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在未来”,这个东西呢,有点还概念不明确。生、住、异、灭,两世。生是未来,在未来要进入现在,这有一个边缘,就是现在跟未来的交界线。过去一点点,再差一步就是现在了,正要步入现在的未来。那么这个生,就是还没有到现在了。如果生到现在了,那就是不要生了;都出来了,还生什么呢?所以生,还没出来,正要出来,所以生相在未来。那么“住”、“灭”呢,都在“现在”。住就是现在,已经生出来了;灭当下灭掉了,一住之后,不能停留的。
所以我们说,行苦怎么形容它呢?就是一个人,他是轮转六道啊,这里轮转、那里轮转,哇,忙得不得了,忙得实在是气也喘不过来了。你想休息一下行吗?不行,生之后,马上给你住、异、灭,啪啪,把你拉着去了,你想休息一下都不行的,这个就是行苦。唉,在这个六道轮回里边,没有一刻可以给你停下来的,不断地剎那生灭、剎那生灭、生灭生灭,不断地生灭。这个你用圣者的眼睛一看,确实是个苦事情,它不能停留一刻儿。我们人却看不出那么仔细的。早上被窝里睡醒,啊,舒服,住一会儿,舒服,不想爬起来。今天我打了钟之后,看了半天,怎么祗有一个房间灯亮的,其它还是漆黑的。哎呀,我再打铃,打了铃了,打了五分钟,看看,哎呀,两个房间亮的。这个睡在里边,好象是住,住相了。住相,马上一个异就跟着来的。吉祥天,旁边一个什么?黑耳哎,不要以为舒服了!所以这个佛法里边,随时随地都是修行啊,这个东西把它记住就可以了。
那么灭在现在世,住、灭都是现在世。这是两世。生、住、异、灭,两世。
“若未来法,未至生相,及过去法,三相不摄”。这里就是说,心跟心的随转法,要同一个时候——生的时候,同一个住,同一个灭,这才叫心随转了。如果差开的,你生的时候,它没生;它住的时候,它已经灭掉了,那个不叫心随转法了。随转跟缘的那个法呢,全部一个时间,它生你也生,它住你也住,它灭你也灭,那么才叫随转。所以说有一个生,一个住,一个灭,是同时的。
那么再说一个“堕一世”干啥呢?既然是同一生、同一住、同一灭,就是一个世,一个时间了,还要一个“堕一世”干什么呢?
它里边就是说,生之前,未来还有很多法;灭之后,过去还有很多法。这些法,如果它们是随转法的话,也是同一时间,所以呢,在生、住、灭所不包的那些时间,就是未来——生之前的未来,灭以后的过去,也是同一世,所以再加一个“堕一世”。
所以这个里边说了四个条件,不是没有因缘的,单说生、住、灭,固然说这三个是同时间,但是前后就照顾不到了。那么我们说“堕一世”好不好?“堕一世”也不够。“堕一世”,你说堕在未来,未来是不是同一生、同一住、同一灭的?过去,都在过去,是不是同一生、同一住、同一灭呢?也不敢肯定。当然现在,可以说同一生、住、灭了,因为都是现在嘛,都是一个剎那了。但是过去有很多的过去,未来有很多的未来,是不是同时间呢?所以说“堕一世”也不能包完。所以说两边一下来,卡住了,非同一世不可。你说过去,有很多的过去,也是同一生、同一住、同一灭;很多未来,虽然没有生出来,如果要生的时候,同一生、同一住、同一灭。这样子才把这个条件卡紧了,动摇不来了。如果你少说一个,就会里边有毛病出来了。
“故生住灭外,别说堕一世”,因为在生相之前的未来,灭之后的过去,那里边,这三个生住灭包不了的,也是同一时间的,如果不说“堕一世”的话,这个里边就有问题。所以说呢,要说四个条件。一生、一住、一灭,还要堕一世,所以在生、住、灭外,还要这个“堕一世”。
“此四相不同,总是时摄”,这四个虽然不同,总的来说,就是我们颂里边的时。
“谓前随转,与此心王”,随转法跟心王要同一个生,同在生的时候,都是生;“同一住”,同时住的时候,心王、随转都是住;“同一灭”,心王灭了,随转也灭;不但是同一生、同一住、同一灭,还要“同堕一世”。很多的未来里边也是一样的,很多的过去也是同时的,联系的,不可能拆开的,这才是随转法。时间上要那么样的条件,“故名随转”,这是随转法的条件。
这里边要搞清楚的就是:生、住、灭说了,不说堕一世,有毛病;单是堕一世,不说生、住、灭也有毛病。所以说两个都要说,这才把随转法的关系明确了,不能动摇了。
这个我们说话也是这个样子。如果你跟人家辩论的话,一条依据不够的话,他可以找你的辫子,你说那个的话,可以找你那个辫子。你两个条件一下提出来了,卡住了,动也动不起来了,他辫子找不到了。所以说,这些我们一方面学法,一方面学辩论的方式,都在里边。这些东西,我们说你固然虚心,假使你学了一个,拼命用心去学它,很困难。如果你法学多了,自然而然你也会用这个法了,对这个法的作用要熟练了,要串习串习。听的时候,谛听谛听,多听;善思惟,要经常地思惟,它的作用就会起。如果听一道,思惟一次、二次,作用就起不来。拼命去记,单是我考试拼命记,啊,很辛苦,记住了,如果你以后不复习的话,忘得光光的了。所以说串习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这里有经验嘛,有几位同学就是太忙了,不去看了,不去看,考起来成问题了。所以我们说:法,不但学的时候要下功夫,而串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学了之后,要经常去复习。
那么我们回到这里再讲一个问题,为什么念诵?有的人说,你们黄教就是念诵太多,一样的话,天天念,啪啪啪啪,念来念去就这么两句话,我早就知道,可以不要念了。不要念,你会不会行起来?
我们要念经呢,一方面固然是自己力量不够,求三宝本尊加持。加持什么?转变自己的身心,净化自己的思想、行动,《五字真言》里边的十大愿,你生不生得起来?菩提心生不生得起来?出离心生不生得起来?皈依三宝的信心生不生得起来?这些你要生不起来的话,你非天天念不可!
我们再说一个:四皈依,四加行,十万、十万,二十万,一百万,干啥啦?一句话,“南无古汝入 白尔,南无布打耶,南无达磨耶,南无桑我阿耶”,我知道了就可以了,为什么十万、十万地念?磕大头,这么样子爬起来、扑下去,爬起来、扑下去,吃力得不得了,十万已经够干了,有的人发心一百万,这个是一辈子的事情了,你磕一百万的话。那你这个干啥了?那么多,不是笨蛋吗?我一个会磕了嘛,就好了,你磕一百万干啥?——不一样啊!磕得多了之后就产生力量。
我们讲这个辩证法,量变到质变,数量的增加,可以从质地上使它改变的。我们要改变我们的心,我们的烦恼习气,无始以来多么重,你不天天念的话,怎么改变得了!所以说,不要说密法了,显教也是天天诵经、诵经,早晚课都是要诵的,你不诵的话,你怎么改变?我们天天念,菩提心、菩提心、菩提心,十大愿、十大愿,念到后来,这个东西,影子不断地加强,不断加强,力量就产生了。如果你不念,唉,我懂了,懂了,你改变没有?你嘴里说的菩提心,你做的却是瞋恨心、报复心,这个不好的心。所以你要真正改变身心,念诵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八大成就,第一个热洛业成就,就是念诵成就,所以不要看轻了。有人说黄教念诵多,就是多!但是,我们说不是一天到晚念到黑了。我们戒定慧要平行的,戒定慧平行的话,念诵是一部份,是中间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不是全部念诵,也离不开念诵。这是辩证法。
好,今天我们讲到这里。
第三十九讲
(《俱舍论颂疏》107页上8行——109页上10行)(41a16:00——42a03:05)
昨天我们讲了“随转法”的一个,“由时”,就是一生、一住、一灭、同堕一世,昨天讲过了。那么中间为什么要说那么多呢?就是说,这个心王跟它的随转法,它是同一个时间的,单说堕一世,那就有问题。因为过去世是很长的时间,过去世时间很长,都是过去世,但是过去世里边,前天的、昨天的就不是一个时,不是一起了;未来世也是很多,假使明天、后天的,也不是在一个时间的。所以说一生,同一生,同一住,同一灭,这样子,把一个法生、住、灭同时——一个时间,生的时候,心王跟那个随转法同时生;住的时候,心王跟随转法同时住;灭的时候,心王跟随转法同时灭,时间是一致的。但是单是同一生、同一住、同一灭,那么在生之前的未来、灭以后的过去,这个中间也没有说到,所以还要加一个同堕一世。堕一世,就是说即使在过去的很多剎那中间,也是一个时候的;在未来的、没有生之前,它也是一个时间的。这样子就完整了,意思没有漏洞。
“由时果善等”,“由时”昨天讲了。下边是“由果等”,“由善等”二个。那么“果等”怎么说呢?这个比较麻烦——也不是很麻烦了,就是没有见过面,这些都是新见面的法相。
由果等者,果谓一果,等取一异熟及一等流,谓前随转与心同得一果,同感一异熟,同得一等流,名心随转。此一果言,意取士用及离系果,故异熟等流外,别说一果也。
“由果等者,果谓一果,等取一异熟及一等流”,“果”就是指一个果;“等”等什么呢?等一个异熟、一个等流。这是什么意思呢?“谓前随转与心(就是心王)同得”一个“果”,同感一个异熟,同得一个等流果。那么这个果——异熟果跟等流果不是果吗?也是果,但是前面的“同得一果”指的是“士用果及离系果”,所以说呢,还要后面加个“等”——还有异熟果跟等流果,也是同样感到的,同一的。心王、心所它们共同感到一个士用果、离系果,然后呢,“等”,等下面的共同感…
《俱舍论颂疏讲记 根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