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个改易就不要了。就样子做的话,你一开始就依戒而行呢,就有这个好处。不但如此,“内心清净”,你心里边,依戒而行嘛,很清净了。“堪忍观察”,你的外表人家看了,不会有什么讥嫌,那么人家看了你就恭敬了,信任你了。那么你这样子呢,就心意安乐。心里就经常喜乐,因为内外都好嘛,心里就安乐,安泰了,就没有什么顾虑了。“边际善妙”,那么究竟呢,到好的地方去了。那么下至嘛是人天了善趣了,最后就是说成佛了,一切都是好的。就是说依戒做呢,是最好的。
我们重复一下:一切祸福,我们不要去算命了,不要去打卦了,你从法来看。假使有的人起步太高,不依戒,那么你走到后来走不通的时候,回过来你要从戒学起。假使你一开始就依戒的话,那就不要改易了,不要犹豫了,直接就上去,不需要再回过来了。那么持戒,依戒做的话,“内心清净”;外边人家看了你呢,“堪能观察”,就是说对你的威仪啊,什么东西啊,人家看了你就相信你了,恭敬你了,那么你这样子,心里就安泰;那么最后的就是得到妙善,都是好的,得了好的果了。那么开始是人天的,增上生了,最后的决定胜,成佛了,这些都是依戒而得到的。
善知识敦巴云:「有一类人依律毁咒,依咒轻律,除我尊长教授无余能使调伏为咒助伴,及令密咒为调伏伴。」
“善知识敦巴云:有一类人依律毁咒,依咒轻律”,这是当时这个藏地存在的一些现象,敦巴就是阿底峡尊者的徒弟,阿底峡尊者来的时候,藏地也是很混乱的时候了。有的人持戒的,他就毁谤密法;有的人修密法的,又轻视戒律。“除我尊长教授无余能使调伏为咒助伴,及令密咒为调伏伴”,只有我的尊长,阿底峡尊者,我的师长,他的教授呢,“无余”,是两个都坚固的。他是使这个调服能够,就是戒做密法的助伴,戒是基础;密法又是戒的助伴,是个能够使戒圆满了。那就是说相辅相成,并不是说拿了一个排斥另外一个。那这样子才能够真正成就了。那么当时就阿底峡尊者能够做到,而其他的是偏了一边去了。
觉口窝 亦云:「我印度中,凡有大事或忽然事,集诸受持三藏法师,问三藏中不曾遮耶,既决择已,于此安住。我毗迦玛拉希拉诸师,则于其上,更须问云:菩萨行中不曾遮耶,不违彼耶,安欲根本随持律转。」
“觉口窝 ”,阿底峡尊者自己也说:“我印度中,凡有大事或忽然事,集诸受持三藏法师,问三藏中不曾遮耶,既决择已,于此安住”,阿底峡尊者他说了,我在印度的时候,碰到大事情来了,就是前面说的“总有祸福”等等,要观察。或者“忽然事”,或者突然的意外的事情来了。那么这个事情,不算命也不打卦,就是说该怎么办呢?把一些“受持三藏法师”,都召集过来。就是说三藏里边有没有遮的?就是说要看了,三藏里边能不能做了。“既决择已,于此安住”,决定下来了,没有遮的,可以做的,就做了。就是说看什么重大事情呢,依三藏所说的来做。
另外呢,“我毗迦玛拉希拉诸师”,“毘迦”,就是迦湿弥罗,“玛拉希拉” ,有人说是莲花戒的一个庙,不是他人。“玛拉希拉”是一个寺的名字,庙的名字。在“玛拉希拉”庙里的那些法师呢,这些事情的时候呢,还要问了,除了三藏之外,还要问,“菩萨行中不曾遮耶”?菩萨戒里边有没有遮的?更强调戒了。“不违彼耶”?是不是违背菩萨戒了。那么违背菩萨戒,也违背别解脱戒了。因为菩萨戒里边三聚净戒嘛,别解脱戒也在里头了。所以说这是特别强调就是莲花戒制定的那些法师,他们碰到重要事情,不但是要三藏里边查有没有遮,还要问戒律里面有没有遮,有没有违戒的?“安欲根本随持律转”,一切要按了戒里做,以戒为根本,以跟了戒律去做为根本的。
那么所以说我们现在的事情,这个海公上师也讲过的,什么事情抉择不下来,依戒做好了,不要去算命了,不要打卦了,更不要去拜那些这个仙了,神了,去问了,抽签了,都不要。你看看戒里,戒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了,这不要犹豫了。戒上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了。那么这些都是强调戒的重要性,戒的好处,同时说违犯戒的一些过患。
好,今天时间到了。
第六十五讲 (《广论》第 ~ 页;第六十五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六十五讲
上一次我们讲了戒的重要性。上一次我们讲了戒的重要性。戒戒么是要持,不要犯。要持,不要犯。假使犯了之后呢,赶紧要忏悔,还出,要发露。假使犯了之后呢,赶紧要忏悔,还出,要髮露发露。那么,有的人认为,犯了可以忏的有的人认为,犯了可以忏的,,。那么那么你反正犯了反正犯了后么就忏就忏嘛嘛么,以后,以后么,防护的心没有防护的心没有,,。犯了犯了又又之后忏,忏了忏,忏了又又之后犯犯,,。这样子做呢,这个经上说的就是食毒,吃毒药一样的,那这样子做呢,这个经上说的就是食毒,吃毒药一样的,那就决定是会死掉的决定是会死掉的。,这,这就是说就是说是所以忏不干净的忏不乾淨干净的就是说。。忏悔一定要后不更犯的心,防护,再忏悔一定要后不更犯的心,防护,再也不犯了,这才能干净不犯了,这才能乾淨干净。。
那么下边就是说,不但是根本乘,就是大乘下边就是说,不但是根本乘,就是大乘,、、密乘密乘,都是以戒为都是以戒为主主初的。的。那么他就是,尤其是密乘了,很多以为修密法的,别解脱戒就不重视了。尤其是密乘了,很多以为修密法的,别解脱戒就不重视了。他就引他就引一一个《妙臂请问经》,他的咒本,修密法的根本,第一个就是持戒个《妙臂请问经》,他它的咒 本,修密法的根本,第一个就是持戒,;;第二个是精进第二个是精进,;;第三是忍辱第三是忍辱,;;那么第第四是佛的信心,还有菩提心,最后呢,这个密咒要成就,还有不要懈怠,这样子七个,法成就了四对佛的信心;还有五菩提心;最后呢,这个六密咒要成就;还有七不要懈怠,这样子七个,法成就了,,。就就像像象轮王七宝一样,可以无厌足轮王七宝一样,可以无厌足的地地调伏一切众生,就是一切都能成就了。调伏一切众生,就是一切都能成就了。所以说呢,我们修密法的人,成就这个七支。所以说呢,我们修密法的人,成就这个七支。就是前面说的以戒为初,不就是前面说的以戒为初,不要懈怠为最后的这个七支懈怠为最后的这个七支为能够能够成就的话,一切罪都能调伏。成就的话,一切罪都能调伏。那那他就是说修密法的,他的根本就是说修密法的,他的根本呢也是也是要要分以戒为以戒为初主主的。的。
那么这个下面又引一下面又引一段个个密法的经:密法的经:念诵,假使你毁戒的话,那么想即身成佛念诵,假使你毁戒的话,那么想即身成佛么,这一生成就了,当然做不到了;,这一生成就了,当然做不到了;中等的,证空性也不行;中等的,证空性也不行;那么最下的,共同成就,八大成就也不行。最下的,共同成就,八大成就也不行。那就是说毁戒不能成就的。那就是说毁戒不能成就的。佛从来没佛从来没有说过违犯戒之后密法能成就,没有说过违犯戒之后密法能成就,没有这个这个的话。话。你也不能去涅也不能去涅磐槃盘城,他的地方,方所,都不能到。城,它的地方,方所,都不能到。那么假使有这些愚痴的,恶人,就是坏戒的,不好的人了,他密法有什么成就呢?那么假使有这些愚痴的,恶人,就是坏戒的,不好的人了,他密法有什么成就呢?毁了戒的有情,善趣都生不到,没有安乐。毁了戒的有情,善趣都生不到,没有安乐。那么就是说佛法的成就,密法的成就哪能得到呢?那么就是说佛法的成就,密法的成就哪能得到呢?那么就是说修密法的,不要那么就是说修密法的,不要以为别解脱戒就不重视了,这个以为别解脱戒就不重视了,这个就是就是就是特别强调重视特别强调重视别别解脱戒。解脱戒。
那么下边就是说,康垄巴,一位大德,他说我们修行,都是围绕了戒下边就是说,康垄巴,一位大德,他说我们修行,都是围绕了戒的的。。戒不清净,戒不清净,那么这个修行不能成功的这个修行不能成功的,。。就就像像象荒年的时候,一切都以粮食为主一样。荒年的时候,一切都以粮食为主一样。那么那么假使假使这个要这个要是戒清净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明白业果。戒清净的话,那必须要明白业果。所以说,我们要所以说,我们要这个,把把这个业果的道理搞清楚,这是持戒业果的道理搞清楚,这是持戒的最重要的口诀,真正的教授。最重要的口诀,真正的教授。那么
霞惹瓦也说了,所有的一切,好的,坏的,就是世间上说的吉凶霞惹瓦也说了,所有的一切,好的,坏的,就是世间上说的吉凶了,、、祸祸了,福福了,都依都依于于法,不要去观察那些法,不要去观察那些什么什么风水之类东西风水之类东西。,,从法上看从法上看!!,这个假使依毘奈耶的话,开始就是依戒做的话呢,那假使依毗奈耶的话,开始就是依戒做的话呢,那不会走冤路,不会以后不会走冤路,不会以后兜兜回过来过来,。。假使假使你一一开始下手太高,戒不够,还得回过来。开始下手太高,戒不够,还得回过来。那么开始从戒下手那么开始从戒下手叫呢,不会了,呢,不会(不用再)改过来了。改过来了。那么这样子,知见清净,外边的威仪堪能观察那么这样子,自心清净,外边的威仪堪能观察,;;那么人家都信任你,恭敬你那么人家都信任你,恭敬你。;;这样子心里安泰这样子心里安泰,;;最后呢,妙善。最后呢,妙善。开始开始嘛嘛么,人天趣,人天趣了了,增上生,增上生了了;;。最后决定最后决定胜胜生,成佛,成佛了了。。
敦巴,敦巴,就是就是总种种敦巴,敦巴,他说:他说,有的人,当时在西藏了,有的人,他持戒,有的人,当时在藏地,有的人,他持戒他就而而毁谤密法;毁谤密法;有的人,…
《广论讲记(四)(中士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