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P117

  ..续本文上一页视之如佛 悉地现身证

  “得师先共住”,得了师你要去考验是不是真的可以依止学法,至少要三十天,多则六年。(27A)“亲近经多旬”,几个月,最少三个月。“若不互观察”,(这个“苦”是错的,是“若”,就是假设的话,“若”,就是苦一个撇,撇出来的,《戒定慧三学》中是对的。)假使不互相观察的话,“皆得越法罪”,师弟都有违犯,犯了这个规,犯了法,违背密法的罪。“功德要求全”,密法的师,要全——功德要全,不能说显教一样,只有两个就够了,他是十个都要够。“密乘无开许”,在密教里边不能开许。“师德若不全,悉地无堪能”,师的功德不全的话,自己成就就没有堪能。

  我们这里是六年学法,六年修法之后,是两条道路:一个是你们学显教的,依你们的原来宗派去弘扬正法,或者是翻译等等。一个是你要精求密法,那个时候我们就是会给你们送进去的,你们不要担心,会找最好的师承。假使师德不全,“悉地无堪能”。“若得真依怙”,假使真正得到好的师承,“终身应依止”。“依止勿乖法”,依止的时候,不要违背依止法。“乖法地狱沦”,那就是——这个是很厉害的,如果你不依止那个法去做,那就是下金刚地狱,很可怕。“当视之如佛,悉地现身证”,这个不但是密教,显教里边,哪怕是沙弥戒里边,这个剃度师,也得要对——他(指沙弥——整理者注)的得戒师,沙弥戒的得戒师——都要对佛一样地看待。这个就是说,我们真正要得功德的话,你不这样子建立关系的话,功德得不到;反之,还是会造很多的罪。那视师如佛的话,现身就可以成就;否则的话,还得造罪,金刚地狱。

  

  甲四 受学密乘戒

  那么,这样子,师承找到之后,自己还要受密乘戒,灌顶就是密乘戒了。我们灌顶,有两种:一种是正修的灌顶,就是学法灌顶,那是要受密乘戒,灌过顶,密乘戒就受了;还有一种,结缘灌顶,就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参加。正修灌顶你资格不够,不能灌,那么结缘灌顶是可以了。结缘灌顶里边,一般说,你灌顶都有受三昧耶戒,但是现在的人,什么叫三昧耶戒都不懂,灌的人却是无数,这是一个问题。前面的密器有了,成就了,师也找好了,那么就要受密乘戒,受灌顶了。

  

  颂 求得如量师 进应受密戒 自他力皆强 悉地现生获

  越誓险中险 现前生苦受 乃至杀自他 死复堕烧煮

  “求得如量师”之后,“进应受密戒”,就是受三昧耶戒。“自他力皆强”,这个,自己的力量有戒,他的力量就是师的加持。这个,“悉地现生获”,这个力量都强的话,现身可以成就。那么,“越誓险中险”,假使受了三昧耶戒——三昧耶戒就是誓戒,自己发的这个誓愿——要遵守那些戒了;如果你违背了这个誓言的话,就是违背三昧耶戒的话,那是险中的险——最危险的事情。“现前生苦受,乃至杀自他,死复堕烧煮”,现生,这个报——现报,当下就会受苦;“乃至杀自他”,不但害自己,还要害人家;那么,最后,下一辈子的异熟报,决定下地狱去——三昧耶戒是不能犯的,所以说,灌顶,你去灌了之后,要考虑考虑,三昧耶戒不要犯了。

  

  甲五 修行要道

  那么下边,“修行要道”,这该怎么修,总的。

  

  乙一 依止

  颂 成悉地由师 是执金刚说 一切实了知 全赖师悦乐

  戒初事师颂 应学应当作 总意乐加行 智者慎勿忽

  “成悉地由师”,我们要成就,全靠上师的加持。“是执金刚说”,这是大日如来(法身佛),他说的:要成就悉地,一定要靠师。“一切实了知,全赖师悦乐”,一切你能够了知的话,就是能够开智慧的话,全靠你要使师的心悦乐,不要扰乱师心。“戒初事师颂”,受戒之前先要把《事师五十颂》好好看。“应学应当作”,行持——应当学,而且还要做,不但要学,还要照他做。“总意乐加行,智者慎勿忽”,总的来说,一种是“意乐”,对师起一个极好的意乐,恭敬他,当佛一样看;“加行”就是给他做事情。这个《事师五十颂》里边广讲,我们就不要仔细说了。

  

  乙二 修行

  颂 由密器铸成 复得无上师 戒体善取持 依止并如法

  达解二藏理 三密事精能 附修诸要则 一一咸若命

  次第复完全 稳速得现证 此身定成佛 经言非空论

  那么,依止之后,要修行。“由密器铸成,复得无上师”,密器已经成就了,又得到无上的大宝师。“戒体善取持”,这个戒体--自己的三昧耶戒要好好地护持,这样子“善取持”,善的去取——就是受,持就是受了要持,不要犯。“依止并如法”,一切的依止法都要如法地做。“达解二藏理”,在这个中间,要能够了达生圆次第的道理。“三密事精能”,“三密”——身、口、意三密的事情精通,就是精通生圆次第里边的那些道理。“附修诸要则”,还有一些助道法,就是四摄、十二因缘了,这些,都是帮助我们的主修的,我们说主修必定有附修的。“一一咸若命”,一个一个都把它看得、珍重得跟自己性命一样的珍重,不要随随便便。我们定公上师,他在监狱里的时候,四次大威德仪轨不断的。甚至于他在里边,有一次犯急性盲肠炎,已经穿了,成了腹膜炎,开刀。就在开刀那一天,他说的,四座仪轨没有少——这样子的“一一咸若命”,命可以死掉,但是仪轨不能少。这个样子修行才有成就,如果你“今天又头痛了,我不上殿了”,明天“牙齿痛了,我不念经了”,你成啥个就呢?你自己想想看。“次第复完全”,“次第”,按了次第做,又是完全的,不是缺一个支分的。

  那么,你“稳速得现证”,那决定会现证。“此身定成佛”,如果照一切条件如法地做的话,自己有那个善根的话,即身成佛是可能的。“经言非空论”,经里的话不是白说的。那么当然,我们要看自己的条件,你是一个初学的,什么善根都没有的,你说:“我即身成佛!”,三个半月你给我成佛,找一个无上师——这个恐怕也难做了。你自己要有条件,那个经书上也说的,自己要止观双运得到了,菩提心真正生起了,菩提愿生起了,深广般若完全精通了,证到了,那你是三个半月能成就。

  

  

  

  结愿

  颂 稽首礼三身 圣言并现证 具戒勤修者 诸乘得果圣

  愿大慈加护 我及父母身 悉发金刚愿 入广大教乘

  能次第进修 能稳速登圣 自他魔阵中 凡入皆必胜

  速殄灭魔军 娑婆土成净 复相续无间 如来三身证

  “稽首礼三身,圣言并现证,具戒勤修者,诸乘得果圣。”这是归依佛法僧了。“稽首”——归依了,“礼三身”,顶礼佛的法报化三身,这是佛宝。“圣言并现证”,教证二法。圣言就是教法,现证是证法,这是法宝。“具戒勤修者”,具足戒,就是僧宝。最开始的是具足戒,比丘戒就近了圣人了,然后,勤修。“诸乘得果圣”,不管你哪一个乘,能够得到四果、四向的,或者证了登地的,这就是贤圣僧了,从凡夫僧到贤圣僧,总的归纳是僧宝。这就是稽首佛、法、僧,顶礼佛、法、僧三个宝,在三宝面前发大愿。“愿大慈加护”,希望三宝大慈大悲,加持我,加持哪个?加持我及父母有情,法界的有情,不是为自己,自己——要加持我,也是为了度众生,那么也希望直接加持那些众生。“悉发金刚愿”,那就是发起这个金刚乘的大愿。“入广大教乘”,进入金刚乘。因为海公上师是修密法成就的,他希望大家都能够得到这个利益,所以发愿,发金刚的愿,进入广大的金刚乘。“能次第进修”,按了这个次第进修。“能稳速登圣”,即身成就。“自他魔阵中,凡入皆必胜”,在修行之中必定有魔,不管是自魔——自魔是烦恼魔、五蕴魔,自己身上的五蕴跟烦恼。那么,他魔呢?天魔、死魔等等,病、死那些,那么,自他的魔里边,在斗争的时候,只要有这个加持力,决定能够胜过,能够打胜。不要他胜,他胜就是魔把你打胜了,那就糟糕了,犯根本了。你自己要胜魔军,魔军再厉害,不要胆怯,只要三宝的加持力、上师加持力、本尊加持力有了,决定进去会胜。“速殄灭魔军”,就很快地把魔的军队全部摧灭。“娑婆土成净”,当下娑婆土就成净土。为什么藏地很多的佛爷转世呢?他们就是已经证到这个境界了,无所谓——净土,当下就是净土。“复相续无间,如来三身证”,这样子努力下去,相续无间,不要是间断,那么,将来佛的法报化三身决定能够证到。

  好,这是总的结愿,海公上师给我们发愿,他也给我们学的人都发这个愿。那么,我们到此为止,《菩提道次第科颂》讲了两年,第一年讲了几天。那么,这一次,将就这个机会。因为有的人对法相,是没有学过,感到困难,那么我们把《菩提道次第科颂》整个的修行的道路给大家讲一下。你说容易,我看看也不见得容易,里边讲的深的地方比法相还深得多,但是,这是总的指示一条我们修行的道路,那么,这个给大家了解一下,这是对学那个法有个趋向——就是我们学法将来的路向哪里走,到什么目的,都有个趋向了,应该知道一些了,那也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思考题

  

  (一)道前基础

  (第1讲)

  1.什么是西藏佛教的前弘期?

  2.什么是西藏佛教的后弘期?

  3.略述宗大师简历。

  4.宗大师何时写《菩提道次第广论》

  此书总源何经何论?别依何经何论?有什么 特殊价值?

  5.海公上师集《科颂》为什么?

  6.详释“加持”的涵义。

  7.为什么称宗大师为第二法王?

  8.什么是所求的身、口、意三悉地?

  9.印藏修行主要分几派?

  10.何谓广般若、深般若?

  11.释《菩提道次第论》名。

  12.何谓“薄伽梵”?

  13.何谓“灭戏论”?

  14.何谓“庄严”、“顶严”

  

  

  (第2讲)

  15.何谓“中…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