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根品▪P21

  ..续本文上一页,所以说成就二十二根是不可能的,最多是十九根。那么十九根有几种呢?十九根的人,下边分了几种。

  

  

  

  

  释曰:极多成十九者,标也。二形除三净者,释也。此明异生成根十九,谓二形人,必非圣者,故无三净也。言三净者,三无漏根也,除此三外,余十九根,容皆具有。

  

  第一种,“二形除三净者”,就是二形人,男女根都有的人,他当然不可能有三无漏根。那么二十二根当中,什么都包了,祗是三无漏根,他不能有,他不能证道的,所以说也是十九根。这是一种十九。“此明异生成根十九”,异生,最多的人,成十九根,“谓二形人”,他男女根都有。“必非圣者”,但是这样的人不能是圣者,那么他三无漏根不能有, “故无三净也”,三净没有。“言三净者”,什么叫三净?“三无漏根”了。我们说,“净慧”就是无漏慧,这个“净”,经常代替无漏的。“除此三外,余十九根,容皆具有”,除了这三个之外,其他的十九根,都可以有。这是二形人,凡夫。

  

  

  

  

  圣者未离欲,除二净一形者,此明未离欲圣者,极多亦成十九根也,谓初二果,及不还向,名未离欲圣也。除二净一形者,明所除根,若住见道,除已知、具知二净;若住修道,除未知、具知二净。除一形者,女、男根中,随除一种,以诸圣者无二形故。故欲界圣,除此三净9外,余十九根,容皆具有也。

  

  另外一种十九根的,“圣者未离欲,除二净一形”,圣者还没有离欲的,他没有离欲嘛,两个无漏根没有:具知根没有;见道的时候,没有已知根;修道的时候,没有未知当知根——三无漏根里边祗能占一个,“除二净”。三无漏根一起有也不可能,祗有一个。再呢,“除一形”,女男根里边占一个,因为他是圣者,不能女、男根两个都有,要么是男的,要么是女的。那么这样子也是十九根。

  

  “此明未离欲圣者”,“极多”的时候,“亦成十九根也”,也是可能,不是一定是十九根,最多最多的时候可能具足十九根。“谓初二果,及不还向”,这都是未离欲的圣者,“名未离欲圣也”。初、二果,欲界烦恼没有断完;不还向,九品没有断完,都叫未离欲。断了九品以上的,全离欲,离开欲了,欲界的烦恼没有了;所以未离欲圣者指的是初二果跟不还向(三果向)。

  

  那么这些圣者呢,可能有十九根。哪十九根呢?这二十二根里边要除掉两个无漏根;女男根里边,随便除一个。“除二净一形者,明所除根”,就是说二十二根里边,要除了这一些。“若住见道,除已知具知二净;若住修道,除未知具知二净。”假使这个圣者是见道位的,没有已知根,已知、具知两个都没有,“二净”,这两个净(无漏根)没有;“若住修道,除未知具知二净。”假使修道的,那么未知当知根没有,具知根也没有,因为这些都是未离欲的圣者,不是无学道。

  

  “除一形者”,既然是圣者,“女男根中”,祗能是一种,“随除一种,以诸圣者无二形故”,圣者不会有二形人的,二形人也不能证圣者。所以呢,“故欲界圣,除此三净外,余十九根,容皆具有也”(你们书上这是不是“除此三净”?这个“三净”,恐怕是有问题,应当是“除此三根”,你们旁边记一下,“除此三根”),欲界的圣者,除了这三根以外,其余的十九根都可能具足。这三根是不可能有的。因为他是欲界的圣者,不能有具知根;见道的时候不能有已知根;修道的时候,不能有未知当知根,那么要除了两个无漏根,还要除了女男根中的一个,要是男的,就是男根,要是女的,就是女根。那么这三个根要除掉;其余的十九根,可以都有。

  

  这里我们把第三卷圆满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四

  

  

  

  

  第二十八讲

  

  (《俱舍论颂疏》71页下1行——74页下3行)(30A22:53——31A24:30)

  

  上一次,第三卷我们讲完了,现在开始第四卷,“分别根品第二之二”。根品的主要内容,一个是二十二根;一个是俱生诸法;后来是六因、四缘、五果。这是第二个,“俱生诸法”。

  

  

  

  

  

  

  

  分别根品第二之二

  

  

  

  

  

  

  

  甲二 明俱生诸法

  

  乙一 正明俱起

  

  从此大文第二,明俱生诸法,于中有二:一、正明俱起,二、广辨差别。就初正明俱起中,一、明色法俱生,二、明四品同起。

  

  “从此大文第二,明俱生诸法”,哪些法,它生的时候,决定同时生起(其它一些法)。这个就是一般的论讲得很少,不太讲,《俱舍论》讲得很多。“于中有二:一、正明俱起,二、广辨差别。就初正明俱起中,一、明色法俱生”,色法,物质一类的,它哪些决定同时生起,这个简单一点;“二、明四品同起”。

  

  

  

  

  丙一 明色法俱生

  

  且初明色法俱生者,论问起云:今应思择,一切有为,如相不同,生亦各异,为有诸法决定俱生?此总问也。有定俱生。总答。谓一切法,略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不相应行,五无为法。无为无生,此中不说。此总标诸法,意取俱生,简无为也。今先辨色决定俱生。别问色也。颂曰

  

  欲微聚无声  无根有八事  有身根九事  十事有余根

  

  “且初明色法俱生者,论问起云:今应思择,一切有为如相不同,生亦各异,为有诸法决定俱生?”前面的二十二根讲好了,现在要考虑这个问题了:一切有为法,它的相各各不同,它的生也不一样;那么是不是有些法它生的时候,决定同时生起来的?问这个问题。

  

  下边回答。“有定俱生”,有些法,它生的时候,决定同时生起,有连带的关系,就是辩证的关系。“谓一切法,略有五品”,他总的把一切法分成五品,这就是《百法明门》的模型已经显出来了。一个是“色”法,一个是“心”法,一个“心所”法,一个是“不相应行”,一个是“无为法”。“无为无生,此中不说”,无为法,它是不生不灭的,现在我们讨论诸法俱生,当然它不参加,这个对它不相干。俱生诸法,是有生才有俱生、不俱生了,无为法本身无生,那么当然不要摄在里边了。“此总标诸法,意取俱生,简无为也 ”,这个“总标诸法”,一切法不出五品,这个五品就是《俱舍》的五位,跟《百法》的一样的。因为无为法,我们讲俱生呢,就是要把它简别,它是没有生的,不在此例。

  

  第一个,先明色法,“今先辨色决定俱生”。

  

  “欲微聚无声,无根有八事。有身根九事,十事有余根”,“欲”,欲界的。因为色界、无色界里边不同。现在欲界的,“微聚”,一个极微的聚;“无声”,假使没有发声音的话;“无根”,也没有身根,有情的根没有,这是指无情,那么最少“有八(个)事(情)”。加“身根”的话,“九”个“事”情;假使还有其他的根,身根之后还有耳根、眼根的话,加一个眼根、或者加一个耳根,有十个。最少,这是说最少的,更多的当然有了。

  

  

  

  

  释曰:欲微聚无声,无根有八事者,欲谓欲界,微是细义,非极微也。色聚极微细,立微聚名,为显更无细极此者。此在欲界,无声无根,八事俱生,随一不减。言八事者,谓四大种,色香味触。

  

  下边解释。“释曰:欲微聚无声,无根有八事者”,“欲”是指“欲界”的,我们不说上二界的,欲界的是最复杂的,上二界单纯了,东西少了。微聚,微是细的意思,不是指极微。“色聚极微细,立微聚名”,这个微聚,这个微,它不是指单个的极微;是说很多极微聚起来成一个最小的色法。我们前面说过,极微,单个极微不存在的,它总是聚成一个色法。那么这个色法里边,最小的叫微聚。“为显更无细极此者”,就是说微聚这个聚,色法的聚,比这个再小的没有了,但不是极微。那么极微的聚,最小的极微聚,这是拿得出、看得到的东西。极微,一般地说,单独的不存在,单独的也看不到的了。

  

  “此在欲界”,这个微聚,从欲界来说,“无声无根”,假使不发声的话,假使不属于有情身上的、没有根的话,“八事俱生”。它要么不生,要生的话,八个事情同时生,不能少一个,就是最少不能少于八个。多呢,可以加身根,或者发声音的,再加个声,这个多是有的,但是最少起码有八个。“随一不减”,少一个也不行,随便你少哪一个都不行的。

  

  那么哪“八事”呢?“谓四大种,色香味触”,这个四尘我们前面讲过的,什么东西都有色香味触。四大种呢,也离不开的,凡是色法,都有地水火风。

  

  地、水、火、风,我们说一个法,它的坚硬性就是地,它的温度就是火,它的凝聚的力量就是水,它的运动的能量就是风。我们说土地里边是不是有水呢?有。如果没有水的话,它就是分散了,跟面粉一样的。没有水,各是各的,不能聚起来一块,不可能的。没有温度的话,火再烧,它不会烫起来。假使没有风的话,它就动不起来。我们说现在,不要说是把这个地,把它掰开、或者挖开来,它要动。就是它不动,地球还在转,在运动。那么这个里边,它的分子,里边的原子、电子都在动,都离不开的。什么物质,地水火风都是有的。所以说无论再小的微聚,里边有地水火风,有这些东西。我们人身上,骨头,你说是不是单是地?不是。如果骨头没有水的话,跟烧干了的骨头一样,都成了粉了,不会聚起来了;它能够聚在一块,很坚硬的,就是有水的摄聚的力量在里边;那么它有它的温度,再加上它里边的动量还是有的,它里边分子在动,这些都属于地水火风。

  

  (30B)每一个物质里边,尽管表面上显的是仅仅地,或者是水、或者是火、或者风,它里边地水火风,都得含有。《大…

《俱舍论颂疏讲记 根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