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不要起瞋恨心、报复的心。“如破一切敌”,那么等于说一切的怨敌都给你破掉了,他来害你,你不起瞋恨心了,等于说一切怨敌,就不是怨敌了。你对他起瞋心是怨敌,对他不起瞋心。那么我们知道,释迦太子在他要成道的时候,魔要破坏他,先是派三个魔女去引诱他,这个太子就是以不净观把她搞退了。最后魔王就挑了魔兵魔将射箭,刀、枪射过来,结果释迦太子以慈悲心,把他们的剑、枪,全都化成花朵庄严。这个就是降伏了一切魔,一切怨敌了。真的怨敌那么多,全部调伏是不可能的。只有把这个瞋恨的心,瞋恨心调伏了,那么等于说一切敌人调伏了。这个下边这个例,很巧妙一个例。
“以皮覆此地,岂有尔许皮,唯以鞋底皮,如覆一切地”,假使我们说地上高低不平,脚走着要刺脚的。那么我们这个地上把皮铺满,整个大地把皮铺满,那你哪里来那么多皮?走起来脚不痛嘛,但是你哪里来那么多皮去铺整个的大地呢?但是有一个办法,你把你的鞋底上把这个皮蒙上去好了,你走到哪里,这个皮就跑到那里。下边的荆棘、刺就碰不到你脚了。那就说你只要心调伏了,一切有情呢,自然害不了你。那么你这个忍波罗蜜就圆满了,不要需要把皮整个的地盖起来,那做不到的。这个只要鞋底的皮够了,这一点点就够了,那就调和心就可以了。
“如是诸外物,我不能尽遮,应遮我自心,何须遮诸余”,这是一个喻,喻跟法合起来。外面的东西那么多,你全部调和它做不到的。把自心遮止了,那么外面的那些不遮也可以。外境就指一切要损害的法,能作损害的法。假使我想全部遮住,等于说皮把所有地盖满的话,这是做不到的。只有说把我的心,它们境来了,不起瞋恨心,那么这样子修忍辱不回报他,那就是圆满忍辱波罗蜜多么。不必要把它们全部遮到,“何须遮诸余”。那么这也是说修还在心上,并不在境上。
卯二 趣入修忍之方便
第二趣入修忍之方便者,虽有多门,且当宣说修忍胜利,不忍过患。
我们说修忍辱的方便很多,这些不忙说,先说一说修忍辱有什么好处,不修的话有什么坏处?你这个知道之后,自然要求去修了。再说,如果您这个还不知道,虽然方便很多,但是你不想修,这个方便等于没有。所以说先要知道修忍的胜利,不忍的过患;然后再去修。下边就讲胜利。
其中胜利如《菩萨地》云:「谓诸菩萨,先于其忍见诸胜利,谓能堪忍补特伽罗,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无多乖离,有多喜乐,临终无悔,于身坏后当生善趣天世界中。见胜利已自能堪忍,劝他行忍赞忍功德,见能行忍补特伽罗慰意庆喜。」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里边有段文,他引出来。他说修菩萨道的人,修忍辱,先要对忍辱的好处,它有什么好处,先要看到。它有什么好处呢?“谓能堪忍补特伽罗”,能够修忍的有情。“于当来世”,他这一辈子修忍,将来就没有很多的怨敌,不能说绝对没有了,但是基本上很少。“无多乖离”,他的亲友也不跟他乖离。很多亲友太好了之后,就要吵架了,就会乖离。我们说一般这个男女之间,开始看到好得不得了,分也分不开了。最后呢,打架、吵了,见了就仇人一样,结果离婚了。这些是数见不鲜的。那么就是乖离。如果你修忍辱的话,一切亲友没有会乖离的,很少乖离的,“无多乖离”。“有多喜乐”。修忍辱的人,经常有喜乐,他自己修忍辱,没有怨害,将来多喜乐。临终的时候没有悔恨,忍辱不做坏事了,这个没有悔恨。“于身坏后”,那么死了之后,“当生善趣天世界中”,生人天了。
“见胜利”,这些忍的好处看到之后,自己就能够堪忍,能够修忍辱了。不但自己修,劝人家也修忍辱,来赞叹忍辱的功德。看见能够修忍辱的人,“慰意庆喜”,安慰他,祝贺他。这是对忍辱有非常好感的一些表现。
《摄波罗蜜多论》云:「若有弃舍利他意,佛说忍为胜方便,世间圆满诸善事,由忍救护忿过失。是具力者妙庄严,是难行者最胜力,能息害心野火雨,现后众害由忍除。诸胜丈夫堪忍铠,恶人粗语箭难透,反成赞叹微妙华,名称花鬘极悦意。」
这也是赞叹忍的功德的。假使说有人放弃了利他的意思,就是说菩提心退了。那么总是因为碰到一些难行的事情,做不起了,退堕。“佛说忍为胜方便”,那么如何使他不放弃利他的心,就不退失菩提心呢?忍,忍是最珠胜的方便。能够忍的话,那就不会退心了。“世间圆满诸善业”,世间上的一些圆满的事情――好事,都是“由忍救护忿过失”,忿就是瞋恨心了,它是会破坏一切世间圆满的。那么这些世间圆满呢,也是由忍来救护它。有了忍,这个瞋恨心就不起了,一切圆满事情都能成功。瞋恨心一起的话,一切善根都烧掉了,哪还有什么圆满呢?都没有了。
“是具力者妙庄严,是难行者最胜力”,具力的、有大势力的人,他对那些比他下劣的人:害他,他不在乎,能够忍,这是殊妙的庄严。一般说地位高、势力大的人,下边还有人害他,他当然要报复,他有权力嘛。但是他能够忍下去,这是人家赞叹,这是最好的庄严。“难行者”,修难行苦行的人,他能够忍的话,就可以圆满他的修行,否则的话就退了。“能息害心野火雨”,这个害人的心,就, 像野火一样,烧起来是没有一个限制的。那么你能够把它,下场雨把它息下去了,甘露雨把它息了,这就是忍。忍跟甘露雨一样的,把那个害人的心的野火,把它息灭。“现后众害由忍除”,现世也好、后世也好,一切为害的事情,都有忍把它除掉。
现世能忍,有些事情就不做了,也不会受损害了。我们经常看人打架,都是不忍,他打你一拳,你忍了就算了,只吃这一拳。如果你受不了,你还他一拳的话,他有十拳八拳,那是到处来了。你的受的苦就不断地增加。你忍了之后就算了,你自己其他的苦就没有了,那么后世的苦更避免掉了。你要害人报复,那你后世的报就很利害。
“诸胜丈夫堪忍铠,恶人粗语箭难透”,殊胜的丈夫――修行的人,那些恶人,粗恶的语来骂了他,他穿了一个忍辱的铠甲的话,那么他的粗恶的箭,再利害,透不过去,他就可以保护自己。
我们记得佛在世,他修苦行的时候,有一批人叫健骂丈夫,最会骂人的人。他们分班轮流到他那里去骂,说你是不男,你虽然生在皇宫里边,你逃出来,你男人的事情做不来,你宫娥妃子那么多,你做不来男女事的,所以逃出来了,等等不堪入耳的话。一天到晚轮番地骂,太子不动。
就是这个穿了忍的铠甲呢,最粗恶语,最刺心的恶语透不进去,不在乎,根本就不管你那些。不但是难透进去,自己不损害。“反成赞叹微妙华”,你这样子不受他的,不为所动呢,人家反而赞叹你了,这是了不得的人。“名称花鬘极悦意”,这个忍辱的心,这个名称到处传播,大家都很高兴。那么就是说不但是不会被害,反而受赞叹。就像佛在菩提树下一样,这个魔王的弓箭都成了花朵了,成了庄严品了,不但害不了他,成了佛的庄严品。
又云:「忍为巧处成色身,功德端严相好饰。」
有一个种说,“忍”等于说一个非常善巧的工匠,他们能够把人塑成一个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身体。因为你能忍,能忍就感得将来来世的果报就是端严。三十二好相,八十种好等等,根本从忍而来的。等于说一个很有利,很工巧很好的塑像,能够塑一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这个塑像。这些引的《波罗蜜多论》宗大师都有解释。
谓有情邪行不退利他,从能摧坏众多善根忿恚怨敌而为救护,下劣为害亦能堪忍,是极悦意庄严之具。
“谓有情邪行不退利他”,这个有情邪行就是说,人家对你起损害的这些行动,你不退,利他的心不退。“从能摧坏众多善根忿恚怨敌而为救护”,忍辱的人,很多能够摧坏善根的,瞋恨恚怒这些怨敌要把我们善根都摧坏的,忍能够把他救出来,把那些怨敌除掉。不摧坏我们的善根,可以保护,就是说“由忍救护忿过失”。
“下劣为害亦能堪忍,是极悦意庄严之具”,你有大势力的人,对那些下劣的这些人违害你呢,一般人理所当然地要回敬他了,不客气了。但是下劣的人对有势的人来违害,他能忍。这样子的名称呢,人家就赞叹。这极大的庄严,成了一个庄严。“是极悦意庄严之具”,对那些下劣的补特伽罗来害你,你具大势力能够忍下去。这样的人呢,大家赞叹,成了个“极悦意庄严之具”。
诸难行者破烦恼逼恼最胜之力,能灭害心大火之水,诸暴恶人以邪行箭不能透铠,微妙色身具金色相,夺诸众生眼观意思,是能造此黠慧巧师,以如此等众多胜利而为赞叹。
“诸难行者破烦恼逼恼最胜之力”,修难行苦行的人,烦恼逼恼的时候,用忍辱能够破那些逼恼,是最有力的能破的一个工具。“能灭害心大火之水”,能够灭掉害心野火,这个大火的甘露水。“诸暴恶人以邪行箭不能透铠”,一些恶人以损恼的一些邪粗恶语来害你,你穿著忍辱的甲铠呢,他就穿不透,害不到你。反而起了庄严。“微妙色身具金色相,夺诸众生眼观意思,是能造此黠慧巧师,以如此等众多胜利而为赞叹”,“微妙色身”,最好的身体,有金色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夺诸众生”,众生看了夺他的眼目,夺他的心意。这样子的相,能够造他的技术极高的那些匠人呢,就是忍辱。忍辱能够成就我们的相好,所以说等于一个很黠慧的巧师,能够塑那么殊胜的相。“以如此等众多胜利”来赞叹忍辱的功德。
这是《波罗蜜多论》的一些话,宗大师把它解释一下。下边又引《入行论》的话,这也是第六卷的。
《入行论》云:「若励摧忿勃,此现后安乐。」
假使你能够努力地摧毁瞋恨心、瞋恚心的这个怨敌,你现世后世都能得到安乐。
若能恒常修习堪忍不失欢喜,故于现法一切时中常得安乐,于当来世破诸恶趣生妙善趣,毕竟能与决定胜乐,故于现…
《广论讲记(六)(上士道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