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个是色界,不能产生,“所以可知”,“所以”就是“什么原因”,“可知”,前面讲过了,就不要说了。色界的善讲完了。
有覆从八生者,谓色界有覆心,从八心生,于十二心中,除欲二染及学无学。
此复生于六者,此色界有覆心,复能生六心。谓自界三,欲善、不善、有覆无记。生欲善者,从染污定,生欲善也;生欲不善有覆者,从色界染心命终,于续生位生欲二染也。
色界有覆无记心,从八生,“有覆从八生”。色界没有不善,色界不善就不谈了;无记心有两种,先说有覆的,再说无覆的。有覆的无记,从八个心生,“谓色界有覆心,从八心生,于十二心中”,除欲界的两个染污心,“及(有)学、无学”,这个心要除掉。因为色界的有覆心,在下地的染污心不能生起来;那么有学、无学是无漏的善心,它不能生起这个色界的有覆心,祗能生起色界的善心。那么这是从八个心生,要除掉四个:无漏的两个,欲界的染污的心两个。
“此复生于六”,那么色界的有覆心可以生六个心,“此色界有覆心,复能生六心”。“谓自界三”,自己相生,当然三个都可以生:“欲(界)”的“善、不善、有覆无记”,可以生三个。
“生欲(界)”的“善”,“从染污定生欲(界)善”,这是染污定起了,情愿生下地的善心。前面讲过,就是防退的,他在入定的时候,起这个心:宁愿生下地的善心,不愿意起上地的染污心,当染污心逼恼、生起的时候,它就生起欲界的善心。
“生欲不善有覆者”,生欲界的不善心跟有覆无记,就是说,“从色界”的“染(污)心命终”,投生的时候,在欲界的两个染污心都可以起来。
无覆从三生者,谓色界无覆无记,从三心生。谓自界三,余无生理。此复能生六者,此色无覆心,复能生六心。谓自界三,欲界二染,无色一染,约续生位,思而可知。
“无覆从三生”,那么无覆无记,它从三个心生。“谓色界无覆无记,从三心生”,就是“自界”的“三”个心,“余无生理”,其余的不能生。无覆无记,祗能自界相生,因为它的力量弱。
“此复能生六”,这个无覆无记心本身又能生六个心。“此色无覆心,复能生六心,谓自界三,欲界二染,无色一染”,自界相生,三个心都能生;欲界的两个染污心,无色界的一个染污心,“约续生位”,都是投生的时候,“思而可知”,以无覆无记心命终生到欲界,或者生到无色界,都产生那个染污的投生的心,这个一想就可以知道,就不详细说了。
那么把色界的三个心讲完了,讲无色界了。
无色善生九者,谓无色善心,能生九心。言九心者,于十二心中,除欲界二,善及无覆;除色界一,所谓无覆。
此复从六生者,此无色善心,复从六心生。谓自界三,及色界善,并学、无学。
“无色善生九”,无色界的善心能生九个心。哪九个心?“于十二心中,除欲界二”,欲界的两个心要除掉:一个是“善”的,一个是“无覆”;“除色界一”,色界要除一个心(无覆)。
欲界的善,为什么不能生呢?它因为太远了。前面讲过的,无色界的心不能生欲界的心,太远了,四个远,善的、无覆心都不能起。那么善的、无覆的不能起,染污的倒能起了?染污的投生嘛,投生的时候,要起染污心的。那么所以说,染污的两个心不除开,除欲界的善心、无覆心,这是太远的关系,不能生。色界的心除一个,“所谓无覆”,无覆无记,异地不相生,所以说它不生。
“此复从六生”,这个无色界的善心,又从六个心生。“此无色善心”从哪六心生呢?“谓自界三”,自地相生没问题。“及色界(的)善,并学、无学”,色界的善心,它是起那个定,可以生无色界的善;有学、无学起那个无漏定,出定以后,它可以生起无色界的善心。这是善心,说了。
有覆生从七者,无色有覆,能生七心,亦从七心生。生七心者,谓自界三,及色界二,生彼善、染心,并欲界二,不善、有覆。即此亦从七无间起,谓除欲、色染,及学、无学心。
“有覆生从七”,无色界的有覆心,能生七个心,也从七个心生。
生七个心,就是“自界”的“三”个,这是互相生。“及色界二”,色界的两个心,“生彼善、染心”,色界的善心,入定的时候,起它的心。那么色界的染污心也可以生起来,因为它上地的无色界要起染污心的时候,也是前面防退,宁愿生起色界(下地)的善心,所以说,从无色界的这个有覆心(染污心)可以生出色界的善心,这是防退的时候;那么也生它的染污心,色界的染污心,那是投生的时候。“并欲界二,不善、有覆”,不善、有覆也是投生的时候,染污心了。他从无色界命终,生到欲界来,那当然是要生起欲界的染污心。那么其他的心不能生,因为无色界跟欲界太远,不能起。
“即此亦从七无间起”,这个无色界的有覆心,也从七个心能够生起来。“谓除欲(界)、色(界)”的“染(污心),及学、无学心”,有学、无学的心当然是善的无漏心,不会生起有覆心,欲界跟色界的染污心也不生。那么这个是其它七个心能生,一般说都是命终的时候。命终的时候,生到无色界,要生起无色界的有覆的染污心,而无漏的心当然不会生起染污心,直接不能生染污心;欲界的染污心也不能生到无色界去,所以也不能生起无色界的心。
无覆如色辨者,无色无覆,如色界辨,从三心生,能生六心。从三心生者,谓自界三;能生六心者,谓自界三,及色界染,兼欲界二,不善有覆。
“无覆如色辨”,无覆无记的心,跟色界的一样,跟色界一样地分别,那么就不说了——噢,“从三心生,能生六心”,一样。“从三心生”,自界三心。“能生六心者”,“自界三(个)”,“色界”的“染(污)”,“欲界”的两个:“不善、有覆。”这是跟色界一样。
这是三界的有漏心,说完了。下边还有两个无漏心。
学从四生五者,谓有学心,从四心生,能生五心。从四心生者,谓三界善,及与学心。能生五者,于前四上,加无学一。
“学从四生五”,有学的心从四个心生,它自己能生五个心,“谓有学心,从四心生,能生五心”。
“从四心生者”,哪四个心呢?“谓三界(的)善(心)及与学心”,三界的善心入无漏定,可以生起有学心;有学心它直接生起有学心,是同类因,这个生起来的,也可以生。
它能生五个心,“能生五者,于前四上,加无学一。”前面这四个心能生它,当它出定的时候又生起三界的善心,可以生这个;也可以生有学心,等流;但是要加一个,当你证了无学的时候,证了阿罗汉,他也可以无间生起无学心。
生的心是四个,能生的心却是五个。因为从有学可以产生无学,而无学不会生到有学去。所以说有学生有学,是前面的能生它;但是它有学要生出来的呢,不但生有学,还可以生无学,证阿罗汉,第二剎那就是无学心。
余从五生四者,余谓无学心,此无学心,从五心生,能生四心。从五生者,谓三界善、学、无学心。能生四者,于前五上,唯除学心。
“余从五生四”,“余”,这么有学讲完了,余下来的一个,那就是无学(心)了,从五个心生,它能生四个心。“余谓无学心,此无学心,从五心生,能生四心。”
从哪五心生呢?“三界”的“善”心,入无漏定,可以生起无学的心。“学、无学心”,有学心,他证了阿罗汉了,产生无漏的无学心;无学的心,等流,它自己作同类因,产生后边的无学心,也可以。五个心能生它。
“能生四者,于前五上,唯除有学。”无学的心,他已经证阿罗汉了,他不会再生有学的心了;但是他出定的时候,也可以产生三界的善心,也可以等流生出自己的无学心。
这样子把十二个心,三界的一共十二个心互相生的关系讲了很多。那么其中的关键问题呢,都在它解释里边讲了。像这一类颂,我们说,并不叫你们背,但是这里的原则却是要考。为什么这几个心能生那个,不能生其他的?这些原则性的东西,考试的时候要考的。那么背三个、九个、八个、十个、十一个、六个,什么东西,这个数字不好记,也不要你们勉强背,就是把原则要记住。
原则记住呢,这里有几个参考资料,是《光记》里边的,我想给你们记一记,大家记一下52。
“八心能作入有漏定心”,要入有漏的定心,就是入定了,这是有漏定——要进入有漏的定心,有八个心能进入。“谓欲界”的“加行善心”,不是生得善,生得善不能生定的,“加行善”,修了加行(修定的加行)之后,这个善心能够无间入这个定。还有“通果心”,通果心就是说神通变化,你变化好了,还得还到定里边去。当然,有漏定也能起通果变化了,不一定无漏定;有漏定也能起五通,无漏定是六通。那么通果心也可以入有漏定心。“色界”的“加行善、生得善”,都可以入有漏定心,因为色界跟欲界不一样,色界本来是定地,它的生得善也能进入有漏定心,加行善当然更容易;“及有覆心并通果心”,色界的有覆心、通果心,还是还到定中去,都能够产生有漏定心。那么“无色界”,“生得善及有覆心”,这是两个。一共八个。
我们再点一下:欲界的加行善,一个,通果心,两个,色界的加行善,三个,生得善,四个,有覆心,五个,通果心,六个,无色界的生得善、有覆心,七个、八个。那么入有漏定有这么八个心可以进去。
有的地方说色界的生得善也不能入定。无色界的生得善,它…
《俱舍论颂疏讲记 根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