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广论讲记(四)(中士道)▪P28

  ..续本文上一页,他杀了很多人,将军,他还很了不得,他说:“我这个打起仗来一个人能敌一千个,可以杀一千个人,哈,这个功德大。”这个,邪慢。你杀了那么多人,你还有功德呢?

  这些都是慢的多方面的表现了,总的来说,把自己抬高,心跟外界比呢,总是自己高了。

  无明者,谓于四谛业果,三宝自性,心不明了,染污无知。

  对“四谛”,我们讲过,才讲的苦集灭道。“业果”,造什么业感什么果,这些都是学过的。“三宝自性”,前面皈依三宝的时候讲了,它的功德。他什么都不知道,那么这是染污无知了。学过《俱舍》 知道了,他的无知也是染污的。这个属于无明,就是对好的功德、事情,毫无了知。

  疑者,谓缘谛等三法,念其有耶无耶,是耶非耶。

  前面的四谛、三宝、业果这几个法,他说这个到底有没有啊,三宝有没有的啊,业果对不对的啊,是不是这样的啊?怀疑。这就是疑。这个疑有什么坏处呢?那就好事就做不出来了。你说皈依三宝,三宝有没有啊,我皈依他有没有好处啊,不要倒楣啊?好了,这个你就进不来门了。

  坏聚见者,谓缘取蕴,计我我所,染慧为性,我我所见,其中坏是无常,聚是众多,为欲显此所见之事,唯是无常,非一之法,全无常一补特伽罗,故为立名曰坏聚见。

  坏聚见就是我见。“坏聚见者,谓缘取蕴”,缘这个五取蕴。“计我我所”,我们这个投生的五取蕴,本来没有我的,“无我为诸蕴”,这个《俱舍》一开头就说。并没有一个我,所生的就是一个五蕴,五取蕴。但是在五取蕴上执有我,有我所,这个就是萨迦耶见,这个是不正的见了。“染慧为性”,它是慧,慧能分别嘛。但是这个慧呢,是染污的慧,是它的体性了。“我我所见”,萨迦耶见就是我我所见了,执我我所嘛产生一个我我所见了。其中什么叫坏,什么叫聚?坏是无常,聚是很多,堆拢来的叫聚。

  “为欲显此所见之事,唯是无常,非一之法,全无常一补特伽罗,故为立名曰坏聚见”,外道执了一个我是常的,投生嘛就是灵魂嘛,他是死去生来,都是一个灵魂在做主嘛。它是常的,身体会坏,灵魂不坏的。这是外道的见。这个我们要注意,佛教没有灵魂的,佛教里边说灵魂的话,是外道的话。那么这个灵魂是常的,不会死的,那么他是一个,每一个众生只有一个灵魂,总不会有很多嘛。那么我们说,佛教里边就是说你这个见是错的,叫坏聚见。第一个,你说是常的,就是坏的,要坏的,五蕴是无常的。你说是一个,我是一个,这个五蕴是很多的,各式各样的东西堆起来的。从总的来说,色、受、想、行、识,五个,中间色有显色形色,还有无表色。显色里边又有青黄赤白影光明暗,有八个。那么形色里边长短方圆等等。那就是不晓得有多少东西,不是一个,就是针对外道说的。不是一个,不是常的,是坏聚,你这个见呢是错的。实际上这个我我所是坏聚见,本来无常的,也是很多聚起来的,你妄想执着是一个我,实际上没有我。这个坏聚见。

  边执见者,谓缘萨迦耶见所执之我,计为常恒,或见断灭,无从此没,结生当来,染慧为性。

  边见就是执常见了,断见了,执常见的话,就是说萨伽耶见所执的我呢,是常的。那么外道很多了,虽然说人死掉了,灵魂还在,将来世界末日的时候还要受审判。灵魂是常的,不会消灭的。还有一些呢,执着我是断灭的,死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投生了啥了都是骗骗人的,这个断见。“或见断灭,无从此没,结生当来”,这个断见。一个是常见。这都是错的。边见,这叫边见,边执见。他也是染污的慧为性。慧能分别,但是这个分别是错的,染污的。

  见取者,谓缘萨迦耶见边见邪见,三中随一,及彼所依见者之蕴,执为最胜,染慧为性。

  (哦,时间都差不多了,把这个念完。)你缘萨伽耶见也好,缘边见也好,边执见也好,缘邪见也好,这个里边随你缘哪一个。“即彼所依,见者之蕴”,这个见所依,邪见也好,萨伽耶见也好,边执见也好,它所依的能见的人的五蕴,“执为最胜”,这个就是说我这个是最好,那么叫见取。不管你哪个见,执它为最胜的,那就是说见取。它也是染污的慧为性。

  戒禁取者,谓缘坏戒,可舍之戒,及诸行状轨则,身语定转,所有邪禁及缘彼等所依之蕴,见为能净罪恶,能解烦恼,能出生死,染慧为性。

  戒禁取呢,它执、缘一个坏戒(是恶戒了),“可舍之戒”,可以舍的戒,那么这些好的也在里边,这个下一次仔细讲。“及诸形状轨则”,形状轨则就是说这些外道,他或者翘一个脚跟了太阳转,或者裸体涂一点灰,或者披一个颜色的衣披起,“身语定转”。他的“声语定转”,或者禁语,或者是这个大声地喊,或者是放逸,做其他的一些形状,这个各式各样的声语,他有一定的规矩,要这么的做。这些“所有邪禁,及缘彼等所有之蕴”,他们所依靠的邪禁所依的五蕴,他认为这个能够净罪恶,能解脱烦恼,能够出生死的,这个戒禁取。本来是不能净罪恶的,不能解烦恼的,不能出生死的,他认为能净罪恶,能解烦恼,能出生死。它是染污的慧,慧为它的性。

  邪见者,谓谤无前世后世及业果等,或计自在及胜性等为众生因,染慧为性。此十烦恼,是如《集论》、《瑜伽师地》、《释五蕴论》所出而说。

  邪见什么?“谤无前世后世及业果等”,前世后世说没有的。造业,你造了好业,不会得好果的,你造坏事,也不会得恶果的等等,邪见。“或计自在”,大自在天能造一切,或者“胜性”,这是数论外道。数论外道执一个胜性,能够创造宇宙的。“等为众生因,染慧为性。此十烦恼,是如《集论》、《瑜伽师地》、《释五蕴论》所出而说”,这里介绍的根据《集论》、《瑜伽师地论》、《释五蕴论》、《广五蕴论》里边说的,那么这里边呢,戒禁取还有很多了,我们下一次再广讲,今天时间到了。

  第五十六讲

  上一次我们讲到烦恼的相,我们昨天讲到十个烦恼。

  贪,第一个是贪。贪所对的境,它所缘的,对内也好,对外也好,是可意的,认为它清净的,它就“随逐耽着,如油着布”,那就洗不了了。那么它贪呢,缘它所缘的境界了,“与彼所缘,难以分离”,舍不得分了,那么是贪的行相。

  瞋,对所缘的有情,或者是苦,或者是苦具(苦的缘了,那么刀杖这些了),“发恚恼心”,瞋恨心,发猛利心,粗猛的心。“于彼诸境思作无义”,要作损害的事情。

  慢嘛是,内有萨迦耶见,“缘内外之高下”,内就是缘自己了,对外边比较总是自己高啊。“高下好恶,令心高举,高相随转”,那么昨天我们讲了七个慢。

  无明,“四谛业果”,三宝他的自性功德,“心不明了,染污无知”。

  疑呢,也是对四谛、三宝、业果这三种呢,对它怀疑,到底有没有?真的还是假的?

  坏聚见,萨迦耶见,缘一个五取蕴,执为我我所。学过《俱舍》的就知道,它就是十二因缘破我了,无我唯诸蕴,我是没有的,就这几个蕴。那么这个蕴里边兜拢来,以为就是一个我,所以我执嘛叫我所,这是染污的慧为性。那么它执了一个我我所的见。那么为什么叫坏聚见呢?因为外道执一个我,是一个,是常的,也是说不变的了,那么它就是说这个我呢,坏聚见呢本身是无常的。也不是一个,是很多的,兜起来的,没有一个常的不变的我,是没有的。那么所以说叫坏聚见。

  边执见,以萨迦耶见所执的我,认为是常的或是断的。这么两个,断常二见。

  见取,“谓缘萨迦耶见边见邪见”,三个里面,随便你执哪一个,认为最殊胜的,那么这就是见取。

  戒禁取,“谓缘坏戒”,不好的戒。“可舍之戒”,应当舍的戒。这个我们要详细讲:“及诸行状轨则”,行状轨则就是说样子了。那些外道有的呢,就是说身上涂灰,不穿衣服;有的翘一个脚,跟鸡一样,对着太阳转。这些都是行状轨则了,他们自己采取的那些方式。“身语定转”,身语照一个规定的方法去做。有的是禁语的,不说话的;有的学狗叫的,他说话就象狗一样地叫;有的身体跟牛一样吃草的。这就是戒禁。那么这样子的一些不如法的方法,所有的邪禁,不正的。“及缘彼等所依之蕴”,这些邪禁呢,那些戒了,坏戒了,他们所依的蕴都算在里头,都是戒禁取。他里边认为这个能够净罪恶,能够把罪洗干净,能够解烦恼,断烦恼,出生死。这个搞错的了。“染慧为性”,染污的慧为他的性。

  那么这里边就参考我们的笔记。笔记呢我们抄了几个。

  《瑜伽师地论》卷八:「戒禁取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于彼见,彼见随行。若戒若禁,及所依所缘所因,俱有相应等法,等随观执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

  先是说,《瑜伽师地论》第八卷的,什么叫戒禁取?这是讲来源了。因为亲近了不善的丈夫――不好的士,听了非正法,不如理地作意,“于彼见,彼见随行”,就是那个见――不正的见,不正见的随行,或者是戒或者是禁,及所依所缘的所因的,俱有的相应的那些法,总的算起来都叫戒禁取。他认为这些呢是清净的,可以解脱的,能出离的。这一些戒禁取呢,它有分别染污慧为它的体,这个慧是分别慧,不是俱生的慧,也是染污的。这么就把戒禁取的来源跟本体讲一下。

  《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九:「邪分别见之所受持身护语护,说名为戒,随此所受形服饮食威仪行相,说名为禁。」

  下边引八十九卷的,“邪分别见之所受持身护语护”,就是这里的身语定转了,“说名为戒”。我们说,外道里边也有不杀不偷盗等等,但是他所受的见是不正的。我们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这些呢,正见下面起来的。它们是邪见所引生的,这些身护语护,虽然有点象,但是邪见所摄的呢就跟我们不是一个体,不是一个东西。那么所受的,这个叫戒。什么叫禁呢?“随此所受”,随他的戒所受的形服,有的是穿兽皮的,有的是说涂灰不穿衣服…

《广论讲记(四)(中士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