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P28

  ..续本文上一页一切乘”,所谓“一切乘”,就是说声闻、缘觉、菩萨乘,特别是金刚乘里边,是特别宣说的,依止善知识比显教还要郑重,不能违越。这个你们灌过顶的,都知道了。灌过顶的,这些话都说了的。

  “次以根源清净”,那么你要进入金刚乘了呢,先要第一个依止善知识了,金刚乘的善知识了。那么依止善知识之后,该怎么呢?“以根源清净续部,所出灌顶成熟身心”,就是说有传承(清净传承)的这个密部的灌顶你要去受,那么成熟自己的身心,就把金刚种子种下去。

  

  尔时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仪,应宁舍命如理护持。特若受其根本罪染,虽可重受,然相续已坏,功德难生,故应励力,莫令根本罪犯染者。又应励防诸支罪染, 设受染者,亦应悔除,防止令净,以三昧耶及诸律仪,是道本故。

  “尔时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仪,应宁舍命如理护持”,那么这个灌顶的时候,三昧耶是誓句了,那里边呢就是有饮食誓句、守护誓句、还有这个依靠誓句,有三种誓句。那么还有律仪,就是五方戒 ,五方佛的戒。应当舍命,宁可舍了命也不要犯三昧耶戒,要护持它。我们在《上师供》念的呢,每天在念,“胜于生命守护求加持”,三昧耶戒是要比生命还要宝贵的,是要守护它,不要破,不要破坏它。这是成佛的根本,破坏了,金刚地狱去了。金刚地狱的苦比现在一生的苦、舍命的苦那不晓得差多少了,那是更厉害了几亿亿万倍的事情。情愿舍命也不要犯这个三昧耶戒。

  “特若受其根本罪染,虽可重受,然相续已坏,功德难生,故应励力,莫令根本罪犯染者”,一般的根本罪都是这样子的。你说三昧耶罪的几个根本罪,千万不要犯。犯了之后,我们三昧耶戒可以“重受”,忏悔清净之后,再灌个顶,重受了,但是虽然重受是重受了,这个“相续已坏”,你这个身心已经坏掉了。这个机器坏掉了,就是“功德难生”,生不起功德了。

  打的比喻,过去大德们的比喻,就是说一个人腿骨坏了,虽然可以接起来,给你接上了,但是跟腿骨没有坏的两个人不好比了。你这个腿骨不能用劲的,稍微用一下劲的话,或者是稍微受一点打击呢,马上就断下来的。而骨头没有坏的那些呢,他用劲或者敲两下,他不会,没有什么损害,那就是牢度是不一样了。虽然接起来,还能走路,也看不出来,但是这坚牢的程度是差得远了。那就是说,虽然三昧耶戒可以重受,但是身心,已经犯过的呢,已经坏掉了。坏掉了呢,这辈子要证果证道的这些功德生不起来了,仅仅可以避免金刚地狱,可以不去,这个忏悔干净是可以的,但是你要这辈子证果证道,极难。

  “故应励力,莫令根本罪犯染”,所以说,就前面说的,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要犯这个根本的三昧耶戒,就是这个道理。

  “又应励防诸支罪染”,那么其他的支分,就是说轻罪是不是没有关系呢?还是要守护,防止不要它犯。“设受染者,亦应悔除”,万一你犯了,要马上就忏悔掉。“防止令净”,防止它再犯,把已经犯的忏悔干净。“以三昧耶及诸律仪,是道本故”,这个三昧耶跟那些密宗的律仪呢,是道的根本。

  这个,海公上师就打比喻,三昧耶戒显教没有的,那你什么另外要立个三昧耶戒呢?他就说,我们这个修密法,一种特殊的方法,特殊的方法呢,等于说一种特殊的工厂的车间一样的。这个车间是特殊的车间呢,有它特殊的操作法,这个操作法你不遵守的话,这个会爆炸或者你产生工伤事故,一定要遵守这个特殊的车间的操作法。你不遵守的话,你不能在这个车间里干、劳动,要出事故的。那么这三昧耶戒也就是这个意思。你要修这个特殊的密法的话,这些特殊的誓言、戒律必须要守的;不守的话,会出毛病。

  

  次于续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随其一种善导修学。此坚固已,若是下部无相瑜伽,或是上部满次瑜伽,随于其一应善修学。

  “次于续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随其一种善导修学。此坚固已,若是下部无相瑜伽,或是上部满次瑜伽,随于其一应善修学”,这讲次第了。前面说这个密部的重要性,它的殊胜的地方。这里说呢,密宗(金刚乘)跟这个波罗蜜乘也是一样的,有次第的。那么这里就是说,在密部里边(续部就是密部),假使下部 ——大家知道,密有四部,事部、理部、瑜伽部跟无上部——下部是前三部。前三部的瑜伽,开始修什么?“有相瑜伽” 。有相瑜伽,就是修本尊的时候,不观空的。“无相瑜伽” ,修本尊的时候观空性的。那么下部的人开始修的时候,修有相瑜伽,修本尊,不带空性的道理的。那么假使上部 的,无上部的,就是生次瑜伽,生起次第。“随其一种善导修学”,随其一种,下部的修有相瑜伽,上部的修生起次第。随你啥根性,就修什么法。修一种法,好好地去修。“导”嘛,就是要有人带路了,不是乱修的,按了次第了。

  “此坚固已”,初步的坚固以后,那么下部的次第了,下部升上去呢,下三部的修无相瑜伽,带了空性道理观。那么这个无上部的修圆成次第,圆成次第修好么三身的功德圆满了,圆满法、报、化三身功德,那就成佛嘛。所以说高层次的呢,下三部的修无相瑜伽,无上部的修圆成次第,“满次瑜伽”,“随其一”,看你是哪一个根性的,就修哪一种,要好好地善巧地修学,不要蛮干。

  蛮干的人就有嘛,你不是修圆成次第的根器,他却修起什么双身法来了,蛮干,不按次第。结果,就是帕绷喀大师说的,这是求生金刚地狱。我们是求生西方极乐,他是求生金刚地狱。自己往金刚地狱去钻下去,很可叹。

  

  《道炬论》说,如是建立道之正体,故道次第亦如是导,大觉窝师,于余论中亦尝宣说。

  “《道炬论》说,如是建立道之正体,故道次第亦如是导”,《道炬论》,阿底峡尊者,这样建立的道的这个体,是这么建立的,我们这个《广论》,《道次第论》也这么建,这样子引导的。这个《广论》就是别依《道炬论》造的。“大觉窝师”——阿底峡尊者,“于余论中亦尝宣说”,他其他的论里边,除了《道炬论》之外,其他论里边也这么说的,这个是不可改动的一个道理。

  

  《摄修大乘道方便论》云:“欲得不思议,胜无上菩提,赖修菩提故,乐修为心要。已得极难得,圆满暇满身,后极难获故,勤修令不空。”

  在一本“《摄修大乘道方便论》”里边,他举个例,就这么说的,“欲得不思议,胜无上菩提,赖修菩提故,乐修为心要”,假使我们要得到这个不可思议的最殊胜的无上菩提的话,那么要修菩提了,修菩提道了。“乐修为心要”,这个修行的心要、精髓要好好地努力地去修。“已得极难得,圆满暇满身,后极难获故,勤修令不空”,那么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最难得到的圆满的暇满的身体,这个在南洲的,我们在座的都有,这个圆满的暇满身都得到了,“后极难获故”,这一次得到,第二次要得,如果不修行的话,那是极难。“盲龟值木”这些比喻都很多了。“盲龟值木”还是只生善趣。就是从善趣死掉,要再生善趣的话,盲龟值木难。但是你善趣死掉,要生到暇满身体,比“盲龟值木”还要困难。那就可想而知了,极难得。

  “后极难获故,勤修令不空”,那就是趁这个暇满身体还在的话,好好地修行了,千万不要放逸、懈怠、混过去了。那这个这么无价之宝的暇满身体给你浪费掉了,以后再也来不了了。老大徒伤悲,这个时候就没有办法了。所以说现在有一分力就修一分,不要说我什么事不好,什么事情多,你尽量争取嘛,尽你力量能争取多少就算多少。

  

  又云:“如犯从牢狱,若有能逃时,与余事非等,速从彼处逃。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时,与余事非等,应当出有宅。”

  “又云:如犯从牢狱,若有能逃时,与余事非等,速从彼处逃。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时,与余事非等,应当出有宅”,这个,打一个比喻,一个囚犯,这是死犯,要枪毙的。他假使说,他想他有机会从监牢里边能够逃出来的话,这个时候他一心想的就是赶快逃出去。“于余事非等”,其他的什么钱、财产,什么亲属朋友,什么等等,地位等等,这不考虑了,这些考虑啥呢?你把命逃出去再说了。其他的就想也不想了,一心地逃命去了。“速从彼处逃”,赶快从监狱里逃出来了,其他都不想了,“于余事非等”,其他的事情不好比了,他最重要的就是赶快逃出去。

  那么同样的,我们在这个生死大海里边,假使你有一个机会,就是暇满身了,能度的机会有了,你应当一切东西放下,赶快跑出这个三有的火宅。你还要计较地位、名誉,什么东西,那不是耽误了大事了吗?生死海逃不出去了。

  那么这个很警惕了。我们不要说是佛弟子,在家的,就是出家的,也是斤斤较量于自己目前的利益,没有想到这么重大的前提,我们没有去抓紧。我们现在重要的就是说赶快要出生死,从我们现在已经得到的增上生,爬上去,决定胜要把它获到,那么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至于说在这个过程里边,地位也好,人事的纠纷也好,什么钱多钱少,环境好不好,吃得好不好,等等,不要去计较了。你要从这个牢狱里逃出去,逃命要紧,这些东西就丢开了,不要去考虑。这些东西一耽搁的话,抓回去了,枪毙去了,你还有什么好的呢?你什么都没有了,命也都没有的了,不要去想那些了。

  这么这些是很警惕的话,我们多看一看,当你懈怠的时候,把这些句子拿出来回味一下。

  

  又云:“归依增上戒,及住愿根本,应受菩萨律,渐随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萨一切行。”

  “又云:归依增上戒,及住愿根本,应受菩萨律,渐随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萨一切行”,这是讲次第。我们要修行的话,修大乘道、上士道,就是先要受不共的归依,前面说过的。不共归依受好之后,受增上戒,别解脱戒、菩萨戒,还要做愿菩提。前面说的,不共归依受过之后,除了已经受的…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