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P16

  ..续本文上一页,对的,我们也赞成,西方极乐世界,藏地也有“嗡嘛呢叭咪吽”,也求西方极乐世界,并没有反对,但是你只是求净土,而不求决定胜的成佛的,都不要修了,我现在不要了,不修了,这些不修了,这个好象有点问题的。

  记得在几年前,有的人就讥嫌。因为我们这个宗派呢,记得在上海金刚道场的时候,就有这个话,也是有依据的,就是说宗喀巴大师有一个化身的极乐世界 。那么在几年之前呢,有一批少数的就极力反对,说宗大师在兜率天,这个极乐世界是杜撰出来的,你们是乱说的。那么这个话我们说有依据的。大家,这个我们也趁这个时候,也免得一些人说闲话呢,也来说一下,澄清一下。

  《宗大师传》,就是说周加巷的《宗大师传》,里边克珠仁波卿问宗大师他现在在哪里?宗大师就说,总的说来我的化身是很多的,遍于空行剎土兜率天、南赡部,都有,现在我的化身在汉地五台山,这是那时候回答克珠仁波卿的话。那么这个周加巷的话,他说,剎土,以那时候宗大师的话来说是在五台山,但是也不能确定唯一的就是那个五台山了。主要的,宗大师是即身现证双运身的,即身成佛的,他的身应当在报身剎土,成了佛有报土嘛,他的佛的净土,有自己的净土的。他的化身有极乐世界,为什么?《极乐世界发愿文》大家都有,既然发了愿了,当然会去,他的化身是极乐世界、空行剎土、兜率天等等,都是大师他化身的地方。那么尤其是宗大师将来成佛,狮子吼如来,那个地方是他的净土,那更是有他了。那么这个就是证明极乐世界有宗大师,这么有些人他诽谤这是没有依据的。那么这个里边呢,我们就是说宗大师也有化身在极乐世界,我们并不反对极乐世界,不要以为我们密宗就反对西方的,没有这个话。那么这个又一层。

  我们现在再说,有的人他说年纪大了,或者他嫌我们的法太多了,要修净土去了,年轻的,简单一些嘛。那么你是不是这个净土法门就可以把我们的最重要的修法(就是《广论》)拋开呢?那么我们就说恐怕探讨一下呢,也不行。 《无量寿经》 里边,上中下的往生都要发无上菩提心的。这个,现在《无量寿经》念的很多,大家念过的都知道,下辈的也好,中辈的也好,上辈的也好,要生极乐世界都要发菩提心,这个是对的。净土法门是大乘宗派,怎么不发菩提心呢?

  那么我们说发菩提心怎么发?我们这里是七重因果、自他相换。你如果没有学过,你菩提心哪里来呢?要学嘛,那就是《广论》的东西要学,上士道的要学。但是自他相换也好,七重因果也好,就看了自己的苦,他才要求解脱,那么看了众生也在苦,要求解脱了。那么中士道还是要学,解脱嘛。那么下士道的观苦自己观了之后,看到众生都在苦,你还得学,你如果不修,不观苦的话,你也不求解脱,出离心也没有,那菩提心哪里来呢?菩提心要自己有出离心,一切众生都在受苦,也要他们出离,这就是菩提心了。那么你出离心都没有,你怎么把众生出离呢?“噢,这个世界很好,我把你们赶出去,我一个人享受”,这个不合理的。自己不想出离,那你叫众生出离干啥呢?当然自己要出离,也把众生才能出离了。那你出离心要生起来,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没有依据的。

  那么出离心怎么生出来呢?就是要观三界的苦,这个就是中士道。最起码的观三恶道的苦,下士道嘛。下士道、中士道也不能免掉,因为我们说得很清楚,上士道的基础、它的支分,就是中、下士道,你离开中、下士道,你怎么修上士道?那你三士道都要修。三士道都要修的话,你暇满人身要不要?要。暇满人身可贵,怎么利用?靠哪个告诉你?靠依止善知识。那么从头到底,整个《菩提道次第》你都要,从依止善知识到发菩提心,修六度,你都要,你怎么说我不要了呢?我去修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一句“阿弥陀佛”里边摄一切法,八万四千法藏都摄在里边,你能不能把它摄进去呢?摄不进去的话,你不够的,摄进去就够了。但是你没有学过,你怎么摄呢?

  要生西方,非要发菩提心不可;要发菩提心,非要有出离心不可;要出离心,非要观苦不可;非要观苦的话,非要修中、下士道不可;修中下士道,非要暇满身不可;要修暇满身,必定要依止善知识才知道,那么依止善知识也必需的。这个你哪可以离开《广论》呢?这我们的法,你怎么好丢掉呢?

  净土宗的成就,我们说《阿弥陀经》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一心不乱”,那么净土宗的高要求也是一心不乱。我们看看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 ,他说什么叫一心不乱呢?第一个,“事一心”,那么“如前忆念”,念佛了,“念念相续,无有二念,信力成就,名事一心,属定门摄,未有慧故”,这属于定的,智慧还没有开。那是什么?奢摩他,这是我们这个上士道以后的止观章的奢摩他。你要成就,要得定。要得定,得定的条件很多,九住心等等,你都要学。你不学,你不照这个做,你这个“事一心”怎么得到?那么“理一心”呢?“如前体究,获自本心”,知道本心了,就是知道自己开悟了,得本心了。“故名一心”,得到自己本心叫一心。“此纯理故”,这是纯粹讲道理的,“不专事相”,不管事相的,“观力成就”,这是观的力量成就的,叫“理一心”。“属慧门摄,兼得定故”,属于慧门摄的,“兼得定故”,也有定,止观双运。毗钵舍那,纯理的,是讲道理的。这是一切法的空理,自己本心就是自性空嘛。那就是等到你修到一切法自性空道理通了,你念佛是谁也知道了,这个时候得了毗钵舍那了。毗钵舍那要止得到的,依靠止来的,那么这个时候呢,止观双运。那么我们《菩提道次第》最后,奢摩他,毗钵舍那,止观双运,你离开得了吗?整个净土宗跟《广论》是全部配合的,哪里会离开呢?

  所以说呢,你说一句“阿弥陀佛”够了,对嘛,你如果学得很多,法也很多,一句“阿弥陀佛”里边有依止善知识,有暇满的道理,也有中、下士道,也有奢摩他、毗钵舍那,那么你够了。如果你不够的话,你还得要把这个充实进去。假使你说你烦恼起的时候,你要修不净观了,你得要不净观要观一观了,你“阿弥陀佛”能够摄得了不净观的,你念了可以起效果。摄不进去的,你没有摄进去,你心里没有那个东西,你怎么对治呢?所以说我们不要说图简单,怕事,就随便地把殊胜的法就丢了。这个我们感到是很可惜。

  今天说了那么多呢,也就是说,不要起这个见——嫌多了、好象不需要了。这个前面说过的,讲呢以前讲过的,没有一个法不需要的,就看你什么时候就需要什么法。你要成佛,一切法都需要。那么这个前面也讲过的。

  那么我们回过来,再来看看密宗对往生法是怎么说的呢?这个大家记得了,《上师供》:“诸道未竟死时俾能作,平稳善巧罪堕师遮举。五力正真配合口教授,往生清净剎土求加持”,清净剎土包括极乐世界,也可以是清净剎土。那么这个我们再看一看。这个颂就是破瓦法,就是往生法。每一个本尊都有往生法,这是我们的宗派的往生法。“诸道未竟”,决定胜的道,要成佛的道,你要该修行嘛。本来你有暇满身就要修行,但是人的寿命是有限,道还没有修完,没有修成功,死了,死亡的时间到了,怎么办呢?那就是说要往生法了。并不是说一辈子就修个往生法,“诸道”就不修了,从这里看,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学过马鸣菩萨的《起信论》的,也有这个话,你修行修到临终了,还没有修好,那么你可以求往生西方。也是说增上生是修行的一个地方,你这一辈子修了,下辈子继续找一个好地方修,是对的。但是不是说你不要修了,就求个往生净土就完了,不是那个意思。所以说你现在修净土对的,你“诸道”还是要修,成佛之道要修,你是来不及了就求往生嘛。

  那么怎么往生呢?下边说了很多。“诸道未竟”,那么这个一辈子修道没有修好,没修完,死了,怎么办?“俾能作”,希望能够得到“平稳”。这个“平稳”就是死的时候,心能够清净安乐、安稳,不要被业障起了一种极大的痛苦,或者昏沉,把这个临终的心搅乱了,那就不能往生了。有业障的时候极痛,或者是昏迷了,那么就是人家带你修往生法,你也接受不了,你已经没有知觉了,你接受不了了。那么这个时候密宗里边就有方法,能得到“平稳”,清净安稳,不会那些极痛或者是休克等没有知觉所扰害。“善巧”,就是说既然心能够平静安稳,不迷的话,就是临终心不迷了,能够自己主宰了,能够运用善巧方法,什么?“五力”嘛。就是说“平稳善巧”呢,不受到死的苦的恼害,也不会非时死。非时死,突然之间的一个炸弹炸死了,你怎么修往生法呢?你莫名其妙,正在买东西,一个炸弹来了,死掉了。昨天我们超度的那个居士也是,他看看电视看了一半,突然昏倒了,抢救也抢不来,死了,只有超度了。那么你这个时候他怎么修呢?所以说你要求死的时候“平稳善巧”,你就是平时要修嘛,你平时没有这些修那些法的力量,到死的时候昏迷了,极痛来了,你这个心就生不起来,人家帮你助念都没用。

  密宗里边有这个方法,“罪堕师遮举”,这个上师就是佛嘛。我们有罪,师,求上师帮我们遮掉。那么我们回想一下,有的人说能不能把你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七月十五修什么法?大威德往生法,以护法菩萨的力量把你带去,只要你不反对,不是一定不肯去好了,就可以把你硬送送上去(师笑)。你说没有方法吗?这个法一修就行嘛。这是可以用这个方法把你送过去。

  那么假使说地狱相现了,以前做了很大的罪,可以把你“举”起来。我们这个往生法里也有,最重的,那些法也可以把你从地狱里暂时——一下子给你送到极乐世界还不行的话,先送到不受苦地方,然后再作个转折点,再给你送过去,这是大威德的往生法就有这个威力。

  那么再说往生的时候,要平稳善巧,那么遮举要…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