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P5

  ..续本文上一页的,也有显的,有密的,这是佛全部说了的,都是佛一个人说的。后来的大菩萨、大祖师,他就是说,有的弘扬显教;有的弘扬显教的性宗,讲空性方面的;要么弘扬瑜伽的,讲缘起的,讲唯识的;要么是弘扬二乘的;或者弘扬人天乘的;要么是弘扬密宗的,对显教不大讲的。而宗喀巴大师把佛的一代时教,大小显密全部讲完。这个跟佛的功能相仿,所以称宗喀巴大师——第二法王。并不是说前面的祖师不如他。这是从讲法的完整的方面说,他跟佛两个恰恰是相同的。所以,释迦牟尼佛第一法王,宗喀巴大师就是第二法王。

  我们归依第二法王,“无上悲智”,无上的悲,无上的智慧,那就是“无缘大悲宝库观世音,无垢大智涌泉妙吉祥”。宗喀巴大师有观音菩萨的大悲心,也有文殊菩萨的大智慧。文殊菩萨的智慧是诸佛之智,观音菩萨的悲心是十方诸佛的无缘大悲。这个,宗大师都具有他的功德。所以说,他的悲智都是无上的,都是跟佛等齐的。

  “雪山善巧”,雪山是藏地的别名,因为喜马拉雅山的山脚下,雪山。“善巧”,善巧就是他对法有善巧的,自利利人的,各方面善巧都有。

  “贤慧普闻”,就是洛桑扎巴,那就是宗喀巴大师他的名字,是顿珠仁钦给他取的法名。

  “文殊应化”,宗大师在历史上,大家都公认他是文殊菩萨化身。

  “根本大师”,是我们学法,黄教的根本大师。

  “宗喀巴尊”,尊是恭敬的称呼。“宗喀巴”,就是因为尊重他,不喊他的名字,叫他的代号。代号他是宗喀旁边的一个人,巴就是贤者,宗喀地方的贤者,就叫宗喀巴。

  他的足下,“恭敬顶礼”,这是最恭敬的。以自己的顶恭恭敬敬地去礼宗大师的足。宗大师足是最下的,头是最高的,那这个恭敬是最大的恭敬,恭敬顶礼。

  顶礼之后求什么呢?“伏乞一切时处普垂摄护”,就是希望、求宗大师,一切时,无论什么时候,一切处,不管你跑到哪里,都能够慈悲摄持、保护我们。那么这个就是祈祷宗喀巴大师慈悲,要摄护自己。

  怎么摄护呢?内涵都在下边,这样子修行了。下边是开始颂文。

  

  归敬颂

  归敬上师

  具德根本无上大宝师  安住于我顶尖莲月轮

  大恩难得门中随摄引  身口意三悉地使我成

  这是归敬上师。我们说有归敬颂,什么论都有归敬颂。我们前面讲比丘戒的时候,《广颂》也有归敬颂,这里也是归敬颂。归敬颂的意思,当然,我们说佛弟子要做什么事情,都要陈白三宝,这个,第一个意思。第二个,要求三宝的加持,把这个事情完成。第三个,求三宝加持,避免一切魔害的阻挠。那么意思很多,重点是这么三个。

  先是归敬上师,自己的根本师(上师)。“具德”,具足一切功德的,我们最根本的、最高的大宝师。这个宝是什么呢?摩尼宝。摩尼宝实际就是如意宝——你要求什么就有什么。过去的传说,摩尼宝,你只要把它放在一个高幢上面,你说要求衣服,他就衣服像雨一样一般下下来,你说要求金银财宝,金银财宝像雨一样下下来,凡是你要求什么,如你的意,都可以求到。那么,现在我们这个师呢,他也是跟如意宝一样,一切法,你要求什么法,他都可以满你的愿,可以加持你。所以说,根本的、无上的、最高的大宝师。

  “安住于我顶尖莲月轮”,这是自己观想。随时随地观想我的根本师就在自己头顶上的一个莲花座上。这个灌过顶的——大家不知道,灌过顶的你们顶上都有本尊,只要你没有破坏三昧耶戒,本尊是在的。一般人是看不到,有成就的人就看到。我文革的时候,那时侯再回到上海,见了上师(定公上师)。他就说,你经过这一步折磨,你顶上的本尊还在的。那就是说你的本尊还在保护你的。这个是观想自己的本师就在自己的顶尖莲月轮上。

  “大恩难得”,这个恩是很大,这个大恩是难得的大恩。所以说,“大恩难得门中随摄引”,这个在大恩难得当中,这样子大的恩是极难得的,随时地摄持引导我。 法门中 ,这个门就是法门,难得的法门里边来摄引我,这个大恩难得、法门难得之中随时随处地摄引,摄引自己。

  (2A)摄引自己要使自己成就什么呢?“身口意三悉地”,悉地就是成就了,身的悉地,成就,最高的成就三身,法报化三身,这是佛的三身。口的成就,四无碍辩。意的成就,大智、大悲、大愿,文殊菩萨的智慧,观音菩萨的悲心,地藏菩萨的大愿等等,这就是意地的功德。还有这个断的功德,断烦恼的功德,断习气的功德,都是意地的功德。这个身口意三种成就,都希望你慈悲,加持我能够成就。这个要求不低,要自己成就,成佛。就是说,我们要求成佛呢,都要靠自己的无上大宝恩师来加持自己。那么,这是根本的上师先归敬。

  下边是归敬两大派。藏地、印度在这个教理方面分两大派。他们一般最尊重的是《般若经》。《般若经》又分广般若跟深般若。深般若讲性空,广般若讲缘起。广般若相当我们汉地的相宗,深般若就相当我们的性宗。我们汉地的教派,律宗,唯识宗,俱舍宗,还有华严宗等等,这属于广般若的。那么,天台宗,三论宗,还有禅宗等等呢,属于这个深般若的。这是性宗、相宗的两种。印度就是叫深、广两般若,也叫中观派、瑜伽派这两个。

  

  归敬广般若传承祖师

  接引无比教王薄伽梵 补处菩萨至极不败尊

  如来授记圣者无着师  佛佛子三恭敬作白启

  荘严南洲善巧天亲主  获得中道圣者解脱军

  住入信地解脱胜军师  世间眼目三尊作白启

  第一个,先归依广般若里边的传承的师。那么不管你深、广两个般若,它的来源都是释迦牟尼佛。所以说,从传承上说,第一尊是佛。“接引无比教王薄伽梵”。“接引无比”,接引一切众生无比的、善巧的教王,就是法王。“薄伽梵”就是世尊。薄伽梵是印度话,他为什么不翻呢?用薄伽梵三个字呢?因为它有六个意思,多意不翻。你翻了一个,把其他五个意思就没有了。所以说,有的地方就不翻。但是,也有的地方就翻一个世尊,世间上最尊贵的。那么,它有几个意思呢?就是自在的意思;炽盛的意思;端严的意思;名称的意思——名称就是名气好;还有吉祥的意思;尊贵的意思。最后的,世尊就是尊贵的意思,世间上最尊贵的,就叫世尊。这是佛的经论里边就是这么讲了。这个总的来说,就是归依第一个,我们广般若的第一代的,是释迦牟尼佛。

  那么第二代的是弥勒菩萨。“补处菩萨至极不败尊”,“补处菩萨”就是一生补处。就是说,过了这一辈子就要补佛的位的,这个菩萨就是。“至极不败”,不为烦恼所败,那就是能够战胜烦恼的尊者,弥勒菩萨。我们在讲戒的时候,讲菩萨戒不是讲过吗,“他胜罪”,他胜,烦恼把你打胜了,你就犯了根本罪。能够把烦恼降伏,不为烦恼所败的,那就是最厉害的。那么,这个弥勒菩萨就是不为烦恼所败,他马上就要成佛了。第二尊的祖师就是弥勒菩萨。

  “如来授记圣者无着师”,这个无著菩萨,佛在经论上授过记。将来他这么一个人,他要传佛的教,这个过去佛都授过记的。无著菩萨是修般若的时候,他开始就不懂,不能深入般若,就感到很愁闷。后来就修慈心定,慈心定修了好几年。这个无著菩萨的公案大家可能有的没有听到过。他要修慈心定,想见弥勒菩萨,求弥勒菩萨教授教诫。但是,他在山上闭关修,修了几年,没有音响,他就泄气了,就下来。下来之后,就看到一个人在一个石头上磨——记不太清楚了,这是海公上师经常讲的,那是几十年的事情了——他在石头上磨,磨一个石镜子,大概,拿个绸子在磨。无著菩萨说:“你在磨什么东西啊?”他说:“要把这个磨一个镜子。”“你这个绸子那么薄的,你要磨一个石头那么粗的,你要把它磨成镜子,你磨到哪一年呢?”他说:“哎呀,你怎么说这个话呢?我只要天天磨,不断地磨,总有一天会磨成功,你怎么说磨不成呢?”无著菩萨听了之后,他领会了:我修定要见弥勒菩萨,修了两三年见不到,就泄气了。他要磨个镜子,他倒不怕麻烦地使劲磨,那是我不如他,赶快回去还是修定去。

  修了定之后,过了几年,又是个没名堂。又是泄气了,又下来了。下了山之后,看见一个人拿个铁棒棒在石头上又在磨。无著菩萨就问他:“你那么个铁棒子,磨它干啥?”他说:“你不知道,我要补衣服,没有针,这个铁棒棒我把它磨一个针。”“哎呀,那么大个棒棒,你要磨那个针的话,你磨到哪一年去了?”他说:“怎么这样说呢,我只要不断地磨呢,这个总有一天它会那个变个针的。”“哦,这个”,这都是菩萨点化他。无著菩萨又领会了这个意思,再去修。最后,是修成就了。成就之后,弥勒菩萨就给他讲《瑜伽师地论》,这个是传到南阎浮提。在一般说他是登了初地以上的大菩萨,圣者,登地以上的菩萨。

  在这个广行派里边,最重要的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下边是弥勒菩萨,下边是无著菩萨。“佛佛子三”,“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佛子”就是菩萨,弥勒菩萨跟无著菩萨,这三尊,他们的足下,“恭敬作白启”,求,祈祷。

  下边是,“庄严南洲善巧天亲主”。无著菩萨的兄弟,世亲菩萨,就是我们的《俱舍》论主。他作的《俱舍论》是中外闻名的、古今不衰的这么一部书。他开始的时候,大概学过《俱舍》都知道,是小乘的有部出家的。当时,人非常聪明,作了五百部的论,弘扬小乘有部。后来,无著菩萨感到他这样子下去,大乘的利益得不到。他就点化他,装了病叫他来看病,叫世亲菩萨来看他病。结果,世亲菩萨到了,问他,“你什么病?”无著菩萨说:“我没有什么病,就是心病。就是看到你很可怜,在弘扬二乘,有的时候毁谤大乘。这样子,你将来果报不可说了。”那么这样子跟世亲菩萨说了之后,世亲菩萨就回心学大乘,那么又造了五百部的大乘论,弘扬大乘。所以呢,他又叫千部论师。他造了一千部的论弘扬佛教,开头是五百…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