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世间品▪P72

  ..续本文上一页己去减。四万,二万,一万,五千,二千五,这样算到后来,第八层就变了三百一十二个半。这个数字我们不去算了,大概知道它一半一半减就完了。“如是九山一一广量,各各自与出水量同”,这个山的广度,跟它出水量的高度一样。

  

  丁三 明八海

  从此第三,明八海。颂曰:

  山间有八海  前七名为内  最初广八万  四边各三倍

  余六半半陜27  第八名为外  三洛叉二万  二千逾缮那

  释曰:妙高为初,轮围为后,中间有八海,前七名为内。七中皆具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耎,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已不伤腹。如是七海,初广八万,约持双山内边周围量。于其四面,数各三倍,谓各成二亿四万逾缮那。其余六海,量半半狭,谓第二海,量广四万。乃至第七量,广一千二百五十。此等不说周围量者,以烦多故。第八名外,咸水盈满,量广三亿二万二千。

  这是海的大小。九个山中间有八重海,两个山夹一个海,这是八个海。就是须弥山过来,中间往外排出去,前面七个内海,最后,铁围山以内的那个海是外海。那么“最初广八万”,最初的海,它的宽度八万逾缮那,“四边各三倍”,它的四边,就是这个海的四边,四周围呢,“三倍”,就是三八二十四万。这个很好算,须弥山在中间,中间须弥山本身的周围是八万,海又是八万宽,这边八万,那边八万,那么整个的海就是三八二十四万那么宽,四边都是那么宽。其余的六个海,就是八功德水的海,内海,半半的狭,一半一半的减,减半减半的宽。第八个海是咸水海,它有多少宽呢?就是三亿二万二千逾缮那。这是海的量,大概的情况记住就可以了,数量我们不一定记得那么仔细。

  “释曰:妙高为初,轮围为后,中间有八海”,最初是妙高山中间,最外的一圈是铁轮围山,中间这个山,一层山,两层山中间夹一个海,一共八个海,九个山中间嘛,夹八个海了,前面七个海,就是中间那七个海,内海。

  “七中皆具八功德水”,在七个海里边,都有八功德水。我们经常念《弥陀经》,八功德水,哪八个功德呢?恐怕大家不一定能够背得下来。那么现在这里,就是什么叫八个功德,第一是甘,甜的;第二是冷,清凉的;第三是软的,不是硬水,就是里边没有那些硬水的东西,渣子没有;第四是轻,很轻;第五是清净,很干净;第六是不臭,这个水不会臭的;第七,饮时不损喉,吃下去的时候,不损害我们的喉咙;第八,吃下去的时候,不伤肚子。有的时候,吃了冷水肚子要痛,这个水不会的,吃下去喉咙吃得,冻得不得了,也不会,它是清凉,不是冷得不得了。那么这是八功德水,前面七个海都是八功德水。

  “如是七海,初广八万,约持双山内边周围量。于其四面,数各三倍,谓各成二亿四万逾缮那”,那么第一个海的情况弄清楚了,第三、第四个海好推,那就不要去管它了。把第一个海搞通,二亿四万是怎么来的?大家自己拿个笔写下就可以了。须弥山在中间,我们姑且把它写个方的,画个方就好了,中间方块块,须弥山,它每一边都是八万逾缮那,高也八万逾缮那,宽也是八万逾缮那,这个四方的,四边都是八万逾缮那。

  那么海水也是八万,海水围绕了须弥山,也当它是方的,就在外边再画方圈圈,是八万。那么这个八万,是怎么八万呢?海水的宽八万,就是须弥山,假使说东边出去到海的边,须弥山的一边到海的那一边有八万的宽;须弥山西边到那个海的西边那个边八万,同样东边过去也是八万,南边过去也是八万,整个的海是八万的宽。那么这个海的边,那就可以算了,中间须弥山是八万,两边又是八万,三个八万就是三八二十四,就是二亿四。那么东边是二亿四,南边也是二亿四,西边二亿四,北方也是二亿四,四边都是二亿四万逾缮那,二十四万。

  那么这个须弥山的第一层山是这么的,第二层也好算了,它的宽度也是少一半的,祗有四万了,四万这一边四万,那一外边四万,加中间的有多少呢?,就中间有二十四万,那么加上四边再推出去,每一边多少?自己照算,第一个山算出来了,第二个自己算好了,那么也不需要把它全部算出来,大概知道半半,半半减下去就可以了,海的宽度,一半一半减,“其余六海,量半半狭”,其余六个海的宽度呢,一半一半减,就是说须弥山跟持双山中间的海,宽是八万,那么持双山跟持轴山中间的海面的宽祗有四万,四万之后,它两边加四万,八万。再加上中间二十四万,那么这是内边,再算外边……。它给你也说了一下,第二海的宽是四万。要是第七海的量,一半一半减呢,减到一万二千五。四万,二万,一万,五千,二千五,二千五的一半就是一千二百五了。

  “此等不说周围量者,以烦多故”,那么它这个海的周围有多少宽呢?没有说了,为什么不说呢?太繁了,它就不写了。你要算,你欢喜算你去算好了,这个也不是很难的算术,就是把它的海,两边宽度加上去,原来有多少宽,再加上外边是多少宽,一层一层推出去,照第一个山去推。

  那么这七层海过了之后,第八个海是外海,咸水充满,这个外海跟前面不一样,不是八功德水。所以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有八功德水,就是我们没有看到,碰不到。我们碰到的海水都是咸得不得了,这个咸水咸得怎么样?不能吃。我们说海里边不会渴死?海里要渴死的。如果开入大海之中,你带的淡水没有了,那就非渴死不可。这个海水不能吃的,海水越吃越渴的,不能解渴的,海水是咸的。“咸水盈满,量广三亿二万二千”,第八个海是咸水海,它充满了咸水,它的宽度三亿二万二,就是三十二万二千,亿就是十万。这是八大海。

  

  丁四 明四大洲

  从此第四,明四大洲。颂曰:

  于中大洲相  南赡部如车  三边各二千  南边有三半

  东毗提诃洲  其相如半月  三边如赡部  东边三百半

  西瞿陀尼洲  其相圆无缺  径二千五百  周围此三倍

  北俱卢畟方  面各二千等  中洲复有八  四洲边各二

  再过去就是四大洲。我们修供曼茶,这个地方就是一层一层的,更清楚了。在第八个咸水海里边有四大洲,有八小洲——这里是八个中洲,因为小洲还有啊,小洲无计数了,他不说了,中等的有八个,每一个大洲旁边有两个中洲。

  “于中大洲相,南赡部如车”,大洲的形状,南赡部的就是南洲,它的形状如车,“三边各二千,南边有三半”,车是什么呢?车是古代乘的车,后边宽,两边伸出去,前面很狭,前面是骑马的什么东西的,后边宽坐人的,这个南赡部洲的样子就是跟车一样,在南边是最狭的一块,那么其它三边一样长,一个矩形。就是南边特别短,东西北三边都是二千逾缮那,南方祗有三个半逾缮那,那是小得不得了,那么后边这个北方跟南方一比呢,那不晓得好多倍了,差不多快一千倍,那么这个形状是这样子。那么洲的相,跟人的面相一样,人的面相也是上边宽,下边狭一点,我们下边那么小,一个下额就是那么一点点,跟上面颅骨比起来,那个下额是很小的。大概样子,当然不是全部的。

  东毗提诃洲,东洲是半月的样子,半个月亮的样子。“三边如赡部,东边二百半”,半月形,那是总的来说;从东南西北四边来说,这个以前讲过,须弥山在中间,东洲是在须弥山东边嘛,半月形,靠东那一边是个尖尖,很小,南、北是一个圆弧形,靠西边是一个弓弦的那个,因为圆弧形跟弓弦基本上长度差不多,都是两千,那么东边是一个尖尖的地方,是三百半,最小,半月形。

  “西瞿陀尼洲,其相圆无缺,径二千五百”,西洲它是圆圆的,无缺,一个圆形,它的直径二千五百,“周围此三倍”,周围呢,3.1416一乘就是三倍。

  “北俱卢畟方”,北俱卢是正方形,每一面都是二千,相等的。

  “中洲复有八”,每一个四大洲两旁边各有两个中洲,我们说小洲,实际上是中洲,再小的洲就不说了,太多了。“四洲边各二”,在四大洲的旁边各有两个中洲,一共八个。那么就是四大洲、八中洲。

  

  释曰:前三行半明大洲,后两句明中洲。论云:于外海中,大洲有四,谓于四面对妙高山。南赡部洲,北广南狭,三边量等,其相如车。南边唯广三逾缮那半,三边各有二千逾缮那。解云:此言车者,是西国车,彼国车形,前狭后阔,如人面也。

  “释曰:前三行半”,前三个半颂释大洲,最后两句说中洲。

  “论云:于外海中,大洲有四”,在外海,铁围山里边的咸水海里边有四大洲。所以说从这个里边看,我们到须弥山的距离远得很,喜玛拉雅山怎么是须弥山呢?要经过七重金山,要经过七个八功德水的海,然后才到达须弥山。我们到喜玛拉雅山哪里经过八功德水呢?在地球上,还没有发现八功德水在哪里。那么须弥山在哪里,你这怎么知道呢?所以,说喜玛拉雅就是须弥山,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不可靠的。于外海中有四个大洲。

  “谓于四面对妙高山”,对妙高山来说,它的四个边边,当然中间还有七重香水海,还有外边一个咸水海,它的方向是这么的,四边的南边是赡部洲。“北广南狭”,北面是宽,南面是狭,东西两边跟北面一样长,三边量等,东西北三边一样长。“其相如车”,好比古代的车一样,南边祗有三逾缮那半,就是南边特别小,三边各有两千逾缮那,三边是两千,这个画起来,这个矩形是很小很小的,前面南边这一块。“此言车者,是西国车”,是印度的车,“彼国车形,前狭后广,如人面也”,他们国家的车子呢,前面很狭,后面蛮宽的,跟人的脸一样,上边宽,下边狭,那么方向也是这样子,朝南的那一边很狭,北面很广,东西两边弯下去,南边一点点宽,就是一个矩形的样子。

  

  又论云: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上,起金刚喻定,以无余依及余处所,有坚固力能…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世间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