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成就乐根不成就喜根的,“异生生第三定”,他乐根有了,喜根没有。
这是成就身根有四个,成就乐根也有四个,是指这个两个补充的话。下边再接下去。
成眼等及喜,各定成五根者,眼等等取耳鼻舌,若成眼根,必成就五,谓身命意舍,兼眼根。如眼既尔,耳鼻舌三,各成五根,准眼说之。喜根成五根者,谓命意舍乐喜根。
“成眼等及喜,各定成五根”,假使成就眼根的,或者是成就喜根的,最少有五个根。“眼等等取耳鼻舌”,若成眼根,那必定有五:眼根、身根、命根、意根、舍根。命意舍是最基本的,一定有的;那么成了眼根,你说没有身体的,有个眼睛,那不成话的;眼睛总是生在身体上,要成就眼根,必定有身体。耳、鼻、舌这些根不成就,可能,但是眼根有了,身根不成就,不会有。所以说成就眼根的,起码有五根。
“谓身命意舍,兼眼根”,加一个眼根;“如眼既尔,耳鼻舌三,各成五根,准眼说之。”跟眼根一样,假使成就鼻根、舌根、耳根,也是一样,起码成就五个。六个行不行?六个当然可以了,有身体,一个身体有眼、耳、鼻、舌,都有,那么六、七、八都可以有。这里说最少、起码的,眼根成就的话,最起码是这五个根一定有,其他的根可能没有。那么耳根、鼻根、舌根一样。
“喜根成五根者”,喜根成就也决定要五根,“谓命意舍乐喜根”,喜根成就的,必定要成就这五个根。命意舍是最基本的,没有问题,为什么喜根成就决定要成就乐根?下边解释。
又论云:第二静虑地生,未得第三静虑,舍下未得上,当成何乐根此文意者,难前喜根,必成就乐。第二静虑,自地无乐,而有喜根,初禅有三识乐,今已舍竟;第三禅意地乐,今复未修得,故言舍下未得上,当成何乐根也?当言成就第三静虑,染污乐根,余未得故答也,未断第三禅染污,必成就也,余未得者,余乐未得也。
“又论云:第二静虑地生,未得第三静虑,舍下未得上,当成何乐根?”你说成就喜根要成就乐根的,这个成问题啊。“第二静虑地生”,生到第二禅的人,他第三禅没有得到;那么下边的舍掉了,上边第三禅的乐还没有成就。下边的乐什么呢?就是身乐。身乐,第二静虑是无寻无伺,没有身受了;那么他寻伺的,身上的那个乐受没有了;上边第三禅的乐根他又没有得到,怎么说他成就乐根呢?提这个问题。“当成何乐根?”这个乐根是什么乐根啊 ?
“此文意者,难前喜根,必成就乐”,前面说喜根的人必有乐根的,这个有问题。假使第二禅的人,他有喜根,“自地无乐 ”,第二禅没有乐根的,“而有喜根 ”。“初禅有三识乐”,初禅还有身识、耳识、眼识,他可以有身受的乐。而二禅,舍掉初禅的乐了,三禅的乐又没有得到,你说他成就什么乐?“今已舍竟”,“第三禅”的“意地乐”,“今复未修得,故言舍下未得上,当成何乐根也?”下边初禅的乐舍掉了,上面三禅的乐没有得到,你说他成就什么乐根呢?
“当言成就第三静虑,染污乐根,余未得故”,这个我们说是成就第三静虑的染污的乐根,“未断第三禅染污,必成就也,余未得者,余乐未得也”,其他的乐是没有得到,但是第三静虑的染污乐,他决定是有的。这个我们下边要讲。
若成就苦根,彼定成就七者,彼者,彼苦根,定成就七根也,谓身命意喜乐舍苦根,夫成苦根,必是欲界,故此七种,不可阙也。于四受内,除忧根者,离欲舍故。
“若成就苦根,彼定成就七者”,假使苦根成就的人,他起码要成就七个根。“彼者,彼苦根,定成就七根也”,哪七根呢?“谓身命意喜乐舍苦根”,身、命、意、喜、乐、舍,连它自己苦根。为什么要加喜乐呢?“夫成苦根,必是欲界”,成就苦根的人,决定是欲界,上二界没有苦,“故此七种,不可阙也”。
“于四受内,除忧根者,离欲舍故”,在欲界,决定成就这七个根。那么忧根可能他是离欲舍,他已经证了初禅了,忧根可以没有。人虽然在欲界,但是这些根呢,他决定成就的,所以起码有七个。
若成女男忧,信等各成八者,谓成女根,必成就八,七根如苦,更加女根;男根亦八,七根如苦,更加男根;忧根亦八,七根如苦,更加忧根。若成信等,各成八者,谓命、意、舍、信等五根。
“若成女男忧,信等各成八者”,若是成就女根、男根,或者是信等五根,信勤念定慧各成就一个,那么起码有八个。“谓成女根,必成就八,七根如苦”,与前面一样,苦根里边七个,“更加女根”,再加一个女根;“男根亦八”,成就男根也是八,“七根如苦”一样,“更加男根”,再加一个男根。“忧根亦八”,成就忧根也有八,“七根如苦”,加一个忧根,因为前面是苦,忧根可能是离欲舍,舍掉了;假使你成就的,没有舍掉,那么再加一个,八个。
“若成信等,各成八者,谓命意舍信等五根”,命意舍是基本的,信勤念定慧五个加上去,八个。这五个也拆不开的,你成就一个,必有其他四个。那么它最少的是命意舍,不能再少;再加五个,也是八根。
二无漏十一者,谓已知、具知二无漏根,各十一根也。已知根十一根者,谓命、意、喜、乐、舍、信等五根,及已知根。具知十一者,前十一根中,除已知根,加具知根。
“二无漏十一者,谓已知、具知二无漏根,各十一根也”,二无漏根就是已知、具知这两个根,成就这两根的,决定成就十一根。“已知根十一根”是什么呢?“谓命、意、喜、乐、舍、信等五根”,成就这个已知根的,它决定成就命根、意根——这是生命总有的了,没有这个人的话,他怎么起无漏根呢?那么喜根、乐根决定成就;还有信等五根决定有,舍根也有;“及已知根”,加上它自己(已知根)。“具知十一者”,具知根的也有十一个,“前十一根中”“已知根”除掉,“加(一个)具知根”。
初无漏十三者,谓未知当知,初无漏根,必成就十三根。言十三者,谓身、命、意、喜、乐、舍、苦、信等五根,及未知当知根。此加身、苦者,若成未知当知根,必在欲界,故定有身、苦也。
那么“初无漏”,未知当知根是成就十三根,“谓未知当知,初无漏根,必成就十三根”,它要起的时候最少有十三个跟它一起来,“言十三者,谓身、命、意、喜、乐、舍、苦、信等五根,及未知当知根”。这里边为什么要加身根、苦根?“此加身、苦者,若成未知当知根,必在欲界,故定有身、苦也”,因为未知当知根它在欲界的缘故,它在见道的时候了,欲界一定有身、苦。
好了,“成就诸根定量门”讲完了。下边还有两个很容易,今天把它一口气讲了,后天就是第四卷了。
丙五 成根极少门
从此第五,成根极少门者。论云:诸极少者,成就几根?颂曰
极少八无善 成受身命意 愚生无色界 成善命意舍
“从此第五,成根极少门者”,最少起码要成就多少根?“论云:诸极少者,成就几根?”根最少的,是哪几根?“颂曰:极少八无善,成受身命意,愚生无色界,成善命意舍”,成就最少根的人,祗有两种。“极少八”,凡是一个有情成就根呢,最少要八个,这八根是极少,极稀有的。那么有两种,两类人,一个是“无善”,一阐提,没有善根的人,他成就的是五个“受”,再加上“命、身、意”;还有是凡夫,无色界的凡夫,他成就“善、命、意、舍”。“善”就是信勤念定慧五个善根,再加命、意、舍,因为他没有身的,他是无色界没有身体的。这是最少最少了,再少就没有了。
释曰:极少八无善者,谓阐提人,名为无善,彼若极少,成就八根,谓五受、身、命、意也。愚生无色界,成善命意舍者,愚谓异生,未见谛故,彼若极少,成就八根,谓信等五,命、意、舍三。
“释曰:极少八无善者”,没有善根的,那信勤念定慧一个也没有。“谓阐提人,名为无善”,一阐提,没有善的,断了善根的人,“彼若极少,成就八根”,他要成就最少也有八个根,“谓五受”,五个受都有的,苦、乐、忧、喜、舍;“身命意”,因为他是凡夫(一阐提),决定是有身体。也就是“五受、身、命、意”。
“愚生无色界,成善命意舍”,假使凡夫生了无色界的,他决定是有善根的,不会没有善的,没有善的生不到无色界。那么他善法有的,五个善,信、勤、念、定、慧;命决定有的,意还是有的,舍受还是有的,但是身体就没有了。“愚谓异生”,愚嘛就是异生了,就是凡夫,“未见谛故”,没有见谛叫愚。他“若极少”也“成就八根”:信、勤、念、定、慧,因为它是修定,有善法;命、意、舍,一个补特伽罗是不可少的,一共八个。
这是说成就最少的,起码的有八个。有两类,一个是一阐提,一个是生了无色界的凡夫,这是最少了,再少的没有了。
丙六 成根极多门
从此第六,成根极多门者。论云:诸极多者,成就几根?颂曰
极多成十九 二形除三净 圣者未离欲 除二净一形
那么最多多少?十九。“从此第六,成根极多门者”,一个是最少,一个是最多。二十二根全的人有没有?没有的。最多的就是十九根。“论云:诸极多者,成就几根?”那么最少的说完了,最多能成就几根呢?“颂曰:极多成十九”,最多的,不能再多了,十九个根。
,
我们想一想,二十二根全的人,没有的。又是无漏根三个,又是女男的二形身——不会有的!这样子的人哪里来呢?二形的人不能证道的,不会有无漏法的…
《俱舍论颂疏讲记 根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