非二者,此有三触”,先说这个三种,这是一类。明触、无明触、非明非无明触。“非二”,就是代表非明非无明。

  “颂曰非二者,是第三触也”,那么下边就是解释,第二就是解释了,什么叫明触呢?无漏。什么叫无明触?染污。什么叫非二触,就是非明非无明了,叫余,余就是除了无漏,除了染污以外的,那就是有漏的善。

  

  无漏染污余者,释上三触也。余者,谓无漏染污外余有漏善无记也。无漏相应触,名为明触;染污相应触,名无明触;与有漏善无记相应触,名非明非无明触。

  “释上三触也,余者”,这个余,颂词里的那个余,就是无漏的,跟染污的以外,余下来的,那就是有漏善了,跟无记,噢,无记也在里头。

  “谓无漏染污外余有漏善无记也。无漏相应触,名为明触;染污相应触,名无明触;与有漏善无记相应触,名非明非无明触”。反正我们说一切法,不外有漏无漏,明是无漏,把明除掉,把有漏里边有染污的,有善的,有无记的,染污的无明触除掉,那么余下的就是有漏的善跟有漏的无记,那就是属于第三个非明非无明触。无漏相应的触叫明触,染污相应的触叫无明触,与有漏善无记,有漏的善跟无记法相应的触,叫非明非无明触,这个我们说修行里边很重要,你触,明触出来了,就是无漏法出现了,就是修行的,就是要得无漏法了。

  

  爱恚二相应者,此有二触:一、爱触与贪相应也;二、恚触,谓与瞋相应也。谓烦恼中,此二数起,故无明触外,别立此二也。

  “爱恚二相应”,这跟那个贪相应的触,叫爱触,跟瞋相应的触叫恚触,这是跟受里边贪、瞋是最厉害的两个。“谓烦恼中,此二数起”,在烦恼里边不是贪就是瞋了,是这两个东西都是经常起来的。“故无明触外,别立此二也”,无明触本来包了这个东西了,染污的触包括贪瞋了,但是因为这两个呢在烦恼里边起的特别多,作用特别大,所以把它另外开出来,从无明触里边,再把它另外立两个触,爱触跟恚触,那么加了两个。

  

  乐等顺三受者,为约三受摄一切触,总为三触:一与乐受相应,名顺乐受触,二、与苦受相应,名顺苦受触,三、与舍受相应,名顺不苦不乐受触。

  下边还要加三个,“乐等顺三受”,我们说受有三种,把三个受来包一切的触,那么成了三个触,一是与乐受相应的,顺乐受触,跟乐受相应的触叫顺乐受触;跟苦受相应的触,叫顺苦受的触,与舍受相应的触,叫顺不苦不乐受的触。这个是又分了三个,从受来分,顺了受的,我们说触跟受的关系,以前讲过了,“受领纳随触”,受是从触的那个变化而来的,顺苦受的触是能够产生苦受,顺乐受的触就产生乐受,所以说触是直接生受的一个因素。这个受的苦乐,全部决定于这个触来看,所以触里边,要分三类,顺苦的,顺乐的,顺不苦不乐的。

  

  问:何故此触,名为顺受?答:论有三释:一云此三能引乐等三受故,解云:此则能引顺所引也。二云或是乐等受所领故,解云:受领于触,触名顺受,此约所领顺能领也。三云或能为受行相依故,解云:受之行相,依触而生,名为顺受,此据所依顺能依也。

  “问:何故此触,名为顺受?”“答:”这个里边他说,为什么这个触要叫顺受呢?这个是什么意思?那么论里边三个解释,《俱舍论》里边,原…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世间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