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成一个三角架,不会倒下来了。这个部队里边经常有,三只枪,这样子架起,上面可以摆东西。什么东西呢?它就是三个东西,互相依靠,你依靠他,他又靠你,同时互相依靠,同时成一个果,架子可以叉起来了。如果你少一个,不行,倒下去了。如果异时的,你靠他时,他不靠你,那就糟了,你一个站不起来了,它就是同时互相靠。
那么这个八个法,也是同时互相依靠。生一方面生起小生,小生当下马上就生它。这样子,生也是,生本身生起来靠小生,而它自己又生八个法。那么这样子呢,生生生小生,小生又由生生生,那么小生又由生来生它——小生就不要其它的生来生它了,不要再小小生生小生,小小小生生小小生,这个不要了,无穷过。就是生里边的,没有无穷过了。那么生如此,住、异、灭同样。我们画了一个图就完了。还有三个图,自己可以想出来了。
假使说,我们再举个例。大住,它住的时候,住本法,又住生,又住异,又住灭,又住小生,又住小住,又住小灭,又住小异,一共八个。那么它本身住,哪个来住它?小住来住它。所以住由小住住,小住又由住来住,那么小住不要小小住了,不要无穷过。同样,异一样,灭一样,不要小小异、小小灭了,这样子把无穷过就解了。就是互相反复的生,就把无穷过去掉了。这个是很巧妙。
那这个图一看,是很简单,不看的话,生生生,异异异,恐怕有些不好理解,一开始学不一定看得懂。其实仔细看也懂了。这个表又不是自己画出来的。
故论云:是故生等,相复有相,随相唯四,无无穷失。
(39B)“故论云:是故生等,相复有相”,这个“生等”,生、住、异、灭,它的相,本来是相了,它还有相。“随相唯四”,那么“随相”呢,祗有四个,没有“无穷失”,不要随随相、随随随相,不要了。因为它们互相可以生,互相可以住,互相可以异,互相可以灭,那么就是祗要四个随相可以了。
这是一个问题——无穷过的问题解决了。下边是另外一个问题。
又经云:有三有为之有为相。论云:然经重说有为言者,令知此相表是有为。勿谓此相表有为有,如居白鹭表水非无;亦勿谓表有为善恶,如童女相表善非善。解云:遥见白鹭,表知有水,如童女有好相,表生善子,有恶相,表生恶子。今此四相,唯表有为是有为法,不表有为是有义故,不同白鹭表有义也。又此四相,不表有为善恶性故,不同童女表善非善。
前面说过的,“有三有为之有为相”,前面的问题呢,就是说,经上说三,而论里边说四,它有没有矛盾?那么全部讲过了,没有矛盾。有三位论师,他们解了,他们的三个解释,都说没有矛盾。那么这里呢,就是另外提个问题,“又经云:有三有为之有为相。”还是引经那个话。
“论云”,《俱舍论》里边说,“然经重说有为言者”,有为之有为相,两个“有为”,为什么重新说?“令知此相表是有为”,它这句话的第二个有为呢,仅仅表示这个是有为,没有其它的意思。“勿谓此相表有为有”,并不是说这个有为法有,祗是有为而已,并不是说有这个东西。“亦勿谓表有为善恶”,也不是说有为法有善恶。
那么第一解,他这里打个比喻。“如居白鹭,表水非无”,这个表法有,这是打个比喻,作个例。假设这个地方,有白鹭住在那里,一定有水,因为白鹭,这个白鹭是水鸟,它是一定要水的,离不开水的,一定有水。如果它有那个鸟,没有水,那才是怪呢,它住在哪里?如果它暂时跑一下可以,没有水地方站一会;如果是它居住的地方,没有水,那不可能的。所以说,你看到白鹭在这里住,肯定知道那个地方有水。这是表示有。但是“三有为之有为相”,不表示有,祗表示有为。这是第一个,把它否定了,不是表示这个意思。
第二,“亦勿谓表有为善恶”,这个“三有为之有为相”,也没有善恶的意思在里边。那么善恶呢,它就是举个例,“如童女相,表善非善”,一个小孩,女孩子,她的相长得好的,那就是说,她将来养的孩子,决定也是好的,相好的;如果她的相是丑的,那将来养的孩子决定也是丑的,而且相的好丑跟人的品德有关系。这个我们学了佛教因果就知道了。为什么长得丑呢?就是过去的心不好,那么心不好,异熟果就是长得丑,等流果就是这一辈子长下来,还是一个坏的,他的品德不好。
当然,我们不能说一概都是这样子,长得丑的人绝对是坏的,那个也不好说了。但是一般说呢,用等流果来说,它就是过去的不善,现在还有等流下来,当然还有很多因为过去的余报,它过去造了个业,很重,有几百世或者好多好多劫都是那个丑相,但是心早就改善了,这样子的人也不少的。所以说,我们也不要强调。因为因果——业果的变化是无穷,祗有佛才能究竟明白清楚,一般的人祗能知道一个大概的规律性,不要抓着一个,就一概的把其它的都抹杀了,那就是偏了一边去了。说“长得丑的,绝对是坏人”,那么糟糕了,人家心非常好的,脸长得丑一点,说他是坏人,或者是他长得不端正,五官不端正,或者是人长得矮小,或者是长得皮肤黑、牙齿黑——这里讲的,“童女相”里边……,我们把下边先念了再说。
“解云:遥见白鹭,表知有水”,这个是一般的逻辑,白鹭住的地方决定有水的。“如童女有好相,表生善子”,假使童女,女孩子有好的相,表示她将来生的孩子决定好的;“有恶相,表生恶子”,假使是一个恶相,表示她的孩子是不好的。那么什么叫好相?一般经论里边说,皮肤细,长得端正,手比较长,那么牙齿嘛,是雪白,眼睛跟秋露一样,总之这一类呢,女孩子呢,养的孩子决定也是长得好的,而且品德也好。如果那个女孩子,又黑,又是短手短脚的,又是很粗的,又是牙齿黑黑的,这个眼睛好象是猫头鹰一样的,那样子,生的孩子,决定是长得丑的,品德也不一定好。那么这是从业果上看了。
这是说表有跟表善恶,但是我们说“三有为之有为相”不表这些。“今此四相”,仅仅表一切相是有为,“唯表有为是有为法,不表有为是有义故”,不表它说有为是有。“不同白鹭表有义也”,跟白鹭那个比喻不一样。白鹭是表有了,有白鹭就有水,那么现在不是这个意思,祗是有为。“又此四相,不表有为善恶性故,不同童女表善非善”,它仅仅表有,它是有为,有生、住、异、灭就完了,也不同童女那个比喻表善恶。
这是什么呢?因为有部认为这个四相是实在有的,那么经部就不同意,四相是假有的。经部的意思就是说,一个法,相续的法,当它起来的时候,就叫生,当它暂时住的时候叫住,当它改变的时候,叫异,当它灭掉了,消灭了,就叫灭。并不是有一个实在的生把它生出来,有一个灭把它灭掉。而且这不过是一个假法,根据它的变化状态,来安立四个假法;没有一个正式的一个生,一个异,一个灭,把它生出来,把它住起来,把它改变,把它消灭。所以说呢,有为,经里边说的那个有为之有为相,仅仅表示它是有为而已,并不是表示这个有为法有实在有体的,重点在这个地方。
好,现在把这个无穷过解了。同时经部、有部的差异,一个说有为法是实在有的,一个说有为法是假安立的,在相续的,一个法相似相续的等流的那个状态之下,有不同的四个阶段,叫生、住、异、灭,那么解释这个问题。下边是释难,另外一个问题。
己二 释 难
从此第二,释难。依经部宗,四相是假,不许有宗未来有体,实有生相。故论云:若生在未来,生所生法,未来一切法,何不顿生?颂曰
生能生所生 非离因缘合
“依经部宗,四相是假”,说出来了。“不许有宗未来有体”,经部来说呢,四个相都是假的,不许有部里说,未来还是有体,“实有生相”。因为生在未来世,住、异在现在世,灭也是现在;那么这个未来的体有生相,这个经部绝对不同意,那么它根本就认为,生、住、异、灭是假的,没有实体的。
“故论云:若生在未来,生所生法,未来一切法,何不顿生?”这就是用另外一个角度来难有部。他说,你说生,这是一个东西,它能生一切法的,那么这个生还在未来,它要生法的时候,未来的法一下都可以生出来吗?这个生有功能,能生一切法嘛,那么你生这个法,也能生那个法,凡是未来没有生的法,一个生可以把它全部生出来——那不是糟了!一下子什么都出来了。世界上没有那些事情啊!那么这是说,它的主要意义,就是经部说你生是假安立;如果真的话,有这么个东西的话,那么一切未来法都要生出来了,它有这个功能的啊。那么有部怎么回答呢?
“颂曰:生能生所生,非离因缘合。”有部说,你不能这样子强调啊,生,它当然能生一切法了,能生那个所生的法,但是并不是一个条件就够了,还有其它条件。什么条件?因缘和合。因缘和合了,再加上生一把力,它就生出来了。如果因缘没有和合,单是个生,它也生不出来。这样子呢,就把经部的难解释了。
释曰:此两句,答经部宗难也。因者六因,缘者谓四缘。论云:非离所余因缘和合,唯生相力,能生所生,故诸未来,非皆顿起。
“释曰:此两句,答经部宗难也。”它要因缘和合嘛,就生了,那么什么因缘呢?就引出下面的东西来了。“因者六因,缘者谓四缘”,因有六个,缘有四个。我们把不相应行讲完了,跟着六因、四缘、五果就要来了。所以这里,一摆进去,一个伏笔已经摆出来了。
下边就要问了,你既然前面说,由因缘和合,有六因四缘,那么什么叫六因,什么叫四缘?另外一个课题又打开了。那么现在我们先提一下,生要生一切法的时候,不是生…
《俱舍论颂疏讲记 根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