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P78

  ..续本文上一页很伤心,她就发了三个愿。一个就是说,这个孩子去,最好不要他受苦;第二个,希望她的孩子能够见到他的祖父——就是见到国王,很快见到国王;最后,第三个愿,她说,“我们流放了好多年了,最好好回去了。”三个愿一发,这个样子也就算了。

  那么这时候,这个婆罗门,把那个孩子拿回去了。本来要他们做苦活儿的,后来他的那些邻居朋友一看,“哎呀,你这两个孩子,你叫他们做苦活儿。长得那么好的孩子,你把他们卖掉,你买几十个奴隶还有多的。何必叫他们做呢?你把他们做瘦了,他卖不出价了。你赶快不要他干活儿,把他们吃得好好的,长得胖胖的,你可以把他们卖掉。”那么,这是一个愿,他们的母亲发的愿——不受苦,果然。只要是真正发了好心的,或者是菩提心的人,他的愿都会满。那么,他们就不受苦了。吃得又好,婆罗门就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吃,目的是养胖好卖钱。那么,吃得很好,吃好了之后,看到长胖了,要去卖了。

  卖的时候,他自己骑了一个小的毛驴子,把两个孩子拿个绳子牵起走。还没有走两步,人家看了,“你牵着那个孩子干啥?”他说:“我要去卖。”“你个笨蛋!你把孩子在路上牵起走,你自己坐马上。这个孩子牵瘦了,你还卖得出钱吗?你赶快要下来,把孩子坐在马上,你自己走。”(笑)“好好”,他想想:对,那孩子要把他们长得好一点,卖得出高价。那么,就把自己下来,把孩子坐在上边牵起走,一路走一路卖,开价的人越开越高。他想这个价钱越来越高,“这个农村边区卖了有那么高价,我到城市里更高。”那么,一路走,价钱越开越高越开越高。

  最后开到京城去了。开到京城里边,京城是最豪华的地方,当然价钱更高。他大声叫卖。这时候,跑到王宫门口,王宫附近了,国王听到外边大声地喊。“喊什么?”就派人去看。回禀说:“有一个婆罗门在卖两个孩子,长得非常好。”国王说:“他卖孩子。”——国王正在想他的孙子,他说:“有孩子,跟孙子年纪差不多的,我来买算了。”就把他(孙子)送进来。送进来之后,他就问,国王一看见他的孙子认得到了。那么,他就问:“婆罗门,你这个孩子卖多少钱呢?卖给我算了。”婆罗门说:“你问他自己吧。”就问这个女孩子,“你卖好多钱?”她说:“一千斤金子。”国王就说:“就一千金,就买下来。”这个婆罗门高兴得很,一个女孩子卖一千金,这个男孩子恐怕一万金都不了了。国王又问这个男孩子好多钱,他说,“你问他自己。”国王就问他:“你要值好多钱?”“两分钱。”他说:“你怎么只值两分钱够了呢?”“哎呀”,他孙子说,“女孩子,将来嫁给那些国王,就要做王妃,那当然是价值千金。男孩子有什么用呢?做一点错事情就把他赶出去了,那不值钱的,两分钱已经够了。”这个婆罗门气死了(笑)——只有两分钱卖一个。总算还有女的一千斤金子,也够了,算了。那么,国王却是动了心。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做坏事,只是布施,布施应当是好事,结果把他流放了,想起来有点悔。他就下令啦,把他的孩子(太子)找回来。这样子,不是他夫人三个愿都满了吗?

  在满的中间还有一次穿插的,就是说当孩子去卖的时候,帝释天,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如地金月火”,要磨炼。这个太子把整个国王的财富都舍掉了,把孩子也舍掉了,还有一个女人,夫人没舍掉。帝释天就化成个老人,跑到这个太子那边说,(18B)“好施太子,听说你很好,欢喜布施的。我现在有个困难,你给我解决个办法。”,他说,“你什么困难?”“我年纪大了,没有女人了,没人照顾。你不是有个夫人吗,你夫人能不能给我呢?”太子是好象迟疑一下。帝释天说,“你看你就打疙瘩了,你就是还是舍不得了,不是好施太子,还有一点吝啬心。”结果太子说,“好,好,就舍给你,舍给你。”他的夫人不想走,他说,“你跟他走,跟他走。”那就走了,这个老人把这个夫人牵走了。走了七步,停下来,他说,“这是我考验考验你的,以后布施,夫人就不要布施了。”那么,这样子,就是说这个太子什么都布施完了,这个就是布施波罗蜜多圆满的一个公案。那就是说布施,这就是“如地金月火”。

  第二个,“大藏宝源”。这是第二个,二地的菩萨的菩提心,是戒波罗蜜多圆满。持戒的人,他等于是大的库藏一样,一切财宝充盈。戒是最大的财。我们七圣财里边,只要有戒好了,一切财源都会来。我们念《毗沙门》,有的人他想发财,念《毗沙门》。念《毗沙门》固然能发财,但是你要有戒,《毗沙门》里边最要紧的是戒。你不持戒的话,念了没有用,你持戒的话就行,就有用。那么,持戒,就是真正的大的宝藏,一切功德都从戒里边生的。那么,所以要“大藏”就是指持戒。“宝源”,功德宝源,戒也是一切功德的源头。长江、黄河,开始的时候,一点点小水,但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最后流入大海。这个戒也一样,开始你受的三归五戒好象不大,慢慢越来越大,菩萨戒一受的话,那最后成佛,一直流到无穷。这个“宝源”,宝贝的源头就是戒。那么这个“大藏”跟“宝源”都是说戒的。

  第三个是“瀛”,就是大海,是三地的菩提心,三地菩萨修忍辱波罗蜜多圆满。要忍辱波罗蜜多圆满,要容纳一切。一切好的,坏的,最挖苦的东西,难受的,不管是人事方面的,或者是客观的环境的,都要能容纳。那么就像大海,大海什么都能容纳。所以说,菩萨修忍辱波罗蜜多,一切众生都要容纳。那么,就是要心量要跟大海一样,不管你怨的、亲的,都要能够摄受容纳,就是都要度脱他们。那么这是第三地的。

  第四地的,是精进波罗蜜多,“金刚”。“金刚”,我们说金刚钻,最厉害的,能破一切。 《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经》就是说,它就是金刚能破一切,而不为一切所破。有精进的力量产生之后,就可以冲破一切困难,不为一切困难所打倒。所以精进的心,一切障碍都会克服。一般的人也有这个话,“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说难、难、难,难什么难呢?你就是不想搞,就是难的。你真的发了心,就是没有难的事情,成佛都还可以成,哪有什么困难?世间上的事情难到哪里去呢?所以说,有的事情强调困难,“我搞不来,搞不来。”是你不想搞,我心里很清楚,你说搞不来,就是你不想搞了,没有什么困难的。

  下面是第五地的菩提心,是禅定波罗蜜多圆满,那么,是须弥山。这个山,须弥山是山王。金刚山,“山”就是说我们在整个的这个世间里边,中心的一个是须弥山。这个须弥山,不为一切风所吹动,八风吹不动,那就是修的禅定跟须弥山一样,不为一切所吹动。这是第五地的。

  第六地的,“药”,阿伽陀药是印度的一种药,能治百病,一切病只要吃这个药,都能治好。那么,我们这里,第六地是般若波罗蜜多圆满,这个阿伽陀药就是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法空。你能够把一切法空的道理证到之后,一切我们的这个补特伽罗我执,这个法的执,都能够摧破。那么,这两个根本破掉,一切烦恼都破完了。所以说,一切烦恼病都能够把它制服。这是阿伽陀药,是般若波罗蜜多。我记得念般若波罗蜜多不但是证到之后有这个功效,我记得以前,我小的时候,看到一本《心经》感应的书。它就是说,有一个人,他是害病了,这个病,大概是很难治的病,没有办法。结果他就去请教那些佛教里边的大德高僧,碰到一个高僧就叫他念《心经》。他也根器好,念《心经》,念念,念到后来病就没有了,空掉了。

  那么,这是我们书上看到的,实际碰到的,也有一个。这个我在四川的时候,碰到一个中学老师,他是教体育的。他跑到昭觉寺找上师。那么上师当然很忙了,我们先接待他,问他什么事。他说,他跟另外一个理发师,他们一起修气功的,他是气功师。那个理发师偷他的气,他知道他在偷,但是止不住。后来,见了上师,上师跟他说,你念《心经》。他念《心经》念到两三个月,后来过年,他来看上师。当然我们也是先见他,我说,“你怎么样了,念了之后,有没有效?”他说,“好了,念了经,他偷不去了。”后来,这个人也归依三宝了。这个就是说佛教里边的《心经》,这个般若波罗蜜多,不但是你证到之后能除一切烦恼病,就是你在没有证到之前,只要念,好好地一心专念的话,也能够驱除那些病。那么,这个力量就很强。这是般若波罗蜜多的功能,是药,相当于阿伽陀药。

  第七个地,是方便,“方便愿力智”,成就方便善巧的一个。就是“善”,善知识。一切方便都从善知识来,所以比方,这个菩提心比方是个善知识。那真善知识了,不是冒充善知识。有些人他自吹自擂地冒充善知识,你跟了他之后,不但是得不到修证,还有上当的可能性。有些他根本不是佛教的善知识,他本身就是气功师,他却是涂了一层佛教的金,他说他是佛教的什么什么功,什么什么东西,他也在到处去招收徒弟,教他的气功,教他的外道法。这个不能称善知识了。真正善知识,是上边印证下来的,可以为人做导师的。那么,这样的善知识碰到之后,一切方便都能得到。而这个方便,主要的还是依戒,不要忘掉这个方便以戒为主。那么,这是七地菩萨方便圆满,方便波罗蜜多。

  第八地,愿,愿波罗蜜多,一切满愿,就是“如意”。“如意”就是,我们知道,是如意宝珠。如意宝珠,我们记载上就是说,只要把这个如意宝珠放在高的幢上边,你好好地跟它求。如果你要求金银财宝,这个金银财宝就像雨一样地下下来。如果你要求衣服,或者是求吃的东西,那个是衣服跟粮食,或者好的点心,乃至于水果之类,都像雨一般地下下来,满你的要求。这个是“有求必应”,就是这个话。所以说,八地菩萨的愿波罗蜜多圆满就像如意宝珠一样,一切善的愿都能满,恶愿不能满的。你说恶愿,你说一个抢劫犯,他说,“我今…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