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到有些人,只要显神通一来,马上就去归依、灌顶。这个我们看看,该具足的条件是不显神通。于功德也好,显密教的功德也好,不管你是戒定慧的功德,或者是学法的功德等等,或者是修证,修行的方便,修行里边有很多的一些善巧方便,不要到处说。神通等甚深的境界,也不能到处说,要秘藏不显现。那么,当然,对师承,自己的师承,或者是最要好的同参,大家在这个交换、交流的时候,偶尔说一下是可以的,不能对外宣布。这些,如果是有这个——这叫忍,就是前面的得法忍。
如果这个忍力没有的话,以神通,自己功德到处宣传,来招揽那些信徒的,这些人,不敢亲近。所以说,上当的不少。青海无上师,还是什么卢胜彦,都是有神通的,还是什么这个什么*轮功,什么功,各种名堂多得很。他们都会有点小神通,鬼通,我们说个老实话,鬼通。鬼神通都有一点点,那么他的号召力极大。我听说有一位,他说,对一个居士说,“你前辈子我的母亲,现在碰到了,你好好给我护法”,显神通,到底真的假的那还不知道。反正那个人就迷掉了,“我是你的母亲,我就该护你的法了”。
丙四 性沉毅
颂 作业性坚忍 重诺事不掉
这个性要沉着,要有坚定,要有毅力,坚定不移的,不动摇的。就是不要去朝三暮四的,一会儿这么,一会儿那么的。“作业性坚忍”,作事情心要坚定,要有坚忍的心。“重诺事不掉”,“重诺”,就是说答应了人家之后就是要办到,不要空口乱答应人,结果,都是说一些假话。“事不掉”,做这个事情不要掉,“掉”就是说一下子掉举了,一下子想这个想那个。这个事情要么不做,做,就做到底,把它做成。不能说这个这个,事情么做了很多,没有一个做成的,虎头蛇尾,或者是有始无终,等等。这样的人不行。你要度众生住持正法,不能这一个去搞一下,有困难,就退了,不干了,那个搞一下,一下子又退了。这样子你搞来搞的话,你是百事无成的话,你搞什么呢?没有名堂的。所以说,要有坚忍沉毅的,要有坚定的力,在困难之中,也不退的。这样子的人才可以做师。
丙五 善传授
颂 于观机施教 具方便善巧 次第若登高 初中后不谬
“善传授”。自己有本事,教不来人,那也不行,要观机施教。“于观机施教,具方便善巧。”就像这个佛在世的时候,舍利弗他教两个弟子,修了很久没有成就。就问佛,佛一问,他们原来做什么?他说,他原来是洗衣服的,舍利弗教他修数息观他修来修去修不成。后来佛说,你修不净观。一修就成。他洗衣服都是脏东西,不净观一观就观起来了。还有一个打铁匠的,舍利弗教他修不净观,修来修去修不成。佛问他:“你是干什么的?”他说:“打铁的。”“你修数息观。”一修就成,铁匠“啪啪啪”,一二三四打锤子,他这个心里边早有这个基础了,你再数息观一数,他清清楚楚数下来了。那么,就成就了。所以,要观机施教。这个很难,你搞错了一个,对方一个好的材料会给你浪费掉。所以,要观机施教,要方便善巧。
“次第若登高,初中后不谬。”那么,这个重要的善巧,当然是按了次第教。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师再再地强调要按了次第修。而我们汉地的人,就欢喜好高骛远,圆顿,一下子跳龙门,跳上去最好。眼睛不要看,鼻子竖起来,腿子盘起来,什么都不要学,“开悟了,我什么都有了。”这样子的赚便宜的方法,就是没有善巧,你永远得不到。你要登高,你要从下边来了。一层一层,从下士道,中士道,那么上士道的高度才来,才是密宗道。你如果下士道不要,中士道就没有;中士道没有,上士道也没有;上士道没有,密宗道也根本就没有。所以,次第,跟登高一样,必定按了次第上去,你要跳跃的话,就不行。
“初中后不谬”,初中后不要搞错。初该什么做,中间怎么做,后面又怎么做,不要搞错。这是善于教授。
丙六 具悲心
颂 为报酬佛恩 令正法不沦 不忍心摄受 非利养恭敬
要有悲心,“具悲心”。“为报酬佛恩,令正法不沦。”前面说没有悲心,什么悲心?就是这个。他要摄受弟子,弘扬正法,并不是为了名闻利养、恭敬礼拜、磕头、红包,不是为这个。“为报酬佛恩”,我们在三界里边流浪,所以能够住人天,不沾恶道,所以能够出三界,所以能够成佛度众生,都是靠佛的恩。那么,我们现在沾到一点光了,就赶快要报恩,为做报恩的关系。
还有一个,“令正法不沦”。我们在这个世间上,既然是佛弟子,佛的事业就是住持正法,我们总要担点肩。不要看了正法沉沦,“不关我的事,我只要清修,一个人住个茅棚,一个人单修好了。我修了,我就对了,这个世间上的正法有没有不关我的事。”这样的心呢,没有责任心的。我们比丘是佛的长子,就是要负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要住持正法的。这个心没有,没有悲心——就是说一个话。所以,我们在常住里一样的,看了正法的事情不干,自己拿本书。没有悲心就是说,你将来不能作师父。
“不忍心摄受”,我们摄受弟子,是为了正法不断,以不忍的心来摄受的。不是弟子多,“我的力量就大,以后我有什么事情呢,一大批弟子来拥护我,我可以势力就大起来了。”这个心,就是世间的心了。不是为这个,是为了正法不断,为了他不受苦,能够救度他,以这个不忍的心来摄受弟子的。那么,这样子的人才可以算。
“非利养恭敬”,并不是为了名闻利养了。一般人摄受弟子么,名闻利养了。尤其是归依弟子,在家的居士有钱,归依的时候要找大老板。找大老板用不着介绍,叫他介绍个大老板,我以后办事情的钱都有,造庙的话,不要说一个殿,十个殿都造得起。这样子你搞什么呢?
丙七 善论议
颂 依显密法相 能遮表抉择 开合不违量 旁通复中理
“善论议”。那么,还要善于说法。“依显密法相,能遮表抉择。”“遮”就是遮诠,表是表诠,这是因明里边用的。那就是肯定、否定。有些事情要否定的,要遮掉的;某些事情要把它表现出来,要肯定的。这些抉择的法都要懂。
“开合不违量”,开也好,合也好,要合因明的比量,不能乱开乱合。
“旁通复中理”,这个旁在《讲记》里边有加个人旁,要去掉,你们去查一查。“旁通”,触类旁通。我们在讲经或者是看书的时候,经常会引伸到其他地方去,触类旁通,这个是有。但是,不能乱通,要中理,要合乎逻辑的,就是说以因明的方式去通。如果违背因明方式的,凭自己想象的,主观的想象去通的话,有的会搞错。搞错了,你得了结论就错了,错了之后就害人,也害自己。所以,善论议,虽然你旁通是可以了,但是要中理。
丙八 精曼荼
颂 于密教事相 善精密了办
“精曼荼”,这是密法里边的。密教的事相,曼荼是修坛城,做一个坛城是很难的。我们说他们藏地尤其是时轮金刚的坛城,极难做。以前我们在甘肃时轮金刚灌顶,这个坛城大家可以看的,就是灌顶的人可以看的。精致得不得了,做了很大一个,外边那个围起来的,只能看看,在蓬帐里边,不能去碰的。那么各式各样的曼荼都会做,那就是要经过很长的时间的学习。“于密教事相 ,善精密了办”,能够办。最近他们南无寺花了好多天画毗卢佛的坛场,要进行毗卢灌顶。那么,他也是花了很多时间在画坛城。这些也都会。
丙九 解加行
颂 种种陀罗尼 修行助道等 一一皆具足 实习之修智
种种的陀罗尼,总持法门,修行的助道法门。假使你主修是这个法,还有助修了。假使我们主修是文殊法,文殊法修了之后,我们必定要修习观音法,朵马,放水陆,还有烧烟烟……为什么?文殊法是智慧。太智慧了,太理智了,有的时候悲心就欠缺一点,缘也不好。那么,你要修习观音的慈悲法,要修一点。这是配合的,助行,助道,这些都要具足,要完整的一套。“实习之修智”,这个实际修行的智慧要有。这些不是说空谈。怎么怎么地空谈一套,真正的自己根本没修过,那也不行。这就要实际的智慧,修的智慧都要有。
丙十 根调寂
颂 虽不具相好 内德实充盈 外仪亦可表 慈威而调纯
言少言必当 见者生钦敬
“根调寂”。“虽不具相好,内德实充盈。”根门调寂了,就是有定的相了。假使根掉举的——手舞足蹈,坐立不定,一个人坐了两分钟就摇来摇去,站起来了。你坐都坐不住的人,你这个与定就毫不相应了。根要调寂,跟戒定相合的就是说。虽然没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是内德,内边的功德是戒定慧等等,闻思修功德是有的,充盈的。“外仪亦可表”,外表,就是诸相调寂,诸根不掉。“持重不掉默密智念存”,《上师供》就讲这些。诸根的调寂,这个,外相。“诚于中,形于外”,里边有什么功德,外边就可以表现出来。这个不是装模装样,“诚于中,形于外”,这是儒家有这个。你里边有什么德,外相就会表现出来。那么,不是作戏。作戏他是作的装模作样,他下了那个面具,丢了之后,他就掉动的举止又来,这是装一个时间。一辈子不掉动的,那不是装出来的。“慈威而调纯”,他有慈悲心,但是还有威仪,威勇心。我们太慈悲了,你教化一个小孩子,他肯定不怕你。你跟他说,他还跟你调皮。要威,还得要威一下,“啪”打一下,给他鞭子抽一下子,看你怎么办。“调纯”,调纯就是指持戒的纯粹的,没有夹杂烦恼的。“言少言必当”,说话不多,但是说出来必定是中肯的,不是乱说的。“见者生钦敬”,他这样子的人,人家看到的人对他生起恭敬心。这是说外相。
乙三 总法则
颂 得师先共住 亲近经多旬 若不互观察 皆得越法罪
功德要求全 密乘无开许 师德若不全 悉地无堪能
若得真依怙 终身应依止 依止勿乖法 乖法地狱沦
当…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