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帐房(给他管帐的)说,哎呀,我那么多钱,过年了,愁得不得了,忙得不得了,急得不得了,你看他们一个钱也没有,每天就是要点饭吃的,倒那么舒服,这个东西想不通。这个帐房说,你要他们不高兴啊,容易得很,我可以马上叫他们不高兴。富翁说,你试试看。帐房说,你拿一包金子来。他就去库房拿了一口袋金子,因为他们这个茅草棚很近了,就从墙角上,一甩,甩过去,掉在他们的院子里边。这两个老夫妇,正在哇哇唱得高兴的时候,砰!一声响,呵,院子里一个包袱,掉进来了,扯开一看,哇呀,一口袋金子,啊呀,这个金子,高兴得不得了,更高兴了——不唱了,高兴什么啦?打算盘了:这个金子来了,我们该怎么办?还是买地吗,买房子吗,买吃的,买穿的了,买什么?古代的时候,还没有录音机,如果有录音机、照相机,那这些什么机都要去买起来了。这么两个人呢,商量了半天,这个要买这个,那个要买那个,讲到后来吵起来了。吵起来之后,不但是不笑不唱了,大吵大骂,还打起来了。啊呀,帐房对那个富翁说,你看,他们还笑不笑,还唱不唱——钱害人!所以钱多不是好事情,不要看到钱多好。
但是这两个老夫妇也聪明,他们闹了一阵子,就要打起来了,后来那个老头,他说,哎,这干啥嘛,我们本来高高兴兴、唱唱笑笑的,来了个金子,竟然吵得要打起来了,干脆不要它。拿起金子包好之后,还是往墙角那边一扔,还给他们,又唱起来了。这就是说,钱多不是好事,不要看到钱多了,高兴得不亦乐乎,忙得你不可厌,忙得也不亦乐乎。
这是一些世间的辩证关系。我们修行的人都是要注意的。那你说我们钱不要,大家做个穷光蛋,不是好吗?但是你要弘法利生,钱还是要;但是要钱不是为我自己要,我祗是一个代理人,拿这个钱来做弘法利生的事情——菩提心、菩萨道要做,不是小乘了。但是呢,贪着自己,有了钱了,洋洋得意,争权夺利,像他们福州,这样子搞起来,那是要不得了,那是受了钱的害了。钱来了,能善于使用它,为一切好的事情作服务,那是把钱的功能发挥出来了。如果为了钱,争争吵吵地闹起来了,为争权夺利吵起来,乃至告状了,什么东西了,那就糟糕了,受了钱的害了。所以说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钱不是一向都好,也不是一向都坏。如何使它发挥好的作用,而阻止它坏的作用,那就是要以佛的戒定慧,佛说的方法就是使我们达到这个目的。
下边讲随相。随相,本来今天想讲完的,可能讲不完。不讲完也好,因为这个随相比较困难一些。我们先念一遍之后,明天再仔细讲。
庚二 明随相
从此第二,明随相。论云:此生等相,既是有为,应更别有生等四相。问也。若更别有,应致无穷,彼复有余生等相故也。难也。相是有为,别有四相。相上有相,成无穷失耳,应言更有,然非无穷。双答也。所以者何?征也。 颂曰
此有生生等 于八一有能
“从此第二,明随相。论云:此生等相,既是有为,应更别有生等四相。若更别有,应致无穷,彼复有余生等相故也。”这是问难了。你说一切有为法,要生、住、异、灭来相它,标签贴上去,使它成为有为法,那么好了,你这个生住异灭,本身也是有为法,它还要贴个标签。那么贴它的标签,还是有为法,它还要贴个标签,标签要贴标签,标签贴标签,贴不完了,那是不是无穷过啊?这个东西,你生住异灭,不断地用生住异灭、生住异灭,那不是成了一个没有底的吗?
我们以前在南普陀印了一本《俱舍颂疏》,那个书没有单行本,没有印出来的,根据藏经里边打字打了一本。打了一本,很辛苦啊。打的人是一个叫什么的,这个人是小学还没毕业的,人很发心,这个打字很苦啊,眼睛盯着那个铅字打,很吃力的,那么他说:“我来打!”因为文化程度太低了,打得错字连篇。一部《俱舍》打好之后呢,校对;校对之后呢,勘误,哪知道勘误表太多了,有那么一本。勘误表里错了,怎么办呢?勘误表再来个勘误表,这么的勘误表、勘误表,不断地搞下去呢,无穷个。那么这个就是水平太低了一点。这个倒是还是总有一天把勘误表搞完的,总不至于有十本勘误表了,不会。
但是这个就麻烦。一个法要生、住、异、灭来相它,那么生住异灭本身是有为法,也有个生住异灭,这个生住异灭还有个生住异灭,那不是无穷过吗!那就没有办法了,没有底了。那怎么?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这是问难。
“相是有为,别有四相。相上有相,成无穷失耳”,他说相是有为的,既然有为的呢,另外还有四个相,相上再加相,相上再加相,那要成无穷失了。那么怎么办呢?“应言更有,然非无穷”,回答,这个相(生住异灭),是还要四个相,还要相它,但是不是无穷。生住异灭,这四个相,把有为法成了有为,那它生住异灭本身还得有四个相相它,这是还要的,但不是无穷,并不像你说的,不断地要相相相上去。
“所以者何?征也”那你说不是无穷,什么道理啊?
“颂曰:此有生生等,于八一有能。”这个生住异灭,还有其它的相使它成为有为,叫什么呢?生生,生,能够使一个法生出来,那么生本身这个法,哪个生它的呢?生生生它。住,使一切法把它住下来,那么这个住本身,哪个住它呢?住住使它住下来。异,使一切法改变,这个异,哪个法使它改变呢?异异使它改变。灭,能令一切法消灭,这个灭本身,哪个消灭它呢?灭灭来消灭。所以灭灭灭,这个异异异,住住住,有的人才看呢,莫名其妙,啥东西?三个异三个灭,搞在一起干啥了?那就是说,一个生相,它要生生来生它,一个住相要住住来住它,一个异相要异异来异它,一个灭相,要灭灭来灭它。
那么生生,它怎么,哪个来生它呢?是不是生生生来生它了?那么住相嘛,住住住了——这个不要了。它为什么不要?“ 于八一有能”,一个在八个法有功能,一个法在一个法有功能。因为这样子一套,好了,两套就够了,不需要无穷地生生生生生,尽生下去;住住住住住,那么越来越多的住,不要了。一个功能有八,一个功能有一,这样子全部问题解决了。
这是智慧。我们说《俱舍论》里边,有部啊,很多地方……,在唯识里边也有同样情况。譬如相分、见分,见分嘛是证明相分,那么见分哪个证明它呢?自证分。自证分哪个证明它呢?证自证分。证自证分哪个证明它呢?不要再证证自证分——不要了!那里边就是互相的,自证分可以证明证自证分了,这两个互相地反复了。那么这里也是同样的情况。这是佛教里边讲这种道理的一种逻辑方式,非常巧妙。那么怎么样子“于八一有能”?怎样子的没有无穷过?你们先去看一看,明天我们再把它讲出来。今天就回向。
第三十七讲
(《俱舍论颂疏》100页上14行 ——104页上10行)(39A15:24——40A15:30)
昨天我们把生的随相念了一点,没有打开讲。今天我们先把下面的那个文念了,然后再看那个图。
昨天的问题就是说,生,一切法它是有为的,要生、住、异、灭四个相来相它;那么生、住、异、灭本身也是有为法,它也得要生、住、异、灭来相它;那么相它的生、住、异、灭也是有为法,也是要其它的来相它——那么不断地相下去,无穷过。那么怎么办?他回答:“应言更有,然非无穷。”这个四相是还要有相来相它的,要有相来相它,但不是无穷过。“所以者何?”那为什么不是无穷呢?
“颂曰:此有生生等,于八一有能。”这个“此”就是指生、住、异、灭,这四个相呢,它还有其它的相相它,成为有为的。那么什么相相它呢?“生生”,“等”就是住住、异异、灭灭。生生来相这个生,生法它本来要生的时候,由生生来生它;住要住的时候,由住住来住它;异这个法要变的时候,异异来变它;灭要灭的时候,由灭灭来灭它,把它消灭。
这个就是说,四个本相,还有四个随相。这个本相跟随相的关系呢,“于八一有能”,一个对八个法有功能,一个随相,祗有一个法有功能。因为它们这样的,“于八一有能”的分工了之后呢,就可以没有无穷过,这个下面要说。
释曰:上句答问,下句答难。此者,此前四本相也。生生等者,四小相也。谓前四相,有生生等四种随相,故成有为。
“释曰:上句答问,下句答难。”上边一句回答这个问题,到底是不是还有其它的相来相这生、住、异、灭四个相,这是回答它,有,还有“生生等”,生生、住住、异异、灭灭。这个生、住、异、灭,也由这些小的随相来相它成为有为。下边一句答难,就是说这样一来应当有无穷过了——没有!“于八一有能”,一个对八法有能,一个对一法有能。这样子,它们互相的关系,就没有无穷过。
“生生等者,四小相也”,也叫随相。“谓前四相,有生生等四种随相,故成有为。”前面生、住、异、灭四个相,它是有为法,也有能相的相来相它了。什么相能相它们呢?生生、住住、异异、灭灭,这四个小相,或者说四个随相,来相前面的那个生、住、异、灭,使它们成为有为,“故成有为”。
论云:诸行有为,由四本相。本相有为,由四随相。解云:诸行成有为,由四本相相。本相成有为,由四随相相。生生等者,等取住住异异灭灭。此有三名:一名生生等,上生字是小生,下生字是大生。从小生生大生,故名生生。小相中住,住本相住,名为住住。小相中异,异本相异,名为异异。小相中灭,灭本相灭,名为灭灭。如生生释之。二名随相,随本相故。三名小相,相一法故。
“论云:诸行有为,由四本相。本相有为,由四随相。”…
《俱舍论颂疏讲记 根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