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P30

  ..续本文上一页对自己道修行并不耽误,“迂缓”就是耽搁时间,并不耽搁时间。就是说,即使对上士道的人说下边的法,也没有什么坏处,还有好处。

  

  须以次第引导心者,《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中,以黠慧宝师渐磨摩尼法喻合说,恐文太繁,故不多录。

  “须以次第引导心者”,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按了次第来引导我们的心呢?这个再引一个依据。 《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这部书中,“以黠慧宝师渐磨摩尼法喻合说,恐文太繁,故不多录”, 那么在《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里边,有一个“黠慧”——就是很能干的一个宝师,就是珠宝师了,做珠宝的技师,他“渐磨摩尼法喻合说”,“渐磨摩尼”就是把一个宝,如何地把这个宝磨成光滑,以这个喻跟这个法来说。 那么大概是怎么说呢?就是说,我们要磨宝的话,那么一种高级技术师(磨宝的师)呢,就是说先是把这个矿石……,我们现在堆在外边的玉石,你看看现在不太光滑的,虽然是好品、是极品种,说是最好的品种,这么还要磨。磨了之后,就看看我们的玉佛,那是发光了,半透明了,这极好。那么怎么磨呢?他说先是粗的砂,把它的粗的那些泥、石头把它洗掉;然后细砂,把它的小小的那些不好的东西把它磨掉;最后,最细的,把它光磨出来。就是先要粗砂磨它的粗的那些泥沙;再后,细一点的,把它一些小的那些脏东西弄掉;最后再把它磨出光来。

  那么我们这里也是的,下士道把它的粗的那些三恶道的恶行把它去掉,恶果也就去掉了。中士道呢,细的我执把它去掉,出三界了,无我了,再能出三界。最后上士道呢,把大乘功德庄严起来,打磨发光了。这是以磨宝的比喻来跟我们三士道配合来说,“法喻合说”,那么也是说要次第,也是数字决定。这是都补充前面的“数量决定”、“次第决定”,不能超越。下边还是补充这个道理。

  

  龙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决定胜后起,以得增上生,渐得决定胜。”此说增上生道及决定胜道,次第引导。

  “龙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决定胜后起,以得增上生,渐得决定胜”,这是次第。先要把增上法,就是增上生了,先增上生这个法把它生起来,决定胜是在后头就会生起来。为什么原因?“以得增上生,渐得决定胜”,因为增上生的基础有了,决定胜才生得起来。你先增上生不要,你说我先要决定胜,我是大乘,我不要增上生,你怎么得到?基础也没有,空中楼阁架不起。所以说这个次第是不能超越的。这是龙树菩萨的话。

  “此说增上生道及决定胜道,次第引导”,毕竟要按了次第来的,不能超越。

  

  圣者无着亦云:“又诸菩萨为令渐次集善品故,于诸有情,先审观察。知劣慧者,为说浅法,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次第利行。”

  “圣者无着”,一个是深观派的,一个是广行派的祖师,他们的话同样都是这么说,要按次第。这个下边引无著菩萨的,广行派的。“圣者无着亦云:又诸菩萨为令渐次集善品故,于诸有情,先审观察”,你菩萨要教化人,使他慢慢地生起善法,那么对他所化的有情呢,要看他的根基了。

  “知劣慧者,为说浅法”,知道他是智慧下劣的,就是没有什么智慧的,给他说浅的法,这是下士道了。“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给他讲呢,“转”就是转*轮了,给他讲粗的、浅近的教授教诫那些法。

  “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假使说中等的智慧的,中士道,给他说中等的法,那么给他随转,随他的根基给他说中间的,“处中”的就是中间的那些中等的教授教诫。

  “知广慧者”,智慧广大的,“为说深法”,说那些甚深的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这是说上士道的人了,给他说甚深的法,很“幽微”的,就是很微细的教授教诫,跟他说。那也是按了次第。

  “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次第利行”,菩萨对于一切有情,要化度他、利益他呢,这个他的次第就是这样子。根据劣慧的、中慧的、广慧的三个次第来利益他的。这是无著菩萨的话,一样的道理。

  

  圣天亦于《摄行炬论》,成立先须修习到彼岸乘意乐,次趣密咒渐次道理。摄此义云:“诸初业有情,转趣于胜义,正等觉说此,方便如梯级。”

  “圣天”,就是提婆,龙树菩萨的弟子,接法、传法弟子。“亦于《摄行炬论》”,这部论是他造的,“成立先须修习到彼岸乘意乐,次趣密咒渐次道理”,他也这样的次第。他的这个《摄行炬论》里边也是以各式各样的逻辑来成立,先要修习“彼岸乘”(到彼岸之波罗蜜乘)意乐修好了,然后进入密乘。密乘里边,他也还是要按次第,这个道理。

  “摄此义云”,它里边总括的话,怎么说呢?“诸初业有情,转趣于胜义,正等觉说此,方便如梯级”,他说这个里边呢,就是说,提婆说的这部论里边,说修行先要学波罗蜜乘,波罗蜜乘修好之后,到密乘去了,密乘里边还要按次第的。那么这个次第怎么说呢?学密乘的初业,开始修的人,那么开始修的人修什么呢?生起次第了,慢慢地逐步地深入了,那么“转趣”,就是慢慢地转入“胜义”,圆成次第了。那么“正等觉说此”,这是佛说的,“方便如梯 级”,这个方便按了这个初学的生起次第,高一级的转入圆成次第,这是佛说的。这个方便好象爬楼梯一样,一级级上去的,这个也是按了次第来。所以引了很多的祖师的依据,而且是佛说的原意,都是要按次第来的。

  

  《四百论》中,亦说道次极为决定:“先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后断一切见,若知为善巧。”此说道有决定次第。

  “《四百论》中,亦说道次极为决定”,《四百论》里边也说这个修道一定要按次第,极是决定的,不能越级的。它怎么说呢?

  “先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后断一切见,若知为善巧”,先要断——“遮止非福”,那么就是说下士道了,那是非福的恶业,十个不善业,他就是要遮止。那么就得人天乐趣了,人天的趣了。“中间破除我”,中间呢,就是中士道。这个轮回的我执,就是因为有我执才轮回三有,把“我”除掉了,能轮回的“我”也没有了,所轮回的这个三有当然也空掉了。那么就是中士道,出轮回了。“后断一切见”,“一切见”,妄见,执实的见,执人我、法我的见,一切都破除完了,这就是上士道。“若知为善巧”,知道这个道理的,就是善巧的智者。那也是说这个道的次第是决定的,先要怎么,中间要怎么,最后怎么,按次第来,不能越级。

  “此说道有决定次第”,引了那么多的论,都说修行一定按次第的。但是我们呢,偏偏不肯按次第,总以为我是上根利器,我要拿最高的法,一进了密乘就要修圆成次第。很多人这样子的,“我是修密法的,我想到你这来求圆成次第”等等,这个就是不肯按了次第修了。

  

  敬母善巧阿阇黎亦云:“如净衣染色,先以施等语,善法动其心,次令修诸法。” 月称大阿阇黎亦引此教为所根据,成立道之次第决定。现见于道引导次第,诸修行者,极应珍贵,故于此理,应当获得坚固定解。

  “敬母善巧阿阇黎”,敬母善巧阿阇黎也是马鸣菩萨,他也这么说:“如净衣染色,先以施等语,善法动其心,次令修诸法”,马鸣菩萨以衣服染色的比喻来讲这个次第。他说“如净衣染色”,本来是没有颜色的布,这个衣服要染色的时候,先要把颜料摆在锅里煮,煮了一定的时候之后,那么把布摆进去,然后再加一些什么盐,或者加一些什么东西,把它巩固起来,再染上去之后色就不会掉。这也是一样的。“以施等语”,先由积集福德资量(布施等等积集福德资量),这些道理来“动其心”,引诱他,趋向修行,成就下、中士道的根器之后,然后“次令修诸法”,上士道的法慢慢修起来。还是一样的,要按次第的。

  “月称大阿阇黎亦引此教为所根据,成立道之次第决定”,月称论师也是引这些教授为他的依据,成立这个修行定要按次第而修。

  “现见于道引导次第,诸修行者,极应珍贵,故于此理,应当获得坚固定解”,那么我们这里说,修行的人“于道”,他的引导的次第,修道的时候,引导他怎么修,要按次第修。这是修行者,是我们修行的人,一定要非常珍贵这个次第,把这个道理一定要看得很珍贵,就是不是随随便便的,这是极重要的,要很珍贵地把它这个道理接受下来。“故于此理,应当获得坚固定解”,所以说,修行按了次第修,这个道理要得到极坚固的定解,再怎么说不会动摇的。

  那么很多人就是说,看到这个格鲁的教呢,“哎呀,这个修,一个一个修,太慢了。我修一个法,很快大圆满,马上就得了神通了,不是很好吗?”在这个地方看呢,你越急,不翻跟斗是很好了,你想得到这个大成就,哪里得得来呢?这个便宜占不到的。世间上也没有便宜占的,何况成佛呢?怎么占便宜呢?我修都没有修过、见也没有见过东西,我都知道了,哪里来嘛?

  我们说开悟,并不是说不思善不思恶,“啪”开了,这是过去闻、思都很多,资粮积集够了,到那个时候无分别智生起来了,各位学过《摄大乘论》,这个道理该已经知道了。这个时候,他就果出来了,那么就开悟了。这个开悟不是凭空来的。

  宗大师也经常这样说,你有多少闻,就有多少思,有多少闻慧,就产生多少思慧;有多少思慧,就有产生多少修慧,修慧就是开悟的智慧。那么你这个没有闻慧,就没有思慧,闻慧少么思慧也少,闻慧没有么思慧也没有;思慧少么修慧也少;思慧没有么修慧也没有。你说我不思善不思恶,什么不想,坐,当然定的力量是有了,可以出来很多境界,但是你说“我开悟了,智慧就来了”,从何而来?那是无因论,没有因的智慧,它自己天然就出来了。你说:“我本来有智慧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嘛。”这个佛性,你要从果上说才有佛性,在因上说你就是烦恼性…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