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P4

  ..续本文上一页(释迦佛) 普摄众智胜者妙吉祥

  观甚深义至圣龙树师  妙说顶严三尊作白启

  能成众德之体具恩师  如理依止道之初步正

  善观察已恒时奋殷勤  作大恭敬依止求加持

  偶一获此圆满有暇身  最极难得大事了知竟

  日夜恒时决择心坚固  生起相续不绝求加持

  身命动摇犹如水中泡  迅急灭坏必死应思惟

  死已如影随形黑白业  引起后果决定获不异

  如是知已一切诸恶业  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

  众善资粮究竟能修成  恒常具足殷勤求加持

  受用无厌一切众苦门  世间满足深险罪业坑

  坚意远离解脱安乐永  义乐广大生起求加持

  即此清净出离慧引起  正知正见大大不放逸

  圣教根本别别解脱戒  坚持修行能作求加持

  如我沦落生死固如是  一切父母众生陷溺亦如之

  见已解脱诸趣担负荷  发起菩提胜心求加持

  仅唯发心不受菩萨戒  或受不修亦难成菩提

  能善观已佛子三聚戒  起大精进受学求加持

  心趋倒境动摇能作止  且于正义如理起寻思

  由是引发止观双运道  速急相续生起求加持

  共同道熟密器成就已  一切乘中最胜金刚乘

  堪能士夫契入正习修  决定稳速入道求加持

  此时二种悉地成就体  宣说清净誓语三昧耶

  无谄诳心决定获得已  胜于生命守护求加持

  此后密部心要二次第  凡诸津要观行务精勤

  胜义瑜伽四次不动摇  准如师教修行求加持

  如此妙道依止善知识      如理修行善友能常依

  一切内外魔障中断类     随即消灭清净求加持

  出生万善恩师永不离     诸法资财受用悉具备

  地道一切功德圆满已     持金刚位唯愿稳速登

  

  释题目

  先是讲这个题目。什么叫“菩提道次第摄修加持颂”?“菩提道次第摄修加持颂”,我们先说什么叫“菩提道次第”。

  “菩提”是印度话,我们中国就是“觉”,这个大家都知道了,菩提是觉。那么,这个觉有三种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还有佛的大菩提——无上菩提。那么这个里边,我们指的是佛的无上菩提。声闻缘觉的菩提,是不完整的菩提,佛的无上菩提是圆满的菩提。我们要求的就是这个菩提。

  那么“菩提道”,要达到这个菩提的果,那么我们必须要经过修学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整个的从凡夫一直到最后的圆满的佛果,这个修学的过程就是叫菩提的道,这个道就是这个学修的过程。

  那么,在学修中间要有次第,学修过程当中必须有一定的次第。从浅入深,从下而上,慢慢地循序渐进,不可以跳跃,也不能缺略,也不能混乱,这个就叫菩提道次第。我们要求菩提,求修学这个道,一定按照次第来,这个是很明显的。我们现在学学问,念书,小孩子进去总是要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然后研究班,总不能跳吧?你不能说小孩子七岁,就上学考清华大学去,他考也考不上的,勉强开后门送进去,要把他逼死的,他学不来那些东西。所以,没有次第是万事无成。一切法有次第,就是方便善巧,没有次第,就是没有方便。这个宗大师的菩提道按照次第讲的,所以说也是他的特色之一。

  这个菩提道次第,前面说了,它的依据,一个是,远的是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近的是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实际上,它是以这两个为主,其他的一切的佛经,《瑜伽师地论》、 《中观论》等等,都是它的依据。还有很多,就是阿底峡尊者噶登派里边的祖师的那些口诀,都包含在这个菩提道次第的里边。就是包含得很多,一方面是一切佛经、三藏,都在里边,还有噶登派的传承祖师的语录、口诀都在里边。

  《菩提道次第广论》太渊博了,我们修的人不容易很快地进门。那么,要使初学能够知道它的重点,由这个略的慢慢学到广的。广的是开闻思之路,这是要辩论啊什么用的。那么一般的修法都是要略的颂来修。所以说,这一本《菩提道次第科颂》,第一个是说初学的人他能够把扼要的先抓住,由略的慢慢进入广的,先学这个《科颂》。另一个就是说,你修的时候,不能把辩论的东西一起拿来修了,一定要把要点归纳弄来修。那么就是修这个摄颂,也是个修行的纲要。我们说海公上师在世的时候,菩提道次第这个《科颂》分了几个表。几个表就是贴在墙上的,某一个时候你修这个表,那个时候修那个表,是专门修了用的。这个科判做成这几个大的表,要修的时候就把它贴在墙上,自己对了那个表观了修。这是修行用的。所以说,又是初学进门的一个方法,又是久学的要修的,摄修的一个办法。这个《科颂》,并不是一个肤浅的东西。

  那么,什么叫“加持”?加持就是说,“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佛菩萨的力量,任持,自己拿的力量。这个我们早就说过了,佛菩萨要加持你,你还要能够拿到。你没有去拿,再加你持不了,不能加持。这个打的比喻就是说,这个是藏地的一些祖师们经常说的。他说,如来的大悲,佛菩萨的大悲心跟众生的信心,两个合拢来了,就是加持。那我们讲四归依的时候,也经常给人家说这个道理。佛菩萨的法身遍虚空尽法界,不断地加与众生。那么,众生要有信心,佛菩萨的力量才能够达到他身上。就是说,佛假使是太阳,太阳的光在天上,只要有水,都能够照出太阳的影子来。但是,佛的这个太阳固然是天上永远存在,这个水有没有,就看众生信心有没有了。有信心的,水又是清的,又是定的,不动的,那个太阳的影子就很清楚地现出来了,加持力量就来了。如果你水混的,或者尽动荡的,那个影子就现不出来。或者你根本没有水,那你这个太阳的影子怎么现呢?再怎么加,你持不了。所以说,加是佛菩萨的力量;持要自己任持,把这个佛菩萨力量自己拿下来了。你说要有加没有持的话,这个感应也不会有的。

  所以有的人他信佛了之后,几年没有什么感应,他就怀疑。怀疑,这是他自己不懂,你根本三心二意的,不诚不专的,你这样子修佛法的话,佛菩萨的加怎么到你身上来呢?我们在教四归依的时候,经常跟大家说,一分的信心,一分加持。你信心有十分,十分的加持。 《观音菩萨普门品》:若有持名入观的,设入大火,火不能烧,设入大水,水不能漂。这是最大的神通,通过观音菩萨的加持,都到你身上来了,你还要追求什么气功呢?那就比气功的神通大得多,直接可以从观音菩萨加持到你身上。但是,你没有信心,持不了,那就没有办法了。这个,菩萨再慈悲,那对没有信心的众生是度不了的。

  所以说,我们要求加持呢我们不要想着占便宜,这是佛菩萨一方面的事情,我不要持的,只要佛菩萨加好了。加了之后,你持不了的话,那你就白白地加了。所以说,我们佛教修行,不是讲迷信,不是单靠人家的,要靠自己的。你自己能持了,佛的力量就加上来;你持不了的话,天天加,天天加,你加在你身上,一点也没有。你拿个茶杯倒起放,再大的雨,甘露水下来,你杯子里边半点都没有。那你就是没有办法的了。所以说,你要得佛的加持,你自己要努力。那么自己要有信心,要专诚,加持力决定会有。那么,你没有专诚,没有信心的话,那你不要怪佛菩萨,要怪你自己。所以说,我们说求加持颂,求加持不但是说要佛菩萨慈悲,还要自己努力啊!这个两方面都要来。你单是靠佛菩萨慈悲,自己不努力,睡在床上,最好明天睡一觉醒来,成佛了,哪有那么个便宜的事情呢?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牺牲头目脑髓,这样子,慢慢地才成功的。你想贪便宜,佛给你加持加持,加持加持,“我成佛”。你这样子,懒汉思想,不但成不了佛,恐怕什么东西都成不了。

  好,这个菩提道次第科颂摄修加持颂,基本上这个题讲了。“摄修”,把它的广的摄成作个略的,来修行用的。那么,这个“求加持”,求三宝的加持,求宗大师的加持,求历代祖师的加持。加持什么?后边都是的,求加持,求加持,什么事情都得求加持,那个内涵就多得很。那么这个题目就是说菩提道的次第,它要摄修的求加持的一个颂。我们修行都要求加持了,你自己凡夫有好大能耐呢?你如果想自己闯一条路出来,那是千难万难,可能是佛没有成呢,魔倒成就了。尤其是末法时期,你不求加持的话,你要修行要成就的话,那就是说,可以说他的机会是百分之零点零零几的,这个是极少的。那么不断地求加持,才有一个路。这是我们所以要修这个求加持颂的目的。

  

  启白宗大师

  南无第二法王无上悲智雪山善巧贤慧普闻文殊应化根本大师宗喀巴尊足下恭敬顶礼伏乞一切时处普垂摄护。

  这里就是说,“南无”是大家知道,归依、尊重、钦仰、求救,这些意思。我们归依一心地投靠,一心地求。

  哪个救?就是“南无”什么人呢?“第二法王”。什么叫法王?王就是自在,国家里边的国王,在一国里边,他有自在权,他要杀就杀,要生就生,要做什么就什么,国王说了算数的。那么,法王呢?于法自在,一切法都能够掌握,都能够自在地运用。这个我们学过科学的就知道,自然界的规律你没有掌握的时候,很多事情——天灾人祸都会来。假使天上的电,打雷的时候,可以把人打死,可以把房子炸坏。但是,你掌握了这个原则之后,用避雷针一装的话,再大的雷打不到你身上。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个电来发动机器什么的,为人类服务。这个,你掌握了规律之后,就能自在运用。你不掌握规律的时候,就会得到处损害。那么,佛就把整个法界的一切规律全部掌握了,拿来自在运用,一切错误的思想都可以纠正过来,一切痛苦的遭遇都完全可以消除。这是法王。

  那么,为什么“第二法王”?法王就是佛,释迦牟尼佛是大法王。那怎么叫第二个法王呢?难道释迦牟尼佛之后,那么大的大菩萨、祖师都不能称法王,只有宗喀巴大师能称法王?这是有原因的。就是说,佛,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时教,四十九年说法,里边有人天乘的,二乘——声闻乘、缘觉乘的,波罗蜜乘——大乘…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