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曰:乱心无心等者,明无表位。乱心者,此善无表,余恶、无记心,名为乱心,乱善无表故;善心名不乱心,同善性故。此恶无表,余善、无记心,名乱心,乱恶无表故;恶心名不乱心,同恶性故。故善恶心,通乱不乱。无记心,唯名乱,无无记无表故。故论云:乱心者,谓此余心。
什么叫无表呢?有几个条件:一个是“乱心无心等”,它的位;一个是“随流”,它的相似相续;一个是“净不净”,它的性没有无记的,要么是净,就是善的,要么是不净,不善的;“大种所造性”,它是四大种所造的。能造的大种,地水火风,由地水火风造这个无表色。一切色法都是四大所造的,所以说能造。
昨天我们讲触的时候,能造触、所造触,有的人说不知道。表上有了,我们昨天表没有念,因为很容易,我们就不念了。那我们现在看一看表好了,色声香味触了。第五,触十一,十一个触。能造触,地、水、火、风,坚、湿、暖、动为它的性;所造触,轻、重、涩、滑、饥、渴、冷。那么能造所造。这是就触来说。那么从色来说,能造色就是地水火风,反正能造就是地水火风,大种所造的。这个无表色是大种所造,也叫色。一般的色法都是四大种所造的,它属于色法里,它也是四大种所造的。“由此”,由上面的条件,这样子的情况下,这个就叫无表色。下边我们就仔细分析了。
“乱心无心等”,第一句,这是比较麻烦的,我们好象也有表,把表摆在旁边,边念边看。先说“乱心无心等”,“等”就是还没说完,“乱心”,先说一个乱心不乱心,“等”就是乱心“等”不乱心,无心“等”有心。就是乱心、不乱心,一对;无心、有心,一对。这个“等”就代替两个没有说的。因为全部说出来了就不成一个颂了;要五个字一个颂,那只能用“等”去代替了。这个代名词,世间上还是用的,没有大的出入。无表的位——它在什么情况之下可以存在?它有好几个位可以存在。一个是乱心,一个不乱心,一个无心,一个有心,都可以存在无表色,所以说“乱心无心等”。
什么叫乱心呢?这个要说一下。无表色,我们下边要说的,“净不净”,只有善的无表跟恶的无表。善的无表,受了戒,像我们受的八戒、受的三归,这个时候,身上就产生一个无表色,这个无表色是戒体,这个戒体是善的。如果做恶律仪的,假使这个小孩子生在杀猪家里的,印度的首陀罗,就是下贱种,他们专门操一些职业,是一般的比较有身份的人不愿意做的。因为他们也懂因果,他们对杀生了,捕鱼了,打猎了,做刽子手了,做判刑的官了。这是杀害生命的,一般有身份的人都不愿意做,就叫那些奴隶去做,这些奴隶生生世世操这个行业,假如养猪的,他家里生生世世养猪,他的孩子从小长大,小孩子的时候就发愿,这一辈子就要杀猪为业,当他准备要开始这个行业的时候,心起决定性了,这一辈子以杀生为他的生活了,这个时候就产生一个恶律仪,这个恶律仪也是有无表的。所以说无表色,有善的,有恶的,有两种。
那么对善的无表来说,我们说心有几种,有善心、无记心、不善心——恶心。当无表色——戒体在身上生起来了 ,但心却是要变化的,有的时候起善心,有的时候起恶心,有的时候起无记心。在你受戒的时候,当然起善心,要出离,要皈依三宝,要好好地信佛,将来要依法行持,那这是善心。但是你受了戒之后,你不见得永远善心保持下去了,你可能回去看到什么东西不顺心,发脾气,恶心来了,瞋恨心。无表色,在恶心起了,不会失掉。只要你不违背我们说的戒条,在五戒、八戒不要犯根本戒;在三皈依的,不去皈依天魔外道、外道邪众、外道典籍,也不说自己不皈依、不信三宝的话,这个无表色不会破坏。那么你偶尔起个瞋心,无表色还存在,起一个烦恼心,其他的妒忌心也好,贪心也好,这个时候,只要不破坏无表色的体的,无表色仍存在。
“乱心”,在善的无表,在恶心、无记心起来的时候,它不会损失。恶的无表,当你起个善心,假使说杀猪的人,他跑到寺院里,也磕个头,烧个香,这个时候他是善心了,但是他恶无表还存在,他住的这个恶律仪没有消灭。如果他皈依三宝,发心不干了,那恶律仪可以消灭了。他只是泛泛地求点福,磕个头,烧个香,那恶律仪还是存在的,虽然你起的好心,但是恶律仪还除不掉。所以说善的无表色,在“乱心”——跟它不一致的心之下,就是不是善心,在恶心、无记心的时候,可以存在。那么当然善心的时候,更能存在。就是“乱心不乱心”。善的乱心就是恶心、无记心。
我们看表,对善的无表来说,乱心就是恶心、无记心。这恶、无记对善是不一致的,叫乱心;不乱心,善的无表色成就了,心也起善心,一致的,叫不乱心。那么对恶的无表色来说,它的乱心是善心、无记心。无记跟善心对恶是不一致的,叫乱心;那么对恶一致的恶心——不乱心。乱心、不乱心是相对而说的,不能死板板地说善心、无记心就是乱心。善无表的善心就是不乱心,这个不好死板地说,要看对哪一个来说。对善的无表说?对恶的无表说?遇到这些问题,也是要考虑的。人家问你:“乱心是善心对不对啊?”你要反问:“对哪个无表说?”假使对善的无表说,善心不是乱心,是不乱心,跟它一致的。总的来说,无表色在跟它的心一致的时候,或者不一致的时候,都能存在。
“此善无表余”,这个善无表的“余”就是不善、无记。“恶无记心,名为乱心,乱善无表故”,这个恶心、无记心,对善的无表色是乱的,就是不一致的。“善心名不乱心” ,假使起善心的时候,名不乱心,因为它是一致的,两个不矛盾的。“同善性故”,无表色是善的,你起一个善心,这个同时善的,不乱的,没有矛盾的。那么反过来,这个恶的无表,以恶的无表来说,它的“余”,恶的“余”,善、恶、无记,三个,余下来的善或者是无记。这个心起的的时候,叫乱心,跟恶的无表是不一致的。“乱恶无表故”,跟恶的无表乱的,就是矛盾的,跟它是相反的。那么起恶心的时候,叫不乱心,同是恶心,无表也是恶的,心也是恶的,它是一致的,叫不乱心。
所以说,“故善恶心,通乱不乱。无记心,唯名乱”,因为无表色没有无记的,所以无记心总是与它不一致的。而善心、恶心却要看了,有的时候是乱心,有的时候不乱心,看什么无表了。这个问题是弯弯多一点,难是不难。“无无记无表故”,无记的无表色是没有的。所以说,无记心总是乱的 ,跟那个无表色不会一致的。所以说《俱舍论》里边说得简单了,什么叫乱心呢?“此余心”。这个“此”善无表也好,恶无表也好,它的余下来的心——就是说跟它不一致的心,叫乱心。反过来,不乱心就不要说了,就是跟它一致的心,跟它相同的心。
“乱心无心等”就是说无表色,管你生起跟它相同的善心也好,不同的恶心、无记心也好,它都能存在。这一点跟色相等的,所以有部把它摆在色法里边。“乱心无心等”,乱心、不乱心,一对说好了。还有无心、有心一对。
无心者,谓无想定,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有心。谓乱心等,等取不乱心;无心等,等取有心。乱不乱心,散位一对;无心有心,定位一对。故颂等字义通两处。
我们说我们的心一般是都是起作用的,除非你睡着的时候,那么心休息了。但是从八识来说,第七、第八识是不休息的。我们这里说的无心呢,无想定把六个识灭掉了,灭尽定把第七识也灭掉 了——一般说呢,心就没有了,心里思惟作用都停下来了。无心就是指这两个定。这个“等”字,乱心来说,等不乱心;无心来说,等有心。一个是有,一个是无,用“等”来代替。
我们说“无心”就是无想定、灭尽定,这两个定是没有心的。什么是有心呢?一般的禅定,四禅八定都是有心的,这个就没有说了。因为我们说《俱舍》就是慧毒门了,给你说了一边,那一边你自己可以知道了。那么这里说乱心、不乱心散位一对,在没有入定的时候,心是乱的、不乱的,是没有入定的心,散心。无心、有心,心入定的时候说的,一般的禅定——四禅八定,是有心的,有心定;假使你入了无想定、灭尽定,那是无心定。所以这个有心、无心是就入定的定位说的。定位,就是入定的那个时间。这是一对。
所以颂里边这个“等”通两边,一个“乱心等”,等不乱心;一个“无心等”,等有心。那么第一句“乱心无心等”讲完了。无表色在散心没有入定的时候,管你的心起来跟它无表色一致的——不乱心,或者不一致的——乱心,都存在。这个无表色可以存在,没有问题。那么入定以后,入有心定好说,无表色存在的。入无心定无表色在不在?还在。所以有心、无心,无表色都可以在这个时候有。这是第一个,无表色的特征,“乱心无心等”,都可以存在的。
随流者,明无表相。随谓随顺,性相似故;流谓流转,相续起故。故论云:相似相续,说名随流。相似名随,相续名流。
下边无表色第二个性质:“随流”。“明无表相”,无表的相貌。什么叫随?“随谓随顺,性相似故”,随顺它,两个心是相同的、相近的、相似的。“流谓流转,相续起故”,随流就是相似相续的一个简单说法。“随”——相似,前后一样,差不多的;“流”就是相续的,没有断掉。我们说一座山,昨天看看如此,今天看看也如此,那么就是说它是相似相续,昨天跟今天的山差不多,没有什么改变。“相续”,昨天的山存在,今天不会不见了,还存在。“相续”,连…
《俱舍论颂疏讲记 界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