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世间品没有考过,下边我们要考一下。今天的时间还多,我们还要把器世间,先讲一点下去,但是考的时候,就是考有情世间这三品。当然要停两天了,给大家巩固一下。学了法之后,一定要有巩固。本来我们说,讨论就是巩固的方式之一,但是你们不擅于利用讨论的时间来巩固自己,深入自己,这个也是吃了个大亏,那么现在是复习的时候,主要是巩固。讨论不但是巩固,还能深入,而且还能利人,就在讨论的时候,人家不懂的,可以发挥自己的,让他们懂了。
但是我们也反对,在讨论的时候夸夸其谈,好象自己是讲经一样的。这个方式,我们感到,就是我慢的表现。讨论是讨论,讨论的时候,都是以大家平等的、协商的态度,不要掺入主观。好象我说的非对不可,你不能反对,你一反对就是错误,甚至于面红耳赤地争起来了,这不是讨论的精神。讨论就是大家平心静气的把自己的知道的长处,贡献给大家参考,自己的不够之处,让大家的见解来补充自己,就是虚心接受人家的意见,不要坚持自己。即使人家的意见是错的,你要提出适当的依据,根据什么什么经,什么什么论,是这样讲的,好象你这个话不大符合,这样子是可以的。不要硬争,自己也没有依据,就是说我一定是对,你一定是错,这个你哪里?你说我对你错,这个我就不对了,这个我就是我执。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一
分别世间品第三之四
前面的八、九、十,三卷是讲的有情世间,这里开始讲器世间,器世间就是讲世界的形成是如何的?里边的一些,四大洲、八小洲,还有地狱的、饿鬼的情况,他们里边的一些寿量、身量等等,各式各样的,那么最后是三大灾。这是世间上的一些地理知识、天文知识。
那么这个里边,不一定跟现在的科学符合,我们也不要勉强去跟现在的科学相符合。为什么呢?这是以前佛说的话,佛说的话,科学不一定能够证明到。很多的科学,十九世纪的科学,二十世纪推翻了,那么二十世纪的科学,二十一世纪不一定能成立。所以说科学是不断地在发展,不断地改进,现在符合了,将来改变掉了。你说科学错了,可以;佛所说的话也错了?不见得,所以说不要硬配。
以前因为比较空,《香港佛教》、 《内明》还经常看一看,里边有人写了一篇文章,说佛说的四个缘,不是我们学过嘛,六因四缘五果,四个缘正好配上宇宙间的那四个场,什么引力场、电磁场,什么场……。这个东西我想就有点硬配的,四个缘明明是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还有增上缘,它意义很确定的。用物理学四个场来配,已经够勉强了,尤其是这四个场,如果以后又发现第五个场出来了,那你四个缘不是要加一个缘吗?这些硬配的话,实在是不可以,大可不必!本来看上去很生硬,这个科学的四个场又不是天经地义的,一定就是四个,没有了;以后你又发现一个,你怎么说呢?还有空间,三度空间,四度空间,这个东西不断地在发展下去,你一定要把现在的科学水平来衡量佛教,这个也是多余的。佛教里边很多东西,现在科学已经证明的也有不少,我们也不反对。但是不一定说全部证明了,所以说不要完全去配合。
还有,我在四川的时候,有一些气功师,他们很好,也是想弘扬佛教,他们说要用科学来弘扬佛教的,将来把科学跟佛教证明得完全一模一样,最后把科学学透了,佛也成了。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妄想,科学怎么会跟佛教一模一样呢?科学里边,它的最基层的依据是五官观察的现象。我们说五官,靠眼耳鼻舌身的接触到我们的外部的世界,然后从这个里边,一些直接的经验把它总结起来,合成一个一个规律,从这个规律又推演出来那些看不到的、摸不到的,有些事理也可以推测出来。这个最基础的,靠我们人五官,但是我们五官有局限性、片面性,就是靠不住的,所以说,科学根本就不是绝对可靠的。
第一个,五官的观察世界,是带自性的。你看到桌子,就是桌子,凳子就是凳子,山就是山,都是实实在在有的。而真正的一切客观的事情是空性的,都是如幻显现的,这一个已经不可靠了。
再一个,我们说很浅的例子,把一个筷子摆在玻璃茶杯里边,你眼睛看到的上去就是弯的,不直的,但你手摸一下,却是直直的,没有断掉,这个就是五官观察靠不住。起大风的时候,看见月亮在云朵里边很快的在跑,实际上月亮跑不跑?月亮没有跑,云在跑。而我们学过物理学的,或者是懂一点航海知识的人,他就知道,两个船在海上航行的时候,看看就要碰到了,实际碰不到,有的时候,看上去不会碰的,就是会碰到。因为两个都在走,看的方向的就不一样了,看过去这个样子,他过来,你过去,并不是照眼睛看的方向就是准确的,因为都在动。所以这个方向是一定要靠仪器测量出来,这个方向开过去要碰头的,那个方向不会碰的,这个东西,你靠眼睛观察不行的。所以说我们的五官观察东西,这个我记得,沉家桢也发挥了很多,整个宇宙间的光波,从紫外光线到红外线中间这么一段,是我们眼睛能观察到的,紫外线以外,红外线以内的,这些光波再多,我们毫无所知,眼睛根本看不到。那你观察有多少东西呢?整个宇宙那么多光波,你祗看到一点点,你说把这个整个一点点,可以概括全部的宇宙的光的现象了,那靠是靠不住。耳朵也同样,声波,最高的频率的,听不到的,最低的频率的也听不到的,祗有中间那么一段能听到。你说你靠这耳朵,你可以把宇宙一切观察到了,也靠不住。那手碰到的,更不要说了,你碰到有多少东西?那么整个宇宙,你哪里碰得完呢?那你观察宇宙的现象靠科学,实际上是能够得到真正的结论也是不可能。
再说,你科学研究透了就成佛了,更是笑话。佛教要断烦恼的,科学家哪个断烦恼的?科学家他可以发明很多东西,脾气大得不得了,佛教却不行的。所以说要想佛教来证明科学,以科学来证明佛教,本身就是一个不一定靠得住的。因为观察的器官不行,我们的五官眼耳鼻舌身观察的现象都是带了偏见的,有毛病的。等于说显微镜,或者是这个仪器,本身都是带了病的,不准确的,准确的东西怎么量得出呢?再加上一切都是空性的,你看了都是实在有。再加上一个,科学又不断烦恼的,又不证空性的,这样子即使你科学研究得最高峰了,二十世纪、五十世纪的科学了,不见得跟佛教一模一样。五十世纪的科学家,跟佛的距离差得不晓得有好远,这个以科学来成佛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这些妄想呢,现在也确实是很普遍的,提这些设想。
甲二 明器世间
乙一 明所居器
丙一 别明小器
丁一 明三轮
从此大文第二,明器世间。一、明所居器,二、明能居量,三、明三分齐。就明所居器中有二:一、别明小器,二、总明大千。就明小器中有八:一、明三轮,二、明九山,三、明八海,四、明四洲,五、明黑山等,六、明地狱,七、明日月,八、明天器。且初第一明三轮者,说云:如是已说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说。颂曰:
安立器世间 风轮最居下 其量广无数 厚十六洛叉
次上水轮深 十一亿二万 下八洛叉水 余凝结成金
此水金轮广 径十二洛叉 三千四百半 周围此三倍
释曰:初句总标,余句别释。洛叉此云亿,论云:许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安立形量不同。谓诸有情业增上力,先于最下,依止虚空,有风轮生,其量广无数,厚十六亿逾缮那。如是风轮其体坚密,假使有一大诺健那此云露形神,以金刚轮,奋威悬击,金刚有碎,风轮无损。又诸有情,业增上力,起大云雨,澍风轮上,渧如车轴,积水成轮。于未凝结位,深十一亿二万逾缮那。
我们说器世间,“一、明所居器,二、明能居量,三、明三分齐”,我们所居的器世间是怎么一回事?有二,“一别明小器”,小世界,“二总明大千”,大千,三千大千世界。先明小器世间,里边又分八个。先明三轮,明九山,明八海,明四洲,明黑山等——南洲后边有黑山,下边明地狱,明日月,明天器,天上的人住的地方,那么一共分八科。
“且初第一,明三轮”,先说三轮,这个三轮不是“嗡阿吽”噢,这是器世间的三轮。“说云:如是已说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说”,这是《俱舍论》的话,前面有情世间讲过了,那么器世间怎么一回事?现在该说了。
这个三轮,就是风轮、水轮、金轮。器世间,最下面的是风轮,上面是水轮,然后是金轮,金轮上边,再形成我们住的地方。那么总的来说,器世间是依靠在金轮上,金轮又依靠在水轮上,水轮又依靠在风轮上。所以说我们佛法里边修持,也是根据这个器世间的原则,修内供的时候,最下是风轮,然后是水轮,水轮上面是地轮,地轮,实际上是金轮,再上面还有一个地,那么就是金轮。它的量,那么什么都这里讲那些情况。
“释曰:初句总标”,安立器世间,这一总标,我们要讲器世间了。“余句别释”,那么器世间什么样子的,一句一句下面讲。
“洛叉”,这是印度话,叫“亿”,但是这个亿,不是我们中国的亿,中国的亿是一万万叫亿,印度是十万叫亿,所以说这个里边,数字有不一样。那么这个它说的,十一亿二万,实际上就是一百一十二万。
“论云:许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安立形量不同”,这个“许”就是说共许,这个一般的佛教徒,或者各个经论,哪个宗派,都共同认为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是这样安立的,它的形量是不同。“谓诸有情业增上力”,怎么不同呢?形量怎么安立,怎么不同?下边就可开始讲,主要是有情的业报的关系,众生的业力增上的缘故。
“先于最下,依止虚空,有风轮生”,这个我们后边还要讲,世界的成住坏空,这个世界成了之后,要住,住了之后,要坏,坏了之后,最后是空,全部都空。坏就坏完了,空了一段时间,又要成。成的时候,就是先是风轮,风…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世间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