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行与同类,二世”停一下,“三世三”,通三世的有三个;还有一个,能作因没有说,那么它的意思,从这个颂里边,你要自己推得出来。这就是《俱舍》的聪明论。因为讲到后来之后,你讲了这个,就知道那个,不要一个一个再全部给你讲出来了,所以说“词简而义丰”,它的文字并不很复杂,但是讲的道理很丰富。因为它的六个因讲了五个,还有一个,你自己一推就推出来了。
“释曰:二世者,遍行同类,唯通过现二世也。”这个前面说的“前生”,要简别未生的法,未来的、没有生的不能做同类因;已经生了,前面已经生了的。那么“三世三”,还有三个因,就是异熟因、相应因、俱有因,这三个因呢,“通三世”,前面都讲过的。
“颂既不说能作因所居”,能作因在颂里边没有它,到底它该怎么呢?这你自己想一想嘛。一切有为法,跟无为法都在里边,那就是有为法通三世,无为法非世。所以说,“义准应知,通三世非世。非世者,无为也。”(无为)不属于三世的。那么能作因,它居哪一世呢?那你根据前面那个,你自己可以推出来,“应知”。“义准”就是根据前面的道理,你推出来“应”当“知”道:它是“通三世”,有为法的部份;通“非世”,无为法的部份,那就是能作因。这个很容易。
丙二 明因得果
丁一 总标果体
从此大文第二,明因得果,于中有四:一、总标果体,二、对因配果,三、别显果相,四、因取与时。且初第一,总标果体者,论云:已说六因相别世定,何等为果,对彼成因。颂曰
果有为离系 无为无因果
“从此大文第二”,第二大科了。“明因得果”,因果的关系,什么因感什么果,这个很重要。“于中有四:一、总标果体,二、对因配果,三、别显果相,四、因取与时。”第一个是果体,六个因讲完了,到底有几个果,先把几个果,叫什么名字,把它标出来之后,然后讲第二科,什么因感什么果,因果来配起来说。
先说“且初第一,总标果体者,论云:已说六因相别”,六因的相貌、差别讲完了,那么“何等为果”?“世定”,它的三世已经定好了。那么“何等为果”,它什么果呢?它们的果是什么呢?“对彼成因”,你说是因嘛,决定对果来说的,那么你既然成了因了,相应的果是什么呢?那就解释一下。
“颂曰:果有为离系,无为无因果。”这个问题,无为无因果的问题出现了,序里边就讲过的。“果有为离系”,果有两种,一种是有为的,一种是无为的——离系果。那么无为法呢,无因无果,无为法是因,没有果;无为法是果,没有因。这些是前面讲过的,这里是正面的提出这个问题来了。
释曰:上句出体,下句释妨。果有为离系者,释体也。果有二种:一者有为,谓士用、增上、等流、异熟,此为六因,所引生故,名之为果。二者离系,择灭为体,由道所证,择灭名果,道为证因,非为生因,故此证因,非六因摄。
“释曰:上句出体,下句释妨。”上句是说果的体,有为的体跟离系的无为体。“释妨”就是说解释一些问难,无为无因果的问题,是解释问难的。“果有为离系”,直接了当的就是说,六个因,相应的果是什么?就是那么两种,一种是有为的,一种是离系的无为的。
“果有二种:一者有为”,有为的果有哪几种呢?“谓士用、增上、等流、异熟”,有为果有四种:士用果、增上果、等流果、异熟果,这个后面要说,下面“别显果相”慢慢要说。
“此为六因,所引生故”,这四个有为的果呢,就是六因它们生出来的。你前面说这六个因有了,它相应的果是什么?那就是这四个果——士用、增上、等流、异熟,“名之为果”,这是它们六个因所生的,叫果。为什么叫果呢?六个因所引生的。
“二者离系,择灭为体”,第二类是离系果,它的体就是择灭(无为法)。“由道所证,择灭名果,道为证因,非为生因,故此证因,非六因摄”,这个离系果,名之为果,却不是六因生的,是道所证的。择灭叫果,道是因,道是证的因,不是生的因。这个意思就是说,天上的月亮给云遮住了,道的作用就好象把云拨开了,月亮显出来了。你说是不是生出个月亮来了?不是,本来这个月亮就在,不过把云拨掉了,就显出来这个月亮来了。道也是这样子,道证的果,并不是说,道生了一个果出来。所以说,它不能是六因,道不是,道虽然是因呢,但不是生因,不是属于六因里边的,这是证因——能证的因,六因里边包不进去的。那么这是一个特殊的情况。
无为无因果者,释疑也。论云:若尔,无为许是果故,则应有因,要对彼因,乃可得说此为果故。又此无为,许是因故,则应有果,要对彼果,乃可得说此为因故。解云:无为是离系果,应名有因;无为是能作因,应名有果也。为遣此疑,故有斯颂。
无为无因者,无六因故。谓无为法,体虽是果,是所证果,非是六因所引生果,故名无因。无为无果者,无五果故。谓无为法,于生不障,立能作因,非能证故,无离系果;无取与用,无有为果。是故择灭,是因无果,是果无因,余二无为,是因非果,故三无为,皆无因果。
“无为无因果者”,总的说呢,果有二种,有为的四个:士用果、增上果、等流果、异熟果;无为的离系果。无为的离系果,虽然是果,但不是六因所生,这个特别强调。那么这里就引出无为无因果来了,“释疑也”。
“论云:若尔,无为许是果故,则应有因,要对彼因,乃可得说,此为果故。”提出了个问题。你说无为法——择灭是离系果,它既然是果,决定是有因了。你说有因嘛,才有果,现在成了果,却没有因的,这个话不成立。
“又此无为,许是因故,则应有果,要对彼果,乃可得说此为因故。”那么无为法也是,既然你许它是因(什么因?能作因。无为法,我们说能作因有无为法),既然是因的话,那决定要有果,没有果的话,怎么叫因呢?它这个里边就是前面能作因讲过有无为法,既然离系果也是无为法,许它是果,必定有因;既然是因,必定要有果,那么你这个在因果的道理呢,才配得上了。他提的这个问难。这个问难很难回答的呀!但是我们现成的,世亲菩萨给你说了,如果世亲菩萨不说,你倒试试看,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解云:无为是离系果,应名有因。”既然是果呢,当然要有因了。“无为”也“是能作因”,既然是因,当然要感果了,“应名有果也”。
“为遣此疑,故有斯颂”,那么为了解决这个疑惑,世亲菩萨就一句话解决了:“无为无因果”,无为是因,没有生出果来;无为是果,并不是六因所生的——是因无果,是果无因,就是这么一回事情。
“无为无因者”,无为无因果嘛,分两层看了,一个是无为没有因,一个无为没有果。“无六因故”,无因嘛,因就是指六因了,无为虽然是离系果,但是没有六因。“谓无为法,体虽是果”,是择灭,它虽然体是果,但是“是所证”的“果”,不是六因所生的果。我们前面说的,就是那个比喻,这个月亮,不是你造一个月亮出来、生一个月亮出来,不过证到那个月亮——就把云拨开就完了,并没有把月亮造一个、摆在天上去了,没有这个事情。所以不是六因所生的。“生”跟“证”是两码事,这个要注意。“非是六因所引生果,故名无因”,既然没有六因所生的呢,当然叫没有因了,“无为无因”。
那么这个“无为无果”,无为法,它是能作因了,能作因嘛,感果了,但是没有果。“无五果故”,这个能作因虽然是能作因,但是没有五个果,前面我们说,有为的果,它不能有;无为的果,也不能有。什么道理?它下边说:“谓无为法,于生不障,立能作因”,我们前面说了,一个法生出来,你不去障碍它,那么就叫能作因。“非能证故,无离系果”,它祗是不障,它不能证。我们说离系果,要道证了,才能够得到离系果。那就打比喻的话,要把云拨开,这个月亮才显出来,既然你不障,你又没去拨云,当然没有果了,离系果不能有。
“无取与用,无有为果”,它有为法感果,要取果,要与果。这个后边就要讲,就在这个第四科,“因取与时”,这个讲取果与果的关系。那么我们简单地说一下,它在因,能够引生将来的果,叫取果;感果的时候,给一把力量让果生出来,这个叫与果。那么这个无为法,它既不能取果,它是无为的,没有作用的;它也不能与果,在果生的时候,也不能加一把力。它既然不能取、不能与,那“无有为果”,有为的果也不能生了,有为果要生出来的时候,你决定要给它一把力量,先要引出来——“取”,然后要给它加一把力量,让它生出来——“与”。既然无为法没有这个作用,不能取,又不能与。有为法的果,它要生的时候,无为法毫无作用,没有有为果。那么无为果,要证的,能作因祗是不障,又没有证,又没有把云拨开,那么它无为果也没有。所以虽说它固然是能作因,但是没有感果,所以说无为法“是因无果,是果无因”,叫“无因果”。
“是故择灭,是因无果,是果无因”,择灭这个无为法,它是因无果,是果无因——它本身是能作因,但是不能生有为果,没有取、与的作用;也不能得离系果,它没有这个证的作用,所以说,是因没有果。反过来,它是离系果,但是不是六因所生的,没有因。所以从择灭来说,它从能作因来说,是因,没有果的;它从离系果来说,是果,但是没有因的,所以叫无因果。并不是不是因果。它是因,但是没有果…
《俱舍论颂疏讲记 根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