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续地生起。无表色也是相似相续。你受了皈依之后,产生一个善的无表色——皈依戒体,这个皈依戒体不会说你今天受戒的时候生起来了,等你皈依受好了,回去了 ,不见了,会不会?不会。只要你不要破掉,没有犯皈依戒,没有破掉,存在——“相似相续”。本来是善的,会不会你回去,这个皈依戒体,变成了恶的?或者无记了?不会!它是“相似”,本来是善的,还是善的。本来是生起了,只要没有破掉,还是相续等流下去的。所以无表色有相似相续的功能,它的相。这个讲随流, “相似名随,相续名流”,这是解释。这是无表的相貌,也可以说是特征。
净不净者,出无表体,无表唯善恶,不通无记性,名净不净。
“净不净”,无表的体是善的或是不善的。“无表唯善恶,不通无记性”,我们说三性门:善、恶、无记,一般的东西总是可以用三个东西来分的。比如这个人,起的心是善心;或者是恶心;或者无记心,无所谓的,非善非恶的。那么这个无表色属于善的、无记的、还是恶的呢?无表色只能是善的或者是恶的,没有无记的无表的。因为无表要强有力的心才生出来的。无记心一般是没有什么力量的,无所谓的心,当然力量很弱。(14B)强有力的心,受戒也好,受皈依也好, 那是发了大心的,那么它生无表色。做恶律仪,你一辈子要杀猪的,这个心还是很强,有无表色。泛泛的,非善非恶的,力量小的,生不起无表;所以没有无记的无表色。只有善的跟不善的,善的就是净,不善的就是不净。这是就三性来说。
大种所造性者,简法也,为简诸得。诸得者虽复通四位,行相似相续,滥无表相。然得非是大种所造。简诸得故,是故复言大种所造,谓无表色,大种所造故。造者因义,因有五因:一生因,二依因,三立,四持,五养。此后当说。
“大种所造性”, “简法也” 。“简法”就是简别其他的法。因为我们说在不相对行里边有个“得”,这“得”也是“乱心无心等”,乱心、无心、有心、不乱心都存在,也是随流,也有净不净这个功能。
“诸得者虽复通四位”,“得”不是一个了,那些“得”虽然也通四位,就是“乱心无心等”,“相似相续”——随流。“得”虽也有无记的“得”,但基本上都是 “滥无表相”,它跟无表是相混淆的。所以这里要标出无表色的特征——大种所造。而“得”是不相应行,不是大种所造,不是色法。所以这里要加上一个“大种所造性”,简别“得”。如果不说“大种所造性”,他很可能认为你所说的就是“得”。“得”跟“无表”在前面几个都相滥的,相混淆的。但是加上一个“大种所造性”,那就不会混淆了。一个是色法,四大种所造的;“得”不是色法,它不是四大种所造。所以加这一句来简别那些得。“是故复言大种所造,谓无表色,大种所造故”,无表色是四大种所造的。
那么这里就牵涉到四大种造色,有几个意义。“造者,因义”,什么叫大种所造呢?这个造是因的意思,这个因有五个意义,“因有五因”,四大种对所造的色来说,作五个因,“一生因,二依因,三立,四持,五养”,生、依、立、持、养,这五个因很要紧的。这个四大种对一切色法,都有起五个因的作用。“此后当说”,这个以后我们要说。现在提了个名字,好象把我们心里痒痒的,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略略地说一下26。
一“生因”, 一切所造色,四大种生的,四大种是所造色生的因。第二“依因”,“造色生已,随逐大种,如依师等”。这个能造色、所造色,这能所先把它肯定下来:能造的就是四大种,地水火风;所造的就是青黄赤白,那些东西都是所造色,一切色法都是所造的,能造的就是四大种。那么四大种对所造的色。第一生因,把所造色生起以后呢,它不能自己独立,要跟了四大种跑的。好象依师一样,学生要跟着老师跑的,我们看小孩子,幼儿园的学生,老师带头,马路上一个牵一个走,不敢离开老师一步,如果离开老师,马路上汽车多得很,要出事故的。所以四大种跟所造色的关系,也是如此,所造色生了之后,就跟了四大种跑,跟学生依老师一样,不能离开它的。第三“立因”,“大种任持所造色故”。等于说,你墙壁上挂一个画,这个画是所造色,全靠墙壁把它拿住的,没有这个墙壁,画就掉下来了。“持因”,这个四大种使所造色相续不断,没有四大种的维持,所造色断掉了,所以说持因。使所造色相续不断的,靠四大种。最后“养因”,四大种所造的色,假使小孩子,他要长大的,或者我们种的树、苗、菜、稻,一个小的种子,慢慢地生芽,越来越大,哪个使它增长的?四大种。所以说四大种对所造的色有五个作用,就是五个因,一个是生,一个是依,一个是立,一个是持,一个是养。这个是“大种所造性”的“造”的意思有五个含义。
由此说无表者,结成。由此者,由此上三句,得立无表名。说者,显此是师宗言。无表虽以色业为性,同有表业,然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无表。
“由此说无表”,这是总结了。“由此”,由上面三句,由上面三个条件之下的东西,就叫无表色。“由此上三句,得立无表名”,安立无表的名字。
“由此说无表”,这个“说”里边有文章:“显此是师宗言”,就是说这是有部宗的话,有部里边说这样子的就叫无表色。那么言外之意就是说,经部,无表不叫色,经部无表是思心所的种子,不是色。世亲菩萨心里边是同意经部的说法,但是从有部来说这样子就叫无表色。“说无表”,就表示世亲菩萨并不同意有部的无表色的说法。那么经部的无表色,将来讲“业品”的时候要讲,就是思心所的种子,这个世亲菩萨后边会提出来的。
“无表虽以色业为性,同有表业”,无表色跟表色都是色法。表色是什么?学过《印度佛学》的应当知道,什么叫表色?表色是身语业,行动、说话都是表色。色里边有显色、形色,所以行动是色;说话的声音,也是色法。这个色法是可以表示于人家知道的。你说一句话,或做个打人的样子;人家要抢东西的,拿把刀举一下,“把东西拿出来”,他看了害怕。他的行动给人家一个表示,人家知道他要干什么。无表色却不能表示于他,人家看不到的。因为它虽然是色法,同表业一样都是色法,但是表业可以表示令他知道的,可无表色却不能令他知道,无所表现的,看不到的,听不到的,闻不到的,查也查不到的,你什么仪器,X光也照不出来的。无表怎么讲呢?不能表示于他,令他知道。
无表色的问题讲完了。讲了一道,不晓得你们能不能一道懂?昨天就希望你们先去看一看,讲一遍能懂。讲一遍懂的有,但是也有讲上两遍的。看看你们到底怎么样?讨论一下能不能懂?那么你说四大种是能造。下边马上提问题,这个四大种,能造大种是什么东西?
壬二 明能造大种
此下第二,明能造大种。于中有二:一、实四大种,二、假四大种。
“大种所造性”,无表色是所造的。那么能造的四大种是什么呢?“于中有二”,分两个,“一实四大种,二假四大种”。这个我们在《印度佛学》也提过,四大种就是地、水、火、风,有的说这个,有的说是那个,这个辩论在有部里边就提出来了 。世间上说的四大种——假四大,真正的四大种——地水火风。把这个真假辩一辩。这个一般学佛的人恐怕都不知道,四大还有假的、真的。
癸一 实四大种
且初第一,明实大种者。论云:前言无表,大种所造。大种者何?颂曰:
大种谓四界 即地水火风
能成持等业 坚湿暖动性
释曰:大种谓四界者,标也。三义释大:一体宽广故。谓四大种,遍所造色,其体宽广。二增盛聚中形相大故。谓大地、大山,地增盛;大江、大海,水增盛;炎炉猛焰,火增盛;黑风团风,风增盛。三能起种种大事用故。如地能持世界,火能坏初禅,水能坏二禅,风能坏三禅。一义释种。与所造色,为所依故,故名为种。大即是种,故名大种。能持自性,故名为界。
先说真的四大种——实四大种。一环扣一环的,一环扣一环的,前面说大种所造性,无表色是大种所造的,那么能造的大种是什么?马上就问了。大种就是四个界: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那它这个是什么作用呢?“能成持等业,坚湿暖动性”,它能够成就什么功能?“持等”就是,地能持,水能摄,等等,它的功能不一样,用“等”来代替。它的体性,“坚湿暖动性”,这个很重要。什么叫地水火风?它的体性就是坚的、湿的、暖的、动的。这是体,前面是用,体用要分明。“地是能持的”、“地是坚的”哪个对?这个话问出来有点儿笑话。地是能持的嘛,它的作用是能持,它本体就是坚硬的,你说哪个对,哪个不对?都对。但是一个体,一个用,不能混起来。
所谓四大种就是四个界,哪四个界呢?地水火风。先说大种,什么叫大 ?什么叫种?“三义释大”,解释这个“大”字有三个意思。
一者,“体宽广故”,体大。中国汉地讲经的传统,以前老法师讲经:体、相、用——体大,用大,相大,都要这么摆一套 。这里也是这样,地水火风它们四个东西有体相用的大。第一是“体宽广”,体大。“谓四大种,遍所造色,其体宽广”,一切所造色,这个四大种都遍的,整个的所造色里边都有它,那个体就是宽了,体宽大、宽广。
第二,“增盛聚中形相大故”,当他们集合起来的时候,相大——形相非常大。什么形相大?我们说大地,那是相当大,你看到大地的边没有?没有看到过。我们现在是科学发达了,这个地球,一个球一…
《俱舍论颂疏讲记 界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