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也”,这是第二个难。“现在极微聚可得名为色”,(15B)现在极微还可以聚拢来,可以得到,有碍有变,可以叫色。过去的、未来的极微看不到又碰不到,怎么碍呢?怎么变呢?所以不能叫色。
“此亦曾当有变碍故,及彼类故,如所烧薪”,这个问题也可以解决的。过去的色曾经有变碍,未来的色将来会有变碍。是变碍的一类,同类的,也可以叫色。我们前面举过的喻,烧的薪,烧火的时候叫薪,没有烧的时候也叫薪。这个同类没有关系,还是可以叫色。第二个问题又把它解了。看小字。过去的曾经有变碍,未来的将会有变碍,所以说还是一类,可以叫色。“及彼类者,谓未来不生法;此不生法,虽非当变碍,是变碍类故,亦名为色。犹如火薪也”,这个喻前面讲过,乳,饮的时候叫乳,没有饮的时候也叫乳。薪,烧的时候叫薪,没有烧的时候也叫薪。那么过去已经变碍,将来会变碍,虽然现在没有变碍,但是同类,也可以叫色。这个难又解了。下边一个难更微细。
诸无表色应不名色。难也。根境积极微成变碍可名色。无表非极微,无变碍故,应非色。
问题就在无表色。无表色怎么叫色呢?无表色又不能看,又不能碰到;变是要变,剎那生灭的,但是碍怎么碍呢?这是又一难。“根境积极微成变碍可名色”,根也好,境也好,很多极微积集起来的——变碍,可以叫色,无表色这个东西,它不是极微,它不是可以看到的物质的东西。“无变碍故”,它变是有变,碍是没有了,碰也碰不到,看也看不到。怎么叫变碍呢?它不能叫色。
有说表色有变碍故,无表随彼亦受色名,如树动时影必随动。解云:释无表难总有三师,此是第一杂心师释也。影从树上起,树动影必动;无表从表生,表色无表色也。
那么下边就答这个问题。“有说”,有人这么说,“表色有变碍故,无表随彼,亦受色名,如树动时影必随动”,他说表色有变碍。我们上次也讲了,无表色从表色生的。你假使受戒,白羯磨,发愿,念那些文,那都是表色。这个表色是有变碍的,无表色既然从表色生的,也有变碍,也叫色。他这一个回答,你们想想看,对不对?思想粗的,对对对,这个表色有变碍,无表色也有变碍,这个对了。这个太肤浅了,问题还多。他打个比喻 ,他说树——表色,无表色——树的影子,用这个来比喻。树一动,影子也动了,表色是变碍的,那无表色也变碍。那好象因明的架势都拿出来了,宗因喻都有了,那可以成立了。这是第一个解释。
小字看一看。“解云:释无表难”,有说无表色不叫色,解那个难,他用这个理由来说。总有三个论师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个是杂心论师。他说“树影从树上起,树动影必动”,先是比喻,树影子从树生的,树一动,影子当然动了。那么无表从表生,表色是变碍,那么无表色当然变碍。他这个理由好象蛮充足的。
此释不然,无变碍故。又表灭时,无表应灭;如树灭时,影必随灭。解云:此是论主破杂心师释也。汝本以变碍释色,无表无变碍,如何成色?故云此释不然,无变碍故。又破喻云:影从树上起,树灭影亦灭;无表依表生,表灭无表灭。然表灭时无表不灭。灭既不等,色岂同乎?又《正理论》破云:随心转戒不从表生,应当非色也。
“此释不然”,你这个话不对,不对在哪里?我们不看,能够自己想出来,那就行了。看了之后,再想,二等。看了还不懂,三等,太差了。“此释不然”,你这个话不对,“无变碍故”,无表色没有变碍,怎么叫色呢?“又表灭时,无表应灭;如树灭时,影必随灭”,你说无表是跟了表色,好象影子跟树一样的。那么树假使倒掉了,影子也没有了;表色没有了,无表色还有没有?有。戒堂里边白羯磨,发愿,下来了,表业没有了,那么无表色有没有 ?还在。只要你不破根本戒,无表色永远跟着你跑,一直到你命终。那跟这个比喻不对头了,你树倒了,影子也没有了;那你表业没有了,无表业没有了?!你这个话有毛病。这是点出它的不对。下面小字看看,这是世亲论主认为杂心论师这个说法有毛病,破他的解释。“汝本以变碍释色”,本来以“色以变碍为性”来解释色,现在总的问题没有解决,无表色没有变碍,怎么叫色?这是总的。“故云此释不然”,所以你这个解释不对头。你辩了半天,并没有把无表色变碍的问题解决,无表色是没有变碍,色是有变碍,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你举了喻也没有用。
“又破喻云:影从树上起,树灭影亦灭”,这个肯定的,树的影子从树生起来的,那么树灭掉了,这个树砍掉了,或者烧掉了,那影子当然没有了。但是无表色从表色生的,表色灭了,无表色应当也灭。“然表灭时,无表不灭”,你表色灭掉了,登坛的事情过了,锣鼓息下来了,那你的戒体也没有了吧?!不会啊,戒体受了之后不破,还在,不但在,还在增长,不断地发展,所以说无表不灭。“灭既不等,色岂同乎?”一个是灭,一个不灭,既然不相等,这个色怎么会相等、相同?这是论主破。
“又《正理论》破云”,《顺正理论》也破他,这个我们知道,《顺正理论》是东方师,杂心论师是西方师,他们也有矛盾的,《顺正理论》也破它,怎么破?它说:“随心转戒不从表生,应当非色也”,“随心转戒”,就是定共戒、道共戒,随着心生的。定心生起了,有定共戒;无漏心生了,有道共戒。这两个戒,力量强,不要表色的,不要登坛作羯磨的。照你这么说,道共戒、定共戒不是从表色生的,不叫色了?但道共戒、定共戒也是无表色。
那你这个毛病很多,世亲论主指出他的毛病,《顺正理论》也指出他的毛病。两个毛病一起来,这个话不能成立。第一师,杂心论师的解释否定了。
有释所依大种有变碍故,无表业亦名为色。此是第二有宗释无表难也。
那么第二师,“所依大种有变碍故,无表业亦名为色”,他说你这个第一论师说,表色是色,无表是表色生的,那么也叫色。这个是推翻了,不行了。他另外来个解释。他说无表色,是大种所造性,它依靠大种的 ,既然大种是变碍的,无表色虽然没变碍,也叫色,因为它的四大种是有变碍的,无表色四大种造的嘛,“大种所造性”,应当叫色。这是“第二有宗”,有部的论师讲的。
若尔所依有变碍故,眼识等五应亦名色。解云:此是论主破有宗也。无表依大种,随大种名为色;眼识等依五根,随根识名色也。
“若尔所依有变碍故,眼识等五应亦名色”,这是世亲论主破有部,他说你所依大种有变碍的,无表色可以叫色。照你的逻辑,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它们依的根是有变碍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都有变碍的,是色法嘛,是净色根。既然所依的根是有变碍的,那么生的识也叫色,不是了别的识了,那就闹笑话了。生的眼识、耳识、鼻识,怎么叫色法?色法是不能看的,不能了别的。那么,你说所依的是有质碍的,是色;能依的,所生出来的也是色。那个话根本不合逻辑,破掉了。“论主破有宗”,他说“无表依大种”,随了大种叫色;眼识依五根,跟了根也叫色?不对。
此难不齐。无表依止大种转时,如影依树,光依珠宝。眼等五识,依眼等时,则不如是,唯能为作助生缘故。解云:此文有宗古师救也。彼言论主将五识依五根难无表色,此难不齐也。谓无表依大种,大种亲因。如影依树,树为亲因;光依珠宝,珠宝为亲因。良由大种望无表色具生等五因,故名亲依。由是亲依故,大种名色,无表亦名色也。眼等五根为增上缘,助生五识,但是疏依,而非亲依,故眼识等不随五根名为色也。
“此难不齐”,有部有辩论,你这个难跟我说的话不符合的。“无表依止大种转时,如影依树,光依宝珠。眼等五识依眼等时则不如是,唯能为作助生缘故”,你这个问难不对,为什么?跟我的那个不是等齐的,就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无表色依四大种,这是很亲密的,好象影子依树一样,光依了珠宝一样。光直接从珠宝里生的,影子也是直接从树生的。而眼识依五根却不是如此,只不过做一个助缘,这两个依不一样。
“解云:此文有宗古师救也”,“救”就是他的主张给人家击破之后,他来反驳。论主将五识依五根来难无表色,他说这个难是不相等的,因为无表色依大种,大种是亲因,亲得怎么样呢?好象影子依树,光依宝一样,直接依靠它,直接所依。“良由大种望无表色具生等五因,故名亲依”,这个我们前面讲了,四大种对无表色来说,有生、依、立、持、养五个因,这个因很直接,很亲密,是亲因。“由是亲依故,大种名色,无表亦名色也”,因为它依的亲,这个依是亲近的,很接近的,直接的,所以大种叫色,无表也叫色。眼识等依五根,这个不对头了,增上缘了,不是直接的依因了。“助生五识”,生五识有好几个缘,要生眼识有九个缘,《八识规矩颂》学过的都知道。眼根只是个增上缘,不是亲的依,是疏的依。“而非亲依,故眼识等不随五根名为色也”,既然它的依是疏的,不是亲的,那么眼根是色,眼识不能叫色;无表色依大种是很亲的,大种是色,无表色可以叫色,这是有部来救。那么又要破了。
此影依树光依珠宝言,且非符顺毗婆沙宗;彼宗影等显色极微,各自依止四大种故。解云:此是论主破古师解言有违宗失也。汝宗影之与光,各自有大种以为亲依。今言影依树,光依珠宝,岂非违宗失乎?设许影光依止树宝,而无表色不同彼依。彼许所依大种虽灭,而无表色不随灭故。解云:此文是论主纵破古师,故言设许也。树宝若灭影光必灭,大种若灭无表不灭,故言无表色不…
《俱舍论颂疏讲记 界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