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P110

  ..续本文上一页理,道理讲好之后要行动了。“或令正受”,或者,使他能够如法地把这个道理弄下来,接受下来。“未成熟者令其成熟”,根机没有成熟的,使他成熟。已经成熟的,使他解脱,就是行动了,行动方面的。前面是偏于理论方面的。

  “又应行难行利行有三”,利行,有三种是不好做的。一个是少善根的,对少善根的人,你要叫他修行,这是一个困难的事情。二有大财位的,地位很高的,又大富的,他一向放逸的,你要叫他修行,如实地修行,也是困难的。三还有一些,对外道学过的,学过外道的,他有邪知邪见的,这些人,你要利行也是困难的。这是我们行利行的时候,有三个难以度的,就是没有善根的;他是世间上的大财位的;还有,是学过外道。这三种人,最难度的就是这三种。这是利行,下面是总结。

  

  颂 利行令实修 所教众法义 未成令成熟 已成令解脱 

  若善根弱小 大财势名位 曾习外道类 勤劳多方引

  “利行令实修”,利行,是爱语道理讲通之后,叫他实际修行。“所教众法义,未成令成熟,已成令解脱”,所教的一切法义,没有成熟的叫他成熟。已经成熟的,能够使他解脱。“若善根弱小”,假使善根弱小的,就是少善根的;“大财势名位”,在世间上有大财富,有大势力,有大名称地位的那些人;还有一种学过外道的,“曾习外道类 ,勤劳多方引。”这三种是难教化的。那么,对这三种人,要费很大的辛劳,多方面地引导他才能达到目的。就是利行的时候,这三种人是最难教化的。但是也要花极大的劬劳使他们能够引导到正路上去。

  

  乙四 同事

  教他所修,自亦应修,与彼同学,不语之语,自身能行,他必从之,自身不行,强令他行,诤讼无益,故当同事。

  “教他所修,自亦应修”,你教他做,一天到晚发号施令。他就是说,“你叫我做,你自己呢?”那就是自己还要做,带头,我们现在说,自己要带头。“教他所修,自亦应修”,你教他怎么修呢,自己也修。我不是昨天说的么,有一位,他经常说,“你可以出家了,你这个条件很好”,怎么怎么。那么,你自己呢?你自己不出家,就是叫人家出家。这个人家对他就有看法了。那么,你既然教人家修呢,自己也要多修,这是带个头。“与彼同学,不语之语”,这是身教,你不要说话,这就是比说的话还要有利。“自身能行,他必从之”,自己做到了,他也一定做到。你如果说,“我们出家人吃两顿的,你一定要吃两顿,这样子没有过失”,怎么怎么。你自己吃三顿五顿,怎么说呢?那个当然你自己要教人家吃两顿么,你也要吃两顿,才好说了。你自己也做不到,你怎么教人家做呢?所以说,你真正要教化人家呢,自己要以身作则。这个身教比言教力量还大,就是不语之教。“自身不行,强令他行,诤讼无益,故当同事”,自己不做,教人家做,那么就是强迫命令。这个人家要反抗了,互相诤讼,大家吵起来了,没有啥好处。所以,应当要同事,自己要一样做,而且要带头先做。

  

  颂 同事能自行 恒常力精进 虽不教彼修 相习亦随转

  口说正教理 自身不能行 诤讼难益他 调人勤调己

  “同事自能行, 恒常力精进。”自己要做到,要人家做么,自己先要做到。而且不但要做到,恒常地做,要精进地去做。“虽不教彼修,相习亦随转。”虽然你不教他怎么做,嘴里不说,但是,你时间久了,他看你经常这么做,他也跟着你做了。我们就看这小孩子,母亲怎么做的,他无形之中就会学她。我们有一个邻居,他的父亲有一点神经过敏的,他认为吃开水、吃茶,这个茶杯的这个口,大家一起喝的,很不卫生。那么,他就吃茶是悬的,口唇不碰到茶杯或者茶壶口的,倒的。后来,他这个是一个怪习气,他说是他讲卫生,这么人家也不去多说他了。后来还奇怪了,他的孩子到我家里来,一杯开水倒给他,也是倒进去的。他就是看父亲的,看样,天天看了,看样,他自己也学起来了。那就是同事,这个是不正当的同事。我们好的事情,经常做经常做,人家看了样,也会慢慢做了。

  那么,今天我们把显教的就结束了,明天把密乘的略略地讲一下。东西很多,但这些我们初学的,就不一定要很仔细地去知道。同时,我们这里也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是学密法的。我们的规章制度就是两条路。六年的学习满了之后,一个是显教,你去弘扬也好,弘扬你的净土也好,这个教理是通的,哪一个宗派都必须要的知识。一个是根本教,一个是瑜伽的,一个是讲缘起的;一个是中观的,讲性空的。哪一个宗派都要。然后,你去弘扬哪一个宗都可以。另一条道路,从这一条根据菩提道次第的要求,再进入密宗。那么,这不是每一个人都一定这么做,根据自愿的。所以说,我们在讲显教的时候,对密法也是略略介绍一下就行了,不必广讲。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第二十二讲

  我们讲到现在,把显教的部分,就是菩提道次第的那一部分讲完了。下边是密宗的那一方面,那就是密宗道次第的内涵。那么,在这里边,就是略略地介绍一下密宗的一些境行果,这一些地方。那么,还有修行的一些要点。

  (这个里边,我们这本书,就是《讲记》的错字很多。就把密宗道次第的我们先看一看,这个里边的错字纠正一下,前面还多,也没有功夫全部去看。

  那我们先看到这个,在密乘修法的一百八十四页第六行最后一个字,“无知密是也”,好,一共八个密。“如次到”,这个“到”,有问题,我们怀疑——如此释,解释的释——下边一个个解释了。“如次到”,这个“到”是肯定写错的。那么,原文也对了,一般铅印本还是到。那么,就是再原始的没有了,都是手抄本。那么,这个我们怀疑大概是释,解释的释。

  在一百八十九页第三行第四个字,“微细惑智不现行之微细烦恼”,这个“智”我们是怀疑是手指的指。什么叫微细惑?就是指那个不现行的微细烦恼。这个指,写个智慧的智了,可能也同音字,手抄的时候抄错了,写错了。那么,这个是因为没有原始本,旁边注一个就是了,也不要涂掉。

  下边一百九十二页第一行,“俱足”,人旁不要,具足的具,人旁不要。

  那么第五行第二句,“若佩法王(筌)”,这个“筌”了,肯定是错的。在我们这个本子上对的,“玺”,国王的印,玺,尔下边一个玉,就是可尔可尔的那个尔下边一个玉石的玉,“若佩法王玺”。

  那么,还有这一页倒数的第三行,它是最后一个字,“如不火之器,仍无异土坏”,这个“坏”有问题,土坯,或者是土壤都可以。反正原始的文也不知道了,我们的本子上是土坯。土坯,不火之器就是土坯。那么,“无异土坯”好象是两个重复,土壤,跟泥土一样,这个好象好一点。

  那么下边一行,“三聚戒不全,漏池难蓄水,根基既壤残”,这个是坏残。这个壤跟坏好象是换了个地方,应当是“仍无异土壤…… 根基既坏残”,应当是这样子。

  还有一个,就是一百九十三页倒数第三行第二偈,“执我若芭蕉 ,安可坐梁柱”,“坐”应当是作,有所作为的作。“安可作梁柱”,不能作梁柱的,不是坐在那里的坐。

  二百页的第六行,“我及父母身”,“我乃父母身”这个乃少了一撇,是“我及父母身”。<, /p>

  再过去两行,“娑婆土成净”,不是城墙的城,是成功的成,土旁不要。娑婆土,成净土了。不是城,是成功的成,土旁不要。大概有这么几个。)

  

  五 密乘修法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把密乘的修法讲一下。这里总的分五科。

  一,什么叫密?这个密宗的密,一般就是认为是秘密不可告人叫密。这里解释为什么叫密。那么,还有一个要说明的。在对没有学密的人,叫密。真正学了密的人,叫明。不但是不密,而且要你明白,彻底地明白。那么,对不懂的,门外的那些没有这个密宗根器的,没有进入密乘的,那么,对他说,是秘密的。因为他不懂。那么,什么叫密,下边有八个解释。

  二,“密器之铸成”,这是从这个中心,重点是密器的铸成。我们经常有些人他好象是要寻找善知识,找不到,东找西找的。那么,这里就很简单。菩提道次第也是这么说的,你要法器成就,密器成就,善知识就在你眼前。本尊也会示现,其他的方式都会告诉你哪有善知识,不会找不到的。如果你假使密器没有成就,站在你面前你也认不到他是善知识。所以说,我们不要从外边去求。我再三讲的,广化的那个三门里边,不从外求,“莫向外求”。你要求善知识,向内求。怎么内求?你自己成了密器,决定有密乘的善知识会教你。如果你不是密器的话,你到处求还求不到。所以说,一切法,都要从内求,不要向外求。那么,你这个内求,是有办法的,外求是没有办法的。你踏破铁鞋,你也不一定找得到。但是,内求,你只要有一个目标,密器如何,能够铸成了,成就了,决定善知识会现的。佛菩萨的神通,哪里会说你密器成就了不管你的呢,肯定要来度你的。但是,你密器没有成就,那个就是在你面前,你也上不了路。所以说,这个十分必要。

  三,再下边,“择师法”,密乘的师,比显教的师还要严格。

  四,下边,“受学密乘戒”。如果真的要修密法的话,你一定要受三昧耶戒。

  五,最后,“修行要道”。修的时候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

  那么,这个就是说入密乘的。我们再三强调菩提道次第它是共同道,学好之后,它本来开两条路。一个就是说你显教的波罗蜜乘专门地修下去,也会成佛。第二个,就是进入密乘道,那就是快一点成佛。密乘道的根机就是菩提心发了之后,更要急于度众生,所以说,他要更快一些地这个成就。跟波罗蜜大乘,他们的目的是一个。一个就是说菩提心发得更恳切一些,要求快一些,仅仅是这一个要求不同。这个要求不同,佛就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可以使他们快。那么,就是说最快的就…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