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看你少不少东西。”这个老太太一点也不着急。问她说,“你东西没有了吗?你的戒指到哪里去了。”“不要紧的,我不会少东西的”,一点也不愁。他说,“你怎么不少呢,少都少掉了。”这个话,过了两天,她家里请客,她就招呼厨子,今天买一点好菜,今天有什么客要来。她的厨子就去买,买了大鱼一条。买回来了,在煮的时候一看,肚子里有个钻石戒指,就是老太太的,就还给她了。她拿来,“你看,我不掉东西的,又来了。”这个当然是说她没有偷盗,当然她去买鱼这是另外的果报,我们另外说。
苏达多长者(给孤独长者),他给佛造祗园精舍,花了很多钱了,黄金铺地了。人家看是呆了,把家里的金子库藏都铺完了还不够。那么,它那个树,就由祗园太子供养。那么,人家看他这样子干啥呢?结果佛就说了,他地上的精舍还没造完,天上的宫殿早给他造好了。那就是福报已经感到了。能够布施的话,不要害怕没有福报。
“不与五家共”,那么,你这个福报,要是你肯布施,如法地布施的话,这个福报不会跟五家所共,哪五家呢?就是王、贼、水、火、不肖子,不会给他们破坏。“最后满檀度”,最后布施波罗蜜多能够圆满。那么就是说布施的好处,不但是在现世,将来都感大福报。心情舒畅、快乐,而且最后能够圆满布施波罗蜜多。
丙三 对治施障
布施有障碍,要布施的话,要去掉障碍。哪些障呢?他分了四个。
丁一 先未串习障
就是不习惯,过去没有这个布施的习惯。就是舍不得,好象是要你拿出来,“我从来不布施的,怎么这一次要我拿那么多钱呢?”他舍不得。布施惯了的人,他就不在乎了。所以,“先未串习障”,过去没有这个习惯。
丁二 施物乏少障
想倒是想布施,东西没有。我记得某一个居士,他是发心很好,他说,“我是很想布施,就是没有东西,太穷了。”那么,这个,不在乎了。我们说以前经里边也有这个公案:有两个老夫妻,两个要饭的。他们的唯一的财产是一个什么?一个麻布袋,麻布袋是他们的衣服,那么就是还有一个破碗,要饭的碗。他们两个人因为只有一件衣服,就是一个人要饭去,一个人就坐在他窑洞里边不出来了。身上没有衣服,怎么出来?等他要饭回来之后,两个人一起吃。那么穷。
后来听到佛来,国王请佛。国王请佛来,他们对佛感到极大兴趣,非常之恭敬,他们干脆就把他们的要饭的那个衣服卖掉了。那就跑不出去了,把那个衣服卖了之后,供了一个小小的灯,供在佛面前,供佛。结果,佛面前供了很多的东西,大的灯什么。国王供了很多,很华丽的灯,酥油灯,很多的东西都供在面前。佛就说,“把那个灯拿来,把那个穷的老夫妇乞丐的灯把它中中地摆起。”他说,“这个灯的功德最大。”他们把唯一的财产都供掉了,你这个国王供了那么多,你库藏里还多得是。他们两个,只有这么一件衣服的,都供养了。那就是没有东西供而能够供的话,福报更大一些。
但是,障碍还是有,你像——我们有人也是,他每一次给的十块钱,单钱,他都供养掉了。等到南无寺要去供养,没有钱,没有钱你就不能供了。那就是施物乏少障。真正没有的话,也是个障。
丁三 耽着上妙悦意财物障
他布施呢,他肯布施。但是,最好的东西舍不得。自己不要的布施掉了,那可以,但是最好的舍不得。这也是个障。虽然在布施,但是你这个布施的心不够。布施的目的是去掉悭贪,你现在把不要的东西,不太好的东西布施了,好的东西还执着得很。那个悭贪的心还是没去掉,那个布施还是个障。
丁四 深乐施果障
还有一些,他倒是什么都肯布施。但是,布施之后,就是说“我这个布施了之后回向什么,那个回向什么”,对这个布施的果报非常执着。甚至要写一张条子烧掉,或者什么样子。烧给哪个看?烧给天上看。他还是一个民间的迷信思想。这样子,也是个障。虽然布施是很多,但是你执着那个报,也是个障。那就是说三轮体空24,能施所施,施的东西当下就空,能够这样不执着的话,这个福报才大。你说,这样子执着果报有没有福报呢?福报还是有,你只要布施,福报肯定有。但是这个福报不大;而且非但是不大,不能圆满布施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要能施所施,所施的物三轮体空才能圆满。你这个执着的话,仅仅得到一点点的小的报,这个报享完就没有了。那么,这也是个障。
所以,这个四个障,我们自己检查,有哪一个障就去哪一个障。以前没有串习的,没有这个习惯的,就要多做。假使是施物少的,那么,你就要好好地多做一些三宝的,培一些福。培一些福之后,三宝面前多做些事情了,福报大了之后,你这一世布施的东西就会多了。
我记得《广论》里有一个老修行,他也没钱,穷得很。他说,以前他在佛面前烧香,都烧最差的香,土香。后来,因为修法,修法里边有供养了。他就这样好好地修,福报就越来越大。你说,我们不是在家人了,去做生意,钱哪里来?你好好修法了。在我们《五字真言》也好,《上师供》也好,里边都有供养,阿刚、巴当也是供养。你供养的时候,如法地修,如法地观想的话,福报就会来的。修曼荼供更不要说了。我们上海有个居士,他是修曼荼供,他说,“财倒是有了,但是忙死了”,他说这个。有钱么,当然忙了,无缘无故哪个送钱给你干啥?总有事情来了,这个钱给你,就是做生意也好,啥个也好,都是要有事情。他说,“钱倒是多了,忙是忙得不得了,干脆不要它好一些。”那真正修行的人,当然是不要弄得太忙。但是你真是修行的话,你不要害怕福报没有。“施物乏少障”,就是说在出家人里边,好好给常住培福,好好修法,这个,福报会来。那么,还有一个,对治这个“耽着上妙悦意财物障”呢,好的东西舍不得给的话,偏偏把最好的供掉,那个就对治你这个东西。施的果,执着那个施的果,一切有漏法都是苦的。好好地观三苦、八苦,苦苦、坏苦、行苦,那个果报也是一个有漏的东西,将来还是,最后还是苦。那不要去执着了。多学一点空性的智慧,然后,能够三轮体空,圆满这个布施波罗蜜多。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第十八讲
《显密修行次第科颂》。上一次我们讲到布施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种类,四种:内施、外施、无畏施、法施。那么,它的功德,又是五种。灭除守护的苦;灭除追求的苦;断贪心跟贪心所引的将来的果报,苦报。第四个,“心志欢喜,无不足之忧愁”,知足常乐,他不要追求了,当然没有忧;“当来财富自在”,这是将来的报,“究竟满足檀度”,最后,圆满布施波罗蜜多。这就是布施的一些好处了,功德了。
颂 若先不习施 今世有不舍 观功德过失 多少广串习
施物不如意 由前悭贪盗 若不励力施 困穷且日极
不以上妙施 得果难悦意 又执持妙宝 生险死不去
乐计思果报 如贩筹子息 不了三轮空 不得波罗蜜
那么,对治这个布施的障碍。过去没有串习的,要好好练习布施。东西不够的,好好供养。多为三宝办事,这个福报就会来。昨天我们讲的一个老修行,开始很穷,供的香只能是草香,最差的香。后来他因为修行好,他用的香,一支香要值半两金子,最好的檀香,那是牛头檀香之类的。那就福报大了,可以供养好的了。
那么,开始你如果没有福报的时候,连差的香也不供。那么,你这个福报永远大不了。所以说,修法也好,供养也好,为三宝办事也好,都是增加福报的。既然福报少,就是要做这一些,将来福气会来。那么,耽着上妙悦意财物。对于好的东西舍不得舍,那么这个就是要观察了,收藏的过患,布施的好处。多去观察,然后,感到这个东西藏在那里对我没有利,死了之后带不走。倒不如早一点布施掉,可以增加很多的福报,这个福报的功德带得走的。所以说,这样子一想,也可以把这个最舍不得的东西也能舍掉。
还有一个,就是说,贪着这个布施的果报,贪布施能感大富。那么,就贪着这个果报。这个,我们说,那就是说是有漏的福报了,那做生意一样了——我给你多少东西,你将来给我多少酬报。这个那是我们说修行不是做生意,如果这样子地讲价钱地来布施,那又不可贵了。但是,初学,没有果报,他又是初心的,也不愿意布施。那么,初学可以,真正你学得多了,就不能再这样子记果报了。下边,就是说,我们要以菩提心出发,把这个布施不断地串习下去,最后圆满呢,可以圆满布施波罗蜜多。
那么,在这里,我们要补充一些其他的资料,就是《广论》里边。因为这个讲得很略,我们感到还有一些很好的东西需要给介绍一下。
布施度——引《菩提道次第广论》
布施度性
《菩萨地》云:“云何施自性,谓诸菩萨不顾自身一切资具,所有无贪俱生之思,及此所发能舍施物身语二业。”谓善舍思,及此发起身语诸业。
圆满布施波罗蜜多,不待于他舍所施物,捐除众生所有贫穷。若不尔者,现有众多贫乏众生,过去诸佛所行布施,当非究竟,是故身语非为主要,唯心为主。谓自所有身财根善,一切悭执皆悉破除至心施他。又非唯此,即诸舍报亦施有情,由修此心到极圆满,即满布施波罗蜜多故。
如《入行论》云:“若除众生贫,是施到彼岸,现有贫众生,昔佛如何度。一切有及果,心与诸众生,说名为施度,以是施即心。”故修布施波罗蜜多,现无财物可施于他,当由多门引发舍心渐令增长。25
第一个,布施的自性是什么。是不是说众生得到我的东西了,满足了,富有了,就是布施的自性呢?不是。布施的自性,它就是说他不顾自己的享受,以无贪的心,这个思心所,就是造业的思心所。他能够把自己的东西舍掉,同时,用思心所发动身口二业,这样子发动。能够布施的这个思…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