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P114

  ..续本文上一页,把他迷住了。不会进入这些迷住的森林去,因为有人指路嘛,稳速到家——涅槃城,能很快到涅槃城。

  这个里边,就是有一个困难,就是说对师父要有信心。对上师没有信心的话,他告诉你不相信的话,那也是没办法的。那自己不相信就完了。反正传承里边都有一条路,这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信不信,就看自己善根有没有。有信的人一信到底,就可以很直接地达到他的目的。要考虑考虑、思惟思惟、考证考证,那个书上去翻翻的,看看合不合适。这个师承的传承它有它的密意,不一定经典里翻得到他的依据。有的时候看起来好象不一样,但是你靠自己的微薄的智慧要去考验这些东西,那就是这个稳速的道路就自己离开了。

  

  乙八 无知密

  不解密义,认同妖术,不亲知识,妄评是非,显密异辙而观,或执此以谤彼,劣慧愚迷,故见为密。

  最后一个“无知密”。“不解密意,认同妖术,不亲知识,妄评是非。”那就是一些普通的凡夫,他愚痴,密宗他不知道,秘密他是认为不可见人的,这是妖术,不是一个正规的。那么,就是说很多人就把密法当作妖术来看了。我们记得上海有一个,他是转世的。他在那个学校里念书的时候,大学念书的时候,人家都叫他妖道。因为他修法很有理念,人家又承认他的理念,但是又不承认他的法术,说他是妖道,就是有妖术的道士。他又不是道士,他是密宗的。那么,“不亲知识”,他也不亲近善知识。“妄评是非”,凭自己的世间的狭隘的、有缺陷的心的知识来乱七八糟地评论这个对,那个不对。

  “显密异辙而观”,把显宗、密宗一定要拆成两个,“我们是显教的,你们密宗的,我不相信的。”甚至于排斥的,温州就有很多一部分排斥密宗的。他这个就是明明一个东西要拆两个。你把密教排斥了,你显教还存在吗?显教也不存在了,这个前面讲隐显密的时候就讲得很清楚。有密就有显,如果密要把它取消了,把它灭掉了,你说“你密宗是婆罗门教”,什么什么,一定要把它消灭掉。好了,你把密宗消灭掉,你显宗也站不住了,也消灭掉了,那就是灭法了。不是天魔来灭法,是你自己来灭法。

  “或执此以谤彼”,或者你拿这个来毁谤那个,以显的谤密的,以密的谤显的,都是无知。“劣慧愚迷,故见为密”,因为他的智慧很差,下劣的智慧,愚痴充满了的。那么这样子来看密法,当然是很稀奇,秘密。搞不懂,还要诽谤。

  那么,这里把密的一些意思讲完了。

  

  甲二 密器之铸成

  下边,是重要的“密器之铸成”。我们要修密法,一定要成就密器。这个密器如何成就呢?这是重点。

  

  乙一 具足修持菩提

  那就是菩提心要满。一个是愿菩提,一个是行菩提,都要够量的有。

  

  丙一 愿心

  颂 未修菩提心 他人不若己 怨亲了了别

  爱憎心不平 若佩法王玺 自他同害困

  你修密法,如果没有菩提心,那就是自以为了不得,“人家也不如我。”他怨亲呢,又历历分明。“这是我的亲人,这是我的冤家。”“爱憎心不平”,没有修平等舍心,有的是亲的,要爱,冤的要憎,心不平等,平等舍心没有。那么,这样的人菩提心没有,如果你“若佩法王玺”,假使你教他密法的话,法王就是佛,法王,把佛的这个印鉴、宝印交给他的话。那不是他就凭这个印宰杀自由,他就乱搞起来了,把亲的弄得好好的,仇的都全部消灭掉。那是害自己,又害人家了。所以说,没有菩提心的人,这个力量极大的密法是不能教给他的。一定要发了菩提心,这是第一个要求。

  

  丙二 戒行

  颂 无戒行无力 不堪有所涉 如不火之器 仍无异土坯

  三聚戒不全 漏池难蓄水 根基既坏残 密戒无由生

  “戒行”。菩提愿心,菩提愿心有了之后,行菩提也要有,单是一个空愿也不行。要实际行动的,菩萨戒要受。所以说,“无戒行无力”,假使你菩提心有了之后,这个菩提愿的行,这个菩萨戒的行没有,那你只是空愿,没有力量。“不堪有所涉”,等于说你走路,两个腿没有力量,你走不远,走不动。

  再一个比喻,“如不火之器,仍无异土坯(或土壤)”。我们说做陶器、瓷器,假使茶壶也好,什么也好,我们说泥菩萨就是陶的坯子,做一个菩萨坯子。你不经过窑里烧的话,那你碰到水就化掉了,跟土一样。土坯也好,土壤也好,都是土。那个土坯,不火之器就是土坯。土壤,就是它原来的材料,就是泥土。那么,你做那个样子做成功了,你不烧的话,你泡到水,不是化掉了吗?所以说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你这个菩萨的样子,菩萨戒也受了一个,而真正菩提心也没有,行也行不起。你说要度众生,不但你度不了,你自己还难保。所以说,泥菩萨浸不了水的。尽管你是样子跟菩萨一样,但是你菩萨的量不够,你碰到水就化掉了。人家泡了水没有事,你泡了水就自己化掉了。所以说“仍无异土坯”。

  “三聚戒不全,漏池难蓄水”,三聚净戒,菩萨戒了不完全的话,等于说这个池,本来蓄水池是蓄水的,但是这个池是漏的。那你再大的水进去它也漏完了,装不满。那么,就不起作用了。这个蓄水池,没有水的池要它干啥?就不起作用了。所以,三聚戒要全。

  “根基既坏残 ,密戒无由生”,你这个根基坏掉之后,就是说你是犯了戒的那些呢,对菩萨戒,包括三聚净戒——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个根基是不全的话,密乘的三昧耶戒根本建立不起来。这是地基,地基没有,就是三聚戒不行,菩萨戒没有行的话,那么,你密乘戒安不上去。安不上去你怎么修密法?所以说,要修行密法的人,第一个要求的菩提愿心、菩提行心都要具足。那么,这才能够进入密法。不但是密法,波罗蜜多大乘没有菩提心、没有菩萨行,你怎么做?我们在上士道里边就讲了,一定要菩提愿心、菩提行心都要具足,才是进入大乘了。否则的话,你不是大乘人。那么,密法是更需要了。如果这两个没有的话,进不了密乘。

  

  乙二 学习完全次第深修广行般若之教理

  颂 不知深般若 圆成难修学 不学广般若 生起艰于行 如医师药匠

  不解医科理 虽终身勤劬 不获胜利誉 无方便教他 害人亦害己

  第二个,要学习圆满的次第,就是深广般若都要学,整个的要学好。“不知深般若 ,圆成难修学”,我们在密法里边两个次第,一个生起次第,一个是圆成次第。生起次第要有广般若,缘起的,讲缘起的。圆成次第,要讲性空的。那么,你如果深般若不知道的话,圆成次第也无从下手,没办法学。我们很多人才归依这个上师,就向上师要求什么,“你传我圆成次第。”你想想看,你深般若还没有碰到边,圆成次第交给你不是害你吗?“圆成难修学”。“不学广般若”,这个假使广般若不学的话,生起次第也修不起。所以说,密宗的两个成就,生圆次第,如果深广两个般若没有学好的话,那是没有办法修的。

  打个比喻,“如医师药匠,不解医科理”,医生跟抓药的药工,他假如医生的道理不知道的话,那么,一天到晚给人家看病,要么给人家抓药,结果抓错了,看错了。不但是没有名闻利养,还要抓起来坐监。“虽终身勤劬,不获胜利誉”,虽然你一辈子辛苦,因为你不懂这个道理,医学的道理,学的道理也不懂,那么,你就没效果,人家治不好病,甚至于把病搞坏。那么,你殊胜的名誉利养当然不会有。就说得不好听一点,你还会被抓起来。“无方便教他,害人亦害己”,无方便,是不是方便,我们看看这里。是方便,那么,这个字,这个“更”也错了。没有方便来教他呢,那么你就是既害人又害己。那就是说药工、医生,你没有这个医药的知识,你要给人家治病去了。那么,人家给你治死了,害了人,你自己犯了罪,抓起来了,那不是害自己了?

  我们在五台山的时候,就听说一个针灸医生。一个小庙里死了一个出家人。一个针灸医生,江湖医生,他跑到五台山来做江湖医生的,也没有执照。那么,这些医生是不可靠的,千万不要去找他们。那么,他把这个针灸扎背心。懂针灸的人,背是不能深扎的,只能浅浅扎一点。他结果,把那个病人,本来这个病还不是大病,他是一些小毛病。扎一下,这个因为便宜,这个江湖医生要的钱便宜,扎一下。他就给他(病人)扎起来了,背上扎了好几针。扎了之后,那个病人摇晃起来了。那个医生看见病人摇晃,你该把针拔掉了,哪知道他逃掉了。这个病人,就是针在身上不拔出来,一直扎在背上扎深了,死掉了。死掉之后,最后,这个江湖医生也抓住了。这是五台山以前我们在的时候,出现这么一个案子。

  你这个医生真是糊涂,你自己没有本事,就不要乱扎。扎了之后,看见不对头么,赶快拔针了。他不但不拔,这样跑掉了,把病人白白害死一个。那么,自己也逃不了,你逃哪里去呢?这就是“害人亦害己”。那么,我们修行的人,自己没有修好的话,千万不要乱教人。一教人的话,你还不是成了一个江湖医生。

  

  乙三 分全证得空理加持而生之密乘信愿

  颂 不解空无我 信愿皆不实 由他信心生 可由他不信

  执我若芭蕉 安可作梁柱 堂殿功未完 不风雨而倾

  广大坚实法 必安金刚地 未亲受加持 信愿不坚固

  信由他可毁 不堪有缘违 修行力复鲜 宝山未亲见

  “分全证得空理加持而生之密乘信愿”,这要一部分或者全部得到。这个很难。这个我们说发菩提心还是从显教的。那么,这个深般若、广般若,显教也有。对金刚乘的信,相信,愿,发愿要修这个金刚乘的愿,这个是密乘特有的。要部分的,或者全部的要证得,不是听到人家说,要自己亲身的经验,得到这个加持,得到这个空性的而生的,或者空性或者加持得到的这个信,这个愿。这个有了之后,不会退了。这个没有的话,总是靠不住。

  “不解空无我,信愿皆不实”,就是你空无我的道理不知…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