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P79

  ..续本文上一页天要去抢劫了,要求能抢一亿的钞票,你给我满愿。”这个不会。这是第八地。

  九,是“日”。这个第九地,“方便愿力智”的力,力波罗蜜多圆满,这个力量极大。大得怎么样?就是跟太阳一样。太阳能除一切黑暗,我们说最大的光明,在这个地球上,我们世界上,是太阳。你再什么灯什么灯,现在发明的什么灯,再大的灯,不要说跟太阳比,太阳出来之后,你这个灯就看到没有什么光了。晚上我们看这个灯很亮,但是,跟太阳光一比的话,它好象就不亮了。那就是最大的光明是太阳,破暗的力量最强的,太阳。那么,这个“方便愿力智”,这个力波罗蜜多圆满的九地菩萨,他智慧的太阳的力量,能除一切无明的暗。所以,以这个太阳来比喻。

  那个第十地的,就多了,很多都是十地以上的,十地到佛地了。下边,都是不分开说了。我们在月称论师的《入中论》里边说,八地菩萨以上的境界,我们根本不能思惟了,不是我们凡夫所能想象的。我们可以举一个例,这个菩萨,还是八地菩萨,还是佛?我们就搞不清楚了,因为八地菩萨跟佛的功德在我们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的。那么,九地十地,那更不要说了。

  “美音”,就是说,依四无碍辩的说法,那么,人家听了是很欢喜听,极乐意听这个殊妙的好的声音。以四无碍辩说法,就像美音一样,人家欢喜听。我们康萨仁波卿,他说法,“韵音语王”,就是说他修韵音天女成就的,他说法的时候,声音是好象是非常有韵音一样,就是非常乐闻,大家听了都欢喜听。这个是哪个说的?这海公上师他自己倒没有这么说,他去过两次,第一次去,跟永光法师他们六个戒兄弟一起去求法的。第二次回来建了近慈寺之后,就专门自己再去求法,又带了个大弟子,就是照通师,去专门学这个念诵的,他主攻是念诵。后来照通师回来之后就说了,他说,听这个康萨仁波卿说法的话,就像听音乐一样的,非常入耳,非常之有吸引力,听了之后非常欢喜。那么,这个就是说美音。那么,是美音。

  下边是“王”。这个“王”,我们说是自在。世间上的王,只要一句话好了,什么东西都要听他的。那么,一国能够最自在的就是王。那么,这个,十地波罗蜜,十地的菩萨说法的时候,自在,好象王一样,于法自在,法王就是于法自在。这是“王”。

  “库藏”,那个“库藏”就大了,这是十地菩萨以上的库藏,整个的法身里边的宝库,真如的宝藏,全体大用,全部发挥出来了,这个库藏。

  “大路”,是三乘就是会归一乘,成佛的大路,一切三乘的行者都走上这条成佛的大路,在《法华经》的最后就是会归大乘。

  “乘骑”,这个是,我们说转轮圣王他有一个宝,骏马宝。骏马宝骑了之后,他行动非常快。十地菩萨以上的人,他也是,等于说他教化众生可以像转轮圣王骑这个骏马宝一样,速度很快,到处受化。

  最后,是“乘骑流无尽”。“流无尽”,就是一条河,这个水的源头流不尽的,那是比方是悲心。悲心度众生他是没有一个完的,不会说到某个程度为止就不度了,他悲心就到此为止,没有。以悲心度众生,他的法流,说的法无渊,无量无边,无尽的。

  那么,下面一个,“乐闻声”。前面说“美音”,这里“乐闻声”,是不是同样的?不一样。这个“乐闻声”,他的说法用四悉檀说法。前面是四无碍辩,这是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以这个四悉檀来契机契理地对众生说教,就是“乐闻声”,这个声音听了非常欢喜,要听。前面“美音”,不过听了好听;这个“乐闻声”呢,你不说我还要听,就是众生有这个要求要听这个声音。

  “乐闻声河云”,“河”,他有两个解释。一个说,就是说佛的说法随众生的机,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一条大河,它经过山脉,经过平原,这弯弯曲曲,哪里有下流,可以流的地方,它就往下流,哪里有山挡住,它就转弯往这边流。他就是说,随了众生根机,你这里哪里该度的,他就说这个法,那里该度的,又说那个法。这是无量无边的,跟河循了这个河道走一样,没有一个死板板,笔直地走,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种说法。另一个说法,就是说法的意乐心、利他的心没有终止的。那就是说,他要度众生的心、利乐众生说法的心没有一个完的,就是这个河一样的,永远流下去。

  最后,“云”,法云遍布,利益一切众生。

  那么,二十二个喻,大概是这样子说了,当然有的地方讲得更深一点,像《现观》里边,有的地方讲得我们连文字都不好懂。那么,开始初学,就不一定要你去钻那些了,把这个主要的意思抓住就对了。

  “二十二种等”,这是分了二十二个喻,有深浅广狭的不同,根据每一个地一层层上去,每一个地有个它的特征。那我们说,布施波罗蜜多初地圆满,是不是二地没有布施波罗蜜多?是不是初地没有持戒波罗蜜多?都有。但是,真正圆满的,就在那个地,就是这个:初地是圆满布施波罗蜜多;二地,当然布施——持戒圆满了,戒也圆满了。而初地戒还是有的,仅仅没有圆满而已。

  这个下边就是说,“赞发心性相,余处复广明”。在这个《现观》里边,以这二十二个喻赞叹这个发心利他的那些功德了,性相,它的功德。这个,其余的地方更广地来讲说的,也有,那么这个慢慢地以后学教的时候去看了。

  下边就是说成佛的时间。“行假无三世,一多大小平。”“行”,在海公上师的书里边是不相应行,因为这个时间、空间在我们的《百法》里边属于不相应行的。所以说,不相应行的这个时间是假安立的。我们说分位假立,分位安立的嘛,在这个不相应行是根据心王、心所、跟识这三个法,它的分位安立,都是假的,没有实体的。那么,行是假的。实际上,我们说一切有为法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假的。所以说,它既然是假的,哪有三世呢——过去、未来、现在。

  我们以前开始学经的时候,都有这个怀疑:佛能够知三世的事情,过去心能知道,现在的事情能知道,未来的能知道。现在的、过去的知道,这个没怀疑,可以;未来的怎么知道呢?还没出来你怎么知道呢?“行假无三世”,根本是假的,当然会知道——根本没一个未来。那么,这个里边我们就是说时间都是假安立的。《法华经》里也有,佛说法说了五十劫,他就是感到只有半天功夫一样。那就是说,半天跟五十劫不能划等号的,但是在这个时候就划了等号,就是半天。

  在空间说,“一多大小平”,一也好,多也好,大也好,小也好,都是空间的问题,都是平等的。这以我们的凡夫的心量又接受不了,怎么大的小的是一样的呢?那我去买苹果,买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价钱一样的,都给你多少钱,你给不给?不给的。那么,一多大小不平了,那是凡夫的执着。真正我们把心证到空性之后,哪有什么大小呢?连空间时间的概念都没有,打破了,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那时还有什么大小呢?都没有了。所以说,在真正佛的境界里边,芥子可以纳须弥,这个芥子一点点大,须弥山可以摆进去。“住微尘里转大*轮”,住在一个微尘里边,可以转*轮,一个大的法会就在里边开了。这个东西都是一多大小平的实际的一些例子,理论上说,当然空性里边没有大小,实际上也是有它的境界。境界很多,我们凡夫就没有这个境界。只要证了空性的菩萨,都可以大大小小地,可以出现这些境界的。

  “悲圆菩提满,发心佛即成。”这个里边就是说,“行假无三世,一多大小平”这个要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在空性里边是这样子的。那么,我们说成佛到底是多少时间?那也是假安立的。你对一般的众生来说,这个,海公上师说是对骄慢的众生说,要三大阿僧祗劫,也就是说你要发长远心,不要说成佛以效益的心,马上就成了。你要成佛,你得三大阿僧祗劫修难行苦行,这个才能成得了。那么,要发长远心。但是对那些看到三大阿僧祗劫成佛就吓都吓倒了,还要那么多长的时间,干脆不要修了。对这些人,你跟他说即身成佛,你不要说成佛那么慢,“你好好地修,即身就可以成就。”

  那么,密宗里边即身成就的例子很多。我们在密宗里边,他们藏地一些大德高僧,他就是临终的时候——我们现在有的大德高僧,临终火化之后,有一些舍利子,“了不得了!”藏地他们怎么样?他们是临终的时候,他这个身体就完全化成光明,融入空中去了,什么都不留下来。最好的是什么不留;差一点的,留一些指甲,头发;再小一点的,他的身体缩小,缩到一尺多高。这个,我们说拉萨有个居士,他就告诉我,他说,这个他看得很多。藏地,他圆寂之后,一切好的东西都散到空间去了,还留下一点点,这么高。他说,这么高还不稀奇,你去敲敲,“咚咚咚”,跟金属一样,不是血肉之体了。这都是修行的成就之后,他就是有这些奇迹出现了。

  那么,就是说成佛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对有些人说,要三大阿僧祗劫。对有些人说,善根充分的即身成就。我们在昂旺堪布的《值遇三界法王大宗喀巴圣教愿文讲记》里边,就说,由于他红教白教说他们成佛快,黄教更快,最快的三个半月就成佛。但是,你要看你什么根器,要根据什么的条件的,你菩提心你发起了,止观双运得到了,什么功德有了。然后把最高的法给你,叫你三个半月就成佛是可能的。但是,你不是那个料,你不要说三个半月,三年半载,三十半年,乃至三世,几世都还不一定成功。那就是看你什么根器。最快的,黄教是三个半月就成佛。所以说,成佛的时间不是根据时间来安立的。

  那么,到底成佛是怎么样成?“悲圆菩提满,发心佛即成。”你只要悲心圆满了,菩提心圆满了,这个条件就够了,就成佛了。你什么时候悲心满了,什么时候菩提心满了,你就什么时候成佛。你如果三大阿僧祗劫才满的话,三大阿僧祗劫成佛。如果你即身满了,即身就成佛。这是看具体的条件,跟悲心、跟菩提心。所以这个悲心很重要,…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