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去,后一剎那叫未来,中间一剎那又可以叫现在了;那不是过去里边有过去、未来、现在,未来中间也有过去、未来、现在,你这个搞了半天不是乱七八糟的吗?未来里边也有现在,同样,这个道理就不细说了。
所以这四个里边,世亲菩萨评论世友尊者的说法最好。“第三世友,立世最善”,这里,就有部的四个评家来说,世友尊者的最好。
最后,世亲菩萨还要把世友的也破掉了。他说世友的还是不行,还有毛病,在“随眠品”里边要讲。这个哪个的对呢?经部的对。这个里边,他的主张有拿出来的。这里还没有抬出来。单是从有部里讲起来,世亲菩萨说,世友尊者的是比较对的。我们就提醒一下了,说是有人他不是有一部《俱舍》什么的,它里边就讲错了。它说,那个是对的,实际上这个世亲菩萨是否定的,世友尊者那个说法也是否定掉的。他只不过在四个评家里边这个最好,而实际上他后面把这个也破掉了,采取经部的说法。
今天的内容是比较复杂一点,你们讨论的时候要仔细。我们希望,讲一节课,消化一节课;讲得不多,但是要求全部消化。如果昨天的食还没有消下去,那新吃下去的更消不了了,再下去,要害肠胃病的,不行了。所以说最好一天把每天的消化掉,第二天新鲜吃得下去。如果你吃胀了,新的吃不下了,旧的又消化不了,时间长了,决定肠胃害病了,那就是没办法,学不进去了。那么要求你们,这次讨论时间长一点。
《俱舍论颂疏》第六讲
昨天我们讲了解释有部三世差别的四个方式。有的同学讨论还不是很仔细。我们再略略地说一下。说有部的宗旨,是三世一切法都是有的;既然都是有的,过去也有、未来也有、现在也有,都是恒存,那么三世怎么差别呢?这个问题有四位尊者解释。
第一个法救尊者的说法,他说类不同,就是过去的类、现在的类、未来类,法是一样的。但是它改变它的类,就是它的形状了,它的种类改变了之后,就显出过去、未来、现在。他打的比喻就是说,金子把它打成器,一个器的样子代表过去,一个器的样子代表现在,一个器的样子代表未来。虽然有未来、过去、现在的样子,但是金是一样的。就是说未来的法——还没有生出来的法,当它要到现在的时候,它把未来的样子改掉了,变成现在。现在的样子假使时间一剎过了之后,若谢过去了,现在类就改变成过去的类了。就是说法的体没有动,都是金,但是它的类改变了,三世有差别。这是第一位尊者说的。
其中有人就问,什么叫“舍未来类”,这个话他说讲不通。我们说,一切法都是在没有生之前都在未来,因为有部是特殊的,它说未来法是有的,这些法就存在未来,还没生出来,但是东西是在。这个未来类就是它未来的种类,它本来是保持未来的种类,没有生。但是要生出来了——要变成现在类,一定要把未来类放掉,未来的舍掉才能得到现在的。如果未来的不舍,现在的怎么得呢?两个一起合起来了,不行了。你说金子本来是那个样子的,到现在要改个样子;你不能原来样子还保持,现在样子又保持,一个金做两个样子,不行的。所以说要把未来类舍掉,得到现在的类。这一剎那过去之后,现在类又舍掉了,又得到过去类,成了过去的那个种类。这是法救尊者的说法。但是这个里边就牵涉到要改变、变易——从未来类变成现在的,现在类变成过去的。这个转变、变易,我们前面看过,数论师里边他就有这个东西。所以世亲菩萨就批评他,你这样说法有转变,你跟数论外道是相同了,成了外道的一类去了。所以否定他,这个讲得不好。
第二个解释,就是妙音尊者的,他就是说不是改变了。他是说法是一个,但是相有三个;他不说改变了,因为转变有毛病,他不用转变了。他说有三个相,在过去的时候,跟过去相合;现在的时候跟现在相合;在未来的时候跟未来相合。跟过去相合的时候,并不是现在、未来没有了,这两个东西隐在里边,而过去相是显,露在外边的。你假使说“过去相”合的时候,没有现在、未来的,那你到现在的时候,这个“现在相”哪里来呢?当然它本来是有的,本来有就是没有现出来。这个我们打这个比喻,就是说你身上有三张钞票,一张代表过去,一张代表现在,一张代表未来。你现在还没生出来,你未来的钞票拿在手里,显在外边,但是口袋里两张钞票,过去、现在还在口袋里。那你法生出来了,把现在的拿出来,未来的就放进去。就是说你一张拿出来了,显在外面的就是现在相,跟现在相合了。但是过去、未来的并不是没有,还在里边。
当然我们说比喻只能比喻一边,全部把它合起来,跟法完全一模一样是不行的。一模一样的东西,就是他本身自己。其他东西做个同喻的话,只能从某个地方是相像的,其他地方不会全部相像。普光法师的一个比喻,本来昨天我想讲的,因为比较粗一点,我不大想讲。有些人不太懂,讲一下也好。他打比喻,有一个人有三个妻子,一个正的,两个妾。他跟正的妻子玩乐的时候,他还有两个妻子并没有舍掉,但是没有跟她合就完了。你跟其他一个合的时候,另外两个也没有舍掉,但是没有合。这个就是说,过去相合的时候,并没离开现在、未来;跟现在相合的时候,也没有舍掉过去、未来。跟哪个相合的时候,是属于那个部份;没有合的,东西还在,但是就是隐在里边、不显。这是用相的问题来分别三世。这个反而感到难,不好理解一些。前面那个类很简单,类的改变,就是变个样子就完了。本身这个东西是一个,它一会儿变现在,一会儿变未来,一会儿变过去。第二个,反而好象,我感到比较要稍微麻烦一点,也不是最麻烦的。
第三个是最清楚的。就是作用没有起的时候叫未来,作用起来了,正在起作用的时候叫现在,作用谢掉了叫过去。打的比喻就是算盘珠子一样的,这个珠子放在一的地方,它就代表一;放在十的地方,就代表十;放在一亿那个地方就代表一亿。这个很好懂。
第四个,他也是相待地来说,观待,就是相对地来说了。一个法对前来说,前面是过去;对后来说,后面是未来;中间就是现在。他的比喻,一个女人,对她女儿说她是母亲,对她母亲说她又是女儿。她在中间。过去、未来、现在是这样子安排的,是相对的来安排;离开了相对的东西,就说不出它是过去、未来、现在。
这两个——第二个和第四个,世亲菩萨有看法,他说你这个相对的来说、或者用相来说。但是过去时间很长,我们说过去里边,假使昨天的十二点钟,十二点钟以前的是过去的过去,十二点钟是过去的现在,十二点以后的是过去的未来。过去里边也有过去、未来、现在。那么未来的时间也很长,也有过去、未来、现在。现在的,当然这一剎那时间是现在,前面的是过去,后面没有来的是未来。那么这个东西混的,就是里边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个也不好。
最后,就是评取这个世友尊者的,作用的生起、谢掉、跟没有生起来安立三世的差别。这个是有部来说,世亲菩萨认为是世友尊者的讲得最好。但是有的书上就认为世亲菩萨主张是作用的生灭来定三世的,实际上,我们学过《俱舍》的,后边就看到,世亲菩萨是同意经部的。有部的四个都否定,作用的那个,在后头也否定了。他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你说作用的生起、没有生起跟谢掉来代表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差别,他就请问一下,这个体是存在的,为什么未来的作用没有起来,为什么现在作用起来了?为什么过去作用谢掉了,这是什么原因?同样一个体,为什么作用一会儿起来,一会儿不出来,这个有文章了。你说体是用作用把它分出来的,作用又是哪个把它分出来的?现在的作用、没有生起跟谢掉的作用,哪个来分它呢?这个东西分起来,就不断地没有完地分了。再一个,既然体是有的,为什么用没有。体有的,用也还是有的。为什么体是常的,作用却是变化的?一会儿生起来,一会儿不起来。所以这个毛病很多,最后否定了,这个也不对头。这是后边要讲的。
现在,就是在有部的四个说法里边,认为这个比较合理一点。但是并不是世亲菩萨就主张这样子,这我们要搞清楚,因为有的书就认为世亲菩萨是赞成这样子的。世亲菩萨并没有赞成,只不过四个里边比较,这个好一些,实际上,世亲菩萨是赞成经部的说法,后面就是要经部的方式来破它了。
依经部宗:过未无体,唯现世有。今详世亲着论宗旨,有其两种。
“依经部宗”,有部的说法三世的法都是有的,经部比较一下怎么说呢?经部认为,过去的和未来的是没有体的,是假的,只有现在的法是有的。这个比较现实一点,因为我们想,过去的法跟未来的法都是实实在在的,一般的人还想不通呢,那么经部的说法,一般人好象容易接受,现在法是有的,过去、未来是没有的,假的。“今详世亲着论宗旨,有其两种”,那么世亲菩萨到底赞成经部、还是有部呢?圆晖法师仔细地考察一下,他感到世亲菩萨(这是圆晖法师的见解)作这个论,他的宗旨有两种。
(一)显宗
一者显宗,即一切有。故下文云:迦湿弥罗议理成,我多依彼释对法。既言依彼释对法藏,故知此论,有部为宗。
一个是显的,就是摆在外边的,是一切有部。他的标榜是一切有部,这部书也是 《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俱舍论》,它的帽子戴着一切有部的。他以下面文章也证明,他说《俱舍论》里边有这段文:“迦湿弥罗议理成,我多依彼释对法”,迦湿弥罗议理——迦湿弥罗结集三藏,大家讨论这个道理搞成功了,成就了。我的大部份,“多”,就是基本依这个迦湿弥罗的《大毗婆沙》来解释阿毗达磨的,…
《俱舍论颂疏讲记 界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