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P115

  ..续本文上一页道的话,那么你信,你说,“我信三宝信得很,我信密法也信得很”,这个假的。这是人家劝你的,人家说,“哦,怎么好,怎么怎么好。”我为了要好,我就相信了。那么碰到一个人说,“怎么坏怎么坏怎么坏”,他说,“糟糕,这个坏的,我又不相信了。”你都是听人家的话,耳朵很软。你自己没有根的嘛,都是听人家怎么说怎么说,风吹草动,东风吹朝西倒,西风吹朝东倒,自己没有主宰,那个是靠不住的。

  “由他信心生 ,可由他不信”,既然你这个信心不是自己的根子发出来的,那么人家劝出来的。人家再反面一劝,你以后也不信了。“执我若芭蕉,安可作梁柱”,这个我,执着有我,不管是人我也好,法我也好,你执着有个自性的东西的。那么,你这个要修密法是成问题的,这个信愿也生不起,那打个比喻就是说,本来这个芭蕉是不实在的。“执我若芭蕉”,本来这个我是……,你芭蕉一层层剥下去,剥到里边空了,没有东西,皮剥完了,里面就空掉了,没有了。那么,我也是自性空。你一定说执着实在有,那么,像这样子的东西,芭蕉一个东西,本来里边空的,你叫它做屋梁去,哪承得起那个重量?承不起的,不能做梁柱的。“堂殿功未完,不风雨而倾。”你假使拿芭蕉去做梁柱,这个殿堂它还没有造完,也不要风吹雨打,更不要台风,它自己就垮下来了。因为它这个空心的一个芭蕉怎么做梁柱呢,那承不起那个重量的。

  那么,这就是说,“广大坚实法,必安金刚地。”你这个殊胜的金刚乘的法,必定要把一切法空的道理,知道这个金刚地,知道自性空的这个地基,才能够安上这个,建起这个广大的金刚乘的一切法。所以,这个坚固的法,一定要金刚地才承得起。我们说,佛成佛的时候,一定要在菩提道场,为什么?菩提道场是南洲最坚固的地方,在成佛的时候要起金刚喻定,这个定是最厉害的定。如果是其他地方,大地平沉,都沉下去、塌下去的。这个只有金刚地基承得起这个金刚喻定。那么,这里密法也一样的,没有一切法空性的这个金刚的地基的话,你这个广大的密法也承不起。那就是说,不知道性空的、不理解性空的道理的人不能修密法,他一执着就会着魔,这是修不起那个法。

  另外一个要亲自得到加持,上师三宝的加持,本尊的加持。“未亲受加持”,假使没有亲自得到加持的话,信愿也不坚固。你说这个了不得,这个怎么了不得,搞了半天,你好象自己没有感到什么,弄到后来就退心了。“信愿不坚固,信由他可毁,不堪有违缘”,这个信,也是人家劝出来的,人家对你进行宣传了而来的信,没有经过实际的这个加持的力量得到。这个加持力我们说一个,也是自己要真正虔诚才得到。我们自己也有体会了,对本尊三宝,师尊三宝,上师三宝不虔诚的话,你想得加持力,那是一个空话。加持力要以你一分的虔诚,得一分加持。那得到之后,你就相信了,这个不是说空话的。假使没有得到加持,这个信既然是由他建立起来的,也可以由他给你毁掉。“不堪有违缘”,而且,经不得违缘。碰到违缘,信心就要摇动了,怀疑要生了,“怎么我搞了半天,还这样子的呢?”我们最近不是来了一位吗,他信佛的,他说,“我信了佛之后,我好象比较规矩的,三归五戒都受了,怎么到处碰到违缘呢?”后来一了解,他既然信佛了,他还到处求卦、求签,去问什么东西,问巫婆神汉。那你怎么是佛教徒呢?早就失了归依,那你不倒霉哪个倒霉?“不堪有违缘”,没有坚固信心的人,违缘一来就打垮了。

  “修行力复鲜”,即使你没有违缘,好象还是维持在那里修,但是力量很小。“宝山未亲见”,主要是你没有亲见宝山。你要亲见宝山你就退不了,打也不会退。你真正亲见宝山,人家叫你不要去,决定不会不去,“我要去拿,拿宝。”人家阻止你去,拉着你不准走,你还强着要去。乃至打你,你还得要偷了跑了去。那你看到宝山,自然自己有这个意乐心要去了。你宝山没有看到,人家说,“那里宝山好得很。”“哦,好得很,我去去。”碰到几个违缘,“哎,算了,不去了,那里到底有没有还不知道,我跑到去干啥呢。”辛辛苦苦吃了很多的亏,他就不想干了。那就是说,那个没有得到亲的加持呢,那密乘的信愿是不坚固的。那么,没有这样的信愿的话,那你修密法也成问题,不能成密器了。

  

  乙四 总颂

  颂 菩提心戒心 深广般若理 证空加持力 二者之信愿

  合三分则六 缺一器非善

  下边总摄一个颂。“菩提心戒心 ,深广般若理”,“菩提心戒心”分出来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两个。“深广般若”,如果合起来就是般若,分开来就是深般若、广般若。“证空加持力 ,二者之信愿”,分开来,(一个是)证了空性的这个信愿,一个是加持力的信愿,合拢来,证空加持力两个的信愿,两个。“合三分则六”,合起来三个,分开六个。“缺一器非善”,如果你这个六个东西缺一个,密器就不行了,不是真的密器。那么,这个里边我们就是说了,海公上师也是这么说,菩提道次第也这么说,我们要求真的善知识,就看自己是不是器。你要是成了器之后,决定有善知识来引度你,不要着急的。那么,你如果不是器的话,你踏破铁鞋去找的话,也不会找到。因为你即使找到了,你看他也不是一个师承,也教你不了。那么,你这个,因为你不是器,见到师也没用。

  我们碰到很多,都是认为这个师不好,那个师不好,一定要找个如量的师,最好是佛三十二相亲自现了来教你。那当然是很理想了,但是在末法时期,我们为什么生在末法时期?就是没有这个福报见到三十二相的佛。佛并没有灭度,智者大师他修法华三昧,就看到佛还在灵山说法。那我们为什么见不到?我们没有这个福报。如果我们也入了法华三昧,也有福报,也可以定中也可以见到。这个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无处不现身,就像观音菩萨一样,你什么样子福报的人,就看到什么的样子,三十二应嘛。你是有福报看到三十二相佛身的,就以佛身来度你。你看不到的,就什么身度你。我们现在是这么样的根机的人,就是看不到三十二相的,只能看到平平凡凡的。

  那个问题就是说,你是显教的大乘根器也好,密宗的那个密器也好,你器不成,你要求师是徒然的。就是莫向外求了,你要求师从内求。你自己密器成就了,大乘的根器,闻器成就了,自然有善知识来教你。这个佛的法身的功德我们要相信,遍虚空尽法界,哪里有感,哪里就有应。这个我们如果这一点不相信的话,好,你这个佛教徒你不要做了。连佛都不相信,你还相信哪个!

  那么,这个里边,就是说总结下来,要成密器,就是要那么几个条件。

  

  甲三 择师法

  那么,这个师承,也是要看了,也不能乱找,就是“择师法”。

  

  乙一 拣除者

  要“拣除者”,就是哪些是要不得的。

  

  丙一 多忿恚而不具悲心

  他瞋恨心很大,没有悲心的。悲心什么呢?为了住持正法,他不为自己的名闻利养,不惜一切为住持正法的,这是悲心。多愤怒而没悲心的,这个我们却是要不要从表面看。表面看的话,海公上师他年轻的时候很厉害的,动则呵斥,那么还是鞭子打。他一个小侍者师在磕大头,他年纪小,磕到后来就趴在地上不动了。鞭子“啪”一下打过去的。这个你看到是愤怒吗?是悲心啊!如果你不这样子的教诫的话,他就是不成材。那么,我们三个小孩子为什么送回去?就是没有办法教啊,没有这个悲心来教他,要严加教管了。你真正上了路教管的话,这个三个孩子能成材了,我们是有功德的。如果让他散散漫漫的,到处乱搞的话,学习又不用心,那是糟蹋三个人才。那个还是叫送回算去。这个,对师承多愤怒而不具悲心的不能选择,但是不要看表面现象。我们看马尔巴上师,你看看他呵斥,一下子发脾气,发起脾气来把米拉日巴一脚踢出去,拉了头发拉出去。这个好象悲心……,他叫修房子,把石头背得背脊、背部的肉都磨完了,他脓水骨头都看到了,还要背。是不是没有悲心?这个我们表面上看不出来。这是说真正没有悲心的,多愤怒的,是不能作师承。表面上示现的,就不要随便以凡夫的眼睛去看。

  

  丙二 贪名闻利养而无厌足

  这是没有悲心的另外一方面来看了。不是为了住持正法,救度众生,而是为了名闻利养。而且贪得无厌。这样子的人,不能作师承。

  

  丙三 恃己傲慢而无防护

  自己骄傲、我慢,自己就是有点功德,就骄傲我慢。“而无防护”,对戒律不严持。防护就是这个,持戒就可以防止造罪,犯戒就是罪。防止造罪,也可以防止世间的讥嫌。做一些事情,出家人做事情不要使世间上起讥嫌。这个事情世间上不能做的,也要防护一下。

  

  丙四 谄曲而不正直

  直心是道场。作为一个师承,他要谄曲的,不正直的,那当然不行。一般的修行人的要求就是要正直的。而心不直的,就是心里边弯弯太多的。表面上很客气,内心却是要对你下一种不好的手腕的,这些人,不能亲近。

  那么,这是不应该有的。那么,应当有的条件呢?是不是没有这些都可以作师呢?不行。这些不要之后,还要拣择。有特殊的功德的,那么才可以作师承。

  

  乙二 应具者

  丙一 住调伏

  颂 动止要中律 不越显密戒

  第一个要调伏,就是要戒。“动止要中律”,一举一动都要合戒律。“不越显密戒”,显教的戒不能超越,就是不能犯,密乘的三昧耶戒更不能犯。

  

  丙二 具三慧

  颂 二教闻思修 三慧具不缺

  第二种,“具三慧”,就是闻思修。“二教闻思修,三慧具不缺。”对显密两教的闻思修都是具足,没有缺陷。那么,就是要通显密二教。不但是通,还要修,还要行得起来。

  

  丙三 有忍力

  颂 于功德及证(显密) 修行诸方便 神通等甚深 秘藏不显现

  我们经常看…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