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世间品▪P62

  ..续本文上一页食了,但是对我们身体有资益,也能叫食,所以属于段食里边。有的人说这是触食,太阳光碰到身上,触上去,舒服嘛,是触食嘛,不是。我们说触食呢,是什么?三和合生的触,是心所法那个触,不是身上碰到的触,你身上碰到舒服,什么东西,都属于段食的范围,这不是分段的。

  “故段食言从多分说”,所以说段食,大部分来说可以分段而食的,叫段食,其中也有一些不可一段一段分开的,阳光,影凉了,这个涂洗噢等等,你洗澡能不能水一块的分开来洗,那不能,那不行的,“多分说”叫段食。

  “光影炎凉名为食者”,光影炎凉怎么叫食呢?“寒遇日光”,冬天碰了太阳光;“及值炎火”,烤烤火;“热逢树影,并得风凉”,热天的时候,树影下子躲一下,那个凉风吹一下,对人都有好处,也是食。凡是对人有资益的都叫食,这个食的那个范围,并不是一定吞到肚子里就叫食,我们看这个食没有一个口在里边。如果是吃下去才叫食的话,那要加个口字旁了。

  

  非色不能益,自根解脱故者,明色非段食也。

  “非色不能益,自根解脱故”,这里就是说食,段食讲了,它的体是香味触。声当然不能作食了,声又抓不到的东西,声音一下子过了,马上就没有了,你怎么吃下去呢?你说的一句话,说好了,它本身没有了,你吞下去,肚子里还是空了,再吞也吞不下去了,所以声不能作食,这个大家很容易了解的。色为什么不能作食?所以辩这个问题。“非色不能益,自根解脱故”,色不是食,为什么?不能益有根,不能益解脱故,这个原因。非色是个宗,因就是不能益自根故,不能益解脱故。

  那么时间到了,这个要明天再讲,现在回向。

  

  第六十一讲

  (第165页上第14行——第168页下第1行)

  《俱舍颂疏》第十卷。昨天我们讲到四个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这四个里边,段食又分两种,一种是细的,一种是粗的。细的里边又分两种,那个劫初的,中有吃的,天上吃的饮食是细的。另外一种比较粗的,婴儿吃的乳,就是奶,或者细汗虫,小的虫吃的东西,流质的也算细食。那么在这个里边,光影炎凉,这个也算是段食,也是属于细的段食,段食的,它的字的意思,可以分段的,以口鼻一分,分了段一口一口吃下去的。那么这个光影炎凉不能分段的,但是,从多分说,它是属于段食一类;就是段食呢,不一定说,全部都要一段一段饮食才能叫段食,大部分来说是这样子的,也有少部分不这样子的,就是光影炎凉之类的,那也是属于段食,这个是细的段食。有的人认为光影炎凉是触食,不是,这个触,不是皮肤上的身触。触食的触是心触,三和合生的触是触食。所以这不是触食,是段食。

  下面就是色,段食的体是香、味、触,色不是段食的体,为什么色不是?昨天就讲到这里,非色,第一个就是肯定,色不是食,什么缘故?不能益自根故,不能益解脱故,这是两个原因。你说色不是段食,这是宗了。为什么不是段食,有两个原因。

  

  论云:色亦可成段别饮啖,何缘非食?以不能益自所对根、解脱者故。解云:且色不益自根者,自根是眼,眼见色时,而无益也。自根大种尚无有益,况能益余诸根大种,故色非食。不益解脱者,谓不还果,及阿罗汉,无段食贪,名为解脱,此不还等,色香味触俱得离贪,虽见美食,而不能益饮啖香味等,便即有益,一种离贪,见色无益,以此故知,色非段食。

  “论云:色亦可成段别饮啖,何缘非食?”先提一个问题,《俱舍论》里边说,色是个外境,色尘,它也可以分了一段一段的吃下去,为什么它不属于食?那么下边就是说,“以不能益自所对根解脱者故”,这是两个原因了,一个是不能益自所对根故,一个是不能益解脱者故,有两个原因成立色不是段食。那么《俱舍论》里边讲到这里就行了,圆晖法师恐怕大家不懂,又解释一下。

  他说,第一个:“且色不益自根者,自根是眼,眼见色时,而无益也。自根大种尚无有益,况能益余诸根大种,故色非食”,两个原因,第一个,我们说东西吃下去,第一个要长益的是自根。假使舌根吃下去,第一个,它对舌根有好处,那么鼻根东西吃下去,对鼻根先有好处,然后其它的资养,慢慢的资养其它的,眼、耳、鼻、舌根。那么色根,这个色吃下去之后,对自根不能益,眼根都不能益,何况益其它的根呢?自根大种都不能益,所以说,第一个原因,色不是食。

  第二个原因,“不益解脱者”,解脱者就是不还果、阿罗汉,他们对欲界的色、声、香、味、触,都没有贪着了,因为不还果已经离开欲界了,不还了,欲界再也不来了,那么这样子,对欲界的色、声、香、味、触,当然已经没有贪着心了。阿罗汉更不要说,他三界都没有贪着了,何况欲界(段食是欲界的)。所以,不还果跟阿罗汉这两种,都是对欲界的色、声、香、味、触没有贪着了,它们对色、声、香、味、触没有贪,一样的,好的东西看到了,他吃下去,虽然不贪,吃下去之后,能够对它身体有益;但是呢,色吃下去却没有,没有益,噢,所以他看到好的东西,他再好的东西,他看到,他没有贪,对他没有益,但是你香味触吃下去,他也没有贪,但是他吃下去,能资养身体。所以说,一样的离贪,色声香味触都离了贪的,它见了色没有资养身体的作用,而吃了那个香味触呢,它能够起作用,从这里证明,色不是段食。

  那么这里当然说得简单,我们要把那个补充材料稍微讲一点。那么就是什么呢?先是《俱舍论》原文的16。它说什么叫食?凡是食,吃下去,先要资益自根大种。假使鼻根闻到了之后,第一个对鼻根有好处,然后再到其它的眼、耳、鼻等根,那么舌根也是尝了味道之后,第一对舌根有好处,然后再资益其它的根。那么,当你色吃下去的时候,那不但是看了,它要真的吃下去的时候,对资自己的眼根毫无好处,那么对其它根更没有好处。这是什么原因?你吃下去的时候,根本在嘴里吃,嘴里是鼻舌身的作用,根本它不能了别这个色境,它对色境呢,根本没有感觉。那么对眼睛,它也没有起那个消化的作用。所以对这个色来说呢,它是没有起作用的。

  另外再微细一点说,我们说《成唯识论》里再这样子讲一下,《成唯识论》它里边食有四种17,这个我们可以作参考的。它说第一是段食,段食以什么为相?以变坏为相,所以说这个是把食的意思更深一层的解了。什么叫变坏为相呢?谓欲界系的香、味、触三个,在吃了嘴里变了的时候,能起食的作用。“由此色处,非段食摄”,因为这个原因,色处不是段食,为什么?“以变坏时,色无用故”,你嚼在嘴里,嚼了半天,色,对那个眼睛又看不到,鼻子,舌头又接触不到色境,它是各取各别境的了。舌头,舌对的是味境,鼻是香境,身就是触境,这个是烫的,或者是软的,身体知道。那么你眼睛,它又没有起作用,在口里咬的时候,眼睛没有对色,色也就对其它三个根又不起作用,所以说嚼烂了,色对身体没有好处,没有起资益作用。

  那么这个里边再补充一个《顺正理论》18,就是《俱舍雹论》,它有一个问题,它说“色处何缘不名为食?”色处为什么不叫食?“是不至取根所行故”,它这个色看,眼睛看色的时候,不要碰到的,而这个经上说呢,“段食非在手中器中可成食事”,所谓段食,不是拿在手里,或者摆在器里,就是摆在碗里边,可以算吃东西了,一定要摆了口里边,牙齿里边嚼了之后,经过津液的润湿,就是口水的拌搅,然后把它咽下喉咙,顺着肠里边,慢慢消化,它经过一系列的变化的作用之后,把它的里边的营养,流入脉里边,资益身上的那些虫,乃至增益诸根,这个就是叫食,而真正食的意义在这里,那么色来说就没有,毫无这个作用,所以说,色不叫食。

  那么这个样子说呢,是比较充分一点,但是我们这里又提起一个问题,就是《俱舍论》上有的,有的时候,看见色,好的色看了,心里欢喜,心里高兴了,对身体也有好处,这是什么食?有的时候我们看了很好的,假使我们看颜色,一般说,颜色对人的作用很大了。他们说以前法国有座大桥,是灰色的,经常很多人跑到桥上去自杀。后来他们这个政府就感到颜色有问题,把这个桥染成红颜色的,很鲜明的红色,结果自杀的人就明显减少。这个什么原因?色对人作用极大。那么我们说有的时候看了色,心里生欢喜心,对自己有好处,这是什么?为什么色不是食呢?这是触,这是触食。你心里生高兴心,这是心的触,眼睛生的触,触对身体起作用。不是眼睛看到色,色对我们物质上起作用,不, 是这个,所以不是段食。看了起作用,看了好的,是思食。

  我们这里又想到一个以前的公案,曹操,三国时候打仗,路上部队口干得不得了,没有水喝,曹操很聪明,爬高地方一看,他说那里有一片梅子的林,梅林,我们赶快跑过去,到了那里大家吃梅子,那就解渴的。他这样一说的话,部队马上精神振奋,开过去,本来走不动了,渴得不得了,那就走得动了。结果那里并没有梅子林,但是他离目的地近了,也就是再熬一熬就到了,水也有喝了。这是什么原因?这个是什么食?思食,这是思食,这个我们心里的一个虚妄心。

  那么我们再说一个色不是食的原因。我们经常说画饼不充饥,你看了一个画了很好,或者电影里边看了人家很好的饮食,人家在吃,或者饭馆之类的广告里边,看了很多好的饮食,你看了半天,你会不会饱啊?不会饱。那么至于要饭的人,他肚子饿得不得了,看人家在吃好东西,他不但没有饱,反而更难受,饿得更慌,那就是什么呢?就是看看不会饱的,色不能当饮食的。

  我们还要说一个话,一个厨师往往很胖,他就是在厨房里烧饭呢,烧菜了,那个气味熏在那里身上,经常闻那个味道,他胃口并不大,但是他很胖。什么原因?这也是食了,这是细的段食,闻香,跟中阴一样…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世间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